徐茜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磁共振全肝脂肪定量、糖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33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6例) ,对照组给予艾塞那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2组治疗总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和脂肪体积分数(FF).结果 2 组治疗后 FPG、2 hPG、HbA1C、HOMA-I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 .05) ,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 ,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 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 .05) ,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ALT、AST 和FF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 .05) ,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可改善糖脂代谢,减少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肝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艾塞那肽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锐;邓子如;丁小花;张国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及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察与评估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4个时间点[手术结束前10 min(T0)、气管拔管前(T1)、气管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5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躁动情况,其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收缩压、心率与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T0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但T1、T2、T3时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都较 T0时显著升高,且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试验组患者(P<0 .05) .两组患者在 T0、T1、T2、T3时间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患者躁动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 对心脏手术患者麻醉,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药物,可很好控制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使拔管过程更加平稳,且有效避免了患者苏醒期躁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扬;王华;胡颖;刘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记录单在术中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按照手术预防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记录单术前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3例(1 .0%) ,对照组发生压疮19例(6 .3%) ,且观察组术后发生Ⅰ、Ⅱ、Ⅲ级压疮的患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记录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万利;王玲;杨秀杰;谭文玲;欧芸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高尔基蛋白73(GP73)水平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肝硬化患者、40例慢性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HA、AFP、AFP-L3和GP7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的HA、AFP、AFP-L3、GP73水平较慢性肝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原发性肝癌组的AFP、AFP-L3水平较肝硬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原发性肝癌组的HA、GP73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肝硬化组的 HA、AFP、AFP-L3、GP73水平较慢性肝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在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L3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分别为76 .4% 和83 .1%.在联合检测中,HA、AFP、AFP-L3、GP73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 .5% 和91 .7%,高于其他任一组合.结论 H A和GP73的高水平与肝损伤及长期纤维化有关,其在诊断肝硬化中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A FP-L3在诊断肝癌方面灵敏度较好,A FP-L3和A FP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肝癌的诊断特异度.
作者:胡恒贵;秦淑国;欧雁冰;方高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瘦素(L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S患者40例(观察组) ,根据Bath AS 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将患者分为BASDAI≤4分组(稳定期组) ,BASDAI>4分组(活动期组) ;根据不同骶髂关节CT 分级将患者分为Ⅰ级组、Ⅱ级组、≥ Ⅲ级组;根据HLA-B27结果将患者分为HLA-B27阳性组、HLA-B27阴性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LP、IL-6、IL-17、IL-23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各组血清LP、IL-6、IL-17、IL-23与AS疾病活动性BASDAI、血清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LP、IL-6、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活动期LP、IL-6、IL-17、IL-23水平与稳定期比较亦增高(P<0 .05) ;骶髂关节CT Ⅰ、Ⅱ级组患者血清L P、IL-6、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 ,≥ Ⅲ级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Ⅰ、Ⅱ级组患者与≥ Ⅲ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血清LP、IL-6、IL-17、IL-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S患者血清LP、IL-6、IL-17、IL-23与ESR、CRP、BAS-DAI间各自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AS患者外周血中LP、IL-6、IL-17、IL-23水平显著上升,且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
作者:张征;常显;朱宁;许鸣华;魏凤菊;尚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肺巨细胞癌(GCC )是一种含有明显巨大细胞核或多核巨细胞成分的少见肺原发性高度恶性肿瘤[1-2].由形态多样、大小不等的多核和(或)单核的肿瘤性巨细胞组成的大细胞癌.大多数肺巨细胞癌患者病变早期临床症状无特殊表现,单凭临床和CT影像学结果难以早期诊断,但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能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现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研究所)收治的5例及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简称公卫中心)收治的1例共6例经肺叶切除病理证实的GCC病例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
作者:张英;肖华亮;方三高;兰秋霞;李同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高血压基础疾病,治疗均采用含地塞米松的方案化疗. 1例随访21个月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另2例经首次化疗均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状态.结论 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罕见,治疗多以全身化疗为主,部分还可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不详.
作者:彭印印;肖青;王欣;杨梨;余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引起发病与流行.脑膜炎发病迅速,病死率超过20%,且后遗症严重[1].我国90%以上的患者是由A群Nm引起.Nm是只存在于人体的需氧双球菌,其外膜含脂多糖成分,致病性Nm的外膜外有荚膜多糖,Nm有多基因差异.
作者:廖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检查,以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52例(54 .17%) ;MRI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皮质厚度,以及淋巴门消失、边缘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高DWI信号、不均匀强化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未转移淋巴结(P<0 .05)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L/S<2、皮质厚度≥3 mm、混合型或者周边性血流、2级+3级血流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P<0 .05)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升高.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可有效提高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效果.
作者:王海璇;陈廷财;陈东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rhG-CSF用量每天为400 μg/m2(高剂量)设为A组,rhG-CSF用量每天为300 μg/m2(中剂量)设为B组,rhG-CSF用量每天为200 μg/m2(低剂量)设为C组,疗程3 d .比较3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低值(WBCmin) ,高值(WBCmax) ,白细胞计数(WBC)<4 .0×109/L的时间即WBC 减少时间;并于化疗2周期后使用K PS评分评定患者生存质量,记录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化疗后,3组患者WBCmin及WB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WBC减少时间在A组为(1 .73 ± 0 .48)d ,明显低于B组[(3 .35 ± 1 .29)d] ,B组低于C组[(5 .84 ± 2 .62)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抗菌药物使用率(33 .33%)明显高于A组(5 .56%)和B组(11 .1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但是B组与C组间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中、高剂量的rhG-CSF可以有效缩短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期,且中剂量与高等剂量rhG-CSF的治疗效果相当,更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熊涛;张利铭;张江召;刘荟敏;唐元艳;黄知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人FcεRIα的scFv片段并建立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 通过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技术,筛选得到携带目标scFv片段的噬菌体并进行富集;通过测序分析确定阳性克隆,并将其进行大量表达和纯化;利用scFv片段构建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结果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富集得到12个与抗人FcεRIα抗体结合的噬菌体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后选择A20转化到表达菌株中大量表达;利用表达获得的scFv片段构建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该方法的临界(cut off)值为0 .635 ,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 .7% 和100 .0%.结论 成功构建人血清中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作者:徐婷;易中梅;罗军梅;张强;孟强;喻荷莲;王世春;蒋天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于同伴支持的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76例(对照组) ,实施常规出院指导;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81例(观察组) ,实施基于同伴支持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自理能力、生存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行为、情感、认知及躯体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P<0 .05) ,但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观察组患者生理维度、情感维度、功能维度、社会/家庭维度、肺癌特异模块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基于同伴支持的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减轻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孟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141例,其中宫颈癌患者9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45例;以上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镜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 阴道镜检测CIN 患者准确率为60 .00%(27/45) ,超声弹性成像检测CIN 患者准确率为66 .67%(30/45) ;阴道镜检测宫颈癌患者准确率为93 .75%(90/96) ,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宫颈癌患者准确率为90 .63%(87/96)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病变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操作方便、对患者无创伤,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带菌情况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妇产科门诊产检妊娠晚期孕妇1 628例,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拭子,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分泌物GBS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药敏)检测,并对GBS培养阳性的孕妇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干预治疗组和非干预治疗组, GBS检测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1 628例妊娠晚期孕妇 GBS 培养阳性率为13 .6%(221/1 628) ,高龄、阴道清洁度异常及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GBS携带率较高;GBS阳性标本药敏结果显示,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及青霉素敏感率较高(97 .3% ~100 .0%) ,对红霉素敏感性低(38 .9%) ;非干预治疗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GBS培养阴性组(P<0 .05) ,干预治疗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治疗组(P<0 .05) .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进行GBS常规筛查具有临床价值,能有效降低新生儿GBS的感染率.
作者:张宇;陈航华;贺青蓉;温海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53例围绝经期甲亢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WHOQOL-BREF综合评分≥80分)与低分组(WHOQOL-BREF综合评分<80分) ,采用单因素 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为24~108分,平均(79 .4 ± 10 .5)分;其中高分组62例(40 .5%) ,低分组91例(59 .5%) .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分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60 pmol/L者(62 .6%)明显高于高分组(33 .9%) ,低分组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者(31 .9%)高于高分组(8 .1%) ,低分组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者(91 .2%)高于高分组(75 .8%) ,低分组家庭经济月收入<2 000元者(52 .7%)高于高分组(32 .3%) ,低分组家庭关系不和睦者(41 .8%)高于高分组(17 .7%) ,低分组长期食用豆制品者(56 .0%)低于高分组(72 .6%) ,低分组合并其他疾病者(84 .6%)高于高分组(53 .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FT4值≥60 pmol/L(OR=3 .659 ,95% CI :1 .246~9 .231 ,P=0 .002)、离异或丧偶(OR=2 .144 ,95% CI :1 .173~4 .234 ,P=0 .027)、家庭经济月收入<2 000元(OR=2 .235 ,95% CI :1 .023 ~5 .776 ,P= 0 .033)、家庭关系不和睦(OR= 1 .813 ,95% CI :1 .272 ~3 .995 ,P=0 .045)、合并其他疾病(OR=3 .179 ,95% CI :1 .142~8 .579 ,P=0 .011)为围绝经期甲亢女性患者生活质量低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食用豆制品(OR=0 .417 ,95% CI :0 .102~0 .876 ,P=0 .024)为保护性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围绝经期甲亢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甲亢程度严重、离异或丧偶、家庭经济月收入<2 000元、家庭关系不和睦、合并其他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食用豆制品是其保护性因素,应当加强此类患者甲亢及其他合并疾病的治疗控制,给予充分的家庭关怀与心理支持,指导增加豆制品饮食,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王燕;李珂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如何运用σ值为血细胞分析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质控)规则.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1 -12月的血细胞分析项目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CV)作为测量不精密度的估计值;收集2015年第2次和2016年两次参加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的百分差值作为偏移的估计值,以生物学变异导出要求的 TEa作为标准,依照公式σ=(TEa-|Bias|)/CV ,求出各项目的σ值.根据σ值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临床检验室的血细胞分析项目选择适当的室内质控规则.结果 采用基于生物学变异 TEa的性能规范,WBC的σ值达到6σ质量水平,选用13s规则(N=3 ,R=1) ,Hb的σ值达到5σ质量水平,选用13s/2 of 32s/R4s规则(N=3 ,R=1) ;RBC、PLT 和HCT 的σ值均达到4σ质量水平,选用13s/2 of 32s/R4s/31s规则(N=3 ,R=1) .结论 基于σ值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可以快捷地帮助实验室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室内质控规则以及每批质控测定值个数.
作者:黎海生;田若男;杨悦林;赵晓丽;赵丽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携带率及基因突变型.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人员共3 561例为研究对象,经血常规检查方法获得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疑似病例后,采用Gap-PCR及反向斑点杂交(RDB)进行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分析.结果 血常规检查获得196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疑似病例,进一步的基因分析共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31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为3 .68%(131/3 561) ;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5例,携带率为1 .83%(65/3 561) ,以--SEA/αα为主;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0例,携带率为1 .68%(60/3 561) ,以βCD41-42及βCD17为主;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例,携带率为0 .17%(6/3 561) .结论 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为3 .68%,基因突变类型与以往报道一致.以常规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能较为真实地反映贵阳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人群携带率,将有助于该地的婚育指导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防控策略的制定.
作者:曾强武;刘琼;严雪梅;王琨;张望明;聂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精浆弹性硬蛋白酶、解脲支原体与精子质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男性470例(正常组) ,不育男性132例(不育组) ,检测其精液弹性硬蛋白酶水平、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及精子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结果 不育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低于正常组(P<0 .01) ,而弹性硬蛋白酶、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0 .01).弹性硬蛋白酶、解脲支原体阳性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低于阴性组(P<0 .01) .解脲支原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弹性硬蛋白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生殖道感染对精子质量有不良影响,弹性硬蛋白酶和解脲支原体的及时检测对男性不育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秀菊;阳红梅;黄和明;黄珠晏;张旋;杨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幼鼠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抑制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幼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对模型组和干预组幼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干预组从建模后第 2 天起灌胃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各 6 mg/(kg·d) ,1次/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开始后第3、7、14、28天每组取5只鼠制成标本进行 HE染色、Masson染色,采用非生物素标记的PV6001二步法,检测3组肾组织tTG、TGF-β1的表达.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较小,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干预组小部分纤维化面积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对照组 TGF-β1和tTG表达在对照组较少,模型组高表达,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所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且随着时间增加,模型组和干预组幼鼠TGF-β1和tTG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幼鼠tTG水平与Masson染色面积呈正相关关系(r=0 .854 ,P<0 .01) ;tTG水平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13 ,P<0.01) .结论 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tTG与TGF-β1呈正相关关系,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抗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抑制 tTG与TGF-β1有关.
作者:赵晓华;刘宝环;李冠慧;马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同位素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同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MMP-2、MMP-9表达水平及血清P53、PTEN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住院期间无患者死亡,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 .55%;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 .33%;2 例患者肿瘤复发,其发生率为4 .44%.患者治疗后MMP-2、MMP-9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治疗后血清P53、PTEN及HIF-1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血清P53及HIF-1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PTE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同位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对患者的MMP-2与MMP-9表达水平及血清P53、PTEN 及 HIF-1α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铁泉;邓清;乐问津;鲁号峰;黄强;李宓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