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涛;张利铭;张江召;刘荟敏;唐元艳;黄知平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记录单在术中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按照手术预防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记录单术前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3例(1 .0%) ,对照组发生压疮19例(6 .3%) ,且观察组术后发生Ⅰ、Ⅱ、Ⅲ级压疮的患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记录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万利;王玲;杨秀杰;谭文玲;欧芸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引起发病与流行.脑膜炎发病迅速,病死率超过20%,且后遗症严重[1].我国90%以上的患者是由A群Nm引起.Nm是只存在于人体的需氧双球菌,其外膜含脂多糖成分,致病性Nm的外膜外有荚膜多糖,Nm有多基因差异.
作者:廖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母乳巨细胞病毒(HCMV)DNA 阳性的母亲及其婴儿 HCMV 感染状况.方法 268例母乳HCMV阳性的母亲入选,患儿以肝炎或黄疸为临床诊断者多见,占39 .2%,肺炎次之,占34 .0%.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患儿不同标本类型HCMV DNA的表达量,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HCMV特异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和(或)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结果 核酸检测中患儿全血阳性者49 .8%,尿液阳性者68 .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 .同时进行了尿液和全血核酸检测的137例患儿中全血总阳性率46 .0%,尿液总阳性率74 .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 .有IgG检测结果的病例182例,175例阳性(96 .2%) ;有IgM 检测结果的病例194例,88例阳性(45 .4%) ,IgG阳性率和IgM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结论 患儿尿液 HCMV DNA的检出率高于全血,提示病原学检测方面尿液标本优于全血.母乳 HCMV DNA 阳性母亲通过母乳喂养导致婴儿患病的概率为68 .1%;根据IgM 结果,处于活动性HCMV感染的患儿比例为45 .4%.血液IgG阳性率明显高于IgM ,提示1岁以内婴儿患HC-MV感染的比例很高,但要考虑到胎传抗体的可能.
作者:肖伟伟;卢可士;马东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高血压基础疾病,治疗均采用含地塞米松的方案化疗. 1例随访21个月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另2例经首次化疗均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状态.结论 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罕见,治疗多以全身化疗为主,部分还可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不详.
作者:彭印印;肖青;王欣;杨梨;余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电生理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肌电图室检查的DPN 患者358例,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胫神经F波短潜伏期异常共22例(6 .53%) ,F波异常共28例(8 .31%) ;运动传导无波形中腓总神经(7 .26%)所占比例高,运动传导速度或远端运动潜伏期异常比例(22 .07%)高于波幅下降比例(7.93%) ;感觉传导无波形例数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占比例较高,感觉神经波幅异常比例(20 .92%)显著高于传导速度或远端感觉潜伏期异常比例(13 .44%) ,感觉神经受损较运动神经受损严重.结论 DPN患者电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远端感觉神经轴索受损为主,下肢受累程度高于上肢,临床可根据这些特点,对DPN患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作者:黄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乳头状瘤患者1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纽曼系统模式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心理情绪,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术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术后试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并且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4个维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纽曼系统模式应用于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围术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梅世季;曾翠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磁共振全肝脂肪定量、糖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33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6例) ,对照组给予艾塞那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2组治疗总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和脂肪体积分数(FF).结果 2 组治疗后 FPG、2 hPG、HbA1C、HOMA-I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 .05) ,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 ,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 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 .05) ,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ALT、AST 和FF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 .05) ,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可改善糖脂代谢,减少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肝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艾塞那肽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锐;邓子如;丁小花;张国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人FcεRIα的scFv片段并建立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 通过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技术,筛选得到携带目标scFv片段的噬菌体并进行富集;通过测序分析确定阳性克隆,并将其进行大量表达和纯化;利用scFv片段构建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结果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富集得到12个与抗人FcεRIα抗体结合的噬菌体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后选择A20转化到表达菌株中大量表达;利用表达获得的scFv片段构建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该方法的临界(cut off)值为0 .635 ,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 .7% 和100 .0%.结论 成功构建人血清中抗人FcεRIα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作者:徐婷;易中梅;罗军梅;张强;孟强;喻荷莲;王世春;蒋天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精浆弹性硬蛋白酶、解脲支原体与精子质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男性470例(正常组) ,不育男性132例(不育组) ,检测其精液弹性硬蛋白酶水平、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及精子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结果 不育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低于正常组(P<0 .01) ,而弹性硬蛋白酶、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0 .01).弹性硬蛋白酶、解脲支原体阳性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低于阴性组(P<0 .01) .解脲支原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弹性硬蛋白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生殖道感染对精子质量有不良影响,弹性硬蛋白酶和解脲支原体的及时检测对男性不育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秀菊;阳红梅;黄和明;黄珠晏;张旋;杨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谱与耐药性及尿常规临床诊疗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首诊为尿路感染的患者100例,收集患者清晨中段尿标本100例,其中96例尿路感染患者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后复诊,停药两周后行中段尿培养并检测尿常规,观察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经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亚硝酸盐(NIT)、白细胞酯酶(LE)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曲线下面积(AUC) ,同时计算这3项指标在首诊和复诊患者中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情况.结果 检出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多(28 .00%,28/100) ,其次为真菌(15 .00%,15/100)、铜绿假单胞菌(6.00%,6/100)、肺炎克雷伯菌(6 .00%,6/100) .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达60% 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药物的耐药性都达60% 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达5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达60% 以上;首诊和复诊患者尿培养阴性与阳性的尿液pH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对磺胺类、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尿路感染与患者尿液pH数值变化情况没有联系,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测灵敏度比较低,不适合作为首诊患者筛查依据.
作者:徐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300例,根据临床特征、腹部CT血管造影(CTA)及双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300例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根据是否伴有血栓又分为伴血栓组和未伴血栓组;选择同期自愿参加该试验的健康者3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TEG检测.通过统计学处理,深入分析TEG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LT 与常规凝血等指标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 TEG检测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未出血组中的R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出血组和未出血组K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出血组和未出血组MA、α角、CI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MA、α角、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血组中TEG检测伴血栓者的α角显著高于未伴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未出血组常规凝血指标中,伴血栓组PLT值显著高于未伴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他常规凝血指标及TEG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EG可以反映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功能均下降((K值延长、α角缩小、MA值缩短) ,且在出血患者中更为明显,因此TEG对于了解患者的低凝状态、明确出血高风险、指导临床成分性输血均有积极作用,可指导临床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谭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指标及心肌肌钙蛋白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CHD患者193例,按照WHO CHD诊断标准分为心绞痛(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其中AP组107例,AMI组86例,同时选取该院体检健康的医师90例作为对照组. CHD患者抽取急诊及住院后多次血液标本,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所有血液标本均进行血液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超敏心肌肌钙蛋白 T(hs-cTnT)、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采用SPSS20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P组、AMI组患者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P组和AMI组患者R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组间的PLT、PDW、MPV、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MI组患者hs-cTnT、cTnT、cTnI、CK-MB水平与AP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P组hs-cTnT、cTnT、cT-nI、CK-M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MI组患者的hs-cTnT、cTnT、cTnI阳性率与CK-MB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对CHD患者进行多次血液检测发现,与正常值相比,AMI组患者的cTnT升高倍率大.结论 CHD患者RDW明显升高,应在临床诊治中引起重视,血小板相关参数随病程发展变化;对心肌损伤hs-cTnT、cTnT、cTnI的检测优于CK-MB ;对AMI的检测,cTnT 升高倍率比hs-cTnT、cTnI明显,应作为首选指标.
作者:陈强;张小威;姚蕾;李丹;刘通;包芙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100例输尿管软镜碎石择期手术患者.为避免沾染效应,将2016年1-6月住院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住院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手术室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状态焦虑及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2天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减轻输尿管软镜碎石患者术前及术后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香琴;余红;侯艳;刘素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检查,以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52例(54 .17%) ;MRI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皮质厚度,以及淋巴门消失、边缘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高DWI信号、不均匀强化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未转移淋巴结(P<0 .05)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L/S<2、皮质厚度≥3 mm、混合型或者周边性血流、2级+3级血流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P<0 .05)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升高.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可有效提高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效果.
作者:王海璇;陈廷财;陈东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是体现高校口腔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就诸多培养过程进行探索和总结,从而对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经验和参考.
作者:薛慧;蒋丹;戴红卫;季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根据病因对糖尿病进行分类,主要有1型糖尿病(T1DM)、2 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4种类型,其中T1DM 与胰岛自身免疫联系甚密.T1DM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儿童期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1].它的典型特征是呈现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三多一少”的症状,起病通常较急剧,在发病初就可伴有酮症酸中毒,血糖水平可持续升高,且波动剧烈,病情发展迅速难以控制,如果发现不及时,会引起神经病变、心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康欢欢;刘建华;吴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携带率及基因突变型.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人员共3 561例为研究对象,经血常规检查方法获得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疑似病例后,采用Gap-PCR及反向斑点杂交(RDB)进行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分析.结果 血常规检查获得196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疑似病例,进一步的基因分析共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31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为3 .68%(131/3 561) ;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5例,携带率为1 .83%(65/3 561) ,以--SEA/αα为主;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0例,携带率为1 .68%(60/3 561) ,以βCD41-42及βCD17为主;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例,携带率为0 .17%(6/3 561) .结论 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为3 .68%,基因突变类型与以往报道一致.以常规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能较为真实地反映贵阳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人群携带率,将有助于该地的婚育指导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防控策略的制定.
作者:曾强武;刘琼;严雪梅;王琨;张望明;聂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rhG-CSF用量每天为400 μg/m2(高剂量)设为A组,rhG-CSF用量每天为300 μg/m2(中剂量)设为B组,rhG-CSF用量每天为200 μg/m2(低剂量)设为C组,疗程3 d .比较3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低值(WBCmin) ,高值(WBCmax) ,白细胞计数(WBC)<4 .0×109/L的时间即WBC 减少时间;并于化疗2周期后使用K PS评分评定患者生存质量,记录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化疗后,3组患者WBCmin及WB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WBC减少时间在A组为(1 .73 ± 0 .48)d ,明显低于B组[(3 .35 ± 1 .29)d] ,B组低于C组[(5 .84 ± 2 .62)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抗菌药物使用率(33 .33%)明显高于A组(5 .56%)和B组(11 .1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但是B组与C组间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中、高剂量的rhG-CSF可以有效缩短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期,且中剂量与高等剂量rhG-CSF的治疗效果相当,更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熊涛;张利铭;张江召;刘荟敏;唐元艳;黄知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新生儿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检测是临床检验项目,NRBC在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还不清楚,对新生儿外周血 NRBC检出率高的是出生后的第1天,然后其数量随着日龄增加而减少.目前,多种血液分析仪可对NRBC进行报警提示,具有筛查功能,很多医院还没有对NRBC进行常规检测和常规报告,复检NRBC仅限于校正白细胞使用.结合新生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参照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笔者所在科室建立了适合本院的新生儿外周血 NRBC复检规则,经过评估和验证,证明它是适合于新生儿NRBC的复检规则,通过仪器法与手工显微镜检查联合检测,实现精准检验.
作者:韦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来该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而研究组患者的 SF-36及TASHP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对白血病相关知识的总掌握率和对白血病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干预期间研究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能明显减轻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先梅;张友山;李敏;蔡晓美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