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对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临床研究

谢喜

关键词: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镜, 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
摘要: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发率、手术前后精子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6.52±10.75)min ,高于对照组[(23.14±6.7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患者精子质量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加速其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辅助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应用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辅助子宫肌瘤挖除术(LU‐AO‐M )对比传统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LM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PubM ed等数据库,中文文献要求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检索建库至2015年8月LU‐AO‐M对比LM 的试验研究,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方面,LU‐AO‐M 组比LM 组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LM手术相比,LU‐AO‐M手术具有安全性好、复发率低、效果佳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可广泛推广。

    作者:卢深涛;代艳;刘禄斌;亚玲;杨玫;杨晓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246例为Ⅲ组,结直肠癌患者246例为Ⅱ组,非癌息肉患者246例为Ⅰ组,健康体检人员246例为对照组,均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结果Ⅰ组粪便钙卫蛋白[(145.52±4.14)μg/g ]高于对照组[(18.05±3.76)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Ⅱ组粪便钙卫蛋白[(557.63±24.81)μg/g ]高于对照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粪便钙卫蛋白[(896.50±113.57)μg/g ]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肠癌患者粪便钙卫蛋白[(205.36±31.24)μg/g ]高于直肠癌患者[(126.84±19.07)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期粪便钙卫蛋白[(197.58±23.16)μg/g ]高于A期[(107.36±11.25)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期粪便钙卫蛋白[(143.09±18.27)μg/g ]高于 A期,却低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期粪便钙卫蛋白[(168.25±16.38)μg/g ]高于A期和C期,却低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可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并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高,适用于门诊筛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愈合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1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香平;宗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22例乳腺癌组织为研究组,另外选取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切除后边缘正常组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GA T A3表达,并分析GATA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均有GATA3表达。乳腺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80.0%)高于乳腺癌组织(59.8%),有淋巴结转移患者GATA3阳性表达率(35.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7.5%),雌激素受体阳性(ER)患者GATA3阳性表达率(76.5%)高于ER阴性者(47.9%),孕激素阳性(PR)患者GATA3阳性表达率(73.2%)高于PR阴性患者(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患者GATA3阳性表达率(67.1%)高于高危组(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GATA3表达下调,GATA3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有关。

    作者:吴小凤;张艳华;岳福军;李冠兰;杨瑞东;董险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令抗栓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欧洲心房颤动(房颤)指南颁布以来,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住院抗栓治疗的现状,评估华法令应用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据住院记录收集一般资料、疾病特点、临床并发症及抗栓治疗,并按CHA2DS2‐VASc积分评估抗栓治疗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535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7.15±10.52)岁,女性68.04%。其中5.23%的患者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而71.40%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CHA2DS2‐VASc≥1分的患者,118(22.26%)例未应用任何抗栓药物。2011年,2012年及2013年3个年度比较,华法令的依从性缓慢提高。年龄≥65岁患者464例,接受华法令的26例(5.6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χ2=4.21,P=0.04)、中风史(χ2=4.77,P=0.03)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χ2=4.38,P=0.04)是华法令抗栓治疗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仅中风史(OR=4.67,P=0.04)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依从性与指南要求差距甚远,而抗血小板治疗广为临床接受。年龄、中风史等出血危险因素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钟斌;王亚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 rt-PA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灌注CT检查结果以及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 T )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因急性脑缺血性卒中发病6 h内入院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rt‐PA 静脉溶栓治疗组(n=24)和黄芪注射液联合rt‐PA组(n=30)两组。收集两组患者部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进行头部CT 灌注检查计算出相对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rCBV)、脑血管表面通透性(rPS)数值以及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计算患者评分,另外收集2周内发生 HT的患者例数,后统计分析两组间治疗前后rCBF、rCBV、rPS、NIHSS评分的差值以及治疗2周内 HT 发生的病例数有无差别。结果黄芪注射液联合rt‐PA组灌注CT参数的rCBF ,CBV ,rPS以及NIHSS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高于rt‐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2周内HT的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rt‐PA能明显增加急性脑缺血卒中患者的脑部血流情况,同时减轻脑血管表面通透性,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力农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共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米力农治疗,首先给予负荷量50μg/kg ,10~15 min缓慢静注,后以0.5μg/(kg?min)维持。对照组22例,采用西地兰组,具体用法是:≤2岁,0.03~0.04 mg/kg ;>2岁,0.02~0.03 mg/kg ,平均分三次,平均每8小时给药一次。洋地黄化后12 h ,开始给予维持量,维持量为总量的1/4,1次/日,每组均持续给药3d,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与西地兰比较,评价米力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肝脏大小以及尿量等指标,治疗组用药3 d后,总有效率95.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仅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无异常,心电图无改变,心率、血压无显著变化,无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米力农治疗婴幼儿肺炎伴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西地兰。

    作者:张亦维;张维先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而研究组采用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24 h尿蛋白、尿蛋白排泄率水平(UAE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研究组的BUN、Scr、UA、24 h尿蛋白、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更好的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质量控制在NICU血培养采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质量监控,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 IC U )血培养标本的合格率。方法通过检验科对血培养标本质量信息反馈、感染监控科监测信息反馈和本科医生意见反馈,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制定实施计划、方法,并跟踪落实。具体包括: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全体护士增强血培养标本管理意识,规范采集标本的流程,检验科、感染监控科及本科医生积极配合和监督,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等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5个月后,血培养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30.3%下降到5.41%。医院季度感染监测情况反馈,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由73.33%上升到93.33%。医生对护士的采血技术和操作规范满意度由91.1%上升到97.8%。结论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细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护理质量,能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护士服务意识,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李雪莲;汪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组织中内皮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内皮素(EDN )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实验组)及50例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中EDN‐1 mRNA、EDN‐2 mRNA和EDN‐3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EDN‐1 mRNA和ED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t=4.732,P<0.01),而 EDN‐3 mRNA 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P<0.01);在各临床特征比较中,对于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的大小,组间EDN‐1 mRNA和EDN‐2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和肿瘤组织类型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EDN‐3 mRNA表达在各临床特征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N与乳腺癌密切相关,EDN‐1 mRNA和EDN‐2 m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而EDN‐3 mRNA只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与其发展转移无关。

    作者:赖金国;潘小平;洪晓绿;蔡高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原装一次性耗材采集血小板,将未采集成功的献血者按照不同原因分类统计。结果2015年3~11月共采集单采献血者7047例,其中采集失败的有46例(0.65%)。采集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血管因素(30.4%)、乳糜血(19.6%)、血小板冲红(15.2%)以及献血反应(13.0%)。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作者:杨培;余利华;何涛;曾北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乙肝病毒不同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别感染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50例,C基因亚型5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DNA 载量、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ADP、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检测。结果不同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基因感染者ADP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ADP 水平与AST/ALT、PT、TBIL、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452、0.397、0.459、0.532、0.591、0.591,P值均<0.005),与 ALB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基因亚型感染的患者血清AST/ALT、HBV DNA载量和H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基因型感染者高于B基因感染者,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C亚型感染组血清 ADP、AST/ALT、HBV‐DNA、HA四个指标水平高于B亚型感染组,提示C基因亚型感染者病毒复制更活跃,有更强的致病力,感染者更易发展为严重肝病。

    作者:邵锦欢;肖翔;詹剑锋;钟阳青;张达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短信自动回访服务在医院检验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索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为门诊患者进行检验后服务的方式,拓展检验服务手段,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方法在医院局域网上,利用O racle等工具建立患者检验结果数据库,短信生成管理模块等程序,为存在异常检验结果的门诊患者研发短信自动发送程序。结果短信回访系统已经自动回访门诊患者16000余例,其中包括为235例门诊患者发送危急值短信提醒。收到门诊患者短信回执2115条,收集到125例门诊患者对医院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接听因接收到回访短信进一步咨询的电话523人次。短信回访服务后门诊患者检验复检率(13.9%)高于回访前(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自动短信回访服务,为门诊患者提供了个性化跟踪服务,有效实现了医院检验科与门诊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作者:李广权;周卫东;钟培英;李隆勇;姚秀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对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发率、手术前后精子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6.52±10.75)min ,高于对照组[(23.14±6.7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患者精子质量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加速其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临床上将迎来众多孕产妇和新生儿,在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各种因素中,感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无乳链球菌(GBS )又是重要的病原体之一。自1938年,Fry报道了3例死于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产后心内膜炎的病例以来,GBS在西方国家的感染率逐渐上升,是引起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更有报道称其是间接导致发达国家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GBS感染率稍低,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引起感染的比例不可忽视[1]。GBS可引起孕产妇败血症,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晚期流产、早产等疾病,并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疾病[2]。本文就GBS生物学特性、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以及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将以综述。

    作者:刘泽滨(综述);陆学东;林立鹏;聂署萍;邓凤娴(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合并多种并发症,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此病的治疗的研究很多,本文综述了针刺治疗,电刺激治疗,康复训练,中药治疗等数种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疗法,并为之归类,以便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更直观的选择一种或多种更为有效地治疗方案,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赵浩;陆云婷;刘丽娜(综述);刘路然(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白血病严重威胁着现代人们的健康,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患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胞形态学镜检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基础和核心,但凭形态分型有一定困难,诊断符合率只有60%~70%。随着生物分子学的发展,不少融合基因在病程中有稳定且有独特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在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分析预后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进行鉴别分析。

    作者:王丽斌;于远军;姜丽杰;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比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观察患者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病情发展情况,并将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从本院接受诊治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甲组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脑出血后5h内,乙组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5~23h,丙组患者手术时机大于23h;观察三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影响,并比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血肿量以及 Glasgow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神经功能损伤得分[(20.13±1.39)分]低于乙组[(29.01±2.78)分]和丙组[(38.17±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乙组(66.67%)和丙组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早对患者进行手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后期脑功能恢复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江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外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品管圈。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32±0.89)mmol/L ,餐后2 h血糖为(9.02±1.54) mmol/L ,三酰甘油(TG)为(2.28±0.79)mmol/L ,总胆固醇(TC)为(4.77±1.08)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77±1.88) mmol/L ,餐后2 h血糖为(10.68±2.29)mmol/L ,TG为(2.58±0.89)mmol/L ,TC为(6.18±2.32)mmol/L。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G水平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品管圈应用后医护人员各项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仲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鱼腥草素钠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目的:探讨鱼腥草素钠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聚维酮碘、鱼腥草素钠及两药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 IC ),棋盘稀释法测定聚维酮碘、鱼腥草素钠及两药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小抑膜浓度(S M IC )。结果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 IC为256μg/m L ,鱼腥草素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 IC为512μg/mL ,两药联合使用时,聚维酮碘MIC为64μg/mL ,鱼腥草素钠MIC为64μg/mL ;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为0.285。在黏附期、早期生物膜期、成熟生物膜期(培养1、3、7 d),鱼腥草素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为128、128和56μg/mL , SMIC80分别为512、512和512μg/mL ;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为128、256和256μg/mL ,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μg/mL ,两药联合使用时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为64、128和128μg/mL ,SMIC80分别为128、256和256μg/m L。结论鱼腥草素钠对聚维酮碘的抑菌效果具有协同作用,且能够增强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家超;查长森;欧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