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图像引导下三维适形放疗及序贯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短期疗效

王盛超;刘书文;贾明选;褚佳巍;郭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生存率
摘要:目的:观察图像引导下三维适形放疗及序贯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短期疗效。方法8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放疗及同步化疗,研究组实施图像引导下三维适形放疗及序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中短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42%(P<0.05);且研究组2年生存率(44.19%)明显高于对照组(20.93%,P <0.05)。结论图像引导下三维适形放疗及序贯化疗可明显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期生存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为完善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肿瘤科疼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疼痛状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14 d 疼痛状况、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能够改善疼痛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鞠进;何静;黄兴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方法联合检测 SLE 患者血清中双链 DNA 抗体的性能评估

    目的:探讨双链 DNA 抗体(dsDNA 抗体)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出情况,评估不同方法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 dsDNA 抗体的性能。方法使用 ELISA 法(ELISA1、ELISA2)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同时检测300例SLE 和495例非 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以及3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 dsDNA 抗体,分析单独和联合使用不同方法检测 dsDNA抗体对 SLE 的诊断效能。结果 ELISA1、ELISA2和 IIF 在 SLE 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2.3%、35.3%和38.0%,在非 SLE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高检出率为1.2%,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为0.3%。在 SLE 人群,3种方法中 ELISA1和 ELISA2法, ELISA1和 IIF 法,以及 ELISA2和 IIF 法联合 Kappa 值分别为0.672、0.398和0.512(P<0.05)。而只有 ELISA1和 ELISA2间的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ELISA1、ELISA2和 IIF 法检测 dsDNA 抗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672和0.687;ELISA1和 IIF 法的联合检出率高为54.7%,AUC 为0.764;3种方法同时检测,任何1种方法阳性即判断为阳性时,检出率为57.7%,AUC 为0.781。结论联合使用 ELISA 法和 IIF 法,可以明显提升 dsDNA 抗体在 SLE 中的检出率。

    作者:田野;张云聪;冯珍如;闫惠平;张海萍;李佩;郑芳芳;聂秋燕;刘晴;王晓宁;谭延国;张国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Vitek-2 Compact AST-GN13检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药敏结果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 Vitek-2 Compact AST-GN13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测定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以 E-Test 法为参考方法,分别用 Vitek-2 Compact AST-GN13药敏卡和纸片扩散(K-B)法对收集菌株进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检测,并评价3种方法结果的符合性。结果共收集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E-Test法结果显示共有46株低抑菌浓度(MIC)>256 mg /L ,4株 MIC =4 mg/L ;K-B 法结果与 E-Test 法结果相符;Vitek-2 Compact AST-GN13检测出现不同结果,其中4株菌株为敏感(≤2 mg/L),36株为中介(4 mg/L),10株为耐药(≥8 mg/L )。 K-B 法与 E-Test 法标准符合率(CA)为100%,Vitek-2 Compact 与 E-Test 法 CA 为20%,一般错误率为72%,严重错误率为8%。结论Vitek-2 Compact AST-GN13检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时,可能会产生错误结果,日常工作中可采用E-Test 与 K-B 法互为替代方法进行试验。

    作者:刘园;周万青;张之烽;孙静;沈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应激反应。结果试验组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96.15%),对并发症的认识率(82.69%),遵医嘱用药率(100.00%),合理饮食率(92.31%),MCMQ 中面对评分[(22.01±5.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51.92%),对并发症的认识率(38.46%)、遵医嘱用药率(69.23%),合理饮食率(51.92%),MCMQ 中面对评分[(19.36±4.05)分]。试验组干预后的回避、屈服、SAS 评分分别为(12.21±3.40)、(6.03±1.61)、(39.11±9.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0±3.91)、(10.73±2.67)、(55.20±14.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颜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5S 管理法规范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度和措施的效果评价

    该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对11间手术室及1间麻醉恢复室实施5S 管理,通过推行组织,制订计划,开展教育训练,全面实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结果显示实施5S 管理后,该院麻醉恢复室的感染率均得到了明显控制,从实施前的26.76%降至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6,P <0.05);实施5S 管理后麻醉恢复室室内含尘浓度为(2600.73±691.14)粒/升,空气非致病细菌浓度为0/20 cm2,低于实施前的室内含尘浓度(4000.19±1103.86)粒/升和空气非致病细菌浓度(1.97±0.54)/20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45.87,P<0.05)。说明5S 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程度,有效降低室内含尘浓度及空气非致病细菌浓度。

    作者:肖玲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胆碱酯酶比值评估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胆碱酯酶(ChE)水平比值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107例 ICU 脓毒症患者24 h 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同时检测血清 NT-proBNP 及 ChE 水平,按患者病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C 组),严重脓毒性及脓毒性休克组(S 组),分析 NT-proBNP 、ChE 、NT-proBNP/ChE 、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S 组中死亡和存活患者 ChE 、NT-proBNP/ChE 、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C 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 组中 APACHE Ⅱ评分、ChE 、NT-proBNP/ChE 与预后有显著相关(P<0.05),NT-proBNP 与预后无相关(P >0.05)。 C 组中 NT-proBNP 、ChE 、NT-proBNP/ChE 、APACHE Ⅱ评分与预后均无相关(P>0.05)。结论 NT-proBNP/ChE 比值可作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芳;宋熔;杨靖;马建华;陈侃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用于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喘憋性肺炎患儿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26);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儿缺氧、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 PaCO2水平明显降低,OI 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均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喘憋性肺炎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寒喘祖帕颗粒能明显提高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杨莎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心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 Moriky-Green 服药依从性量表及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MASES)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佳者(82.26%)优于对照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07);干预后研究组情境维度及 MASES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7、7.310,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3,P=0.012)。结论心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效能,有效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王璐;万云高;徐艳;赵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的鉴别诊断及指导用药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在指导用药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呼吸内科、胸外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老年患者50例和肺癌老年患者40例,以及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清 PCT 水平,同时规范采集晨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7 d 后再次检测血清 PCT 。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细菌性肺炎组治疗7 d 后及肺癌组患者血清 PCT 水平分别为(9.960±8.540)、(2.420±1.280)、(0.346±0.300)ng/mL ,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27±0.010)ng/mL(P<0.05)。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与肺癌组比较,血清 PCT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治疗7 d 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 PCT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痰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为42.0%,这21例痰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前血清 PCT 水平明显升高,为(17.620±8.460)ng/mL 。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结论血清 PCT 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联合血清 PCT 及病原学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德文;何倩;龙林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miR-29a 对 ApoE 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 miR-29a 对载脂蛋白(Apo)E 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B6组 C57BL /6J 小鼠3只,正常饮食;AD 组载脂蛋白 E(ApoE)敲除小鼠3只,正常饮食;AG 组 ApoE 敲除小鼠3只,高脂饮食;AP 组 ApoE 敲除小鼠3只,尾静脉注射 pAd-GFP 腺病毒,高脂饮食;AM 组 ApoE 敲除小鼠3只,尾静脉注射 pAd-miR-29a 病毒,高脂饮食。高脂饲喂 ApoE 基因缺陷小鼠快速形成 AS 模型,高分辨力超声检查 miR-29a 对脂质斑块形成的影响, HE 染色检查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miR-29a 对斑块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KLF5)表达的影响。结果 ApoE 敲除小鼠经 miR-29a 转染可见低回声脂质斑块,miR-29a 转染可以促进斑块组织内 VSMCs 的增殖,并上调 KLF5的表达。结论 miR-29a 促进了 ApoE 基因缺陷小鼠动脉斑块内 VSMCs 的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增殖相关转录因子 KLF5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永辉;赵培;聂婵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Notch 信号通路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其临床分期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CML 分子遗传学特征为 BCR/ABL 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癌蛋白,干扰细胞凋亡,导致粒细胞增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可使 CML 迅速得到缓解,但治疗过程中仍会出现耐药,疾病进展。 Notch 信号通路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1],造血祖细胞,淋系、髓系、红系前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均有表达[2]。 Notch 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多种造血系统疾病的发生,包括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Notch 信号通路同样与 CML 密切相关, Notch 通路调节 CML 细胞系 K562细胞的分化[3],其活化抑制 K562细胞的增殖[4-5]。然而,目前更多研究发现 Notch 信号通路与 BCR/ABL 融合基因有关,调节 CML 的白血病干细胞(LSC)的增殖,参与 CML 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 CML 与Notch 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丹阳(综述);张永清(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实验室特征,为临床分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04例新诊断的 ALL 进行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融合基因筛查等检验结果作相似性分析。结果新确诊的104例ALL 常见的是 B-ALL ,占91.4%,又以 Common-B 为主,占76.0%;男孩稍多于女孩(63∶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10岁年龄段,占83.7%(87/104),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在 B-ALL 和 T-ALL 有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率为71.05%,在 B-ALL 各分组和 T-ALL 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以 Common-B 为主,占88.9%。融合基因筛查共检出28例占26.90%,其中以 Common-B 中出现的 TEL-AML1为主,占17.30%。结论临床上 ALL以 B-ALL 中的 Common-B 常见,外周血 WBC 计数可作为 ALL 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筛查指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融合基因筛查在 ALL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伟;韦永琼;于霞;罗德幸;刘成桂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送检痰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检出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25.3%、13.8%、12.8%、11.7%、11.1%、8.2%、5.9%、5.6%、1.7%和1.5%;非气管切开患者的检出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恶臭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1.1%、20.5%、15.1%、12.9%、6.0%、5.8%、4.7%、4.1%、3.3%和3.3%。铜绿假单胞菌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而在非气管切开患者中对多黏菌素 B 较为敏感,耐药率都小于25.0%;所有患者均出现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较高,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阿米卡星、多黏菌素 B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稍低。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中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位,但非气管切开患者中真菌类型和感染率较高。结论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有明显区别,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作者:郭大志;沈晨;张禹;孟祥恩;冯园;肖宏;潘树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延续性护理对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法将60例行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平均排便次数、夜间排便次数、大便失禁综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保肛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增强患者控便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封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85,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SCr 、BUN 、24 h 尿蛋白定量和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Ccr 和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PT 、APTT 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 PT 、APTT 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的联合治疗,可以使两种药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改善肾功能指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周平;谭忠友;秦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Dermcidin 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明确 Dermcidin(DCD)作为原发性肝癌(HCC)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82例已确诊的 HCC 患者纳入肝癌组,其中转移组35例,未转移组47例。3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4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通过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DCD 的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中 DCD 、AFP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清中 DCD 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 AFP 水平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 DCD 及AFP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 有望成为 HCC 新的血清标志物,可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DCD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作者:邱芳华;薛志锋;李秋明;梁冬艳;曾亭亭;吴清;肖洪广;余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疗效及对分娩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疗效及对分娩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具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控释前列腺素 E2(PCE2)治疗;观察组给予促宫颈成熟球囊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Bishop 评分、分娩方式、剖宫产术率及分娩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达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Bioshop 评分高达(8.39±0.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术率仅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诱发临产时间为(14.7±2.8)h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4±3.4)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160.2±49.3)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0.8±56.1)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孕妇剖宫产术率,并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荣;公丕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洛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洛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1~28 d 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无1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21例,疾病进展(PD)15例,有效率(RR)为30.8%,疾病控制率(DCR)为71.2%。雌激素受体(ER)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比较,R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者与二线及以上治疗者比较,R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突变者与 BRCA1无突变者的 D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脏转移患者 RR 高于有内脏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日期止,46例患者为 PD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95%置信区间为5.2~7.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多为0~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洛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张娜;刘美;曾晓华;辇伟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肽素水平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血清肽素水平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学价值研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高血压组(n=34)和非勺型高血压组(n=56);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分析比较肽素和非勺型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白天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dSBP 、nSBP)、平均舒张压(dDBP 、nDBP)均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 曲线分析提示血清肽素水平诊断非勺型高血压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置信区间(CI)为0.812~0.933,cut off 值为2.41 IU /mL ,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6%。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肽素水平与非勺型高血压呈正相关(r =0.667,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肽素(是否大于2.41 IU /mL)为非勺型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肽素水平较勺型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肽素是非勺型高血压潜在的诊断学标志物。

    作者:邹晓燕;刘玉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及汉族健康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参考区间的调查分析

    目的:确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汉族健康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参考区间。方法使用日本 Sysmex 公司的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98名7~13岁蒙古族、汉族健康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参数,按性别、民族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及参考文献中其他民族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结果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与汉族男童、女童血细胞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大部分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儿童血细胞参数随地域、民族、性别等不同而变化,确立不同地区、民族、性别健康儿童血细胞参数参考区间十分必要。

    作者:孙刚;孙辉;陈海秋;王春梅;王晓艳;李寅雁;王春丽;李英智;杜彦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