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凌燕;刘玉圣;刘颖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因疑似宫颈病变于该院初诊并接受盆腔M RI检查的患者97例,分析M RI图像及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 R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采用国际妇产科学会(FIGO )制定的分期标准,对M RI检查诊断为宫颈癌的真阳性患者进行M RI分期,并与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M RI诊断宫颈癌79例,非宫颈癌18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 RI诊断假阴性5例,假阳性3例,诊断符合率为91.75%,灵敏度为93.83%,特异度为81.25%。真阳性患者总的M RI分期和临床分期比较,以及M RI分期为ⅡA1、ⅡA2、ⅡB、ⅢA和ⅢB期的患者例数与临床分期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M RI分期为ⅠB1、ⅠB2、ⅡA1和ⅡA2期的患者例数与临床分期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 RI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对病灶大小及宫颈癌浸润等的判断具有特殊优势,是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可靠方法。
作者:石华亮;毛明伟;梁长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体质量变化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于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126例24~43岁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妊娠期增重比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水平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与否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长期体质量因素(孕前BMI)是影响妊娠期并发症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针眼贴在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按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接受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血后用棉签顺血管走向纵向按压3~5 min。试验组采血后用一次性针眼贴敷贴采血处,两指并拢按压3~5 m in。比较两组患儿按压效果。结果试验组按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小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针眼贴按压,可增加按压面积,避免按压移位,减少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有利于保护患儿血管,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妮;郝晓柯;刘云云;王哲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斑秃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6/40),对照组有效率67%(27/4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者、对照组3例患者斑秃皮损处在针刺后接受紫外线照射治疗,出现局部红斑反应,调整照射剂量及时间后,红斑反应消失。结论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易处理。
作者:王力;高瑞岭;吴海建;张霞;梁成;刘斌;苏心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诊断治疗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的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咯痰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建波;陆艳燕;王艳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选择素、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将6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血栓组(28例)和非血栓组(32例)。20例体检健康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外周血P选择素、D‐二聚体、Hcy、hs‐CRP水平。结果血栓组患者年龄大于无血栓组(P<0.05)。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无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无血栓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选择素、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DVT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8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P选择素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脑卒中后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亮;史晓洁;刘志忠;张国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女性人群尿酸(UA)、尿微量清蛋白(U‐mAL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计数(WBC)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于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选择女性高血压患者50例(高血压组)、女性高血压前期患者50例(高血压前期组)、体检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检测 UA、U‐mALB、IGF‐1、WBC水平。结果高血压组 UA、U‐mALB、IGF‐1、WBC水平大于对照组和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前期组UA、U‐mALB、IGF‐1、WBC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增加,UA、U‐mALB、IGF‐1、WBC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UA、U‐mALB、IGF‐1、WBC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P<0.05)。UA、U‐mALB、IGF‐1、WBC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 UA、U‐mALB、IGF‐1、WBC与女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密切相关,且与收缩压、舒张压存在相关性,是女性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国裕;李文朗;谢治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B群链球菌(GBS )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降钙素原(PC T )和D‐二聚体(D‐D )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46例危重症GBS感染新生儿进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并检测PC T和D‐D水平。结果危重症新生儿GBS感染与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出生体质量及孕妇产前GBS筛查有关( P<0.05)。PC T与D‐D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P<0.05)。结论有效干预和控制新生儿GBS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可减少和避免感染的发生。PC T、D‐D水平检测可用于患儿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蜜;倪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产后0.5、2、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周凯苏;赵卫华;柯玮琳;唐雨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Ig M、Ig G、Ig A水平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0%,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斌;龚亮;钱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凝血试验室间质评活动结果,统计得分情况、偏倚变化趋势,分析所参加项目潜在的不符合趋势,了解实验室凝血试验检验质量水平,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作者:高兴;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继发胰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接受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照组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山莨菪碱,观察组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间苯三酚。比较术中不良反应、胃蠕动次数、血清淀粉酶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率及胃蠕动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术后24h,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贾昭;吴丙美;翟健;李安平;尹晶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计算机断层扫描(C T )及磁共振成像(M RI )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该院医生触诊发现的11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钼靶、C T 及M RI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1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出恶性病变48例、良性病变62例。钼靶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5%,C 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9%,M 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4%。MRI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钼靶检查和CT 检查(P<0.05)。钼靶、CT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9%,钼靶、M 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3%,C T、M 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9.1%,钼靶、C T、M 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乳腺钼靶、C T及M RI检查对乳腺肿块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 RI检查优于乳腺钼靶和CT检查。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医院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联合检查的方法以提高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能。
作者:何桂凤;黄莹;黄艺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建立该院妊娠各期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方法该院接受孕期检查的1357例妊娠女性纳入研究组,其中妊娠早期171例,妊娠中期680例,妊娠晚期506例,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182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应用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推荐的方法,初步检测出该院妊娠各期血清FT4、TSH的范围。结果血清FT4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7~22.09、9.79~17.29、9.53~16.85 pmol/L ;血清TSH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3~5.07、0.64~5.33、0.61~5.62 mIU/L。以该参考值为标准,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发病率为0.28%,亚临床甲减发病率为2.28%,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发病率为0.29%,亚临床甲亢发病率为2.28%,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发病率为4.64%。结论妊娠各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范围的制定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娟;周雪;侯雯雯;孙鹤倩;朱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三维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三维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75.56%)高于对照组(62.22%),手术时间[(98.32±12.42)min]长于对照组[(78.54±10.78)min],骨折愈合时间[(19.83±3.78)周]、住院时间[(16.82±3.36)d ]和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3.38±4.31)周,(22.63±5.17)d ,3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内固定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兵;瞿刚波;陈建强;袁俊;郝攀登;杨家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IMMAGE800免疫化学分析仪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及国内卫生行业相关标准,对IMMAGE800免疫化学分析仪检测IgG、IgA、IgM、C3、C4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AMR)、临床可报告范围(CRR)进行验证,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IgG、IgA、IgM、C3、C4浓度在线性范围内时,高值及低值标本检测结果重复性标准差(Sr)、批间标准差(Si)均小于厂商声明标准,可以接受。以室间质评物质作为参考物质,5个项目的参考物质偏倚值(b参)均大于参考物质测量不确定度(S a ),但参考物质赋值均在偏倚的验证区间内。5个项目的AMR均通过线性验证。CRR验证结果显示,各项目CRR上限为大稀释倍数乘以AMR上限,CRR下限为 AMR下限。结论 IMMAGE800免疫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IgG、IgA、IgM、C3、C4的精密度、正确度、AMR均在相关要求范围内,符合实验室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高志芬;熊大迁;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以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便标本乳酸杆菌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粪便标本乳酸杆菌拷贝数,以及FBG、TC、TG、HDL‐C、HbA1c、LBP、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sCD1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拷贝数与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其对数值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乳酸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乳酸杆菌水平与糖尿病患者部分血脂及炎症指标存在相关性。
作者:江浪;李流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寻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同时伴室性期前收缩96例患者,随机划分成治疗组、模拟剂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干预治疗,模拟剂组服用同规格模拟剂进行对比,对照组服用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给药前后患者在心电图、临床症状、心功能等指标上整体有效率有何差别。结果3组的24 h动态心电图(ECG)结果比较显示,治疗组中显效和有效例数所占百分比高于模拟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症状比较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模拟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功能改善比较显示,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模拟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较好地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青;刘文莉;杜丽丽;帖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血浆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相关性。方法检测HFpEF患者(57例)和健康者(30例)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与健康者相比, HFpEF患者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血浆和肽素水平与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心肌运动速度比值、血肌酐、NT‐proB‐NP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 HFpEF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振华;翁发林;黄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显色肉汤法、金标免疫层析法(简称金标法)、乳胶凝集法在孕妇B群链球菌(GBS )定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同时采用细菌培养法、显色肉汤法、金标法、乳胶凝集法对1300例孕35~37周孕妇阴道下端或肛周拭子进行GBS筛查。以细菌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方法,评价显色肉汤法、金标法、乳胶凝集法的诊断性实验性能。结果显色肉汤法检出率为12.8%、金标法为11.5%、乳胶凝集法为12.1%、细菌培养法为12.0%,不同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显色肉汤法准确度、灵敏度高,分别为98.4%和98.6%;金标法特异度高,为98.9%,但漏诊率达到14.7%;乳胶凝集法特异度为97.2%,阴性预期值为97.3%。结论与细菌培养法相比,3种方法筛查GBS的检出率相近。显色肉汤法准确、特异,检测系统独立,可作为孕妇GBS定植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常规方法。金标法检测速度快,可用于门诊大规模常规筛查。乳胶凝集法特异度较好,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雷蜜;倪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