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军;朱学芝
目的:比较市售单组分 TMB 显色液的质量。方法选购4种国内外代表性产品,从外观、灵敏度、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进口试剂的灵敏度高于两种国产试剂,但本底高于国产试剂。37℃5 d加速稳定试验发现,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均保持稳定,但进口试剂本底显著升高。结论市售单组分 TMB 显色液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甚远。
作者:潘庆军;朱学芝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方巾和沙袋在剖宫产术后保护切口和促进子宫收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60例患者为处理组,采用术后腹部切口用手术方巾保护切口和沙袋按压宫底;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腹部切口直接腹带固定宫底免压沙袋,观察切口愈合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处理组切口愈合甲级59例(98.3%),对照组切口愈合甲级48例(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底高度较低时,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底高度较高时,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巾和沙袋同时使用能有效促进切口愈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特别是在宫底高度较高时。
作者:徐学敏;费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疲劳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治的92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和疲劳量表(FS-l4)评价疲劳,对9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疲劳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 FSS 的测评结果(>4分为疲劳组),92例心律失常患者中49例有疲劳症状,占53.27%,平均评分为(5.61±0.91)分;43例无疲劳症状,占46.73%,平均评分为0分。疲劳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及 FS-14总分均明显高于非疲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障碍、年龄、睡眠障碍(PQSI)、抑郁、焦虑与疲劳相关。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PQSI 、抑郁、焦虑、年龄是影响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疲劳的发生率高,疲劳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一项危险因素,PQSI 、抑郁、焦虑、年龄是影响疲劳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亚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见的体外过敏原种类及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绵阳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试剂盒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sIgE)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76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 sIgE 阳性率为59.5%,吸入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屋尘(32.1%)、猫毛(21.8%)和尘螨(19.4%);食物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淡水鱼(12.0%)、鸡蛋白(10.5%)和虾(10.4%)。<14岁、14~44岁、>44岁就诊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94%、55.49%、38.87%。结论绵阳地区常见的体外过敏原种类分别为屋尘、猫毛、尘螨、淡水鱼、鸡蛋白和虾;不同年龄段其阳性检出率有所差异,以低年龄段患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作者:吴茜;胡冬;朱华强;向礼贤;陈刚;王春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 尿蛋白定量、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提高 DN 治疗效果。
作者:马力群;王莉;付荣国;芦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肝叶切除和开腹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及其对 C-反应蛋白(CRP)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 HCC 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 CRP 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为89.28%,显著优于开腹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禁食时间、平均腹腔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 CRP 、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生存率亦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规则肝叶切除术是治疗 HCC 的有效微创方法,CRP 和凝血功能是其潜在的生物标志。
作者:施文武;游红勇;李兵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离子强度溶液(LISS)在抗人球蛋白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好IgG型抗-D的佳稀释度,用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微柱凝胶卡分别在盐水介质和LISS介质中检测,观察其凝集强度。结果0.03 mol/L LISS液10 min的致敏效果和盐水介质60 min的致敏效果和凝集强度相当;与高稀释度抗-D血清在微柱凝胶卡上反应相比较,盐水介质的低于LISS介质的凝集强度。结论 LISS可加快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试验的敏感度,对于输血安全和及时性提供了保障。
作者:邓安彦;周守容;吴春磊;穆万洋;刘敏;邓小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桡骨头切除术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病例分为传统桡骨头切除术组(传统组)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组(实验组),每组各16例,术后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肘关节的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Broberg 和 Morrey 功能评分、活动度以及 X 线摄片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 VAS 、Broberg 和 Morrey 功能评分、活动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 VAS 、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传统组;实验组的随访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传统桡骨头切除术相比,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关节有更好的功能恢复和预后。
作者:张伟;江向明;刘文国;胡力;曾仪;彭磊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儿童颅底骨折后颅内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40例儿童颅底骨折继发颅内感染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全身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腰椎穿刺治疗,严重感染者行脑室外、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对冲引流。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儿童颅底骨折继发颅内感染患儿腰椎穿刺及脑室外、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对冲引流治疗,疗效显著,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卫超;刘方硕;刘振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脂微球组(实验组),实验组在心力衰竭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10μg/d ,连续用药14 d 。观察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纽约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 min 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何席民;李瑞宇;曹优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对前置胎盘特点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在临床处理措施的应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溧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普通性前置胎盘孕妇65例(65%),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35例(35%)。结果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分娩时平均出血量为(2834.63±355.78) mL ,明显大于普通性前置胎盘孕妇的出血量(736.45±145.66)mL ,并且并发胎盘植入情况也高于普通性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切除11例,切除率是31.43%(11/35),普通型前置胎盘子宫切除2例,切除率是3.08%(2/6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普通性前置胎盘,并且分娩时平均出血量高于普通性前置胎盘,因此临床上要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予以足够重视,避免发生危险。
作者:雷秀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硫酸钙/骨基质明胶可降解复合人工材料用于兔尺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已建立尺骨缺损模型家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单纯硫酸钙组及硫酸钙/骨基质明胶组,比较3组家兔术后12周骨痂形成率、骨性修复率及双轨征出现率、骨缺损修复 X 线片评分、尺骨扭转强度等。结果硫酸钙/骨基质明胶组骨痂形成率为93.33%、骨性修复率为86.67%、双轨征出现率为93.33%、骨缺损修复X 线片评分(11.85±2.14)分、尺桡骨扭转强度(0.87±0.13)N × M ,5项均明显高于单纯硫酸钙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钙/骨基质明胶可降解复合人工材料,用于兔尺骨骨缺损修复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骨痂形成及骨结构修复。
作者:孙翊夫;夏鹏;叶开其;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骨科接受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彻底清创后内固定治疗,波及关节面骨折的35例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胫腓骨骨干部位骨折的30例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采用 Johner-Wruhs 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52.36±35.28)min ,骨折愈合时间为(120.78±15.22)d ;Johner-Wruhs 评分为(80.68±5.12)分,有2例发生感染;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为(126.72±28.95)min ,骨折愈合时间为(122.92±12.73)d ,Johner-Wruhs 评分为(81.05±4.96)分,有5例发生感染。两组手术时间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廖乙名;徐跃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程序。方法利用室内质控数据计算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数据计算偏倚不确定度,利用3个来源的不确定度综合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葡萄糖、尿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钠(Na)、钾、氯(Cl)、钙、磷(P)等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19项临床生物化学指标中,低浓度 Cl 及高浓度 Na 扩展不确定度值小,低浓度 P 及高浓度 ALP 扩展不确定度值大。低浓度 ALT 、ALP 、P 及高浓度 ALP扩展不确定度大于10%,检测结果与真实值差波动较大,其他各项指标扩展不确定度均较小。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简单方便,能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可用于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
作者:刘密凤;刘蔚;郭海;韩晓禹;林凌云;黄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与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在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残留病变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残留病变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病例流式结果阳性30例,阳性率为90.9%;免疫分型阳性31例,阳性率为93.9%,采用可靠性(信度)分析,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追踪病例监测30次微残留病,流式阳性10次,阳性率为33.3%;免疫分型阳性5次,阳性率为16.7%,采用可靠性(信度)分析,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分型都能比较好地检测出初诊患者,两种方法结合能减少患者漏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胡淑芬;潘婉华;罗韬;谭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200 mg/kg ,1次/天,口服西地那非2 mg/kg ,3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1 mg/kg ,2次/天,用药时间多不超过5 d。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5.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SpO2上升,PaCO2和PAS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观察组对肺功能改善更好。结论西地那非与酚妥拉明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心肺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俊辉;唐妮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医院自负盈亏,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及卫生事业机构已逐渐开始重视成本核算。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是各种付费方式的基础,是长期持续使用的方式。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医院成本管理必须重视护理服务项目的成本研究。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护理内容涉及有所不同,相同的护理内容在不同地区所消耗的护理成本也有所不同。随着我国单病种医疗价格体系的改革及国外疾病诊断预付制度(即按病种付费)研究的不断完善,护理服务项目成本研究与如何制订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已成为护理研究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1-3]。目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逐步开展,为让护理工作真正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我国在临床工作中拓展了护理服务项目内涵,而护理服务价格标准却沿袭了传统的低价收费,可持续性堪忧。
作者:叶和梅;吴世友;曾繁丽;徐鸿;郭昌秀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在产科病房中引进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对产科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研究组引进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结果(1)研究组母乳喂养有效率、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研究组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产妇而言,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况,还能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佳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5年制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黏膜病学教学中开展以病例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我国医学各专业在临床课教学中开展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方法选取2007级口腔医学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口腔医学本科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课程结束之后两组采用统一难度系数的试卷进行考核,比较平均成绩的差别。同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比较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差别。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89.78±6.57)分与对照组(79.67±10.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姜维华;梁玉伏;顾晓琪;郑翠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牙周病龈下刮治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牙周诊室行龈下刮治患者180例按接诊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90例行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模式,实验组90例在四手操作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完成牙周病基础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8.89%,实验组满意度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32.22%,实验组治疗依从性5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舒适护理在龈下刮治四手操作中的应用,提高了牙周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作者:刘继玲;范金梅;王丽敏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