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东升;张俊岩;张兵;甄佳学;田力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ury malignantlymphomn of the throid,PMLT)是一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国外报告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3%~5%,国内仅见零散报告.我院1998-01/2007~12共收治甲状腺恶性肿瘤512例,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1例,占2.15%.分析如下.
作者:张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482例室性早搏患者,计算各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右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高,为34.02%;左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为9.13%;右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62.86%;左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37.14%;右心室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结论: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件相一致.
作者: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李世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男,29岁.2007-11-02因颅底骨折右眼眶骨骨折,双上颌窦骨折入住我科,住院治疗7 d病情好转,患者要求出院.6个月后在一次查体时发现肾脏小结石,即每天在大量饮水后,做双脚跳运动10~15 min,20 d后出现右眼红肿,逐渐外突,无眼疼及视力下降,于2008-05-31再次来我科就诊,行眼眶螺旋CT检查示:右侧眶内静脉曲张,提示同侧海绵窦病变,临床诊断为CCF,即到上级医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于爱欣;马金娥;刘乃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924年Van-Neck报道本病并对本病实施病理检查,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本病特点.国内周永德[1]教授也曾经报道10例.Van-Neck病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跛行或大腿根部疼痛,由于症状与一些疾病容易混淆,故容易误诊.本文对2000/2008年本院误诊的8例Van-Neck病分析如下.
作者:任辉;孙殿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痛风是一种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致组织损伤的疾病.以血尿酸增高、关节肿痛、皮下结节、骨质破坏及肾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见的关节病变部化为第一跖趾关节据报道达90%以上,而单独发生于髋关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国内鲜有报道,检索1994年至今CHKD期刊总共有3篇义章报道髋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共4例[1-3].笔者收治1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海波;白新明;张绍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共12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0例,女37例,年龄60~81(平均70.05)岁.车祸保守38例,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休克的表现.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程度≤9分,中心静脉压低于正常水平.其中单侧瞳孔散大45例,双侧瞳孔散大12例,瞳孔正常38例,低血压休克32例.颅脑CT检查:其中硬膜下血肿51例,硬膜外血肿58例,颅内血肿18例.
作者:冷玉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妊娠期阑尾炎术后致子宫不完全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9岁,孕4产1.因停经30+1周,阑尾切除术后15 d,阵发性腹痛13 d于2006-05-04T11:00入院.LMP 2005-10-06.EDC2006-07-13,孕期检查无异常,2006-04-19因急性阑尾炎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抗感染治疗.术后2 d出现阵发性腹痛.间歇20~30 min.持续10 s左右.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效果不佳,阑尾炎手术切口未愈合,2006-05-04急转入我院.查体:T 37.3C,P 88次/min.BP 105/70 mm Hg,发育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作者:黄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发病急、发展快、易误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现将我院2003-08/2008-08收治的主动脉夹层3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36-82(平均62.3)岁.合并高血压病33例,马凡综合征3例,病程数小时至数天.入院时误诊为其他疾病13例(36.1%),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王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50例SAP采取了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抗休克、抑制胃酸和胰腺分泌等在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并观察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41例治愈,其中包括SAPI级30例、SPAII级11例,治愈率为82%;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SAP疗效满意,能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耿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经病理检查所证实的1例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超声检查声像图与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病变,并有胎儿羊水过多.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忠魁;高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42例气管异物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搜集我院42例术前误诊为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急性喉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钳取异物,均确诊为气管异物.结论:气管异物足常见的临床急症,只有通过临床病史、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才能避免误诊漏诊以至延误治疗.
作者:梁秀艳;李辉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院CCU病房应用异搏定治疗反复心室颤动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 h人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3R~V5R导联ST段抬高为2~5 mm.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入院后患者反复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应用可达龙及非同步直流电转复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给予异搏定10 mg静脉注射,继而10mg维持静脉滴注,滴速0.1 mg/min,无室颤发作.
作者:张双月;卞秋武;刘晓媛;梁慧;马利祥;王雪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以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伤后24 h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并结合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SC)分型,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损伤程度成正比.结论:颅脑损伤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姚士伟;吴静;崔培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讨论经肠内营养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48例高渗性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两种治疗方法,肠内营养组30例,常规组18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在24 h及72 h内血钠、血糖、血浆渗透压等生化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治疗24 h血钠、血糖、血浆渗透压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组疗效优于常规组,能较快的改善血浆有效渗透压,提高治愈率.
作者:程春艳;赵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不典型甲亢)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我院22例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肌炎2例,误诊为糖尿病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误诊为肠炎1例,消化道肿瘤2例,黄疸型肝炎2例.确诊后经抗甲亢治疗症状均获缓解.结论:要减少误诊的关键在于熟悉甲亢的各种不典型症状.对难以解释的各系统表现者,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张致丹;张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创伤患者应激早期各时段热休克蛋白72(HSP72)编码基因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入ICU的A-PACHEI11评分≥18分的患者38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离创伤后O~1 d、2~6 d、7~14 d的中性粒细胞,RT-PCR方法检测HSP72m RNA含量,比较各组间的变化,记录患者2个月存活率,研究HSP72增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SP72在急性应激后表达明显增强,表达高峰在2~6 d,非糖尿病患者组较糖尿病组,HSP7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存活率较高.结论:HSP72的基因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判断重症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王波;胡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认为:手部卫生是关系医患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1].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洗手是一种基本、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控制好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从而更好的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从根本上说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强化手的清洁消毒,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莘小娟;彭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科的应用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眼眶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定量、无创的检查方法,也大大提高了眼科医师对眼眶疾病的鉴别、诊断的能力,现已成为眼部疾病不可缺少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王志学;牟明春;孙则红;梁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血站物资是血站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是完成各项科研、医疗、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们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指标之一.血站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物资管理,可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
作者:温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院2003-01/2007-04共收治异位妊娠280例,其中8例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未产妇2例,经产妇6例,小22~44(平均33.5)岁.孕产次为2~5次,均有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多者达5次.8例中有3例未采取避孕措施,有2例为带环妊娠.
作者:于丽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