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剧烈运动诱发迟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于爱欣;马金娥;刘乃红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病因学, 运动损伤, 人类
摘要:1病历摘要男,29岁.2007-11-02因颅底骨折右眼眶骨骨折,双上颌窦骨折入住我科,住院治疗7 d病情好转,患者要求出院.6个月后在一次查体时发现肾脏小结石,即每天在大量饮水后,做双脚跳运动10~15 min,20 d后出现右眼红肿,逐渐外突,无眼疼及视力下降,于2008-05-31再次来我科就诊,行眼眶螺旋CT检查示:右侧眶内静脉曲张,提示同侧海绵窦病变,临床诊断为CCF,即到上级医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7 d后痊愈出院.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辅助助孕后宫内外同时妊娠13例分析

    目的:探讨辅助助孕后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6/2008-06我中心辅助助孕的1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病例.结果:辅助助孕HP发生率1.56%,占双胎妊娠的5.62%;13例患者4例足月顺娩,1例妊娠中,8例官内孕胚亡行药流或清宫术.结论:辅助助孕后HP发生明显增加,特别输卵管因素不孕及移植多个胚胎者,HP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磊;王美仙;邵小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1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ury malignantlymphomn of the throid,PMLT)是一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国外报告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3%~5%,国内仅见零散报告.我院1998-01/2007~12共收治甲状腺恶性肿瘤512例,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1例,占2.15%.分析如下.

    作者:张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 027例并发症的预防分析

    我院2004-09/2008-09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 027例,现就LC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32例,女595例.其中胆囊息肉112例,单纯胆囊结石494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47例,习惯性萎缩性胆囊炎45例,习惯性胆囊炎129例.

    作者:王振东;陈峰;沈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胆囊癌10例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分析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1:5.大多有胆囊结石史,可能与结石长期刺激及慢性炎症有关.胆囊癌多发生在胆囊底,体部,偶见于颈部.

    作者:王立群;刘晶春;李凯;张丽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隐匿性抑郁症误诊为慢性胃炎10例分析

    隐匿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的躯体不适感,如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不询问患者的心境体验,则不会主动谈出有关抑郁症状,因此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内科门诊近5 a来误诊为慢性胃炎的抑郁症10例报告如下.

    作者:付世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50例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为抢救休克患者、胃肠外供给高营养、介入治疗、长期输液和应用抗癌药物开辟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患者乐于接受,减少每天穿刺的痛苦.锁骨下静脉是颈根部大的静脉,对其进行穿刺置管还可以监测CVP,进行血透、血液灌流,放置起搏器,我们采用经锁骨上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共50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杰;刘玉明;曲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32例分析

    现将近3 a来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误诊3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诊断.男12例,女20例,年龄14~68岁,平均36岁,误诊时间2~25个月.发病季节:春季16例,夏季3例,秋季8例,冬季5例.其中有过敏史15例,吸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诱发8例,感染诱发13例,剧烈运动诱发18例.

    作者:常瑞玲;王立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正颌手术156例的麻醉管理

    目的:总结156例正颌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估计有插管困难可能者,采用清醒插管;无困难者,快诱导插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万可松,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压、脉氧、心电图、呼吸末二氧化碳.术毕根据情况,估计无气道梗阻可能者,术后即刻拔管;可能发生气道梗阻者,保留气管导管.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颌手术的呼吸道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小艾;单维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经病理检查所证实的1例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超声检查声像图与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病变,并有胎儿羊水过多.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忠魁;高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椎间盘造影在PLDD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n,PLD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试验组30例为先行椎间盘造影后选择治疗方式,对照组30例直接采取PLDD治疗.结果:试验组采用PLDD治疗29例,开放手术治疗5例,治疗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7%.结论:椎间盘造影在PLDD治疗中有确切的指导作用.

    作者:余国春;李玉民;韩晓斌;李治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室性早搏与心肌电生理异质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482例室性早搏患者,计算各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右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高,为34.02%;左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为9.13%;右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62.86%;左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37.14%;右心室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结论: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件相一致.

    作者: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李世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cadherin和p53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中E-cadherin与p53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早期绒毛(NP)、10例完全性葡萄胎(CM)、20例侵袭性葡萄胎(IM)、19例绒癌(CCA)中E-cadherin与p53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NP、CM、IM、CCA中表达率分别为56.29%、42.07%、19.30%、7.14%,在NP中明显高于IM、CCA 中(P=0.001,P=0.000),在CM中明显高于IM、CCA中(P=0.015,P=0.000).p53在NP、CM、IM和CCA中表达率分别为4.12%、21.68%、39.61%、27.39%,在NP中明显低于CM、IM、CCA中(P=0.004、P=0.000、P=0.001),在CM中明显低于IM中(P=0.030).结论:E-cadherin的表达减弱、突变型p53的过表达可能促进了GTT的恶性进展.

    作者:王春阳;胡建功;邵雪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布托啡诺静脉给药与臂丛给药术后镇痛的对比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持续全身静脉给药和持续臂从浸润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及布托啡诺臂丛输注组.布托啡诺剂量为3.3 mg/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评分法(VAS).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后6 h无区别.术后9~24 h A组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B组.结论:连续臂丛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优于连续静脉结药.

    作者:朱云章;赵平;刘文东;王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的比较

    目的:比较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的疗效.方法:40例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均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接近,无创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P<0.05).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可以首先尝试实施无创通气治疗.

    作者:尤勇;顾勤;朱章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死69例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69例婴幼儿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CT、MRI检查.结果:经药物、高压氧、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轻微外伤即可引发该病、颅内合并伤少及预后良好为婴幼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作者:魏翔泰;曲圣涛;陈铎;吕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分析

    目的:观察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观察时间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结论: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病死率降低.

    作者:张远卓;王英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结直肠癌和肝癌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肝癌和健康人血浆204份测定Hcy.再检测Hey对HepG2和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癌症组Hcy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epG2在4和2 mmol/L Hcy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OD值增高(P<0.05);0.5和0.25 mmol/L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OD值减低(P<0.05).HT29在4 mmol/L Hcy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OD值增高(P<0.05).HepG2经0.5和0.25 mmol/L Hcy处理,DNA凝胶电泳均未形成梯状图形.HepG2和HT29经4和1 mmol/L Hcy处理,S期细胞构成比与未处理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epG2经0.25 mmol/L Hcy处理未检出亚二倍体峰.结论:Hcy达一定浓度时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潜能.

    作者:乔蕊;张捷;胡晓舟;梁国威;吴永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髂腰肌血肿误诊为恶性肿瘤2例分析

    我院2002-01/2003-06收治2例右侧髂肌肿物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恶性肿瘤,手术证实为髂腰肌血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孟宪文;张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8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有增高趋势,我院近2 a来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38例,年龄35~75(平均46)岁.本组治疗前均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所有病例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心电图检查,除外肝脏、心脏病变及其他食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作者:徐连春;教富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调查

    对我院医院内尿路感染的156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156株病原菌均分离2006-01/2007-12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86例.以上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为获得性医院感染病例.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