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淑萍;王霈;平学军;朱力;朱凯
目的 观察不同冷冻方法对胎儿卵巢组织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程序冷冻法(PFG)、快速冷冻法(RFG)、玻璃化冷冻法(VG)冻存胎儿卵巢组织,解冻后行异种异位移植,从受体动情周期恢复率、动情周期开始时间,移植存活卵巢的组织形态学等方面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①各组动情周期恢复率、动情周期恢复所需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移植物存活率上,各移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卵泡计数上,RFG的卵泡数目较少,与FTG(FCG)和V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F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G与F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18周时,除FTG组各冷冻移植组均有窦卵泡发育,VG处于发育阶段的卵泡数明显高于FTG和RFG(P <0.05),并出现排卵,PFG明显高于FTG(P<0.05).结论 三种冷冻方法均可有效冻存胎儿卵巢组织,玻璃化法冻存移植后存活的卵泡发育优;冷冻方法和移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冻存胎儿卵巢皮质移植后存活和发育的能力.
作者:王国平;梁雪云;王燕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异常波形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及其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465例,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肺栓塞发生后,心电图依时间顺序先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形、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V1导联S波切迹、顺钟向转位、胸导联T波倒置,经溶栓、抗凝等综合有效治疗后,心电图异常表现依次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异常波形恢复较快的患者预后较好,住院日相对较短.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波形变化具有显著的时序性特点,心电图时序性变化特征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崔建钧;陈青;贺霞;靳凯辉;姚成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病例资料36例病人均为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皮肤科门诊治疗患者,根据《临床皮肤病学》[1]诊断标准确诊.皮损单纯累及手掌15例,足跖10例,掌跖部均累及11例.按就诊日期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13.57)岁,病程2个月~14年.对照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13.45)岁,病程2个月~16年.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内停用一切治疗性药物.2组病例在临床表现、年龄、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作者:郑丹红;徐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与同期30例常规开胸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2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作者:李有金;刘新波;牛涛;马生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身高150 cm,体质量50 kg.近6年内身高、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睾丸体积缩小,阴茎不发育,阴毛、腋毛较少,无喉结,声音尖细,夜间遗尿,智力较同龄人稍显低下.患者母亲诉患者出生后1个月内患“脑出血”,临床以“发育迟缓原因待查”收入院.激素检查结果:①卵泡刺激素(FSH)0.1 mIU·mL-1、孕酮(PRGE)0.24 ng·mL-1、促黄体生成素(LH)0.00 mIU·mL-1、睾酮(TSTO)0.00 ng·dl-1;甲状腺素(T4)3.1 ng.dl-1、游离甲状腺素(FT4)0.59 ng·dl-1;皮质醇(COR) 0.5μg· dl-1均降低.
作者:牛朋影;蔡中;张涛;蒋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银川市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机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的卫生状况.方法 依据标准规范,对两种类型清洗消毒机构进行调查,并对公共用品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机构硬件指标合格率低,公共用品集中清洗消毒机构没有纳入卫生监督管理,公共用品检测合格率均低于宾馆自设清洗消毒机构(P<0.05).结论 公共用品集中消毒机构存在监管缺失,卫生管理水平低,消毒流程不规范.
作者:刘学军;钞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病例资料收集2013年4月-2013年10月就诊的双侧声带麻痹患者3例,男性2例,女性患l例;年龄60 ~72岁,中位年龄66岁,病程1-2年;甲状腺术后2例,原因不明者1例.3例患者均因上感后呼吸困难就诊,就诊时声音嘶哑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烦躁不安,脉搏加快,喉梗阻Ⅲ度,入院行电子喉镜检查声门裂均小于2 mm,急诊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取仰卧位,均经原气切口插管行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无菌纱垫保护门齿,经口常规置入德国STORZ支撑喉镜,暴露双侧声带.
作者:闫小会;于敬丹;薛红梅;马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肩周炎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对照组予以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37例(92.50%),对照组总有效27例(67.50%),治疗组总有效优于对照组(x2=7.81,P<0.05).结论 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作者:郭建斌;李涛;马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及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对27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7例心力衰竭,24例慢性肾衰竭及29例体检健康者测定血浆NT-proBNP的含量.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107例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衰组、慢性肾衰组和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明显高于慢性肾衰组和心衰组(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与BUN和Cr呈正相关(r=0.73,P<0.05;r=0.7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检测NT-proBNP水平对患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澎;张艳;郝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教师.因左下腹痛、阴道出血、心跳、面色黄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 d/28~30 d,量正常,无痛经,无血块.LMP 2012年9月21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35天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暗红色,不伴有腹痛,自以为来月经,未去医院诊治.2012年11月5日(44 d)在给幼儿组织活动时突然出现左下腹痛,阴道出血,量少,色暗红,无血块及肉状物排出,心跳、面色黄,疑似宫外孕破裂.急诊送人县妇幼保健所,腹部检查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左侧严重,腹肌轻度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作者:苏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球内小尺寸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21眼)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治疗眼后段大径≤4 mm的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患眼均Ⅰ期成功取出球内异物,术前眼内炎及视网膜脱离全部得以治愈,无眼球萎缩.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提高的共计15眼(71%),7眼术后视力≥0.3.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后段球内小尺寸异物临床效果显著.除术前合并眼内炎、视网膜脱离或黄斑损伤病例,余患眼经过及时、恰当、精细的手术治疗均可保留一定视功能,或恢复有用视力,重症病例亦可保存眼球.
作者:徐伟刚;张少弛;穆涛;刘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其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组织活检、胸水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制作成石蜡细胞块等方式获取基因检测标本的NSCLC患者259例,应用ARMS方法完成基因检测,采集18-21外显子突变位点信息,分析EGFR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259例NSCLC患者中,EGFR突变112例,总体突变率为43.24%,其中男、女性患者突变率分别为31.13%和65.22% (P <0.05);吸烟与非吸烟患者突变率分别为29.37%和56.39% (P <0.05),腺癌与非腺癌患者突变率分别为50.00%和30.32%(P<0.05).结论 EGFR突变是NSCLC特殊类型,19、21外显子为主要突变位点,与非吸烟、女性、腺癌人群有关,与年龄无明确相关性;突变位点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态、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周玮;袁立志;孟凡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16眼)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取玻璃体液行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示4眼头状葡萄球菌,3眼表皮葡萄球菌,9眼培养结果阴性,所有真菌培养均为阴性.11眼行前房灌洗及球内注药,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眼终行玻璃体切割术,终视功能有所提高.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穆涛;刘伟;扈晓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磁共振与钼靶X线摄片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癌的病例资料.结果 31例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磁共振检出27例,占87.10%;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出19例,占61.29%;乳腺磁共振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出29例,占93.55%.结论 在乳腺癌的诊断中,乳腺磁共振较乳腺钼靶X线摄片有更高的检出率,乳腺磁共振结合钼靶X线摄片检查较单一的影像学检查有更高的检出率.
作者:何卫彪;丁喆;张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诊断芯片检测系统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102例胃癌初治患者12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寻找出与胃癌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分析肿瘤标志物各种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作用.结果 C12诊断系统对102例胃癌患者的总体诊断率是37.2%,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诊断率分别是16.6%、31.2%、37.1%和48.7%,诊断率整体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P<0.05).两两比较只有Ⅰ期和Ⅳ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率高者为CA19-9,诊断率为23.5%.结论 C12系统对诊断晚期胃癌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燕;苏莉;苏刚;尤戈;张丽敏;马晓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宁夏泾源县2010-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鼠间疫情特征.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用免疫荧光法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鼠血膜IgG抗体.结果 2010-2013年泾源县捕鼠2科4属9种共1 940只,鼠优势种在室内为褐家鼠,在野外为黑线姬鼠,平均密度为3.88%,鼠肺抗原阳性率为0.77%,鼠血抗体阳性率为0.67%,平均鼠带毒率为0.72%.4年中,鼠密度和鼠带毒率均逐年增加,2013年鼠密度与2010、2011、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9,P<0.05),2013年鼠带毒率与2010、2011、20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5.579,P<0.05).结论 宁夏泾源县流行性出血热鼠间疫情呈散发分布,鼠密度和鼠带毒率有扩散和上升趋势,加大监测疫情动态,避免人群出血热疫情再暴发.
作者:王琳;张瑞成;王新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异黏蛋白(MTDH)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提示MTDH表达与胃癌恶性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癌旁组织中MTDH的表达.结果 MTDH在胃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2.41%(89/108),在癌旁组织的表达率为62.04%(67/108).MTDH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MTDH高表达,提示MTDH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作者:马爱玲;李方;江海峰;秦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宁夏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高危场所,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2012年在全区8个监测点采集885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885份样品中44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4.97%.六大类食品中餐饮食品污染严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9.44%,其次是熟肉制品(4.78%).8种不同类型的采样场所,餐饮环节中的小型餐馆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为14.29%,其次是大型餐馆(12.50%).结论 宁夏食品中主要是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餐饮食品和熟肉制品污染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8种类型采样场所中小型餐馆是高危场所.
作者:袁秀娟;舒学军;闫利群;刘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晕厥是由于各种因素诱发的一种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造成一过性脑缺血,并发生短暂的意识不清.因晕厥容易引起跌倒,可引起摔伤、骨折等各种并发症[1].产妇晕厥则在妇产科是时常发生的,而且发作前征兆一般不十分明显,仅是短时的前驱症状.因此如何杜绝产妇晕厥及跌倒的意外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体现.
作者:韩娟;陈玉梅;许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为疾病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费用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方法 收集进行健康检查的2 227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资料,并对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227例体检人群中,女性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体检者(P<0.05),其他疾病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检人群总体检出率从高到低的疾病,分别是体质量超重或肥胖(51.91%)、高血压(47.46%)、血脂异常(36.86%)、心电图异常(31.97%)、脂肪肝(25.64%)、糖尿病(12.80%)及胆囊疾病(10.82%).结论 老年人群体质量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凤;韩凤玉;王盼盼;马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