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13年宁夏银川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王柏松;邬红娥;米克德

关键词: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结果, 合格率
摘要:目的 了解近10年来银川市三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抽检方法对辖区各类医疗机构重点科室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10年共抽检样品3 589份,合格样品为3 354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3.45%.检测不同项目消毒效果,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高为98.73%,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为82.79%.检测不同级别和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三级医院合格率高于其他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高于民营.结论 银川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对民营医院和基层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消毒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应当加强监督、监测和指导,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就医安全和身份健康.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银川市水汽压、风速、气压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对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结合7年银川市水汽压、风速、气压、日照时数、温度和相对湿度共6个气象因素变化,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疾病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银川市细菌性痢疾病夏秋季发病较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主要与平均水汽压、气压、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与平均水汽压、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平均水汽压对其影响大.结论 银川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其疫情特点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降低其发病水平.

    作者:李燕;武振军;雷静;马杰;王光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种抗菌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案的小成本分析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5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成本,探讨急性胰腺炎抗感染治疗的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利用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5种抗菌药物拉氧头孢、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奥硝唑+头孢他啶、奥硝唑+拉氧头孢、奥硝唑+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头孢他啶组治疗方案日均抗菌药物成本为(148.84±19.382)元(P<0.05),日均总成本(1 393.5±409.41)元,均较其它各治疗组低(P<0.05).各组人均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疗效相同,奥硝唑+头孢他啶治疗方案成本低,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陆钊罡;陶丽君;王基云;马婧;马岚;姚瑛;王晓旭;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官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于子宫肌层26例,占官内节育器异位的93%,其中25例为部分嵌顿,1例完全嵌顿,1例包裹在大网膜中,1例粘连于后穹窿,异位于盆腹腔的占官内节育器异位的7%.20例官内节育器异位的患者均为放环时间选择不当,占71.4%.对28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手术方式均顺利将异位的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上环时间、定期复查、把握小创伤是预防和治疗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关键.

    作者:何盛昱;陈进东;张新岩;张建霞;侯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胸微创先心病封堵术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经胸微创先心病封堵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临床路径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91例手术,从患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7%(179/191),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硫脒,术前30 min~2 h给药率达到100%;预防用药平均疗程控制在(1.45±0.68)d(<36 h),无联合用药;有9例因患者术后发热及血象增高继续用药.患者平均抗菌药费(194.79±141.40)元;抗菌药费占总费用的0.84%,占药品费用的12.52%.结论 新开展的经胸微创先心病封堵手术作为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为规范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药师进行用药点评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临床路径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数据.

    作者:邓宁;于亮;苏金林;朱秀琪;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口腔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 比较银川市某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学生口腔基本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探究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设计调查问卷,420名学生收集资料,并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0份,其中有23.3%的学生认为刷牙可以预防龋齿,81.8%的学生能做到3个月更换1次牙刷,但是对牙线、正确的刷牙方式等专业知识的了解较低,800名学生中只有15%的学生可以做到出现口腔问题去医院就诊.结论 大学生对口腔知识了解较少,专业知识较缺乏,并不能做到很好的保护口腔健康.

    作者:胡欣培;李梦媛;马静;王新汉;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08-2013年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外质控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年来参加外部质控活动情况,分析结果并改进工作.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结果,按照外质控种类和参加领域和项目分布情况对数据进行汇总,进行年度数据比较和趋势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宁夏疾控中心共参加能力验证16次36项,合格26项,合格率为72.2%;共参加实验室间比对88次191项,合格161项,合格率为84.3%;参加外质控考核的检测项目中微生物项目数量多共15项,占食品领域全部考核项目的29.4% (15/51);重金属5项,占9.8% (5/51);添加剂9项,占17.6% (9/51);农药残留8项,占15.7% (8/51).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宁夏疾控中心5年来参加外质控的项目自2008年起逐年增加;外质控活动覆盖检测领域较集中,仅占全部实验室认可检测能力范围24个领域的29.2% (7/24).建议实验室拓展参加外质控领域,提高参加外质控主动性,持续改进外质控方法.

    作者:刘阳波;杨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总结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患儿对侧存在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并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患儿术中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共65例,患病率为34.9%(65/186);左侧腹股沟斜疝64例,右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29例,患病率为45.3% (29/64);右侧腹股沟斜疝122例,左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36例,患病率为29.5%(36/122),左右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相对于左侧相对危险度为1.54.结论 患儿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有较高患病率,腹腔镜术中探查可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并积极行前瞻性治疗,以减少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对侧再次发生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及相关并发症.

    作者:吴佳龙;苏泽礼;刘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04-2013年宁夏银川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银川市三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抽检方法对辖区各类医疗机构重点科室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10年共抽检样品3 589份,合格样品为3 354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3.45%.检测不同项目消毒效果,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高为98.73%,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为82.79%.检测不同级别和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三级医院合格率高于其他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高于民营.结论 银川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对民营医院和基层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消毒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应当加强监督、监测和指导,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就医安全和身份健康.

    作者:王柏松;邬红娥;米克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2例,均给予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内膜异常病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单一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3.26±1.12)d,短于对照组的止血时间(5.04±1.8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雌二醇(E2)外,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见效快、疗效肯定等优势.

    作者:路玲;汪丹;罗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有5年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744例,根据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分为2组,一组为三阴型(Triple Negative)即Her-2(-)、ER(-)、PR(-),另一组为非三阴型乳腺癌;比较三阴型乳腺癌组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三阴型乳腺癌占29.03% (216/744),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年龄<35岁患者的比例(11.1%与5.3%,X2=7.955,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22.2%与15.2%,X2=5.380,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56.5%与47.0%,X2=5.548,P<0.05)及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比例(33.3%与24.4%,x2=6.160,P<0.05)均高于非三阴型.三阴型乳腺癌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20.8%与11.4%,P<0.05),5年生存率低于非三阴型乳腺癌(89.8%与81.2%,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是影响三阴型乳腺癌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三阴型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较低,诊断时临床分期晚及组织学分级较高等特点,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而淋巴结状态及肿瘤大小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新兰;马慧;段瑜;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对冠心病(CHD)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男性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CHD合并BPH老年男性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9例.2组均根据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常规用药,治疗组口服非那雄胺,对照组口服安慰剂,随访观察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RU)、肝、肾功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并记录服药前后发作心绞痛的次数及心率、血压.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显著改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TBIL、DBIL、IBIL、UA、Cr、Bun值、心率、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没有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中断治疗.结论 对于CHD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BPH的患者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使用非那雄胺,Qmax明显增加,前列腺体积明显减小,RU明显减少,所以排尿困难、尿潴留等下尿路症状随之减轻,进而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减少;CHD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且无明显增加副作用.

    作者:马玉芳;马金莲;李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延续性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已有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1.6亿,其居高不下的发病率严重地危害着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除外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外,更多是多种脏器的损伤导致机体功能的下降,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患者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不得不依赖于家属的照料,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

    作者:王宏;徐月玲;张振华;王秀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椎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线阵探头(HFLP)与低频凸阵探头(LFCP),对153例住院患者椎动脉和同期45例健康体检的正常椎动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所选取的153例患者306条椎动脉中,其中内径狭窄者28例,占9.2%;椎动脉闭塞9例,占2.9%;斑块3例,占0.98%;峰值流速显著降低(Vmax <25 cm·s-1)38例,占12.4%;走行显著扭曲48例,占15.7%;先天走行变异8例,占2.6%;起源变异1例,占0.33%.结论 常规使用HFLP与LFCP,能明显提高椎动脉的显示率,对椎动脉病变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惠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Bio-OssR联合Bio-GideR Perio在修复牙槽突裂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唇腭裂术后齿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20例牙槽突裂患者采用Bio-OssR天然骨无机材料植入牙槽突裂术区,并在植骨表面放置Bio-GideR Perio胶原膜,通过两种材料的优势组合,共同促进牙槽突裂术后骨组织的重建.结果 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获Ⅰ期愈合,口鼻瘘得以严密关闭.1例腭侧黏膜未愈合,局部涂擦盐酸米诺环素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个月~1年,拍全口曲面断层片,上颌前部咬(牙合)片,很好地完成了牙槽突裂术后骨组织重建.结论 Bio-OssR联合Bio-GideR Perio在修复牙槽突裂中的临床应用临床效果满意,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作者:张雷;贺泽民;邢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制祛腐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护理观察

    慢性皮肤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常规治疗换药方法虽然对难治性创面有一定的疗效,但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本科在用自制祛腐生肌散换药的同时对病人施以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青;万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脂粘接技术在保存牙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树脂粘接技术对于劈裂牙、折裂牙在保存牙体修复中应用.方法 将因牙体解剖形态、生物力学、医源性因素等方面造成牙劈裂、牙折(冠折、冠根折)的41例患者,共涉及58颗(前牙34颗,后牙24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在保守牙体修复中,采取树脂粘接技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其中患牙优16例20颗占34.5%,良22例31颗占53.5%,临床总优良率为88%;治疗后上下颌疗效比较,上颌牙40颗优良率为92.5%,下颌牙18颗优良率为7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脂粘接技术在保存牙体修复中是一种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牙折、牙劈裂治疗的第一选择,它可以使相当一部份患牙得以保存.

    作者:朱琳虹;马敏;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特立帕肽与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应用特立帕肽和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85例伴随骨密度降低的绝经后妇女进行半年随访,将患者分为2组,特立帕肽组40例给予特立帕肽20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仑膦酸钠组45例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1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半年,于用药后第1、2、3、6个月时采静脉血进行血清骨钙素检测,并在第6个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近端、腰椎BMD的测定.结果 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与阿仑膦酸钠组相比较特立帕肽组患者其脊柱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明显增高[(19±10)%与(6±5)%,P< 0.05],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增高[(12±5)%与(4±3)%,P<0.05];特立帕肽组的血清骨钙素水平较阿仑膦酸钠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与阿仑膦酸钠相比较特立帕肽可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增高血清骨钙素水平.

    作者:狄晓萍;狄维鹏;任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肺复张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使用肺复张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患者30例进行肺复张,比较复张前后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使用肺复张术后,患者血氧分压较使用前明显上升[(79.6±10.1)与(52.7±4.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术后,氧合指数较前明显升高(118.3±8.8与104.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肺复张相关并发症.结论 肺复张术在心脏术后早期可提高血氧浓度.

    作者:杨慧燕;魏红亮;宋艳艳;渠川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斯康杜尼与利多卡因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斯康杜尼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209例(242颗牙)为研究对象,分为斯康杜尼麻醉组105例,122颗牙;利多卡因麻醉组104例,120颗牙.斯康杜尼麻醉组采用盐酸甲哌卡因制剂(斯康杜尼),1.8 mL·支-1,其中含盐酸甲哌卡因36 mg,肾上腺素0.018mg.利多卡因麻醉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5 mL·支-1.2组均采用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并在拔除牙的颊舌侧行黏膜下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规进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比较2组麻药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 斯康杜尼组麻醉起效时间(1.36±0.25) min,利多卡因组为(4.56±1.28) 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康杜尼组麻醉持续时间(75.60±20.86)h,利多卡因为(48.12±12.34)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康杜尼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P<0.05).斯康杜尼组注射过程中麻醉注射无痛率85.24%,高于利多卡因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应用斯康杜民能够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旻;贾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改良Yokoyama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10只眼)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行改良的Yokoyama术并联合内直肌后徙术,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10只眼)患者的平均眼轴长为29.62 mm,10只手术眼均存在明显的眼球外转和上转运动受限,术前眼眶MRI和CT检查显示,上直肌鼻侧偏位,外直肌下偏位.术后第1天术眼眼位均正位,眼球外转和上转均能过中线,随时间推移眼球运动又进一步改善.术后MRI显示,外直肌和上直肌联结后,上直肌与外直肌止点位置偏移恢复正常.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患者的术后情况保持稳定.结论 通过改良的Yokoyama术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并改善眼外肌走行及眼球运动功能.

    作者:马鸿娟;张芳霞;马润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