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固原市回汉族住院患者脑卒中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强;张鲁军;辛国栋;曹传宇;赵巧华;史晓东;张萍;鲍月宁;武星颖

关键词:脑卒中, 类型,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固原市回汉族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类型以及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收集6个县级医院48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回汉族脑卒中类型构成比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①固原市住院脑卒中男女发病比例与全国基本一致;②住院脑卒中患者以脑梗死、脑出血为主,而这两者汉族所占比例均高于回族;③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回汉族均居于前两位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而汉族患者在高血压、吸烟、饮酒3个危险因素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回族患者(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原市回汉族脑卒中住院患者卒中类型构成比及危险因素不同,可为脑卒中预防提供依据。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缩略语使用方法

    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特别是英文缩略语,正文内也要尽量不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宜移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银川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基因型分布的特征,探讨不同HPV型的致癌性。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Hybrinax)对2884例银川地区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分型筛查,其中798例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分为宫颈炎症500例、CIN I 97例、CIN II 81例、CIN III 76例、宫颈癌44例,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2884例女性中HPV感染阳性率37.14%,宫颈病变中 HPV 感染阳性率89.22%,其中 CIN I 组阳性率为90.78%, CIN II 组阳性率96.30%,CIN III组阳性率97.37%,宫颈癌组阳性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病变常见基因型为HPV16、58、18、52、31、33、35型,宫颈癌组中常见基因型依次为HPV16、18、58型,HPV16型在所有宫颈病变中均居首位。结论宫颈癌组中主要感染的HPV基因型符合中国人群研究结果,同时也有地域差异;HPV16、18、58型的致癌性较强,感染可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张萍;顾洁;包生武;陈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银川市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与心电图ST段压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宁夏银川市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与心电图ST段压低的相关性。方法对城市社区958例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信息和进行临床检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质量、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内容包括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对空腹血糖受损与心电图ST段压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958例受检人群中,血糖正常788例,其中ST段压低40例,占5%(40/788);空腹血糖受损者有170例,其中ST段压低者有29例,占17%(2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组血脂代谢紊乱明显,与血糖正常人群比较 TC、TG、LDL-C明显升高(P<0?05),HDL-C低于正常水平(P<0?05),肥胖(体质量指数)增高人数于正常血糖组(P<0?05)。吸烟与空腹血糖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组心电图ST压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与糖代谢异常和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程羽萱;姜敏;范雅洁;刘旭颖;于晶晶;马荣;黄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脂肪因子Chemerin与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膝骨性关节炎( OA)患者与正常人血清、关节液、滑膜中的脂肪因子Chemerin浓度的关系,分析其与膝OA、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和滑膜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行关节镜手术的病人中,选取30例确诊膝OA的患者为实验组,其他膝关节疾病30例为对照组(非O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对关节液以及血清中脂肪因子 Chemerin 浓度进行测定,利用免疫组化 SP 法显色检测滑膜中脂肪因子 Chemerin 浓度。结果 OA组血清中、关节液、滑膜中脂肪因子Chemerin浓度均高于非DA组,但是2组间关节液及滑膜中脂肪因子Chemerin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A组滑膜、关节液中脂肪因子浓度与患者血清中hs-CRP、Outer?bridge软骨损伤评分法和Ayral滑膜炎评分法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OA患者血清、关节液及滑膜中均检测到脂肪因子Chemerin表达,而且其浓度与膝O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作者:马军;万宁军;李立新;尚小可;李富荣;张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与医院内892例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隆德地区5个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社区和医院内尿路感染两种不同来源的病原学信息和临床治疗依据。方法对就诊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清洁中段尿进行常规需氧细菌培养、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实验,对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分析。结果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培养的病原菌分别为376株和516株,各自病原学分布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属、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真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另外,两者均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也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但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社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结论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物敏感性有所不同,其结果对预防和治疗两种不同类型尿路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柳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宁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与行为现况

    目的:了解宁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的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夏贫困地区16~60岁生态移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300人。汉族生态移民对乙型肝炎、肺结核与细菌性痢疾3种重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12.3%、5.7%和9.8%)分别低于回族生态移民(22.2%、7.4%和14.8%)。不同民族生态移民乙肝传播途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行为方面,除便后洗手形成率较高(68.5%)外,其余行为的形成率普遍较低,不共用牙刷、剃须刀行为的形成率低(9.2%);除将痰吐到卫生纸(或)痰盂里和不共用牙刷、剃须刀2种行为的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5种行为的形成率回族生态移民均高于汉族生态移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阅读能力方面,洗手行为回族生态移民(5.76±2.38)的平均得分低于汉族生态移民(4.66±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缺乏,不同民族移民传染病知识存在差异,应加大贫困农村地区预防重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作者:李洁;王凯荣;蒋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骨科感染性骨缺损患者40例,分为A、B组,每组20例。 A组为单纯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组,B组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组。患者分别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记录手术组总时间,术后测量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总费用以及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时间,综合评价分析2组在临床应用期间的疗效。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外固定架拆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可以在感染性骨缺损中应用。

    作者:李亮;杨海波;米占虎;伯宇;李飞;崔福斋;胡宁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宁夏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宁夏医学杂志》为宁夏卫生厅主管,宁夏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临床、科研、防治工作重大进展的原创性论文,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本刊对区内外稿件择优刊用,对重大研究成果、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生论文等优先刊用,在2~3个月见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颈部伴咽后脓肿1例的麻醉体会

    1病例资料患儿,女,1岁8个月。主因发热1周,呼吸困难2 d ,以“颈部脓肿”收住儿科。入院给予氧疗、补液、抗感染、物理降温等处理。 B超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双侧甲状腺旁不均回声区(脓肿不除外)。血常规:WBC 30.82×109, Gran 88.9%,K+3.2 mmol·L-1,CRP 62 mg·L-1。术前诊断:①颈部脓肿。②咽后脓肿。会诊后拟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儿端坐呼吸,12 kg,T 39.5℃,HR 168次·min-1, RR 42次·min-1,SPO280%,BP 100/60 mmHg。口唇发绀,吸气困难,三凹征(+),口吐泡沫,双侧颈部肿胀明显,张力较高,范围约7 cm ×3 cm大小,皮温升高,有波动感。追问病史,10 d 前患儿被鱼刺卡入,未予特殊处理。因B超不能完全明确脓肿范围及性质,拟镇静下行颈部CT,但患儿平卧位时烦躁无法配合,呼吸困难明显加重,SPO275%~80%,考虑镇静可能加重呼吸道梗阻,故放弃CT检查,紧急手术。患儿入室后面罩加压吸氧(4 L·min-1),HR 165次·min-1, SPO289%,RR 45次·min-1,BP 110/65 mmHg。

    作者:李敬娴;姜鹤;刘文勋;叶青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高频功率经尿道电切在糖尿病罹患膀胱癌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高频功率经尿道电切对糖尿病罹患膀胱患者癌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高频功率经尿道电切治疗糖尿病罹患膀胱癌患者38例,对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随访3~50个月,高功率电切组12例创面隆起伴有膀胱黏膜肉芽肿等炎症表现,其表面有钙质与絮状物形成的包壳覆盖,活检提示纤维素样炎性增生,未发现肿瘤复发。低功率电切组24例中有6例创面不平且有类结石物附着,活检结果纤维素样炎性增生。随访期间高功率电切组12例中2例术后11个月复发,即刻灌注患者4例未见复发。低功率电切组24例中在6~12个月4例复发,即刻灌注患者19例中有2例复发。结论膀胱浅表性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罹患糖尿病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采用低功率高频电切,同时配合即刻灌注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创面延迟愈合的发生,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洋;冯铮;韦娟;陈福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先天性双胆总管囊状扩张并结石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39岁,2009年9月因胆总管结石在当地医院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手术后1年胆管结石复发在当地医院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误判一支胆总管,遂行右肝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后2个月行T管造影考虑先天性胆管畸形,未行处理后拔出T管。患者因“间断性右上腹部胀痛3月余”于2013年8月就诊我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部和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入院行血常规、各项肝功能化验及肿瘤标记物指标均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提示:胆总管结石并囊状扩张。磁共振胆道水成像提示:先天性胆道畸形,双胆总管囊状扩张,双胆总管结石。2013年8月在我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外胆管囊状扩张,左右肝管未汇合,肝外有2支胆管一直向下延伸至十二指肠后壁穿过,遂从十二指肠上缘切断肝外肝管,见其双胆管下段均有结石,取尽结石后用胆道镜探查见肝外胆道2支分别进入十二指肠;向上分别探查见左、右肝管呈囊状扩张,右肝管扩张明显,直径约3.0 cm,左肝管直径约2.0 cm,从第一肝门处切除肝外胆管后再将左右肝管整形使其成为一个直径约为4.0 cm开口,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4d拔除腹腔引流管,愈合良好。随访1年无不适症状。

    作者:张多钧;雷鹏;赵国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2例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37岁,主因“发现右侧乳腺进行性胀痛1月余”于2012年10月收住我院。查体:右侧乳腺明显肿胀增大,表面张力和皮温均明显高于对侧,皮肤呈紫色,无破溃,乳头无溢液,未触及明显肿块。左侧乳腺无异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腺体明显增厚,厚约3.8 cm,回声减低且不均匀。 CDFI可见血流信号,右侧腋窝见几个低回声结节,较大约1.2 cm ×1.2 cm,边界清,淋巴门结构清。乳腺肿块活检病理: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IHC:CD20(+), CD3(-), CD10(-), LCA(+), Bcl -6(-), Mum -1(-), TDT (-), CD138(+), CK - pan (-), CD68(+), E - cadherin (-), CD56(-),TTF-1(-),CEA(-),Ki-67 index95%。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肿瘤病史。确诊后给予“CHOP”方案化疗4周期后行“右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术后病史证实为“CR”,术后继续给予原方案化疗2周期。

    作者:刘媛媛;刘新兰;黄春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缺血性心脏病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8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 A组,首先选择T8~9或T9~10椎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后行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组( B组)。所有患者均监测记录入室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拔出气管插管前(T4)、拔出气管插管后( T5)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与收缩压乘积( RPP),并记录围术期心电图中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T1,2组患者HR及MAP较T0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T1插管即刻、T2、T4、T5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B组围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单纯全身麻醉小。

    作者:杨占宏;买勇忠;谭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不论引用几条,一律于文后列参考文献表(顺序编码制),只有1条时,序号写为1。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后书写,3名及以下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ざじ”(日文),“et al”(拉丁语系),“цдр”(俄文)。参考文献务以亲自阅读的近年文献为主(论著一般8~10条,综述15条左右),参考的编号按照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排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注明,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文献务请与原著核对准确无误。日文汉字请按其原文书写,切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西文杂志名称的缩写按《Index Medicus》。西文应打字,不要缩写点。格式如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胆结石微创治疗方法及其进展

    1胆囊结石的微创治疗1987年, Mouret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此,胆结石的治疗真正步入了微创时代。腹腔镜手术切口约1 cm,不切断肌肉,腹式呼吸恢复早,美观,术后腹部运动与感觉几乎无影响,肺部并发症远低于经腹胆囊切除术。同时手术时间短,平均约30~60 min,肠蠕动恢复快,早进食,基本不用止痛药。因此,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大程度地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初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四孔法,即除了经脐孔插入腹腔镜外,另设剑突下为主操作孔,右侧肋缘下分别在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处为2个辅助操作孔。其中经右腋前线操作孔的抓钳用于胆囊底部的牵拉显露,经右锁骨中线操作孔的操作钳用于协助主操作孔内电凝勾的分离操作。为了进一步减少创伤,腹腔镜( LC )已由初的四孔法相继演变为三孔法、两孔法、经脐单孔法(( SILC)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OTES)。

    作者:田明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7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组(IEPN,n=25)、联合早期普通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EPN,n=25)、全肠外营养组(PN,n=25)。 IEPN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起给予免疫肠内营养(瑞能,400 mL)和肠外营养(卡文,1440 mL)至第8天,EPN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瑞素,500 mL)和肠外营养(卡文,1440 mL),PN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卡文,1920 mL)。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 ALB、PA、TP)、免疫指标( CD3、CD4、CD8、IgA、IgM、IgG)和炎症指标( C3、C4、CRP),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8天,3组ALB、PA、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PN组IgA、CD3显著高于EPN组和PN组(P<0.05),IEPN组患者CD4/CD8显著高于EPN组和PN组(P<0.05),IgG、CD4显著高于PN组(P<0.05),CD8显著低于EPN组和PN组(P<0.05);3组C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PN组C3显著高于PN组(P<0.05),CRP显著低于PN组(P<0.05);IE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3组均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能维持营养状态,可恢复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志;白晶;马德强;黄允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浓度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进行FeNO测定,按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正规治疗3个月,依据哮喘控制测试( ACT)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3组,再进行FeNO检测,对FeNO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Fe?NO检测值明显高于治疗后,未控制组FeNO检测值明显高于部分控制组与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FeNO检测值高于完全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O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的监测手段之一。

    作者:訾瑞;杨艳娟;郑西卫;杨桂兰;王海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