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D-ASL技术对急诊科青年医师睡眠剥夺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的研究

杨春华;饶钦盼;朱蓉蓉;哈若水;陈大治;董国斌

关键词:3D-ASL技术, 急诊科青年医师, 睡眠剥夺, 脑血流灌注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青年医师睡眠剥夺(SD)前后全脑灌注分布的特点.方法 收集经磁共振头颅动脉成像(MRA)、常规MR检查筛选的急诊科青年医师以及正常对照组各15例,SD前后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在正常觉醒期和睡眠剥夺24h后分别于上午8时进行2次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扫描;正常对照组在保证前1d晚上睡眠超过8h的条件下,于上午8时行3D-ASL检查,另外使用FMRI及Spm 8软件进行图像及数据处理.结果 SD前后对比显示,灌注升高区主要位于双侧前额叶、右侧颞叶及顶叶、右后扣带回、右侧丘脑、脑干及右侧梭状回(P<0.05);灌注减低区主要位于双侧岛叶、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额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后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较,灌注升高区主要位于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及顶叶、双侧丘脑、脑干及左侧梭状回(P<0.05);而灌注减低区主要位于双侧岛叶、双侧枕叶及左侧额中回、半卵园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ASL能间接地反映长期睡眠剥夺对急诊科青年医师的认知、情绪、执行及记忆等神经功能的影响,对临床寻求针对性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水蛭素与喉癌细胞Hep-2中PAR1、VEGF、MMP-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喉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2(MMP-2)的表达,及重组水蛭素(Recombinant hirudin)对喉癌细胞Hep-2中PAR-1、VEGF、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PAR-1、VEGF、MMP-2在喉癌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及重组水蛭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R-1、VEGF、MMP-2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重组水蛭素共培养和不加入重组水蛭素培养的喉癌细胞中PAR-1、VEGF、MMP-2的表达.结果 PAR-1、VEGF、MMP-2在喉癌组织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R-1、VEGF、MMP-2在重组水蛭素共培养和不加入重组水蛭素培养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证实PAR-1、VEGF、MMP-2参与了喉癌的侵袭及转移;重组水蛭素的抗肿瘤及抑制肿瘤转移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喉癌细胞中PAR-1、VEGF、MMP-2表达有关.

    作者:杨笑染;刘为民;庞康;马涛;曲琳;刘铭芳;李江波;陶宝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进行临床分析,并对两者进行鉴别.方法 将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的母乳喂养足月新生儿,根据其生后第4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早期母乳性黄疸组.记录开奶时间、生后3d内每天喂养频率,每次喂养持续时间、第一次排胎便及黄便的时间、排便次数,检测生后24 ~48 h胎便中胆红素含量.结果 45例早期母乳性黄疸纳入研究,生后第4天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生理性黄疸组,第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05.2 μmol/L;新生儿生后3d内情况,生理性黄疸组喂养频率明显高于早期母乳性黄疸组,但早期母乳性黄疸组每次喂养持续时间长于生理性黄疸组(P<0.05);生理性黄疸组第一次排胎便及黄便的时间均早于早期母乳性黄疸组(P<0.05);生理性黄疸组收集24~48 h胎粪中胆红素含量明显高于早期母乳性黄疸组(P<0.05);在开奶时间、每天排便频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喂养方法不当、喂养不足可能导致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对于新生儿哺乳提倡按需适当频率哺乳而非长时间哺乳.

    作者:田淑萍;布如飞;黄洁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分析

    目的 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为90%,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56.7%;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3例,对照组术后各种并发症13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虽然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较高,但通过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东涛;张曹;丁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91例临床病历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评价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ADR)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某院2015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1例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53.93%与46.07%),<10岁及>60岁患者均有较高的ADR发生率,分别为38例(19.90%)和60例(31.41%).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较多(192例,78.05%),抗菌药物发生ADR多(130例,52.85%),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7例,42.55%).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ADR发生与不同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等有关,合理用药是提高药物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晓鹿;马泽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咽癌中G6PD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鼻咽癌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蛋白的表达,分析G6P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特点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鼻咽癌标本和10例正常鼻咽黏膜中G6PD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组织均为阴性表达,55例鼻咽癌G6PD蛋白阳性率为61.8%(34/55);G6PD蛋白在鼻咽癌各临床分期中表达率分别为Ⅰ期+Ⅱ期62.5%(5/8)、Ⅲ期57.1% (8/14)、Ⅳ期63.6%(21/33),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化程度中,低分化71.4%(5/7),非角化型63.6% (28/44),中分化25% (1/4),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D蛋白在鼻咽癌中存在表达上调.

    作者:李海亮;康晶;侯丽;杨治花;郭艳红;王伟;张自新;折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麻后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OSAHS的围手术期分析

    目的 探讨全麻后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多平面阻塞的重度OSAHS患者,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同期行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改良韩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术)及舌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围手术期观察及处理.结果 42例多平面阻塞的重度OSAHS患者,除2例术后术区渗血,给予处理后好转,其余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全麻后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OSAHS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侯丽;刘静;董维刚;邵辉;郭宏庆;高小平;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对策

    目的 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600例口腔科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前后发生交叉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口腔科2组前后感染例数及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之后,观察组患者院内交叉感染率明显降低,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落实消毒隔离防控措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环境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对阻断感染途径在院内交叉感染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作者:李桂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脾补肾方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2、IFN-γ含量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方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IL-2、IFN-γ含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健脾补肾方的抑瘤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荷瘤模型组、化疗组(顺铂)、中药组(健脾补肾方组)、综合组(健脾补肾方+顺铂),给药14 d后,测定肿瘤抑制率及小鼠血清IL-2、IFN-γ含量的表达.结果 健脾补肾方组瘤体重量与模型组比较瘤体重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补肾方与顺铂联合使用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抑瘤率达到53.11%;健脾补肾方组能升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IL-2、IFN-γy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补肾方可能通过提高小鼠血清中IL-2、IFN-γ含量而达到抑制肿瘤作用.

    作者:马艳;周丽萍;楚国庆;杨锦亮;马玉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宁夏某县生态移民干预前后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宁夏某县生态移民干预前后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 选取16 ~60岁生态移民30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干预并作干预前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3种重点传染病的知晓率汉族分别为12.6%、5.7%、9.8%及17.9%、8.1%、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分别为22.2%、7.4%、14.8%及29.6%、13.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回族在结核病能否治愈和回汉族在菌痢传播途径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查了7项健康行为,其中回族族在开窗通风和汉族在不共用牙刷、剃须刀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在结核病能否治愈和回汉族在菌痢传播途径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汉族在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在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上和会正确洗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预后宁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有所提高,但仍应加大贫困农村地区预防重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作者:杨兆凤;盛艳梅;孟景滨;李洁;王凯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SIRT1基因沉默对高脂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脏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SIRT1基因沉默对高脂喂养C57BL/6J幼鼠肝脏的影响.方法 选取4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32只,分为4组:高低脂饮食组及慢病毒注射组.在高脂饮食喂养6周后,尾静脉分别注射SIRT1 shRNA慢病毒(LV-SIRT1 shRNA)和对照慢病毒(LV-control shRNA),继续高脂饮食1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SIRT1表达情况,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滴堆积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LV-SIRT1 shRNA慢病毒小鼠肝组织中SIRT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肝组织HE和油红O染色显示,LV-SIRTl shRNA组较LV-control shRNA组脂肪肝更明显.结论 慢病毒介导SIRT1基因沉默可以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

    作者:高英;陈晓媛;杨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ARFI技术在非酒精性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声辐射脉冲成像(ARFI))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的纤维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吴忠地区接受肝脏体检者共684例,进行肝脏二维超声筛选并应用ARFI技术得到其弹性测值,对筛选出的132例NAFLD和138例AFLD共270例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ARFI值对比分析.结果 684例筛选的270例脂肪性肝病进行ARFI值对比,AFLD组ARFI测值高于NAFLD组(P<0.05);通过戒酒以及相关护肝治疗后,AFLD组ARFI测值低于NAFLD组(P<0.05).结论 ARFI技术能够客观地对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检测,在肝纤维化的早期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使肝纤维化程度得以逆转.

    作者:马涛;石培红;董玲;纳丽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3-2015年青铜峡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铜峡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和状况,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和科学改水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3-2015年共采集检测水样176份,合格118份,合格率为67.05%,其中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主要是氨氮、菌落总数、浑浊度、铁、锰、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等.2013-2015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丰水期和枯水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铜峡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硫酸盐、氟化物等毒理指标超标,应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和监督检测工作,提高全民用水卫生意识和饮用水质量.

    作者:张淑兰;沙利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银川市2005-2014年学校结核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银川市学校结核病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 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中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学生肺结核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银川市发现学生结核病病例574例,在校学生病例占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5.41%,其中学生涂阳肺结核病例229例,学生涂阳肺结核病例占全人群涂阳肺结核病病例的5.36%;男生肺结核病344例(59.94%)女生肺结核病例为230例(40.06%),男女之比为1.49∶1.学生肺结核病例主要以16~22岁为主(68.47%),分布在16-22岁的学生肺结核患者比例较高(60.45%);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学生患者的比例较高.结论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需高度重视,应加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力度,避免银川市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

    作者:马若梅;贾萍;张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BODE指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BODE指数的变化,提高对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认识.方法 对收治的稳定期COPD 80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分为抑郁组及无抑郁组,每组4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并检测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MMRC)、6min步行距离,计算BODE指数评分,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发病率为28.75%,抑郁组患者BODE指数评分高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病程与无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FEV1.0、体质量指数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BODE指数评分高,病情重,预后差,临床医师需要关注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诊断治疗.

    作者:陈梅;成永晖;周保;常湘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BNP临床应用及其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BNP(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它是由左心室释放到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清BNP检测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程度呈正相关性,为心室肌细胞受牵拉或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时作为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志物,血清BNP水平不但反映了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容量负荷的程度[1].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肾功能急剧下降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在涉及多学科危重症患者中时常出现,因而所患急性肾损伤的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目前临床上AKI早期诊断标准存在不足之处,单纯依靠血清肌酐值或尿量容易漏诊部分患者.现行对急性肾损伤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时需进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有研究表明[2],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亡率高,部分存活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或部分恢复,脱离透析,但还有部分患者会直接进展到终末期肾病.急性肾损伤患者恢复后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早期诊断与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也将血清BNP应用于诊断早期肾损伤及评估患者预后方面,但其诊治过程仍存在很多难点,还需不断探究.

    作者:张玲;杨红年;陈梦飞;薛维亮;陈占龙;杨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院前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AMI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1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护理,观察组全程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43.6±14.7)min、首次心电图时间(5.6±2.2)min、急救总时间(38.1±6.4) min;对照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52.8±20.4)min、首次心电图时间(8.2±2.5)min、急救总时间(66.5±8.7),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7.3%、院内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10.9%;对照组院内AMI复发率23.6%、院内再PCI率29.1%,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AMI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抢救时间,改善近期临床结局.

    作者:李敏;张庆元;郭春;王义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后即日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月经恢复及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即日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月经恢复及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人工流产术的1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流产后即日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月经恢复及避孕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避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后即日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正常,降低重复流产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孙秀云;高俊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百草枯定性试验在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尿百草枯(PQ)定性试验在PQ中毒中的应用.方法 114例急性口服PQ中毒患者,根据尿PQ定性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弱阳性组、阳性组与强阳性组.记录3组患者口服PQ的剂量、死亡时间,比较3组患者口服PQ剂量与尿百草枯定性试验结果间的关系以及3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就诊时间(口服PQ到开始抢救的时间)、洗胃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PQ定性试验阳性程度不同的3组间口服PQ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服PQ剂量越大,尿PQ定性试验结果阳性程度越强.Kaplan-Meier曲线图,经Log-rank检验对样本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PQ定性试验对中毒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较高,方法简单易学,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袁晓春;吴嘉荔;金晶;马晓;杨武;陈中伟;李文峰;杨立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致死18例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致死的临床表现、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获取的18例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致死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致死的机制、围术期预防、术中及术后处理进行探讨.结果 19例死亡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4例,年龄67~ 89岁.14例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症状发生在注入骨水泥后0.5~5 min,4例分别发生在注入骨水泥后11、12、31、65 min;经抢救2~7h内死亡17例,次日死亡2例.结论 高龄、女性是骨水泥植入综合症的高危因素,髓腔高压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围术期应做好预防措施及救治准备.

    作者:戴桂兰;刘明舟;马斌;魏海峰;马会珍;曹淑萍;蔡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1-2015年石嘴山市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分析

    目的 对2011-2015年石嘴山市妇幼保健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011-2015年石嘴山市辖3个县(区)上报的妇幼卫生信息年报表、孕产妇和儿童死亡报告卡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石嘴山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总体连续5年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孕产妇死亡率呈现波动状态.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8.4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6.0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42%,住院分娩率为100%.结论 石嘴山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指标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提前达到规划要求.

    作者:哈翠兰;秦秋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