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

史一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酮酯分散片, 阿司匹林,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100 mg/d)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口服银杏酮酯分散片(150 mg/次,3次/d),分别观察24周.对治疗前第1周(V0)、治疗后第2周(V1)、第3周(V2)、第4周(V3)2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液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NIHSS分值也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患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液黏滞情况,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使其尽快治愈.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溶媒提取对灵芝中灵芝酸A的药动学影响

    目的 考察不同溶媒提取对灵芝中灵芝酸A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给大鼠灌胃灵芝水提取物和60%乙醇提取物,测定大鼠血浆中灵芝酸A的浓度,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60%乙醇溶液提取物的灵芝酸A药动学参数T1/2alpha、T1/2beta、AUC和T1/2Ka在各剂量组均高于水溶液提取组(P<0.05).结论 不同溶媒提取对灵芝提取物中灵芝酸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晓峰;张娜;王丹丹;姜沅彤;赵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MEAW技术在骨性Ⅲ类牙颌畸形非拔牙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MEAW技术在非拔牙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 选取11例青少年骨性Ⅲ类牙颌畸形非拔牙患者,采用MEAW技术进行治疗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矫治后头影测量值UI-LI、FH-MP、OP-MP、FMIA较矫治前增大(P<0.05),LI-NB、IMPA、LI-MP较矫治前减少(P<0.05),SNA、SNB、Yaxis、UI-SN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MEAW技术非拔牙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冬梅;张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SAH组,通过二次枕大池注血建立SAH模型;辛伐他汀+SAH组(SAH+ SVT组),连续7d每日胃灌辛伐他汀5 mg/kg后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常规饲养,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兔模型前后行两次灌注后取基底动脉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所有动物在第一次穿刺后第7天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壁TNF-α蛋白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壁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基底动脉壁TNF-α表达结果显示,SAH+ SVT组基底动脉痉挛减轻,与SAH组相比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采用ELISA法检测基底动脉壁IL-6和IL-8水平,与SAH组相比SAH+ SVT组基底动脉壁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底动脉壁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变化,与SAH组相比SAH+ SVT组基底动脉壁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下调eNOS、TNF-α、IL-6和IL-8水平可减轻CVS.

    作者:李杨;石伏军;张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泌尿系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实现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拟行泌尿系CT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常规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第2组为个性化扫描组,根据体重指数设定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管电压100~ 120 kV,管电流150~200 mAs;第3组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80 mAs.比较3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及对比剂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图像噪声较常规剂量组及个性化扫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主观图像质量、CT值及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个性化扫描组及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3.7±2.2) mSv、(10.2±1.8)mSv、(7.6±1.4)mSv,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44.5%,个性化扫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25.5%.结论 利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进行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可以使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下降,减少了辐射损伤.

    作者:高永斌;曹永佩;赵艳红;张晓文;杨利莉;哈若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石嘴山市卫生监督协管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石嘴山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配置及协管工作现状.方法 选取石嘴山市聘任的213名卫生监督协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查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卫生监督协管员均为兼职人员,女性较男性多,年龄以35岁以下为主,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人数多(66.20%),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47.89%);在专业分布中,其他医疗专业占77.46%、公共卫生专业只占9.39%.2014-2016年信息报告数、现场巡查、巡查笔录家次呈逐年增多,公共场所卫生现场巡查家次多,共1401家次;医疗机构现场巡查家次少,为52家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正在逐渐步入正规化.结论 加强队伍建设,改变培训模式,提高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作者:赵红霞;孔云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与修复MRI观察研究

    目的 通过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与修复阶段性的观察,为治疗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观察形态及测量损伤韧带与健侧韧带厚度,观察MRI对踝关节扭伤所致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将损伤韧带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单一韧带损伤组和复合韧带损伤组,观察韧带修复过程,分析组间韧带修复效果.结果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厚度与健侧韧带厚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Ⅰ型损伤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修复过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损伤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修复过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韧带损伤组和复合韧带损伤组韧带修复过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以直观显示踝关节韧带形态、信号,观察韧带损伤与修复过程;韧带增厚可作为判断韧带急性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骨损伤、软骨损伤、关节囊积液、肌腱腱鞘积液等伴随征象与韧带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都有一定的关联.韧带Ⅰ度损伤无须支具外固定也可修复良好,Ⅱ度损伤非治疗组较治疗组修复时间延长,单一韧带损伤和复合韧带损伤修复过程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剑;王新辉;张志红;李建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100 mg/d)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口服银杏酮酯分散片(150 mg/次,3次/d),分别观察24周.对治疗前第1周(V0)、治疗后第2周(V1)、第3周(V2)、第4周(V3)2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液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NIHSS分值也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患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液黏滞情况,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使其尽快治愈.

    作者:史一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建立胎儿左心系统多项心血管内径Z值评分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目的 建立胎儿左心系统心血管内径Z值评分正常参考值范围,定量评估胎儿左心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2 410例孕龄为22~38周的胎儿进行检查,测量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依据停经史计算胎儿孕周(GA).胎儿超声心动图测量包括左心房(LA)、左心室(LV)、主动脉瓣环(AO)、主动脉弓(AO Arch)和降主动脉(DAO)内径,以BPD、FL及GA作为自变量,以左心系统参数作为应变量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进行标准差(SD)的校正,应用公式计算Z值评分.结果 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BPD、FL、GA与LA、LV、AO、AO Arch、DAO均具有良好的直线性关系.经绝对残差加权直线回归,修正SD的异方差性,建立SD的回归方程,依据方程计算左心系统参数的Z值评分.结论 此研究建立了以BPD、FL、GA预测LA、LV、AO、AO Arch、DAO的Z值评分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提供更为便捷和准确地评估胎儿左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量化指标.

    作者:张明慧;苏海砾;张军;徐鹏;孙益前;王铮;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宁夏固原地区182例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地区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182例,并进行CHA2 DS2-VASc评分,回顾脑卒中高危患者(CHA2 DS2-VASc>2分)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其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结果 住院的房颤患者中以CHA2 DS2 VASc>2分者居多数;患者年龄越大,服用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依从性越差,不能配合检测INR是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 宁夏固原地区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识别及加强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健康教育需要的重视程度.

    作者:杜建军;马巧红;张红霞;胡守琪;张建钢;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BCL-6基因重排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2、BCL-6基因重排特点,了解DLBCL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并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2、BCL-6基因重排情况;同时,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模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5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4岁(26~ 81岁),>60岁26例;GCB组20例,non-GCB组39例.发生BCL-2基因易位2例,BCL-6基因断裂15例;出现B症状31例,血清LDH升高29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0例,Ⅲ~Ⅳ期29例;IPI评分≥3分25例,ECOG评分>2分25例;结外受累>1个病灶25例.中位随访时间22.7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33.3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0例,总死亡率50.8%,5年死亡率56.91%,5年生存率69.78%.结论 FISH技术可以提高淋巴瘤诊断分型的准确性,是淋巴瘤分子诊断的有效手段.宁夏地区患者中,发生BCL-2基因重排的病例预后不良,BCL-6基因重排与预后无相关性;患者GCB分组、年龄(>60岁)、临床分期、IPI评分,均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淼;毕晓芳;蔡海燕;贺海燕;李晶;王平;牛牧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超声检查各项诊断指标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各项诊断指标在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261例患者287个甲状腺结节的各项超声诊断指标(包括数量、边界、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血流、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等),并与穿刺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超声指标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作用.结果 287个结节中良性结节213个,占74.2% (213/287);恶性结节74个,占25.8% (74/287).结节的单发、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低回声、微钙化在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时的效能较高,与良性结节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发在诊断恶性结节时敏感性为63.5%,特异性为90.1%,准确性为8 3.3%;边界不清在诊断恶性结节时敏感性为71.6%,特异性为87.8%,准确性为83.6%;边缘不规则在诊断恶性结节时敏感性为68.9%,特异性为79.8%,准确性为77.0%;纵横比在诊断恶性结节时敏感性为75.7%,特异性为91.1%,准确性为87.1%;低回声及极低回声在诊断恶性结节时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60.0%,准确性为65.5%;微钙化在诊断恶性结节时敏感性为77.0%,特异性为90.1%,准确性为86.7%.结论 超声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学文;王乐;郭秋花;文丽莉;马小萍;刘峰;张炳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铰链外固定架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肘关节铰链外固定架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肘关节铰链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22例,分析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上肢功能损伤(DASH)评分、Mayo评价系统(MEPS)评价肘关节的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23个月(12 ~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即屈曲(137.6±4.2)°、伸直(4.7±2.6)°、旋前(82.7±3.8)°、旋后(85.1 ±4.2)°;末次随访MEPS系统评定疗效,优12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2%.结论 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固定冠状突、修补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尺侧束、辅以铰链外固定架固定,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早期行功能锻炼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腾;伯宇;秦悦;苏胜杰;杨海波;安维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60例效果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小儿脑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GMFM-88评分在A区、B区、C区以及总分统计结果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MFM-88评分治疗后A区、B区、C区、D区以及总分统计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88评分A区、B区、C区、D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儿童,在促进运动功能发育及纠正姿势异常中更优于综合康复治疗,使生活自理能力更强.

    作者:马晓飞;冶慧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肝功能检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肝功能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80例妊娠合并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eAg(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结果分阳性组190例和阴性组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指标、肝功能检测,评价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阳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15.72±2.18)s长于阴性组患者(12.86±1.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65.77±8.21)%少于阴性组患者(88.73±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谷草转氨酶(188.42±103.11)U/L、谷丙转氨酶(202.51±125.33) U/L、总胆红素(63.06±30.29) μmol/L、直接胆红素(47.22±24.96)μmol/L,均高于阴性组患者[(18.82±13.51) U/L、(21.59±10.26) U/L、(6.85±1.87) μmol/L、(4.59±1.9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合并肝病的孕妇来说,当HBeAg检测呈阳性时,其凝血、肝功能指标就会发生异常,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于振清;乔小霞;童福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随访观察.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300例孕10周内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屈螺酮炔雌醇组150例及对照组15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及体重变化和再次意外妊娠情况.结果 屈螺酮炔雌醇组在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及有效避孕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能明显降低其并发症、避孕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凤玲;党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RENAL、 PADUA、C-index评分系统对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在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应用有无差异,以及筛选出评分系统中与临床结果相关性较强的评分项目.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3例患者,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三种评分系统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各评分子变量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中的总体评价指标,低、中、高复杂度,在对T1期患者的应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方面,描述肿瘤与肾窦或与肾集合系统的位置关系的指标同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与热缺血时间、肌酐变化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对行NSS的T1期肾癌患者的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的评分变量中,肿瘤外凸率、肿瘤与集合系统或肾窦的关系、C-index值这4个变量对临床评估T1期肾癌患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师宏斌;于家兴;姜艺;于见修;冯岳龙;刘洋洋;秦良玉;赵瑞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6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患者2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35例,应用传统剖胸肿瘤切除术.分析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平均出血量等,同时比较两种术式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对患者创伤明显减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明显减少等明显优势,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材青蛙七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太白七药-青蛙七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所述0832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2302灰分测定法、2201浸出物(热浸法)的测定方法,分别对青蛙七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等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蛙七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芦丁定量测定.结果 青蛙七的水分含量平均值为7.76%,总灰分的含量平均值为9.07%,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平均值为8.57%,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平均值为24.19%.芦丁在0.006 25 ~0.100 m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8 047.7x-26.89,r=0.999 8;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3%,RSD(相对标准偏差)为1.85%,芦丁含量测定平均值为0.315%.结论 此研究为青蛙七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作者:代文胜;徐金波;孙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意义

    目的 探讨常规实验室检查及多种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腹水的鉴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腹水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良性腹水组32例、恶性腹水组18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腹水中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标记物(CEA、CA153、CA199)的水平.结果 恶性腹水组的腹水TP、LDH、CEA、CA153、CA199值均高出良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恶性腹水时CEA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7.4%;CA199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55.3%;CA153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7%.结论 用来鉴别恶性腹水时腹水的TP、LDH、CEA、CA199、CA153有意义,而血TP、血LDH无意义.

    作者:任霖;徐鉴;王凯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分布情况,探讨甲状腺疾病在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96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并分别分析不同甲状腺疾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PSS)、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结果 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及PSS合并甲状腺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高,干燥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结缔组织病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相互作用,需监测不同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

    作者:王莉;杜文清;刘志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