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王永歧

关键词:纵隔肿瘤, 胸腔镜, 剖胸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6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患者2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35例,应用传统剖胸肿瘤切除术.分析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平均出血量等,同时比较两种术式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对患者创伤明显减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明显减少等明显优势,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骨水平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和评价C-Tech种植体系统的临床效果和适用性.方法 牙列缺损患者35例,排除手术禁忌,根据个体条件采用埋入式或非埋入式,植入喷砂和酸蚀(SLA)表面处理的C-Tech种植体60枚,一般2~4个月行二期修复,2~4周完成永久性修复.通过临床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0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成功率100%,一年留存率100%,宿主无不良反应.测量种植术后当天,永久修复后当天、功能负载12个月,植体近中边缘骨高度分别为(0.35 ±0.49) mm、(0.18±0.44)mm、(0.25±0.36)mm,远中边缘骨高度分别为(0.20±0.42) mm、(0.08±0.45) mm、(0.15±0.38) mm;种植体功能负载后第1年颈部骨吸收量近中为(-0.11±0.38)mm,远中为(-0.07±0.31)mm;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内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安全.结论 锥柱结合双螺纹形态设计、SLA表面处理、应用平台转移的C-Tech种植系统临床应用安全适用,效果良好.

    作者:陈建霖;曹元杰;单丽丽;李艳;马莉;王娜;吴秀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100 mg/d)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口服银杏酮酯分散片(150 mg/次,3次/d),分别观察24周.对治疗前第1周(V0)、治疗后第2周(V1)、第3周(V2)、第4周(V3)2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液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NIHSS分值也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患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液黏滞情况,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使其尽快治愈.

    作者:史一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分析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种类,明确此区域常见变应原,剖析过敏原类别与此区域的关系,为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采取免疫印迹法对309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9例患者中221例(71.52%)为阳性反应,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蒿属类77例(24.92%)、霉菌类67例(21.68%)、狗毛40例(12.94%)、春季花粉31例(10.03%)、桑树30例(9.71%)、蟑螂30例(9.71%)、屋尘25例(8.09%)、户尘螨20例(6.47%)、猫毛17例(5.50%),主要的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腰果55例(17.80%)、蟹49例(15.86%)、芒果45(14.56%)、牛肉40例(12.94%)、虾29例(9.39%)、鸡蛋白28例(9.06%)、贝27例(8.74%)、菠萝21例(6.80%)、牛奶17例(5.50%);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85.7%、90.5%、67.5%,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率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吸入性变应原中,蒿属类占主要地位,这与宁夏地域有关应重点防治;食入过敏原中种类比较繁多包括海鲜、坚果、水果、蛋奶类,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检测率有差异,低年龄段患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说明儿童成年之后变应原可能会有所减少.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底玲玲;闫小会;哈惠瑜;马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RENAL、 PADUA、C-index评分系统对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在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应用有无差异,以及筛选出评分系统中与临床结果相关性较强的评分项目.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3例患者,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三种评分系统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各评分子变量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中的总体评价指标,低、中、高复杂度,在对T1期患者的应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方面,描述肿瘤与肾窦或与肾集合系统的位置关系的指标同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与热缺血时间、肌酐变化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对行NSS的T1期肾癌患者的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的评分变量中,肿瘤外凸率、肿瘤与集合系统或肾窦的关系、C-index值这4个变量对临床评估T1期肾癌患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师宏斌;于家兴;姜艺;于见修;冯岳龙;刘洋洋;秦良玉;赵瑞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β-氨基丙腈对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β-氨基丙腈(BAPN)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后,对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增殖、迁移和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OX抑制剂BAPN,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同质黏附实验和异质黏附实验检测SGC-7901黏附能力的改变,用体外划痕实验检测SGC-7901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0.1 mM、0.2 mM和0.3 mM的BAPN对SGC-7901的增殖无明显影响,0.4 mM和0.8 mM的BAPN抑制SGC-7901的增殖.0.1 mM BAPN对SGC-7901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迁移能力无明显作用;0.2 mM和0.3 mM BAPN增强SGC-7901同质黏附,减弱其异质黏附,抑制其体外迁移.结论 抑制赖氨酰氧化酶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异质黏附和迁移能力,增强同质黏附,进而抑制其转移能力.

    作者:崔雪萍;郭阳阳;史琳;张宁;韩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胸腹腔镜组(微创组)45例和开放手术组45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ARDS、肺栓塞、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手术组.2组患者术后PaO2、SaO2较术前均有所减低,但微创组减低幅度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疗效.

    作者:李涛;马经伟;赵多文;吴波;王涛;叶晓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肝功能检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肝功能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80例妊娠合并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eAg(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结果分阳性组190例和阴性组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指标、肝功能检测,评价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阳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15.72±2.18)s长于阴性组患者(12.86±1.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65.77±8.21)%少于阴性组患者(88.73±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谷草转氨酶(188.42±103.11)U/L、谷丙转氨酶(202.51±125.33) U/L、总胆红素(63.06±30.29) μmol/L、直接胆红素(47.22±24.96)μmol/L,均高于阴性组患者[(18.82±13.51) U/L、(21.59±10.26) U/L、(6.85±1.87) μmol/L、(4.59±1.9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合并肝病的孕妇来说,当HBeAg检测呈阳性时,其凝血、肝功能指标就会发生异常,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于振清;乔小霞;童福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BCL-6基因重排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2、BCL-6基因重排特点,了解DLBCL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并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2、BCL-6基因重排情况;同时,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模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5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4岁(26~ 81岁),>60岁26例;GCB组20例,non-GCB组39例.发生BCL-2基因易位2例,BCL-6基因断裂15例;出现B症状31例,血清LDH升高29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0例,Ⅲ~Ⅳ期29例;IPI评分≥3分25例,ECOG评分>2分25例;结外受累>1个病灶25例.中位随访时间22.7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33.3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0例,总死亡率50.8%,5年死亡率56.91%,5年生存率69.78%.结论 FISH技术可以提高淋巴瘤诊断分型的准确性,是淋巴瘤分子诊断的有效手段.宁夏地区患者中,发生BCL-2基因重排的病例预后不良,BCL-6基因重排与预后无相关性;患者GCB分组、年龄(>60岁)、临床分期、IPI评分,均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淼;毕晓芳;蔡海燕;贺海燕;李晶;王平;牛牧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MPP患儿血清VitA、Vit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银川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VitA、VitE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3例MPP患儿为病例组,同期抽取123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VitA、VitE的浓度,对2组儿童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VitA、VitE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tA、VitE的浓度非重症难治性组患儿明显高于重症难治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VitA、VitE浓度降低,尤其重症难治性患儿降低更明显,及时补充VitA、VitE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卫;张静;王艳;王军;孙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分布情况,探讨甲状腺疾病在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96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并分别分析不同甲状腺疾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PSS)、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结果 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及PSS合并甲状腺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高,干燥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结缔组织病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相互作用,需监测不同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

    作者:王莉;杜文清;刘志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61例急危重症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与防治对策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大面积急危重症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方法 选择表面皮肤伤害程度(TBSA) 34%~98%的急危重症烧伤患者161例,入院当天按时收集创面、痰液、深静脉置管、静脉血、气管套管等处的临床标本,常规分离病原菌,用Sensititre药敏板检测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变化.结果 161例危重症烧伤患者中感染病原菌者142例,感染率为88.20%,共分离检测出病原菌421株,其中真菌12株,多重耐药菌29株.病原菌标本来源创面259株(61.52%),痰液88株(20.90%),静脉置管35株(8.31%),血液28株(6.65%),气管套管11株(2.61%).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前三位的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50%以上,且耐药率随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也在50%以上,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在40%以上,耐药率同样随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多在患者治疗中后期出现.结论 大面积重症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为常见,是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菌多在患者治疗中后期出现,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随病程延长而上升.早期合理的病原菌筛查和耐药情况监测,根据药物敏感提示,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尽早封闭创面、减少病原菌入侵,是治愈急危重症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志红;张龙;李传吉;齐旭辉;金少华;杨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各170例,行14C呼气试验,比较2组Hp感染率;选取COPD组病例60例,除去吸烟因素,选取与性别、年龄相匹配者,分为感染Hp阳性组及阴性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COPD组Hp阳性116例,阴性54例,感染率68%;健康人群组Hp阳性89例,阴性81例,感染率52%,2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COPD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组Hp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第1秒大呼气量(FEV1.o)、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o/FVC)值明显低于Hp阴性COPD组患者;Hp阴性COPD组的PaO2和SaO2水平明显高于Hp阳性的COPD患者(P<0.05).结论 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较高,能导致肺功能恶化使血氧饱和度降低,Hp感染可能是COPD的独立致病因素.

    作者:何静江;王晓莉;杨伟;李海龙;金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甘草液对大鼠牙周炎模型中BALP及BMP-4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甘草液对大鼠牙周炎模型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影响.方法 将通过局部结扎丝刺激联合黏结牙石加混合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且对模型给予甘草液干预,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建模前、建模后及甘草液干预后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甘草液干预后大鼠血液中骨代谢指标BALP和BMP-4比未干预的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液对促进大鼠牙周炎模型中BALP和BMP-4有明确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丽;杨红梅;刘惠文;尹东;王天鹏;封静;袁晓超;俞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石嘴山市卫生监督协管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石嘴山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配置及协管工作现状.方法 选取石嘴山市聘任的213名卫生监督协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查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卫生监督协管员均为兼职人员,女性较男性多,年龄以35岁以下为主,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人数多(66.20%),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47.89%);在专业分布中,其他医疗专业占77.46%、公共卫生专业只占9.39%.2014-2016年信息报告数、现场巡查、巡查笔录家次呈逐年增多,公共场所卫生现场巡查家次多,共1401家次;医疗机构现场巡查家次少,为52家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正在逐渐步入正规化.结论 加强队伍建设,改变培训模式,提高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作者:赵红霞;孔云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泌尿系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实现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拟行泌尿系CT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常规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第2组为个性化扫描组,根据体重指数设定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管电压100~ 120 kV,管电流150~200 mAs;第3组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80 mAs.比较3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及对比剂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图像噪声较常规剂量组及个性化扫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主观图像质量、CT值及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个性化扫描组及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3.7±2.2) mSv、(10.2±1.8)mSv、(7.6±1.4)mSv,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44.5%,个性化扫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25.5%.结论 利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进行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可以使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下降,减少了辐射损伤.

    作者:高永斌;曹永佩;赵艳红;张晓文;杨利莉;哈若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脐尿管腺癌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下腹部疼痛不适,偶伴尿频、尿急,无排尿困难及肉眼血尿,无脐周分泌物.尿常规:红细胞33.3/μl,红细胞/(高倍视野):6.0个,隐血++.以“血尿待查”于2016年5月11日收入院.超声显示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15 mm×41 mm均质低回声肿块,与脐尿管方向走形一致.超声诊断:膀胱前壁低回声病灶,考虑脐尿管未闭并膀胱外壁结节.

    作者:吴小红;戴志军;郝宏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钠美芬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钠美芬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中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 急性中度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病情轻重为2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高压氧+盐酸钠美芬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盐酸钠美芬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2组中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度中毒患者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发生率,对照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盐酸钠美芬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中度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丁勇;卢涛;王凯荣;马小军;白祥京;贾立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07-2016年同心县梅毒、艾滋病/HIV和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宁夏同心县梅毒、艾滋病/HIV和淋病3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同心县2007-2016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梅毒、艾滋病/HIV、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同心县2007-2016年累计报告3种性传播疾病899例,死亡13例.其中,报告梅毒7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31/10万;报告艾滋病/HIV感染者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1/10万;报告淋病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3/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和45~岁3个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1.29%;职业以农民(613例)发病为集中,占总报告病例的68.18%;发病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结论 同心县性传播疾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疫情仍处于较低水平,属低流行区.

    作者:李志亮;王维琴;杨亚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MRI征象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叶状肿瘤的MRI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良性5例,交界性3例,恶性3例.MRI检查7例表现为为分叶状,3例为类圆形,1例表现为多发不规则团块,部分融合改变;7例边界较清晰,4例欠清;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9例信号均匀,2例欠均匀;T2WI压脂上5例呈均匀高信号,6例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均早期明显强化,其中7例强化欠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3例.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王霈;孟淑萍;刘岭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人血浆细胞骨代谢因子与促炎因子浓度变化意义的研究

    目的 以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因子血浆浓度在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无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病老年人患者32例作对照组,同时选取患有2型糖尿病并患牙周病的老年人39例为实验组,测定血浆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破骨细胞发生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的浓度.结果 实验组血浆破骨细胞分化因子(16.08 ±2.99) ng/L、白细胞介素-8(3.47±1.40)μg/L均升高(P<0.05),破骨细胞发生抑制因子浓度(5.41±1.91)ng/L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骨代谢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作者:宋娟;王晓飞;袁廉蜀;郑燕;程兴焕;赵玮;蒋丽丽;王建华;李桂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