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刘永杰;包俊华;金锐;白刚;唐大伟;于辛酉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3种准备方法清洁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耐受程度的比较.方法 选择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0例.A组患者在检查前1晚及检查当日共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4L;B组患者在检查当日服用25%硫酸镁200 mL、5%葡萄糖氯化钠1 000 mL;C组患者检查当日服用10%甘露醇1 000 mL、5%葡萄糖氯化钠1 000 mL、水l 000 mL.观察3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程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患者的耐受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肠道准备.肠道清洁程度,A组患者理想,A组明显优于B组、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B组也要优于C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A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C组(P<0.05),而B组和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比较,A组患者明显优于B组、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B组也要优于C组(P<0.05).结论 PEG用于肠道准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可提供较为理想的肠道清洁效果.
作者:撒志梅;张听芹;吕燕;朱学珍;马春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51例健康对照者血25(OH)D水平.结果 8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25(0H)D水平不足3例(3.57%)、缺乏81例(96.43%),25(OH)D水平为(4.72 ±2.97) 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9.94±10.2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普遍存在25(OH)D缺乏和不足.
作者:王花;俞敏;吴丽华;王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OHLF3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胃癌86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OHLF3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OHLF3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个和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收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9-19及CA24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胃癌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秀琴;何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经胸封堵微创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290例患者实施手术中,104例患者(男50,女54)为房间隔缺损,124例(男64,女60)为室间隔缺损,62例患者为动脉导管未闭(男30,女32例).年龄1~64岁,平均(15±12.4)岁,体重平均(35.0 ±9.6)kg.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微创外科手术,在食道超声引导普通全身麻醉下采取胸骨下或胸骨旁切口(2~4 cm),采用合适大小的国产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同时TEE检查封堵伞位置、是否分流、压迫房室瓣膜、冠状静脉窦、主动脉瓣膜等.结果 290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经胸封堵手术,术中TEE检查无残余分流发生;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跑伞、房室传导阻滞),其中2例膜部VSD术后第2天跑伞,发现后立即体外循环下(CPB)下行封堵伞取出、VSD修补术;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体外循环下封堵伞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287例成功完成封堵手术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1±0.9)h,平均住院时间(4.8±1.5)d.所有患者术后24 h给予阿司匹林3 mg/(kg·d),大100 mg/(kg·d).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微创外科是新的治疗方式,具有小切口、恢复快、较少的并发症优点,避免辐射伤害,但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合适的患者选择是关键.
作者:王虎;苏金林;边虹;韩育宁;于亮;刘阳;李建军;仇睿;张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机制及其转归.方法 收集6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在入院前及入院后第2、4、7天进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血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比值(INR)、D-2聚体(D-D)等指标,并对2组患者在住院第1天和第7天进行APACHEⅡ评分,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后第2天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4、第7天,治疗组PCT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所有检测指标在入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2天2组患者PLT、PT、LAC、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4天2组患者所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7天2组患者PT、CRP、PLT、TT和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第7天APAHCEⅡ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及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显示出一定疗效,如保护脏器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等.
作者:杨立山;吴嘉荔;李文峰;马磊;马晓;袁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血尿酸水平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65 ~ 75岁老年患者396例,ASA分级Ⅰ-Ⅱ10级.采用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OCD可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术前主要合并症、术前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麻醉时间、手术类型、术后血尿酸等围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96例患者中,137例发生POCD,发生率为34.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尿酸(OR=1.845)、高血压(OR=1.704)是患者麻醉手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合并高尿酸及高血压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丁冠博;黄新;翟莲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结局.方法 回顾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62例患者中肿块型治愈率86.11%,复发率13.89%;脓肿型治愈率76.47%,复发率23.53%;溃后型治愈率77.78%,复发率22.23%;总治愈率82.26%,总复发率17.74%.乳房外形满意率对比,肿块型91.67%,脓肿型82.35%,溃后型77.78%,总满意率为87.10%.结论 根据分型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清除病灶,灵活应用组织瓣内旋和移位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满意率.
作者:李发荣;张阿龙;张志业;李振毅;武政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收治的224例ACOP患者行hs-CRP检测,同时选取同期hs-CRP检测正常者7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中毒程度、不同预后结果及不同痴呆程度ACOP患者hs-CRP检测结果,分析hs-CRP与ACOP患者痴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第1天,轻度ACOP患者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和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天和第6天,痊愈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入院第1天hs-CRP水平比较均显著降低(F=62.00、12.19,P<0.05).入院第1、第4、第6天,痊愈患者与出现迟发性脑病患者hs-CRP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1例发生迟发性脑病ACOP患者中,血清的hs-CRP水平在不同痴呆程度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间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ACOP患者痴呆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性(r =0.738,P<0.05).结论 hs-CRP水平与ACOP患者预后的痴呆程度呈正相关性,动态监测hs-CRP可为ACOP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魏钢;孙学斌;桑玉婷;任双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宁夏石嘴山市过敏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患病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宁夏石嘴山市长期定居人口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过敏性疾病患病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10 0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 000份,其中初筛过敏性鼻炎患者180例(1.8%),药物过敏患者0.12%,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0.1%,特应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0.05%,过敏性哮喘0.02%,食物过敏0.02%;1~15岁青少年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2.77%,男性高于女性;发现过敏性疾病除与花粉有关外,吸烟环境、装修环境、染发、饲养宠物等,这些日常生活环境与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装修占28.4%,染发占16.59%,吸烟占10.43%,养宠物占9%).结论 通过在石嘴山市10 000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此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张静虹;石君;高月玲;马海燕;侯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6)、过氧化体生物合成因子10 (PEX10)、转录因子SOX5(SOX5)和芳香化酶19 (CYP19)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精子生成障碍的相关性,进一步为男性不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87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96例非梗阻无精症患者,将健康查体者5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Snapshot PCR技术对PRMT6(rs12097821)、PEX10(rs2477686)、SOX5(rs10842262)和CYP19(rs700518)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严重少弱精子症、无精症患者PRMT6(rs12097821)、PEX10(rs2477686)和SOX5(rs10842262)的各个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严重少弱精子症、无精症患者CYP19(rs700518)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G+ GG)可使严重少弱精子症、非梗阻无精症的发病风险增加1.646倍.结论 宁夏地区男性CYP19(rs700518)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严重少弱精子症、非梗阻无精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G +GG)增加了严重少弱精子症、非梗阻无精症1.646(1.022 ~2.652)倍的发病风险.
作者:刘芳;刘永杰;包俊华;金锐;白刚;唐大伟;于辛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一种新型融合免疫球蛋白-mGE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进行治疗并评估疗效,以期能够为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此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MOG35-55肽段诱导C57BL/6小鼠制作慢性非缓解型EAE模型成功后,随机抽取部分模型小鼠,利用一种新型IgG-IGE的Fc段融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临床体征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同时检测一些重要的免疫相关指标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 mGE可以通过降低抗原提呈细胞(AP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上调抑制性Fc受体CD32的表达从而阻断APC抗原提呈及淋巴细胞激活,明显缓解慢性EAE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结论 mGE可以通过减少APC抗原提呈而缓解慢性EAE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mGE治疗慢性非缓解型EAE的作用确切,可作为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EAE的备选方法之一.
作者:程秀丽;张志红;刘风英;马云亭;华冰;周翔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在儿童良性Rolandic癫痫(BECT)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的46例BECT患儿的常规清醒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6例BECT患儿常规清醒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出明确的Rolandic区痫样放电,即一侧或双侧中央、顶区和(或)中、后颞区棘波或棘慢复合波、尖波发放,呈游走性单个或不同步、不对称簇发或阵发.对比分析常规清醒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清醒期与睡眠期Rolandic区痫样放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脑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P<0.05);动态脑电图监测NREM睡眠Ⅰ期、Ⅱ期痫样放电阳性率显著高于NREM睡眠Ⅲ期、Ⅳ期(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良性Rolandic癫痫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脑电图,尤其是动态脑电图监测睡眠期痫样放电的检出对BECT诊断更为重要.
作者:徐秀琴;段玉琼;贾微;潘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与残余尿量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保护残余尿量,控制钙、磷代谢紊乱.方法 以血液透析中心MHD≥3个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检测透析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血清钙磷水平.根据残余尿量(无尿组尿量≤100 mL/24 h和有尿组尿量>100 mL/24h)进行分组,对各组间血清钙磷与iPTH等进行比较.结果 有尿组和无尿组i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钙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尿量对预防和减轻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克锋;杨秀芹;常敏;王少泽;张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NOB1、Tpl-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侵袭转移的影响,为诊断和临床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支持和策略.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82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NOB1、Tpl-2蛋白表达,分析NOB1、Tpl-2蛋白表达强度在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样本间的差异.结果 NOB1和Tpl-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B1、Tpl-2在不同病理分级样本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B1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l-2在局限性肾癌、局部进展性肾癌及转移性肾癌间表达的阳性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Tpl-2表达阳性等级呈逐渐上升趋势.NOB1、Tpl-2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NOB1、Tpl-2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有关,Tpl-2可能对肾透明细胞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何浩;王腾;吕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5T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DWI及MRI常规扫描,比较DWI序列不同b值膀胱病变的ADC值,分析膀胱占位病变与周围组织ADC值有无差异,结合病理分析磁共振对膀胱癌生长方式及TNM分期定位、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结果 在1.5T核磁共振b值在800 s/mm2显示病变佳,膀胱癌ADC值平均值低于周边膀胱壁、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方式分为:①乳头状型;②广基肿块型;③浸润型.DWI序列对膀胱癌诊断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8% (51/52)、96%(50/52),与病理TNM分期符合率为92% (48/52).结论 磁共振DWI表现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及评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以及复发肿瘤与术后良性病变的鉴别价值,DWI序列扫描对膀胱病变定位性、准确性、敏感性高于其他常规检查.
作者:何平;张剑;李建文;王新辉;杨学俊;舒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且存活出院的早产儿578例,根据出院时体重分为EUGR组209例和非EUGR组369例.回顾性分析2组围生期资料,住院期间生长、营养摄入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EUGR组和非EUGR组早产儿在多胎、宫内发育迟缓和出生窒息发生率等围生期因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贫血、感染等出生后状况,出生体重、低体重、体重增长速度、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等营养因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小、首次肠内喂养时间迟、宫内发育迟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感染等并发症为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EUGR的相关因素涉及宫内生长发育情况、营养因素及出生后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应积极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治各种并发症,以减少EUGR的发生.
作者:王洪波;张秋丽;王燕玲;周建生;贺瑞荣;蔡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手术方式及技巧对术后效果的影响.结果 62例患者中51 (82.3%)例行卵巢(异位)巧克力囊肿剥除加子宫直肠凹陷病灶切除术及散在病灶电凝术,11例(17.7%)行子宫骶韧带部分切除术;其中52例(83.9%)完整切除病灶,5例(8.1%)因粘连严重致子宫直肠凹陷完全封闭,术中残留部分病灶,以避免直肠损伤,另5例(8.1%)行异位病灶切除同时行子宫切除术;6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切除病灶,其中2例因分离致密粘连术中出血偏多中转开腹.48例患者随诊6 ~42个月,预后良好,其中4例患者妊娠,3例已分娩,另14例患者失访.结论 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力求完整切除病灶,以达到缓解患者痛经、不孕、下腹痛、性交痛症状.
作者:李慧娟;陈晨;柏玲;张华丽;靳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及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放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CT扫描后在治疗计划系统上将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作为整体勾画靶区,每位患者分别采用三维适形调强和电子线两种放疗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评价,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三维适形调强计划的HI、CI优于电子线计划,PTVVD95%、PTVDmean亦高于电子线计划,而PTVDMax和PTVVD110%低于电子线放疗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患侧肺V20、心脏V40低于电子线计划,患肺V5高于电子线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肺DMean、心脏DMean、心脏V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整体调强技术,能明显改善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性和均匀性,而相应的危及器官受量没有明显增加,此技术安全可靠.
作者:罗建奇;思铮超;张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征,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宁夏地区1988-2015年职业病报表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对发生原因、年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15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36起,中毒患者712例,中毒死亡63例(中毒死亡率8.85%);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在前五位的为氯气(531例)、硫化氢(116例)、二氧化碳(24例)、一氧化碳(19例)、氨气(10例),引起中毒死亡高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硫化氢(42例).结论 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及职业安全知识,忽视个人防护,盲目施救和违章操作所致.
作者:李玮;耿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阴道前壁网片法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例,行阴道前壁网片法植入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的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分析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前POP-Q分期、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孕次、产次、术前POP-Q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为(65±16.4)min,对照组为(80.56-15.6) 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观察组出血量为(76.4±16.3) mL,对照组(89.42±13.58) 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OP-Q解剖C点、D点位置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总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前壁网片法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疗效优予传统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复发率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玲;罗春卉;陈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