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扬;王长梅;韦英杰;贾晓斌
目的:提高药师咨询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实时、精准、全程的用药指导,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介绍我院使用的电子化合理用药咨询系统(EPCS)的各项功能,并评价其实践应用效果。结果:该系统具有多维度的知识辅助系统、处方实时审核引擎、电子化咨询记录方法和药师工作量及质量统计分析模块,通过便捷的知识查询、处方审核、咨询记录、统计分析4大功能,显著提高了咨询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与应用系统前比较,药师知识查询的速度提高了3.75倍,处方审核速度提高了4倍,咨询记录速度提高了6倍,工作量统计速度提高了20倍,对患者的回访率从0.03%提高到0.34%;咨询数量逐月上升;借助该系统还实现了对咨询问题类型及咨询人身份等的便捷的分类统计。结论:药师借助EPCS使咨询工作更加科学、高效、主动,促进了医院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陈溪;邬蓉;陶霞;张莉;陈万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制备还原响应型高载药量普朗尼克F127聚合物胶束。方法:对普朗尼克F127的疏水段引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和半胱胺,合成强疏水性的巯基化衍生物F127-SH。利用薄膜水化法和巯基的氧化反应,制备载紫杉醇(PTX)的还原响应型高载药量普朗尼克F127聚合物胶束(F127-SS/PTX),检测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考察其在还原和非还原环境下的粒径变化和释药行为。结果:该胶束的平均粒径为(77.87±1.79)nm,包封率为(92.73±2.35)%,载药量为(16.25±0.99)%;在10 mmol/L二硫苏糖醇作用下,其粒径迅速增大,PTX释药速度显著增加。结论:成功制得还原响应型高载药量普朗尼克F127聚合物胶束。
作者:串星星;印亚双;王学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本刊讯对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降低广大患者用药负担的重要举措。2016年5月20日,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其中有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与之前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比较,3种谈判药品价格降幅均在50%以上,与周边国家(地区)趋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为我国医院现代化药房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经验,推动药房自动化系统在医院的应用。方法:通过介绍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快速发药机、智能存取机)的调试与应用情况及由此带来的药房管理的相应改变,提出我院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评价自动化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效果。结果:配合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我院药学部调整了药房布局、对上机药品进行了调试优化、改进了加药和盘点操作、制订了门诊药房合理排班作业内容、建立了完整的药品有效期管理方案等;针对自动化系统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快速发药机和智能存取机规范的加药流程及相关作业书;针对自动化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制订了快速发药机加药、出药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及智能存取机故障应急处理流程。经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表明应用自动化系统并对其不断改进后,加药药师劳动强度降低(加药步行数由5634.6步/d减少至4087.8步/d),发药药师工作效率提高(高峰时段发药处方数由226.55张/h升高至311.55张/h),调配药师工作差错降低(调配内差数由54.75件/周减少至21.50件/周)。结论:门诊药房应用自动化系统后,规范了药房的调剂及人员管理等,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建议在应用过程中应对其不断进行调整及优化,以促进其发挥大效能。
作者:张婷;陈迎平;张琳琳;凌柏;祁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马鞭草总苷对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影响及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前列康片1.5 g/kg)和马鞭草总苷高、中、低剂量组(0.2、0.1、0.0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复制CNP模型;从造模第8天开始,各组小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小鼠前列腺组织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和病理形态变化。分别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阿司匹林片0.3 g/kg或醋酸地塞米松片0.01 g/kg)和马鞭草总苷高、中、低剂量组(0.2、0.1、0.05 g/kg),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进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阳性药物为阿司匹林片)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阳性药物为醋酸地塞米松片),测定小鼠耳廓肿胀度、肉芽肿净质量;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和小鼠热板舔足实验(阳性药物均为阿司匹林片),测定小鼠扭体潜伏期、20 min内扭体次数、痛阈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前列腺组织白细胞数减少、卵磷脂小体密度升高,阳性组和马鞭草总苷高、中剂量组小鼠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多集中于0、Ⅰ级;阳性组和马鞭草总苷高、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肉芽肿净质量减少;各给药组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减少,阳性组和马鞭草总苷高剂量组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延长、痛阈值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马鞭草总苷对小鼠CNP具有改善作用,并表现出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王琳琳;王灿;苗明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本刊讯2016年5月30日,重庆市召开综合医改试点启动暨2016年医改工作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综合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市长黄奇帆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主持会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大分子的药理作用及其给药途径提供参考。方法:以“Polysacchari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tein”“Route of administra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蛋白”“多糖”“给药途径”“剂型”“药理作用”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90年1月-2016年4月在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蛋白、多糖药理作用及其给药途径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215篇,其中有效文献49篇。中药大分子如蛋白、多糖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制药工艺和药剂学的发展,生物大分子的给药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静脉注射的给药途径外,报道较多的有口服、肺部吸入、鼻腔、口腔黏膜以及透皮吸收等给药途径,各途径有各自特点。结论:中药大分子的药理作用比较明确,而其给药途径对保持活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需结合患者特点对其给药途径进行深入探索,以切实保障大分子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莫雪林;李涛;程雪娇;刘玉杰;赵重博;张超;吴纯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构建手术基数药品管理系统,实现高效、准确地管理手术室药品的目标。方法:介绍我院研发的手术基数药品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并对麻醉科使用该系统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该系统具有手术使用药品自动关联收费、自动生成标准化的麻醉药品处方、自动开具麻醉药品弃方及统计、汇总所用药品信息以供审核等功能。使用该系统后,处方不规范率由手写处方的12.7%降为电子化处方的0.1%,药品领用和核对时间分别由(8.5±1.6)min缩短为0 min、(7.6±1.0)min缩短为(2.9±0.9)min(P<0.05或P<0.01)。该系统规范了医师用药行为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药品收费管理漏洞,实现了麻醉药品的账物相符,提高了处方合格率,完善了麻醉药品管理,且实现了药房与科室药品管理的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全程监管。
作者:李志;曲华;马加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为辨别使用和正确开发藏药湿生扁蕾与獐牙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古籍和译本,以“Swertia”“Effect”“Com-ponent”“湿生扁蕾”“獐牙菜”“化学成分”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86年1月-2016年1月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湿生扁蕾和獐牙菜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重点对二者在功效方面的基源归属、生境差异、化学成分进行整理。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95篇,其中有效文献29篇。在藏医药本草和译著里关于治疗“赤巴”“胆热”的湿生草类的功效基源归属更多趋向于獐牙菜(印度獐牙菜、川西獐牙菜、藏獐牙菜),而非湿生扁蕾,提示今后尚需进一步开展对二者细分差异化的研究。二者在生境、化学成分上的相似,为其药效一致性提供了依据。由于湿生扁蕾分布较局限,獐牙菜类种属较多、分布广泛,可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獐牙菜是否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藏药湿生扁蕾。
作者:卢年华;芦彦兆;赵慧巧;景明;陈正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假药非法流通的特点与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制售假药的3个典型案例(江苏无锡市互联网跨国制售假药案、上海市阿瓦斯汀眼药案和四川达州市假药案)进行分析,并对假药的来源和非法流通途径进行比较,找出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假药非法流通的主要原因是对国内的外资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监管缺失、城镇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监管不到位、互联网销售假药监管手段落后以及患者对药品虚假信息识别能力不强等。建议建立国内外资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规范,完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流通监管,建立药品物流(运输)的许可制度,增强对网络销售假药信息的监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作者:张昊;陈光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首先制备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再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PLGA微球,检测载药微球的形态和粒径,计算包封率和累积释放度。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PVA体积、投料比。结果:优处方工艺为搅拌速度4000 r/min、PVA浓度3%(g/100 ml)、PVA体积30 ml、投药比1∶10。所制微球为圆球形,表面光滑,包封率为(41.79±1.09)%,粒径较为均一,粒径范围为0.5~127.5μm;随着载药微球的降解,阿司匹林的释放速度较平缓,600 h内累积释放度为83%。结论:成功制得形态规则且具有缓释作用的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PLGA微球。
作者:卢建忠;刘婷婷;刘冬蕊;白璐;赵心洁;张诗晨;马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为快速运用利血平诱导抑郁模型筛选抗抑郁中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利血平”“抑郁症”“中药抗抑郁”“Reserpine”“Depression”“Antidepression drugs”“Depression and metabonomic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年1月-2016年4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中关于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模型的实验研究文献,归纳总结后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6篇,其中有效文献26篇。通过观察动物体质量变化及食物消耗情况、测量体温以及开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等结果和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组学标志物等生化指标可以初步判定大鼠是否产生抑郁。大鼠腹腔注射利血平0.1~0.5 mg/kg适用于慢性抑郁症造模、4 mg/kg适用于急性抑郁症造模。结论: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可快速诱导抑郁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阐明中药治疗抑郁症的药效机制和为后期运用中药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宗阳;朱立静;孙冰婷;张倩;居文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促进重症监护室(ICU)病区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分析比较智能药柜在我院ICU病区使用前后工作模式的变化及相关工作指标的数据变化(各3个月内),评价其使用效果。结果与结论:使用智能药柜后,病区基数药品管理由开放式改变成智能化、封闭式和权限式管理,药品库存和成本管理更科学,人员岗位设置更优化;在医嘱数量无差异的情况下,初始用药时间由约170 min缩短至约131 min(P<0.05),每日备药时间和退药处理时间分别由(81.20±3.56)min缩短至(30.04±7.55)min、(9.18±2.79)min缩短至(6.47±4.66)min(P<0.05)。智能药柜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药品管理,促进了医疗安全,为开创病区药品管理的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芳;李莎;卢旺;孙亚净;陈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比较野生与栽培黄管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为黄管秦艽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柱温为30℃。结果: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进样量分别在2.1~537.1、1.05~270、0.92~236、11.1~2830、0.75~192、0.167~102、0.216~5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72%~99.84%(RSD≤3.39%,n=6)。野生黄管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的含量略高于栽培黄管秦艽,而异牡荆苷含量略低于栽培黄管秦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与栽培品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含量总和均高于2.5%,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要求。结论:野生与栽培黄管秦艽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药典规定成分的含量都合格。
作者:杨燕梅;马晓辉;吕培霖;卢有媛;林丽;王振恒;晋玲;朱田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为杜绝类似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或发展为更严重的医疗事故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7月-2016年3月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剔除单纯的药品不良反应及输血反应,分析其原因及特点。结果:来源于医疗、护理及涉药相关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578件,占总数(747件)的77.38%;175件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前3位原因分别是基本技能缺陷、制度流程缺陷、沟通和宣教不足,分别占32.00%、24.00%、19.4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工作人员工作年限和资历关系密切,在来源于医疗、护理及涉药相关的578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工作年限在5年内的工作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11%,初级职称工作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18%。结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流程和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交流沟通和各种宣教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毅;胡明;贺林;彭毓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早期发育斑马鱼心脏及骨骼的毒性。方法:将受精后24 h的斑马鱼胚胎作为毒性模型,分别暴露于含维甲酸0.1、1、10、25、100μmol/L的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24、48 h后观察胚胎和幼鱼心脏形态的变化,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将受精后4 d的斑马鱼幼鱼作为骨骼致畸模型,分别暴露于含维甲酸0.1、1、10、25、50μmol/L的培养基中,5 d后处死,采用茜素红对各组斑马鱼骨骼染色,并以显微镜采集图像,观察骨骼染色区域差异。结果:维甲酸对斑马鱼胚胎的孵化能力造成了明显不利影响,且胚胎在维甲酸暴露过程中均产生了明显的心脏致畸现象。1~100μmol/L维甲酸均对胚胎和幼鱼产生心脏致畸效应,胚胎和幼鱼表现出的主要畸形特征有心脏形态线性化、心包水肿、卵黄囊肿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100μmol/L维甲酸可抑制胚胎的孵化能力,且对胚胎和幼鱼造成致死效应,暴露24、48 h后LC50分别为36.44、23.69μmol/L。0.1~50μmol/L维甲酸均使斑马鱼幼鱼脊柱提前骨化,且骨化程度与维甲酸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维甲酸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具有心脏和骨骼毒性,且与维甲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詹扬;王长梅;韦英杰;贾晓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优选紫苏叶提取液的澄清纯化工艺。方法:比较3种澄清纯化方法即壳聚糖絮凝澄清、ZTC 1+1-Ⅱ絮凝澄清、水沉法对紫苏叶提取液中总黄酮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澄清纯化方法;以总黄酮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分别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选定的澄清纯化方法中药液浓缩比、絮凝剂加入量、絮凝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的优值。结果:3种方法中以壳聚糖絮凝澄清法较优;优澄清纯化工艺为药液浓缩比1∶4、壳聚糖加入量1.0 g/L、絮凝温度60℃、搅拌速度100 r/min、搅拌时间4 min、静置时间12 h;此工艺下总黄酮保留率为(85.1±0.75)%、固形物去除率为(24.6±1.33)%(n=5)。结论:紫苏叶提取液的纯化除杂可选用壳聚糖絮凝澄清法,优选的澄清纯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王柏强;刘福;何效平;曾芝兰;罗飞;罗巧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糖脂代谢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200 mg/kg)和丹参酮胶囊低、中、高剂量组(30、60、90 mg/kg),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复制PCOS模型,建模后各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28 d。比较干预前、干预28 d后各组大鼠的排卵率,检测干预后各组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ISI)和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停止排卵,体质量、脂肪湿质量、FINS、FPG、葡萄糖AUC、HOMA-IR、FSH、LH、T均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丹参酮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干预后排卵率明显升高,体质量(丹参酮胶囊低剂量组除外)、脂肪湿质量(丹参酮胶囊低剂量组除外)、FINS、FPG、葡萄糖AUC、HOMA-IR、FSH、LH、T均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P<0.05),其中丹参酮胶囊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丹参酮胶囊能调节PCOS大鼠的糖脂代谢和血清性激素分泌紊乱。
作者:虎亚光;岳嘉;李金娟;刘建鸿;陈丽;张书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为我国基于移动端的网上药店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对我国基于移动端的网上药店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基于移动端的网上药店包括由医药电商直接参与运营的垂直经营类,以提供信息为主(查询类)和以比较价格为主(比价类)的非垂直经营类。其具有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阻碍、优化信息展示、精确整合消费者信息、提高人效等优势;但也存在获取药品的及时性尚待提高、药品经营范围与销售功能受限、药学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用户活跃度难以保证等劣势。面对移动电商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机遇,仍应注意移动端主要用户与主要购药人群不重叠、消费者信任度不高、医保政策壁垒尚未突破、医药类应用软件管理法规尚不健全等威胁。建议企业应进一步注重市场的精细化操作,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等。
作者:王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阿日很浩日-11味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阿日很浩日-11味低、中、高剂量组[1.23、2.46、4.92 g(生药)/kg],每组12只;各组小鼠均于ig相应药物30 min后ig 56%白酒,复制急性酒精中毒模型,测定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将160只小鼠同法分组、给药和造模,每组40只,分别于酒后0.5、1、2、3 h各选10只小鼠测定其血液中乙醇浓度和肝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另选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ig羧甲基纤维素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日很浩日-11味各剂量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延长、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缩短,酒后0.5、1、2 h血液中乙醇浓度降低、肝ADH活性升高(P<0.05或P<0.01),其中酒后1 h明显;酒后3 h,阿日很浩日-11味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降低、肝ADH活性升高(P<0.05),其余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日很浩日-11味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对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肝ADH活性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包勒朝鲁;布仁;红梅;阿拉坦敖日格勒;金花;那生桑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