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毛鸡干燥体醇提物对血虚模型小鼠的补血作用研究

曾繁强;徐永莉;江思华;张月云;赵成坚;李力

关键词:红毛鸡, 干燥体, 醇提物, 血虚模型, 补血, 小鼠
摘要:目的:研究红毛鸡干燥体醇提物对血虚模型小鼠的补血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阿胶浆,0.1 ml/10 g)和红毛鸡干燥体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实验第2、5天sc乙酰苯肼溶液,第6~9天ip环磷酰胺溶液以复制血虚小鼠模型。从实验第1天起,正常组、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蒸馏水,各给药组小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9 d。给药结束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含量、血细胞比容(HCT),计算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采用相应试剂盒测定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WBC、RBC、HGB、HCT、胸腺指数,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T-AOC和SOD活力均显著降低,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毛鸡干燥体醇提物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WBC、RBC、HGB、HCT、胸腺指数,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T-AOC和SOD活力均显著升高;红毛鸡干燥体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红毛鸡干燥体醇提物能改善血虚模型小鼠外周血象和脏器功能,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大高良姜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优化大高良姜根、茎、叶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水浴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大高良姜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各部位总黄酮在不同质量浓度下(0.1~1.0 mg/ml)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O2-自由基清除、植物和动物油脂保护作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均以维生素C(VC)为对照]。结果: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3.8、乙醇体积分数60%、水浴温度80℃、超声时间33.5 min;此条件下大高良姜根、茎、叶中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3.5、52.7、52.5 m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均不高于2.48%。各部位总黄酮在0.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叶(94.3%)>根(93.6%)>茎(90.8%),VC为96.4%;在1.0 mg/ml时对O2-自由基清除率为根(63.7%)>茎(60.2%)>叶(42.9%),VC为94.7%;在0.4 mg/ml时对植物油脂的保护率为叶(39.7%)>茎(30.6%)>根(28.3%),对动物油脂的保护率为叶(40.6%)>茎(30.2%)>根(29.3%),VC均约为60%。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可行,可用于大高良姜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提取;各部位总黄酮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以叶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强。

    作者:刘源;唐斌;张孝琴;杨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四角菱茎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优化四角菱茎中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多酚得率为因变量,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四角菱茎中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四角菱茎多酚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胶质瘤U251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优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4,45%乙醇,在50℃下超声提取24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9.36 mg/g(RSD=0.72%,n=3),与模型预测值29.89 mg/g的相对误差为1.77%。四角菱茎多酚对HeLa、U251、HepG2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66.2、141.7、126.6μg/ml,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且各细胞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凋亡形态。结论:响应面法优化所得四角菱茎多酚超声提取工艺方法简单、预测性良好;四角菱茎多酚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李峰;王延伟;俞力超;汤建;徐秀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优选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优选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松松针总皂苷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因素,根据Box-Behnken设计进行试验,以雪松松针总皂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对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所制雪松松针总皂苷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优选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13∶1,提取2次、每次65 min;以此工艺所得雪松松针总皂苷平均含量为6.693 mg/g ,与预测值6.508 mg/g的相对误差为2.84%。雪松松针总皂苷对A549、HepG2、MKN45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63.98±6.79)、(154.91±10.20)、(176.32±14.26)μg/ml。结论:优选的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其对A549、HepG2、MKN45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A549细胞作用为明显。

    作者:李师;雷艳萍;石晓峰;刘东彦;王斌利;张莉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安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将实施“两票制”

    本刊讯2016年9月29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与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公安局、省商务局、省工商局和省国税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自11月1日起实施。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我院辅助用药合理管控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介绍我院对辅助用药的管理措施;收集我院实施辅助用药管理前(2014年)、后(2015年)各季度的药品使用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两年的药占比、次均药品费用以及患者投诉例数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加强对辅助用药的管理,包括明确辅助用药定义和标准,制订辅助用药目录并分类,采取削减采购量、医师培训、患者宣导、技术与行政干预等措施,我院辅助用药管理成效显著,2014年与2015年的药占比分别约为45%、30%,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分别约为2000、1400元,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分别约为250、180元,患者每季度投诉例数分别约为60、15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不仅能减少医院药品开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改善医患关系。但是,该项管理工作仍存在难点,目前尚缺乏行业政策与规范支撑,亟需国家卫生部门出台辅助用药管理的政策与技术规范。

    作者:唐哲;西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新医改”要求下我院门诊药房审方药师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为提高门诊审方药师的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新医改”对药师审方的具体要求,分析我院审方药师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与“新医改”对审方药师的要求比较,我院审方药师面临自身专业水平受限、信息化软件不完善、患者对审方药师信任度低、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存在而行政干预措施不给力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审方药师的岗位培训、完善信息化软件、重视医药患互动、加强医院政策扶持等来满足“新医改”的要求,体现药师的专业价值,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林小虹;廖靖萍;于西全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基于HACCP的我院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实践

    目的:加强药品质量风险的全面管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介绍我院根据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HACCP)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效果。结果:我院从建立工作组入手,绘制药品流程图,根据HACCP原则制订计划[包括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CL)、监测体系、纠偏措施、确认程序和质量记录档案],确定4个CCP即库房及调剂部门储存环境温湿度不达标、药品混放或标识不清、货位存放过期药品、护士站存放过期药品及使用质量存在问题的药品。通过上述管理的实施实现了对药品使用各个环节的有效管控,实施HACCP管理的3年内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害事故与投诉已降为零,而在实施之前的6年内相关事件发生10起。结论:将HACCP科学地运用于医院药品使用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质量风险,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宋菲;董迪;甄健存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及有关物质检测

    目的: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胶囊,建立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空气悬浮包衣法制备载药丸芯,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进行包衣,制成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装入胶囊即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缓释微丸中有关物质,色谱柱为Capcell PAK MG-ⅡC18(150 mm×4.6 mm,5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甲酸铵缓冲液(pH 5.0),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为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262、326 nm;进样量为80μl。结果:该色谱条件下,盐酸普拉克索能与7种有关物质完全分离,且空白辅料不干扰测定,7种有关物质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0.2~2μg/ml(r>0.9990),检测限为0.5~1.8 ng,定量限为1.7~5.9 ng,平均回收率为98.93%~102.0%(RSD为1.90%~0.24%,n=9),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1.0%(n=5)。所制得的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胶囊中仅检测出1种有关物质。结论:成功制得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胶囊;所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其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戈文兰;张根元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黄酮哌酯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黄酮哌酯对前列腺增生(BPH)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酮哌酯高、低剂量组(80、40 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去势和注射丙酸睾酮复制BPH模型,丙酸睾酮注射1 h后每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考察前列腺指数;采用天狼星红和Masson染色检测前列腺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丙二醛(MDA)、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胶原沉积增多,前列腺指数、FN表达、MDA含量和VEGF、EGF、miR-21、TGF-β1水平均升高(P<0.05),E-cadherin表达、SOD和GPx活力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酮哌酯高、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胶原沉积减少,前列腺指数、FN表达、MDA含量和VEGF、EGF、miR-21、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SOD和GPx活力均升高(P<0.05)。结论:黄酮哌酯抗BPH的机制可能与下调miR-21和TGF-β1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和血管生成,改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作者:杜丽芬;陈镜楼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2016年全国医疗器械审评工作会议召开

    本刊讯2016年9月22日,全国医疗器械审评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25省(区、市)抗肿瘤药物中标价格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25省(区、市)药品集中采购的抗肿瘤药物中标价格差异,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我国25省(区、市)药品集中采购中抗肿瘤药物通用名、中标厂家、中标价格等数据,利用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四分位数间距(QR)和变异系数(CV)等指标对各省(区、市)中标抗肿瘤药物整体情况、化学类与中成药抗肿瘤药物价格差异、各省(区、市)同一品种药品中标价格差异、各厂家同一品种药品在不同省(区、市)的中标价格差异、同一品种进口药与国产药中标价格差异、同厂家生产的同规格同剂型的紫杉醇注射液在各省(区、市)的中标价格差异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5省(区、市)中标抗肿瘤药物共652种,平均中标价格为(669.92±2513.17)元,中位价格为104.35元,QR=254.28,CV=3.75;化学类抗肿瘤药物的平均中标价格是中成药抗肿瘤药物的6.57倍;有431种(66.10%)药品在不同省(区、市)高中标价格与低中标价格差异倍数分布在1倍之内;各省(区、市)有436种(66.87%)药品中标价格的CV<0.2;14种药品的中标厂家超过10家,其中有5种药品的CV>0.5;63种进口药品的CV=2.10,国产药品的CV=1.90。同厂家同规格同剂型的紫杉醇注射液在不同省(区、市)的高中标价格者是低价者的1.5~4.5倍。结论:各省(区、市)同种药品中标价格较为集中,各厂家同种药品中标价格较为离散,同种进口药品中标价格普遍高于国产药品。

    作者:袁姣;周健丘;陈宇;刘杨正;毛宗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药品外部参考定价的参考篮子与间接参考研究

    目的:对药品外部参考定价国家(地区)的参考篮子及间接参考进行研究,以为我国外部参考定价制度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8个国家(地区)的外部参考篮子资料,采用t检验和Pearson分析对直接参考篮子和间接参考篮子的规模大小、高收入国家(地区)比例、同地域国家(地区)比例等情况进行描述、比较与相关性分析;同时,计算重复参考比例与间接参考次数。结果:直接参考篮子平均规模12个,以高收入国家为主。除欧洲国家外,其他国家(地区)参考同地域国家(地区)比例平均约为20%。间接参考篮子的国家(地区)个数主要为20~35个。间接参考篮子的人均国民收入低于直接参考篮子,且间接参考篮子规模扩大与直接参考篮子内高收入国家(地区)数量存在一定相关,平均重复参考比例为88.5%,平均间接参考次数为4.5次。结论:目前药品外部参考定价国家(地区)的参考篮子仍以高收入国家(地区)为主,且普遍存在间接参考现象。在构建外部参考篮子时,应注意间接参考的规模扩大和重复参考等问题。

    作者:莫雅妮;钱军程;韩玉哲;徐向东;孟群;刘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药材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肿瘤模型组,阿魏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ig),顺铂对照组(阳性药物,5 mg/kg,iv),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接种经S180实体瘤侵染的小鼠的腹水以复制S180实体瘤动物模型。造模次日,各给药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肿瘤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0 d。观察并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脾、胸腺)指数、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实体瘤块体积和质量、肿瘤抑制率和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模型组小鼠脾指数、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2、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肿瘤组织异型细胞呈团块状分布,伴有一定数量的缺血性坏死。与肿瘤模型组比较,顺铂对照组小鼠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实体瘤块体积和质量显著降低,IL-2、TNF-α水平显著升高;阿魏乙酸乙酯部位各剂量组小鼠脾指数、TNF-α水平显著升高,实体瘤块体积和质量显著降低(P<0.05);病理观察肿瘤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顺铂对照组抑制程度为显著,肿瘤细胞数量减少,伴有少量坏死和细胞浸润;顺铂对照组和阿魏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73.26±4.55)%、(40.34±3.45)%、(50.86±9.34)%、(58.20±3.70)%。结论:阿魏药材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抑制作用。

    作者:罗福祥;卢军;张海英;雷亚江;张洪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补骨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补骨脂提取物对9种可能引起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药敏滤纸片法、试管稀释法测定补骨脂提取物(含60%补骨脂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伤寒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病原菌的敏感度、低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体外抑菌试验中补骨脂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均为中度敏感,其MIC分别为3.9、25、50、125、250μg/ml,MBC分别为7.8、50、100、125、500μg/ml;对副伤寒沙门氏菌无任何抑制作用;对其他菌株的MIC、MBC均大于1000μg/ml。结论:含60%补骨脂酚的补骨脂提取物对多种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具有体外抑菌活性,补骨脂酚在其中可能发挥了主要作用。

    作者:王秀云;徐丽;陆赢;曾建国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云芝多糖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Δ

    目的:研究云芝多糖(CVP)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以二甲基亚砜(DMSO,阴性对照)和0(空白对照)、0.156、0.3125、0.625、1.25、2.5、5.0、10.0μg/ml CVP分别培养细胞48、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测定以DMSO(阴性对照)和0(空白对照)、0.5μg/ml CVP分别培养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以DMSO(阴性对照)、0.5μg/ml CVP培养细胞48、72 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Fas mRNA的表达。结果:0.156~10.0μg/ml CVP对B16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在0.156~0.625μg/ml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培养48、72 h的IC50分别为(0.32±0.01)、(0.18±0.04)μg/ml。0.5μg/ml CVP培养细胞24、48、72 h后,细胞凋亡率较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均明显升高(P<0.01);0.5μg/ml CVP培养细胞48、72 h后,细胞中P53、Bcl-2、Fas 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明显降低(P<0.01)。结论:CVP可抑制小鼠B1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P53、Bcl-2和Fas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魏士杰;陈文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和肝理脾颗粒的包合及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和肝理脾颗粒的包合及制粒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β-环糊精(β-CD)与挥发油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和肝理脾颗粒总挥发油包合工艺;以成型率、溶化率、流动性和吸湿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药辅比、润湿剂乙醇的体积分数及用量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和肝理脾颗粒浸膏粉的制粒工艺;对所制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总挥发油优包合工艺为总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6,50℃恒温条件下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1 h;浸膏粉的优制粒工艺为药辅比1∶1(浸膏粉-可溶性淀粉-糊精之比为5∶3∶2),90%乙醇用量为浸膏粉用量的20%。验证试验中3批颗粒的综合评分分别为96.8、95.7、95.9分(RSD=0.65%,n=3),且质量均符合要求。结论:优化所得和肝理脾颗粒的包合及制粒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赵锋;李江英;张炜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地塞米松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制备地塞米松(Dex)纳米胶束(简称Dex胶束),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γ-聚谷氨酸(γ-PGA)为载体、二甲基亚砜为有机溶剂,采用透析法制备Dex胶束;观察并检测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PDI)、临界胶束浓度(CMC)、载药量、包封率;比较pH 5.5、7.4条件下Dex胶束和Dex的体外释药情况;比较0.05、0.1、0.2、0.5、1.0μmol/ml的Dex、γ-PGA、Dex胶束和泼尼松龙(阳性对照)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比较A549细胞在4、37℃下对0.5μmol/ml的Dex胶束和Dex的摄取量。结果:所制备Dex胶束呈圆球形、形态规则,粒径为(76.25±3.74)nm,Zeta电位为5.0 mV,PDI为0.163±0.38,CMC为7.609μg/ml,载药量为(9.56±0.92)%,包封率为(89.25±1.36)%;与Dex比较,Dex胶束在pH 5.5、7.4条件下释药时间延长;在0.05~0.2μmol/ml范围内,游离Dex、γ-PGA、Dex胶束和泼尼松龙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5、1.0μmol/ml时,Dex胶束作用下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游离Dex或泼尼松龙作用(P<0.05)。4℃下,细胞对Dex胶束和Dex的摄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下,细胞对Dex胶束的摄取量明显高于游离Dex和4℃下的游离Dex、Dex胶束(P<0.05)。结论:所制备的Dex胶束能延长Dex的释药时间,降低A549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的摄取效率。

    作者:侯杰荣;侯思奎;杨欣;姚小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调胃承气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调胃承气汤除致泻作用之外的其他药用价值提供参考。方法:以“调胃承气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Tiaowei Chengqi decoction”“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5年1月-2016年2月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调胃承气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7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目前从调胃承气汤中分离鉴定出40多种化合物,主要包括6个蒽醌类、12个黄酮类、6个糖苷类、7个二苯乙烯苷类等;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调节肠道菌群、清洁肠道、解热、解毒等药理作用。关于调胃承气汤中所含蒽醌类化学成分及其致泻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对于黄酮类及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如保肝、免疫调节、治疗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虽有报道但实验研究甚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敏;李晓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万古霉素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和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制备万古霉素壳聚糖缓释微球,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和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万古霉素壳聚糖缓释微球,观察微球的粒径分布及形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药物含量,计算载药量及包封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比较其与盐酸万古霉素24 h内的体外释药情况,考察其7 d内的累积释放度(Q);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其作用20 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所制万古霉素壳聚糖缓释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圆整,无明显凹凸和孔隙,平均粒径为(165.6±19.7)μm,平均载药量为(32.6±3.2)%,平均包封率为(53.8±6.3)%,Q7 d为82.7%;其与盐酸万古霉素的Q2 h分别为18.6%、91.3%;其作用1 d时的抑菌圈直径>3 cm,随其作用时间的延长,抑菌圈直径逐渐缩小。结论:成功制得万古霉素壳聚糖缓释微球,其体外缓释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刘炜;刘菊;黄义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均匀设计法结合动态优化法优选复方独一味凝胶贴膏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复方独一味凝胶贴膏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5种指标成分(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龙胆苦苷、8-O-乙酰山栀苷甲酯、2′,4′-二羟基查耳酮)提取率和纯度(5种指标成分含量之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获得均匀设计优化工艺参数后,进一步采用动态优化法优化提取时间。结果:均匀设计优化工艺为8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优化后的浸膏得率为24.37%,5种指标成分提取率依次为0.10%、0.51%、1.65%、0.74%、0.19%,纯度为13.11%。动态优化后提取时间缩短为第1次40 min、第2次30 min,浸膏得率为24.58%,5种指标成分提取率依次为0.10%、0.52%、1.78%、0.75%、0.31%,纯度为14.08%。结论:均匀设计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提取率高;动态优化法可进一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耗能、节约生产成本。

    作者:王森;欧水平;袁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