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果胶酶法提取棉花根多糖的工艺研究

包淑云;吴敏;朋礼备;张艳华

关键词:果胶酶, 棉花根, 多糖, 提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摘要:目的:优选果胶酶法提取棉花根多糖的工艺。方法:利用果胶酶水解与传统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棉花根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酶解pH 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果胶酶法提取棉花根多糖的优工艺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50 min、酶添加量2.0%、酶解pH 4.6。在此条件下,棉花根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2.474%(RSD=3.34%,n=5)。结论:果胶酶法是一种有效的棉花根多糖提取方法;本试验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睾酮及其酯类醇质体凝胶剂的体内外渗透行为比较

    目的:比较睾酮、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醇质体凝胶剂的体内外渗透行为。方法:制备睾酮、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醇质体凝胶剂,采用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累积透过量和渗透速率为指标,比较3种醇质体凝胶剂经小鼠皮肤的体外渗透行为;以睾酮贴剂为阳性对照,采用电化学法检测3种醇质体凝胶剂涂铺于大鼠背部0、3、6、9、12、24、36、48 h后睾酮的血药浓度, 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睾酮、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醇质体凝胶剂24 h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34.31±13.8)、(175.63±41.1)、(72.60±15.3)μg/cm2,渗透速率分别为(10.25±1.9)、(7.64±1.4)、(2.96±0.8)μg/(cm2·h);上述3种醇质体凝胶剂和阳性对照的药动学参数依次为cmax(20.19±2.57)、(17.50±2.91)、(0.23±0.04)、(14.97±2.12)ng/ml,t1/2Ka(2.80±0.45)、(3.36±0.59)、(4.02±0.62)、(4.20±0.71)h,AUC0-48 h(13.85±1.96)、(13.93±2.13)、(0.35±0.07)、(11.76±2.31)ng·h/ml。结论:睾酮和丙酸睾酮醇质体凝胶剂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渗透行为。

    作者:孟舒;李杨;张翀;曲静;张巍;金瑛;郭晶;李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正交试验优选蛇六谷减毒炮制工艺

    目的:优选蛇六谷减毒炮制工艺。方法:以蛇六谷口尝刺激性、兔眼刺激性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考察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用量、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对炮制效果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及炮制前后样品刺激性比较。结果: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用量、加热温度对炮制效果有显著影响;优炮制工艺为100℃下加入30倍药材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热30 min;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分别为8.05、8.44、8.37(RSD=2.5%,n=3);炮制前、后综合评分平均值分别为0.12、8.54(n=10)。结论:与炮制前比较,药材经优选工艺炮制后刺激性降低;优选工艺稳定可靠。

    作者:梅新路;徐斌;徐菲拉;仝淑花;何三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正交设计-多元回归法优选红景天中红景天苷超声波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红景天苷含量为指标,设计L16(45)正交试验考察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红景天提取液中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采用Matlab 6.5软件,对红景天苷的超声波提取的正交试验数据进行数学模拟,通过多元回归法优选红景天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并将优选的工艺与传统的加热回流工艺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得红景天苷优提取工艺为乙醇质量分数77%、料液比1∶34(g∶ml)、提取时间34 min、超声功率237 W(超声频率40 kHz)。此条件下提取所得红景天苷含量可达0.9824%,与预测值0.9894%相近。与加热回流法相比,两种方法提取所得红景天苷含量相近,但超声波法提取时间缩短了62.2%。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操作简单、用时较短、提取率较高。

    作者:黄钰芳;李越峰;袁菊丽;邵晶;夏鹏飞;石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猫爪草滴丸的制备工艺优化

    目的:优选猫爪草滴丸的优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滴丸的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组成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猫爪草滴丸成型工艺的4个因素(药物干浸膏与基质质量比、冷凝介质温度、滴速、滴距)进行考察,优选猫爪草滴丸的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及质量考察。结果:优成型工艺为药物干浸膏与基质(聚乙二醇6000)质量比1∶1.5、冷凝介质(二甲基硅油)温度8℃、滴速40滴/min、滴距150 mm。验证试验结果显示3批滴丸综合评分分别为94.05、93.78、94.12(RSD<3%,n=3)。该工艺制备的滴丸外观圆整度良好、硬度较好、色泽均一;平均丸质量为60 mg,溶散时限为5 min,每丸猫爪草多糖含量为20.20 mg。结论:优选的猫爪草滴丸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陈琼;李娟;李阳;杨俊杰;余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骨愈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骨愈方中总黄酮的优提取工艺以用于制剂研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骨愈方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优水平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总黄酮的优提取工艺为10倍药材量的70%乙醇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验证试验得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62.03 mg/ml (RSD=0.84%,n=3),即从100 g处方药材可提取6.20 g总黄酮成分。结论: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骨愈方中总黄酮的提取,可为骨愈搽剂的制备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高瑛;赵淑慧;陆洋;温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黄芪多糖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0(空白对照)、25、50、100 mg/ml APS培养细胞6、12、24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抑制率。0(空白对照)、25、50、100 mg/ml APS培养细胞24 h后,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1/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2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100 mg/ml APS培养细胞6 h,50、100 mg/ml APS培养细胞12 h与25、50、100 mg/ml APS培养细胞24 h后细胞抑制率升高。50、100 mg/ml APS培养细胞24 h后,G0/G1期比例升高,G2/M、S期比例降低;IL-2、IL-6含量增加。25、50、100 mg/ml APS培养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核出现碎块状致密浓染,并有凋亡小体出现;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IL-12含量增加。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PS能抑制SH-SY5Y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和升高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高晓红;焦海胜;张雪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藏药螃蟹甲中苯乙醇苷对模型大鼠急性高原脑水肿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藏药螃蟹甲中苯乙醇苷(PhGCs)对模型大鼠急性高原脑水肿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空白(等容灭菌注射用水)组、缺氧模型(等容灭菌注射用水)组、地塞米松(4 mg/kg)组与PhGCs高、中、低剂量(400、200、50 mg/kg)组。复制模型前6 d ig给药,ig给药第4 d起除常氧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置于模拟海拔8000 m的高原环境,连续缺氧暴露72 h以复制大鼠高原脑水肿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常氧空白组比较,缺氧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细胞和血管周围腔隙增宽,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大鼠脑含水量增加;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增加,SOD、GSH活性减弱;大鼠血清与脑组织IL-1β、TNF-α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缺氧模型组比较,PhGCs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脑含水量减少;PhGCs高、中剂量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减少,SOD、GSH活性增强,大鼠血清与脑组织IL-1β、TNF-α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PhGCs能明显减轻由急性缺氧所致大鼠急性脑损伤状态,对模型大鼠急性高原脑水肿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栾飞;李茂星;马蓉;周保柱;曹馨元;赵一;王先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 1.6.1.7)在处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第一季度处方4942张,对PASS审核结果与药师点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软件审核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PASS与药师审核的处方合格率分别为81.20%、97.40%;PASS将合理处方审为不合理处方的有929张(18.80%),主要涉及用法用量、西药与中成药开具在同一处方上、重复用药及慎用等情况;PASS将不合理处方审为合理处方的有122张(2.47%),主要涉及用法用量、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方面。发生原因主要是医院相关管理不完善及软件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建议医院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数据维护管理及PASS开发方对软件规则进行相应改进等,以提高处方审核的准确率。

    作者:高燕灵;扶玲;钟秀娟;刘泽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院药品风险管理实践

    目的:实施药品风险管理,保障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药品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审核建立我院药品风险管理模式,制订并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收集和分析3年内(2012-2014年)向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及院内药事管理和药物使用质控小组的考核,评价药品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建立并完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特殊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退货、药品召回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药品安全监测机构、院内自查等措施,我院2012-2014年与药品安全相关的问题逐年减少(分别为88、42、19件);院内药事管理和药物使用质控小组对药房处理药品安全问题工作的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6.59%、97.62%、100%。结论:我院建立的药品风险管理模式促进了院内药品的安全使用。

    作者:翁秀连;谢瑞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抑制IGF2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抑制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抑制IGF2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pGL3-hAFP-hTERT-siRNA3(简称siRNA3)转染Huh-7细胞和正常肝L-02细胞,另设阴性对照(载体pGL3-hAFP-hTERT)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48 h后IGF2 mRNA表达;酶标仪检测转染0、24、48、72 h后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48 h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GF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2、Cyclin D2、Cdc2、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siRNA3的Huh-7细胞中IGF2 mRNA表达明显减弱,转染48、72 h后Huh-7细胞活性明显降低,G1期Huh-7细胞明显增加,S期Huh-7细胞明显减少;Huh-7细胞早期、晚期及总凋亡百分比均明显增加,IGF2、PCNA、Cyclin E2、Cyclin D2、Cdc2和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转染siRNA3表达载体的L-02细胞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重组hAFP和hTERT双启动子调控针对IGF2基因的siRNA可特异性抑制Huh-7细胞IGF2表达及细胞增殖,其可能与下调IGF2 mRNA及蛋白表达,进而引起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Cyclin E2、Cyclin D2、Cdc2及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胡卫;吴胜兰;王旷靖;张良鹏;潘兹书;汤绍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方冰甲乳膏的配方与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冰甲乳膏的基质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方法:分别制备水相和油相基质溶液,将前者加入后者中混匀,通过外观性状和高温、低温、离心试验后油水分层的综合总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基质配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冰片含量;以加入主药混合物时基质的温度、基质用量、乳化方式和乳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甲硝唑含量、冰片含量和制剂综合总分(制剂外观及稳定性评价得分之和)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冰甲乳膏的制剂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优选的油相基质配方为十六醇10 g、单硬脂酸甘油酯16 g、硬脂酸20 g、白凡士林8 g,水相基质配方为三乙醇胺2 g、甘油24 g;优选的制剂工艺参数为加入主药混合物时基质温度50℃、基质用量300 g、胶体乳化、乳化时间30 min,此工艺参数下甲硝唑含量为1.83%、冰片含量为2.88%;3次验证试验中,制剂综合总分均为25分,甲硝唑含量分别为2.1%、2.1%、2.2%(RSD为2.71%,n=3),冰片含量分别为3.2%、3.3%、3.1%(RSD为3.12%,n=3)。结论:优选的制剂基质配方和工艺参数稳定、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邱洪;唐旭东;代兵;王慧;王利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苯达唑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目的:测定阿苯达唑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饱和溶解度法测定阿苯达唑在37℃下,在水、7种常用不同极性强度有机溶剂(甲醇、乙醇等)、有机酸(油酸、冰醋酸、乳酸、甲酸)、pH 1.2盐酸、不同pH(2.0~7.8)磷酸盐缓冲液(PBS)和质量浓度分别为10、50、100 mg/ml的6种常用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泊洛沙姆等)中的平衡溶解度;通过阿苯达唑分配平衡后在油相(正辛醇)和水相(水及不同pH的PBS)的浓度比,计算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结果:阿苯达唑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26±0.02)μg/ml,lgP为3.66±0.01;在常用有机溶剂和有机酸中的平衡溶解度均较在水中高,有机溶剂的极性强度越大,有机酸酸性越弱,其对阿苯达唑的增溶能力越小;在pH 1.2~2.5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较在pH 5.0~7.8介质中高;表面活性剂对阿苯达唑的增溶能力与其种类有关,且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越大,增溶能力越强;在pH 1.2~2.0条件下lgP小于1.6,在pH 5.0~7.8条件下lgP变化不大[(3.71±0.26)~(3.68±0.26)]。结论:阿苯达唑难溶于水,其平衡溶解度与有机溶剂极性强度呈负相关,与有机酸酸性呈正相关,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强酸性环境中,阿苯达唑水溶性较强、脂溶性弱,在弱酸、弱碱和中性环境中脂溶性较强、水溶性弱。

    作者:陈蓓;赵军;张海波;王建华;马运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Excel函数在医院药品信息数据统计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程序化、自动化药品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模式,以实现多表格的快速兼容、相互切换、数据信息共享。方法:介绍常用的Excel命令和函数及其使用方法,并结合药品信息统计实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导出原始数据、设计药品信息工作表、使用数据透视表汇总药品原始数据等步骤,可分时段统计医院在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方面的数据,从而实现快速、准确查找药品数据,提高数据的归纳整理速度,缩短数据统计周期。其具有适用性强、易于掌握、高效快捷、查对结果数据可靠的优点,适合医院药品信息及其他领域的统计工作。

    作者:梁竹;魏玮;张永寿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经验与分析

    目的:对我院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探讨医院购进饮片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我院自2012年6月起建立安排质检员每天对供应商提供的新批号中药饮片进行性状等项目的验收制度;统计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中药饮片样品验收的批次数量、不合格批次数量的情况,并分析不合格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我院2年来共验收中药饮片样品94671个批次,不合格批次737个;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药材霉变、虫蛀、走油、含杂质及其他,处理方法包括约谈供应商、退回或停用药材,在特殊的季节及对重点的品种进行特别关注;质检不合格率从2012年6月的0.56%降低到2014年5月的0.34%。因此,在医院设立药材质检岗位可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购进质量,但需通过抽样、评分及增加检验新技术等措施改善质检验收工作。

    作者:周向明;李毅民;谢瑞芳;周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蛇床子素对颅脑损伤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颅脑损伤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开颅钻孔以复制小鼠颅脑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蒸馏水)组、模型(等容蒸馏水)组和蛇床子素高、中、低剂量(30、20、10 mg/kg)组,复制模型成功1 h后ip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在复制模型12 h与3、7、14、21 d后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复制模型7、14 d后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面积;在复制模型24、72 h后测定小鼠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在复制模型7 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脑组织匀浆中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T)3的表达。结果:复制模型成功3、14、21 d后,蛇床子素高、中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复制模型成功7d后,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复制模型成功7d后,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损伤面积减小;复制模型成功14 d后,蛇床子素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损伤面积减小。复制模型成功24、72 h后,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MPO活性减弱。复制模型成功7 d后,蛇床子素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BDNF、NT-3表达增强。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蛇床子素对颅脑损伤模型小鼠神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改善小鼠神经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作者:孔亮;姚璎珈;教亚男;李少恒;陶震宇;杨静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果胶酶法提取棉花根多糖的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果胶酶法提取棉花根多糖的工艺。方法:利用果胶酶水解与传统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棉花根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酶解pH 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果胶酶法提取棉花根多糖的优工艺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50 min、酶添加量2.0%、酶解pH 4.6。在此条件下,棉花根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2.474%(RSD=3.34%,n=5)。结论:果胶酶法是一种有效的棉花根多糖提取方法;本试验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包淑云;吴敏;朋礼备;张艳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对人肝癌细胞HepG2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对人肝癌细胞HepG2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用油酸诱导复制脂肪累积模型,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100μg/ml)组和15.63、31.25、62.5、125、250、500、1000μg/ml AZ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按试剂盒操作检测各组细胞中甘油三酯(TG)含量,计算TG清除率;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脂滴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15.63~125μg/ml AZ组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无明显变化,250~1000μg/ml AZ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TG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μg/ml AZ组细胞中TG含量降低,TG清除率依次为(28.58±0.15)%、(14.51±0.09)%、(29.72±0.16)%,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出现大量脂滴,AZ组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脂滴逐渐变少、变小。结论:AZ对HepG2细胞脂肪累积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黄黎敏;许军;刘燕华;王增涛;梁观明;方加龙;胡越;徐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申报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介绍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申报工作的经验,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方法:从机构建设、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构建、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模拟资格认定等方面总结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申报经验及申报准备重点。结果与结论:应重视人员(特别是机构负责人)及软硬件(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机构办公室和专业科室)的配备,注重伦理委员会的构建,各科室间开展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经验的分享及成立自查小组进行模拟资格认定;明确资格认定的工作程序及方法,充分熟悉资格认定评判标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执行安全的药物临床质量管理规范并保护受试者权益,有助于资格认定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王桂凤;李雪芹;刘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百癣夏塔热片对模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百癣夏塔热片对模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溶剂)组、模型(等容溶剂)组、依巴斯汀(阳性对照,0.003 g/kg)组与百癣夏塔热片高、中、低剂量组(2.0、1.0、0.5 g/kg),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于给药前第1、2天在小鼠备皮部位涂含0.5%二硝基氟苯(DNFB)的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于给药第16天在左耳涂含0.2%DNFB的丙酮橄榄油溶液以复制小鼠AC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48 h后,测定小鼠左耳缘厚度并计算差值与肿胀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IL-6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左耳缘厚度差增加,肿胀度增加,血液中CD4+水平、CD4+/CD8+值降低,血清IL-6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癣夏塔热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左耳肿胀度减少,血液中CD4+水平升高;百癣夏塔热片高、中剂量组小鼠左耳缘厚度差减少,血清IL-6含量减少;百癣夏塔热片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对模型小鼠ACD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平衡血液中CD4+、CD8+水平,减少血清中IL-6含量有关。

    作者:胡梦颖;冷英莉;刘晓燕;陈菊;刘睿;徐磊;关英;敬静;孙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徐灵胎制药论的现代研究

    目的:系统了解徐灵胎制药论的现代研究及应用发展状况。方法:以“徐灵胎”“制药论”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检索源中检索相关文献,筛选2004-2014年的有效文献,对近年来有关该制药论的技术应用、辅料应用及药理变化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结果:共查询到相关文献97篇,剔除75篇,得到有效文献22篇。结合徐灵胎的制药原则,可将其概括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恶为制、相畏为制、相喜为制;制法主要包括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经整理表明,近年来徐灵胎的制药论依然广泛应用于中药炮制的工艺、辅料及药理研究中。结论:应用徐灵胎的制药原则与制法研制新的炮制辅料与炮制工艺,可为炮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将传统制药理论古为今用,充分把握其科学内涵,可让该制药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田海红;王瑞菊;赵文军;王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