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康玉霞;王莹;郭飞燕;王晓娟
目的:建立测定枳壳与常山胡柚及多个炮制品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评价枳壳与常山胡柚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及《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枳壳项下的规定,对枳壳与常山胡柚及两者的不同炮制品进行水分和灰分的检查,并对所含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枳壳与常山胡柚经炮制后水分减少、灰分无明显变化。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枳壳炭下降显著,除枳壳炭外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要求。柚皮苷、新橙皮苷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2845~0.2845、0.0859~0.8586μg(r=0.9997、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3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5%~100.43%、98.36%~102.00%,RSD分别为1.45%、1.26%(n=6)。结论:枳壳与常山胡柚的检查和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炮制规范中含量测定的限量进行调整。
作者:宋剑锋;冯敬骞;徐礼萍;胡卫南;程闯;祝春仙;方一超;柴鑫莉;赵四清;胡建华;郑建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或多索茶碱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布地奈德粉吸入剂1吸,均为雾化吸入,每日1~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7、IL-33、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呼气峰值流速(PEF),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33和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FEV1/FVC、P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朱凯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19095N-123 INNOWAX毛细管柱,柱温为120℃,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载气为氮气,柱流速为6.0 ml/min,空气流速为450 ml/min,氮气流速为40 ml/min,分流比为20∶1,进样量为1μl。结果:樟脑和薄荷脑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612~6.12、0.593~5.93 mg/ml(r=0.9999、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00.7%、98.7%~100.7%,RSD分别为1.0%、0.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的含量。
作者:苟林宏;安宝文;王俊丽;刘肸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平消胶囊与参丹散结胶囊辅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C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CP组、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CP组患者给予CP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 CP+平消组患者给予平消胶囊6粒,口服,每日3次;CP+参丹散结组患者给予参丹散结胶囊6粒,口服,每日3次。各组患者均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各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总改善率、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CP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参丹散结胶囊均可辅助CP方案治疗Ⅳ期NSCLC,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单用CP方案好。
作者:王蜀梅;李钧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CPR)成功但并发复苏后综合征(PRS)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6例心搏骤停后经CPR成功且并发PR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注射,12 h 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 d。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24、48、72 h时心肌酶谱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羟丁酸脱氢酶(HDB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肾功能指标[肌酐(Cr)、血尿素氮(BUN)]、病情预测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乳酸(La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上述所有指标水平均在同组ROSC即刻上下波动,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控制PRS患者机体的炎症因子,改善病情预测指标,提高存活率。
作者:卢翔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片10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吡酯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1次/d,之后每周增加25 mg,大剂量≤20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痫样放电波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3个月后<1个月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波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较单用卡马西平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当。
作者:罗云波;彭思璐;许学杰;唐兴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线纹香茶菜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异夏佛塔苷含量的方法,以确定线纹香茶菜的佳采摘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5μl。结果: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异夏佛塔苷检测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3~5.68、0.31~7.76、0.45~11.30μg/ml(r=0.9999、0.9998、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1%~98.9%、97.4%~101.3%、95.5%~98.8%,RSD分别为1.8%、1.7%、1.4%(n=6)。采收于每年4-5月、7-8月的线纹香茶菜中上述3种成分含量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线纹香茶菜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异夏佛塔苷的含量;线纹香茶菜的佳采摘期为每年4-5月、7-8月。
作者:卢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为文冠果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对文冠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文冠果中含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甾类、香豆素类等,并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抑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冠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对全方位综合利用文冠果这一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商庆辉;孙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6例有高危因素的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至3个月予以弹力袜物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支,皮下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利伐沙班片1片,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股浅静脉内径(FSV)、腘静脉内径(POPV)、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D-二聚体(D-D)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SV、PO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POPV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P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仍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利伐沙班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
作者:侯训凯;林永杰;石恩东;王炳臣;王国伟;孙庆山;王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红芪中活性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肃产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多糖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红芪中浸出物含量。以因子分析法分析其活性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影响红芪分布的4个公因子为热量、地理、光照、降水,其中热量是关键性因子。≥10℃积温是对红芪多糖含量影响显著变量;纬度是对红芪中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含量影响显著变量;年均辐射量是对红芪中浸出物含量影响显著变量。结论: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红芪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红芪品质是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李成义;强正泽;王燕;李硕;王明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153例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均分为A、B、C组。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前30 min应用镇痛药物。A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2μg/kg;B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2.5μg/kg;C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2μg/kg+氯胺酮85μg/(kg·h)。观察各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4、8、16、24、48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amsay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麻醉后4、8、16 h时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比较及各组患者麻醉后24、48 h时Ramsay评分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C组48 h除外)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麻醉前,但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镇痛泵平均按压次数<B组<A组,A、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在不降低镇痛效果的情况下,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南忠庆;张明晓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测定风湿关节炎片中松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HPLC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82∶18,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MS/MS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80∶20,V/V),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0.5μl,离子化模式为ESI+,雾化气压力为25 psi,气体流量为8.0 L/min,毛细管电压为4000 V,毛细管出口电压为120 V,母离子为303 m/z,扫描范围为50~500 m/z,干燥气温度为350℃。结果:松香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5~100.0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回收率为96.75%~98.11%,RSD为0.53%(n=6)。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风湿关节炎片中松香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建龙;曲艳丽;徐彤彤;邢潇;张彦飞;贡济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测定强力枇杷露中薄荷脑含量的方法,并对市售56批次强力枇杷露中薄荷脑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INNOWAX毛细管柱,柱温采用恒温130℃(保持7 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3 ml/min,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000μl。结果:薄荷脑质量浓度在0.00707~0.1414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37%;加样回收率为94.3%~99.6%(RSD=1.86%,n=6)。56批次强力枇杷露中薄荷脑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强力枇杷露中薄荷脑的含量测定。抽样结果表明,有必要更新该制剂的含量检测项目,加强对其质量控制。
作者:柴鑫莉;祝春仙;姜玲丽;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巴俄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测定二苯乙烯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哈巴俄苷、二苯乙烯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5558~8.8934μg(r=0.9999)、0.0106~0.3402 mg(r=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8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0%~101.35%、96.67%~100.83%,RSD分别为1.43%、1.4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婧;黄维洁;杨苏蓓;张如松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滋补肝肾丸中女贞苷、特女贞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lite C18,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0~30 min为224 nm、30~50 min为351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女贞苷、特女贞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6.75~135.00、6.54~130.80、4.90~98.00、6.42~128.4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0.9998、0.9994、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25%;加样回收率为96.15%~99.96%,RSD<2%(n=6)。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滋补肝肾丸中女贞苷、特女贞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玉娟;陶利;崔苏镇;梁竹;周金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陕西和四川两省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单位的工作开展现状,为ADR监测工作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ADR监测工作的概况,以陕西省和四川省ADR报告单位(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群抽样,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8份,陕西省100份,四川省98份。陕西和四川受访ADR报告单位专门建立ADR监测部门的分别为61家和63家,专门配备人员负责ADR工作的分别为98.0%和100%;ADR监测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绝大多数隶属于质量管理部门,在医疗机构大多隶属于药剂科;大多数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但大多数工作职责不够明确;有专门用于ADR监测工作的预算的分别为13家和23家;与当地ADR监测中心有交流沟通的分别为87家和89家,但信息反馈情况不理想;对工作人员有进行了相关培训的分别为80.0%和83.0%;制度建设方面,建立标准工作流程的情况相对较好,其他相关制度建设尚不够理想;发现ADR后会立即上报的分别为89.0%和96.9%,会对上报的ADR进行备份记录的分别为88.0%和96.9%,上报形式以网络报告形式为主;工作满意度评价方面陕西省的平均分高于四川省。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建议通过调整人员构成、购买相关软件资源、完善工作职责、加强资金支持等措施促进其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雪梅;郭佳栋;冯变玲;杨世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34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中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45例患者中,用药过程中发生白细胞持续减少的患者有205例,占15.24%。其中,60岁以上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54.15%;联合用药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57例,占联合用药总例数的20.14%,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发生率(13.9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63.36%,显著高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发生率(3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3.0×109~3.9×109 L-1的有113例,占白细胞减少总例数的54.63%,与其他白细胞计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无不适主诉及明显临床症状,且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且联合用药及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更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相关的白细胞减少虽可治愈,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故应在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汪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虽然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新分支,但却明显有别于蛋白质组学,主要体现在其调节生命活动方面。药物研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目标识别、作用机制阐明、信号网络构建、药物重新定位和复合分层、药物毒性预测、药效学和目标接触生物标志物识别以及患者的分层等,而在计算机软件分析的帮助下,利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有助于以上各个方面研究的顺利开展。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冬;郑礼胜;雷勇胜;钱钧强;王晨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为提高药学专业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我校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为试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我校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建立了合理的考核办法。结论:通过对我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陈灿;蒋庆琳;臧志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测定芪黄胶囊中青藤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8,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青藤碱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003~10.0160μg(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为98.80%~100.94%, RSD为0.7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芪黄胶囊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阳勇;罗维早;梁旭明;秦伟瀚;卿大双;王德江;王颖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