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关键词:富氧, 海拔, 高原, 人体, 血液流变学
摘要: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移居人群血清肌钙蛋白I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健康移居人群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海拔4 700m地区100名健康男性(部队官兵)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100名健康男性血清cTnI测定值均>1 000ng/L,平均为(1 370±180)ng/L,与该方法正常人参考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健康移居人群的心肌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作者:高红;王立萍;祁钊;周晶萍;阿祥仁;任卫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富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分析

    目的:比较西宁地区、平原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三组血浆胃动素水平与疾病相关性.方法:选择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32例,平原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20例及健康志愿者20例,测定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西宁地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血浆胃动素水平24例升高、5例降低、3例正常,平原组15例升高、2例降低、3例正常,血浆胃动素水平健康组与平原及西宁地区之间、西宁与平原地区之间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西宁组、平原组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西宁地区组血浆胃动素低于平原组,考虑与中度高原地区缺氧有关.

    作者:宋秋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方红景天对居住海拔5 380m一年青年睡眠呼吸障碍的调节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富氧室对高原5 380m移居者记忆与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0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105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70例,非手术治疗35例.死亡23例(21.9%),存活82例(78.1%).随访8个月至4年,49例恢复正常,29例CT提示脑软化灶,4例继发外伤性癫痫.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应尽早确诊,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阿晓军;马越;李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失血性休克与液体复苏

    高原地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与平原地区相比,其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在抢救高原地区出血性休克病人时,除按平原地区病人常规评估外,还需紧密结合高原地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做出正确评估.

    作者:陈光安;公保才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返高原再患高原肺水肿58例分析

    重返高原及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是诱发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具有个体差异及易感性.本文就我院1990年9月-2003年9月收住的58例共发病146次HAP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多次发生HAPE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

    作者:刘争建;王立志;肖蓬勃;周军;景雅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XT-400B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高原地区外伤性骨不连18例临床体会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 600m[1],外伤性骨不连发生率高,明显高于平原地区,是高原地区骨折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骨科医生所面临的棘手的问题,传统的自体骨移植,由于创伤大,痛苦及并发症多,大多数病人不愿接受.我院骨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XT-400B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高原地区外伤性骨不连18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喜民;李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3例高原心源性猝死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73例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并探讨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措施,降低高危人群SCD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1959年11月至2004年3月73例SCD的尸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原SCD较平原检出率低(P<0.01);结论:青海高原SCD的发病率较平原低,冠心病为SCD的首位病因.

    作者:逯金海;卜凤珍;宋吉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DMAP对缺氧红细胞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效应特点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维奥欣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手法复位外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评价

    锁骨骨折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文献报道很多,但有关在高海拔环境下应用石膏绷带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评价未见有报道.我院地处海拔2 800m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氧分压低,自1996年1月-2001年11月间收治4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石膏绷带外固定23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26例,现将疗效评价如下.

    作者:马国治;牛莉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拔5 380m富氧室对士兵力竭运动后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原鼢鼠、鼠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

    目的:主要对高原土生动物(鼠兔和鼢鼠)与移居高原Wistar大白鼠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讨高原土生动物低氧适应机理及临床应用开发前景.方法:所选用动物放血处死进行肺灌洗,得到的肺灌洗液采用FLONH方法萃取脂质并测定磷脂(TP)、磷脂酰甘油(PG)、卵磷脂(PC)和饱和卵磷脂(SPC).肺灌洗液经高速离心后按Bhattec harrya提取蛋白成分,粗提物采用紫外和克氏定氮法测定.结果:Wistar大白鼠肺灌洗液中磷脂、磷脂酰甘油、卵磷脂和饱和卵磷脂低于高原鼠兔和鼢鼠(P<0.05);Wistar大白鼠蛋白质含量也低于这两种土生动物(P<0.05);高原鼠兔和鼢鼠含量基本接近.结论:高原鼠兔和鼢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维持正常肺功能和适应高原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Wistar大白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降低标志着对高原低氧的不适应.

    作者:陈华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宁地区不同麻醉方法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增多,随着临床麻醉医师对硬膜外麻醉下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影响认识的深入,国内已逐渐由全身麻醉改用硬膜外麻醉,而我院地处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大气压(386~588 )mmHg,空气PO2(122~123)mmHg的低氧环境,长期受缺氧的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旨在观察此环境下硬腹外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作者:姚泽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原青年移居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原青年移居者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方法:检测38例青年移居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并与36例健康藏族世居青年进行比较.以平原健康青年作为对照.结果:移居者较藏族世居组及对照组t-PA活性降低(P<0.05),PAI活性增高(P<0.05),各组之间Fbg含量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原青年移居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作者:雷应权;彭顺舟;冯国君;任雨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宁地区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监测与妊娠结局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因围产儿病死率、围产儿病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高被列为高危妊娠.西宁地区海拔高度为2 260m,属中度高原地区,大气氧分压为10.93kPa,氧含量只有平原的75%[1],这将进一步加剧ICP患者胎儿宫内缺氧状态.因此,临产前预测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对我院产科两年中住院治疗的ICP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拉见措;赵红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氧反应和屏气反应在急性高原反应预测中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评定371例胸外伤伤情

    在高原地区创伤评分方面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1999年-2003年胸部创伤371例用严重度评分法进行评定伤情.目前创伤评分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有院前评分和院内评分两大系统,而院内伤情严重度评分法仍多用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法.它既能估计伤情以指导治疗、预测预后,又能进行创伤流行病学研究.以评定医院的救治水平.

    作者:马良泰;高哲俊;冶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