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安;公保才旦
目的:比较西宁地区、平原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三组血浆胃动素水平与疾病相关性.方法:选择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32例,平原地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20例及健康志愿者20例,测定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西宁地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血浆胃动素水平24例升高、5例降低、3例正常,平原组15例升高、2例降低、3例正常,血浆胃动素水平健康组与平原及西宁地区之间、西宁与平原地区之间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西宁组、平原组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西宁地区组血浆胃动素低于平原组,考虑与中度高原地区缺氧有关.
作者:宋秋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地处海拔2 260m地区,自1989年3月-2004年5月共实施新生儿麻醉165例,现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65例,男128例,女27例,年龄2小时~30天,体重1.6kg~3.8kg, ASA(2~4)级.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手术种类:先天性无肛、消化道穿孔、胆道梗阻、脊膜膨出、腹裂、嵌顿疝、小肠闭锁、股骨骨折、脐膨出、骶尾部畸胎瘤、胎粪性腹膜炎、幽门肥厚性狭窄、颅内血肿、先天性食道闭锁并气管瘘.
作者:屈青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增多,随着临床麻醉医师对硬膜外麻醉下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影响认识的深入,国内已逐渐由全身麻醉改用硬膜外麻醉,而我院地处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大气压(386~588 )mmHg,空气PO2(122~123)mmHg的低氧环境,长期受缺氧的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旨在观察此环境下硬腹外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作者:姚泽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是高原地区的一种特发病,多见于自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3 000m)或由高海拔地区到更高海拔地区的旅居者.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是AMS的常见类型之一,也是AMS严重的类型,其病死率特别是高原昏迷的病死率居各型AMS之首,约5%~16.7%(海拔3 658m处)[1].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HAC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各国高原病学者对AMS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HACE导致的死亡仍时有发生.所以HACE的诊断和治疗仍是AMS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现就HACE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岩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并发高粘血症者明显高于平原地区[1],可见高粘度血症是高原肺心病突出的特殊问题.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高原地区(海拔2 260m~3 200m)肺心病并高粘度血症患者46例,现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会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高原地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与平原地区相比,其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在抢救高原地区出血性休克病人时,除按平原地区病人常规评估外,还需紧密结合高原地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做出正确评估.
作者:陈光安;公保才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高原地区创伤评分方面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1999年-2003年胸部创伤371例用严重度评分法进行评定伤情.目前创伤评分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有院前评分和院内评分两大系统,而院内伤情严重度评分法仍多用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法.它既能估计伤情以指导治疗、预测预后,又能进行创伤流行病学研究.以评定医院的救治水平.
作者:马良泰;高哲俊;冶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200例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探讨西宁地区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根据.方法:用美国MET-1010 TCD仪对脑血管疾病患者Vs、Vm、Vd、PI、RI及频谱、音频信号等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做出相应的临床诊断.结果:脑供血不足构成比中青、中、老年组无明显差别(P>0.05);脑血管痉挛的构成比中青、中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脑血管狭窄多见于老年组(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西宁地区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
作者:李萍;祁钰;张富阁;张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主要对高原土生动物(鼠兔和鼢鼠)与移居高原Wistar大白鼠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讨高原土生动物低氧适应机理及临床应用开发前景.方法:所选用动物放血处死进行肺灌洗,得到的肺灌洗液采用FLONH方法萃取脂质并测定磷脂(TP)、磷脂酰甘油(PG)、卵磷脂(PC)和饱和卵磷脂(SPC).肺灌洗液经高速离心后按Bhattec harrya提取蛋白成分,粗提物采用紫外和克氏定氮法测定.结果:Wistar大白鼠肺灌洗液中磷脂、磷脂酰甘油、卵磷脂和饱和卵磷脂低于高原鼠兔和鼢鼠(P<0.05);Wistar大白鼠蛋白质含量也低于这两种土生动物(P<0.05);高原鼠兔和鼢鼠含量基本接近.结论:高原鼠兔和鼢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维持正常肺功能和适应高原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Wistar大白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降低标志着对高原低氧的不适应.
作者:陈华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及周边八县(海拔2 000m~2 500m)慢性胃炎发病特点及高原低氧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方法:选取65例我院胃镜室行胃镜检查的CG病人及活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分析内镜诊断和病理学诊断,并以问卷形式调查其生活状况资料.结果:内镜诊断CSG 43例,绝大部分病理学诊断为CAG(76.74%),其中近一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淋巴滤泡形成等癌前病变;内镜诊断CAG 21例,病理学诊断绝大部分为较重的CAG,且伴有较重的上述病变.结论:青海地区慢性胃炎较重,可能与高原低氧环境下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和内皮素(ET)水平增高,影响胃粘膜微循环血流量有关.
作者:杨桂英;熊元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73例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并探讨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措施,降低高危人群SCD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1959年11月至2004年3月73例SCD的尸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原SCD较平原检出率低(P<0.01);结论:青海高原SCD的发病率较平原低,冠心病为SCD的首位病因.
作者:逯金海;卜凤珍;宋吉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富氧室对高原移居者睡眠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 700m建立富氧室,12名移居高原30天的健康青年入室休息和睡眠10h,观察受试者睡眠前后SaO2的变化及出室后4h内SaO2的改变,并与常氧组比较.结果:富氧组入室1h后SaO2明显升高[(90.17±3.38)%,(94±2.17)%,P<0.01],第二日晨起安静时SaO2较睡眠前增高2.33%,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受试者出室后1h、2h、3h的SaO2依次为(95.5±1.00)%, (93.83±1.64)%, (93±2.17)%,与常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结论: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可明显改善移居者睡眠前后的SaO2,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哈振德;何通晗;邢国祥;张西洲;崔建华;王伟;马勇;张芳;简新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