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余静;张缤
患者男性,25岁,因突感心悸、胸闷、气短就诊.体查:神志清,精神较差,心界不大,心率167次·min-1,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压16/10 kPa.心电图(图1)可见清晰呈锯齿状的F波,F-V间期不等,F-F间期匀齐为0.20 s(300次·min-1),FⅡ、Ⅲ、avF倒置,FV1直立,为Ⅰ型心房扑动.食道调搏图中可见规则的F波,呈4:1~6:1下传.QRS波群呈两种形态,频率快时连发二个略宽大畸形的QRS波群≤0.12 s,V2呈M型,酷似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作者:谢红莉;王述兰;窦秀琴;张璐;李晓莉;任格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调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逐渐被公认,如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降低总死亡率.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效益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盛开;伏静媛;宁金民;吴俊兰;赵毅;贾效谊;范晓涌;王银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术中的积极配合和全面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必不可少的.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9月304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术中护理要点与相关的配合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药素毓;韩霞;马春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系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的效应物质,其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血管张力、血流及促进细胞生长、增生等方面.AngⅡ不仅通过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促进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而且能诱导单核细胞活化,促进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炎症介质加重细胞损伤.
作者:王琼英;余静;常鹏;张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2年3月至2004年8月,我们共对6例双径路、3例预激综合征、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双径路和1例I型房扑患者分别进行了慢径路改良射频消融7例,旁道阻断性射频消融4例和在下腔静脉开口与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线形切割消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永进;白玉云;崔如明;张钲;王景凤;石翠霞;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经皮血管闭合器(ANGIO-SEAL)闭合动脉穿刺部位,效果理想、方法可靠.现将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白明;白锋;药素毓;潘明;张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男性,2岁3个月,体重12 kg,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以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先插入ID 4.5带套囊气管导管,在过声门后因阻力大而放弃.再次面罩加压供氧后,插入ID 4.5无套囊气管导管,导管深度距门齿13 cm,手控呼吸确认无气道漏气现象,用胶布固定牢靠,随即行机控呼吸:潮气量10 ml·kg-1,频率22次·min-1,气道压12~16 cmH2O(1.18~1.57 kPa).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顺利.
作者:张巧燕;李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空管药物疗法以操作简便、疗程短和疗效满意为突出的优点,深受临床医生的欢迎,更为患者接受.笔者对牙髓坏死、坏疽、急慢性根尖周炎的乳牙采用空管疗法,其中资料完整者212人,共246只乳牙,经临床、X线牙片观察,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9岁,因心悸、气短、下肢水肿2月,就诊我院.超声心动示:双房及左室内径增大,左室心尖部异常团块回声.超声诊断:(1)血栓可能性大;(2)二尖瓣及三尖瓣少到中量返流;(3)肺动脉高压(轻~中度).体查:体温36.5℃,心率100次·min-1,呼吸24次·min-1,颈静脉充盈,口唇发绀,心尖部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右上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作者:张宏;马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非颅底骨折性海绵窦瘘的法医学临床鉴定.方法搜集完整的临床资料和详细的检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本例海绵窦瘘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结果本例海绵窦瘘的形成与头面部拳击外力作用有关,并非颅底骨折和原发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结论本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认定为重伤较为妥当.
作者:陈亚平;关江玲;孙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87年-2003年共行输卵管吻合术268例,现将1993年以来随访的68例受术者报告如下:
作者:章贵萍;牛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研究试图揭示心力衰竭病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之间的关系.
作者:吴俊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介入治疗器械的改进,各种导管直径越来越小,使得经绕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可能,日益为心脏介入医生和病人所接受,并逐渐在我国各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得以推广.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对比观察,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手术的优缺点.
作者:刘宇;张义江;刘永斌;李华承;邹志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已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全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故有关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就更具有临床意义.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关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已得到公认.此外,可能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改变,如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等,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FHIT基因是一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它的失活与人体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现就FHIT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刘玉琴;高英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13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年,发作40小时入院.患者1年前突发不明原因的心悸、心慌、胸闷并伴头昏、气短、肢体无力,但无意识丧失,持续约1小时自行缓解.此次住院前40小时上述症状再发并伴恶心、呕吐.门诊心电图报告:阵发性室上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王永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冠脉造影开展以来,大量令人信服的资料证明心绞痛患者可以不伴有心电图ST-T改变,有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不一定是冠心病.我科对2003年至今收治的13例心电图正常但有临床表现的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报告如下:
作者:王玺;王平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发展过程中,支架取代于单纯球囊扩张使PCI术后再狭窄由40%~50%降至20%~30%,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如何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是PCI术的一个难点,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的临床应用被誉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中的第三个里程碑.本研究观察了69例冠心病患者置入CYPHER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白锋;张钲;马庆华;潘明;白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状动脉再通术后采取细胞保护措施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是特征性的改变之一.本文就阿米洛利在防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作用是否与预防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有关作了初步的研究,旨在为该药物临床用作细胞保护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凌;胡静泠;张卫泽;张明旭;张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血清肌蛋白酶(Mb)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被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fion,AMI)的重要指标.但众所周知,Mb和CK-MB并非心肌细胞的特有.近年来,一种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AMI的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超过了CK-MB,并且cTnI在AMI发生后在血中维持较长时间,拓宽了诊断AMI的窗口.本文通过检测31例AMI和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ungina pectoris,UAP)病人血清cTnI、Mb和CK-MB,探讨cTnI对AMI的诊断价值.
作者:杜景柏;张思宁;郭颖;林丽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