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罗汉果中多糖含量

彭瑾;张蓉;彭梅

关键词:罗汉果, 多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为寻找新的罗汉果培育地提供参考。方法以 D-无水葡萄糖作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480 nm波长处对10批罗汉果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产地罗汉果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罗汉果多糖的含量差异较大,广西三江县的罗汉果多糖含量为福建上杭县的2倍。结论多糖含量的分析结果验证了广西北部地区为罗汉果的道地产地。栽培于江西南部南康市的罗汉果多糖含量也较高,该地区也可初步作为罗汉果栽培的重点地区进行深入考察验证。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清肠合剂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胃肠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肠合剂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胃肠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感染,并配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术后6h予中药清肠合剂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 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上皆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 P<0.05);治疗组术后无肠梗阻发生,对照组的发生率为5.00%( P<0.05);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 P<0.05);治疗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并未出现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采用清肠合剂灌肠,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早期切口感染、腹胀及感染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减轻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世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校药剂学专业研究生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体会

    目的:提高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能力。方法结合近年来高等药学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和体会,对医院药学部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及提高进行浅析及探讨。结果药剂学专业研究生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需高校、导师及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协同努力,更需要与企业的高效联合。结论提高高校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能力对高等药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玲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混悬滴眼液中苯扎氯铵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氯替泼诺妥布霉素复方混悬滴眼液中防腐剂苯扎氯铵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pherisorb S5 CN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四氢呋喃(52:39:15),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16 nm,柱温为30℃。结果苯扎氯铵质量浓度在0.04~0.20 g/L( r=0.9999,n=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0.59%( 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混悬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龙华;宿洁;陈涛;卢京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中应用的专利信息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在中国申请的三氧化二砷应用于医药领域的专利信息。方法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和Soopat专利搜索引擎,检索在我国申请并公开的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中应用的发明专利,并从其专利申请数量、区域分布数量、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技术动向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01年后增长趋势显著;国内专利申请人所在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及浙江沿海一带;国内申请量远高于国外在中国的申请量,国外申请量仅为4.44%,但国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药和药物制剂,国外则均为化合物;职务专利占申请总量的43.70%,申请人主要为大学(研究所)、公司、医院。结论我国在三氧化二砷的医药应用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专利的维护和成果转化率不高;三氧化二砷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应用价值,尤其具有广泛的抗瘤谱,故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

    作者:邢爽;刘兰茹;岳鹏;刘培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治疗小儿遗尿48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将96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小儿遗尿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1),且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血浆渗透压、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0.01),且较对照组增高幅度更大( 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能有效改善遗尿患儿遗尿次数,减少遗尿量,改善睡眠深浅程度,并提高患儿血浆渗透压和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易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黄祛痛喷雾剂中秋水仙碱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山黄祛痛喷雾剂中秋水仙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秋水仙碱质量浓度在2.0~50.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A=35181.93 C+8.72( 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为2.23%( n=9)。结论该方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为后期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虞阳;林新艳;唐雯慧;殷书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柿叶总黄酮的初步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柿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质量研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总黄酮中的芦丁、槲皮素、山柰酚进行定性鉴别;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总黄酮的水解苷元槲皮素、山柰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供试品溶液大吸收波长为410 nm。槲皮素质量浓度在9.6~57.6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0.47%( n=6)。山柰酚质量浓度在9.28~55.6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0.55%(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柿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初步质量控制。

    作者:黄顺旺;乔金为;左亚锋;李正;陈师农;孙备;吴德玲;李玲芝;宋少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全管理对策用于预防临床给药错误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对策预防临床给药错误的效果。方法比较医院2013年(实施安全管理前)及2014年(实施安全管理后)患者出现用药错误的比率。结果2014年119429人次患者中发生用药错误489人次(0.41%),显著低于2013年的95198人次中发生用药错误599人次(0.63%),P<0.05。结论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用药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付廷雄;邓艾平;李春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秋水仙碱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规律、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秋水仙碱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文献中共报道秋水仙碱致不良反应病例14例,男、女患者分别占71.43%和28.57%;主要以骨骼肌肉系统损害(18.18%)、消化系统损害(18.18%)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67%)为主,未见报道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重视秋水仙碱致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严格用药指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陶晓璇;李刚;张增珠;王丹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凌霄花化学成分及与其伪品鉴别的研究进展

    凌霄花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醇、脂肪酮、脂肪酸、酚酸、cyclohexylethanoids、五环三萜、黄酮及花色素、环烯醚萜及其苷、苯丙素苷、挥发油等,常见伪品主要有泡桐花、洋金花、闹羊花、木槿花等。该文综述了凌霄花化学成分及与其伪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研究进展,为中药凌霄花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来李娟;杨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胶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修订并提高六味地黄胶囊的质量标准,增加熟地黄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9:9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6 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马钱苷进样量在0.099~1.3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为1.43%( 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能更好地控制六味地黄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竞;王艳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妇幼保健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近几年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4年出院的85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围术期预防性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逐渐降至30%以下;使用品种主要以第2代头孢菌素类为主;首次给予抗菌药物时间多数为术后;总预防用药时间以超过24 h占多数。结论该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现已符合规定要求,但使用品种选择起点偏高,预防用药时机和总预防使用时间仍不符合有关规定。

    作者:桂洪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30℃。结果红景天苷进样量在0.26692~6.67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3%,RSD为1.19%( 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有效,可用于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苏小军;杨怀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0例

    目的:探讨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第1周口服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兰索拉唑片。观察组患者第1周口服大蒜素胶囊+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大蒜素胶囊+艾普拉唑肠溶片。停药后复查内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观察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 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 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为(1.52±0.5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0±1.20)d( P<0.05);两组的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的五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有较高的根除率,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较高,用药后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较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渭;赵善池;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地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创新策略

    目的:促进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和创新。方法对某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其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于大数据思维提出了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即建立“大数据思维”,创新药品安全监管模式;构建大数据中心,完善信息驱动下的药品安全监管模式;建设药品信息、医药企业主体信息、医药企业行为三大基础数据库,夯实信息互联互通基础。

    作者:罗莉;陈晓隽;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麻甘颗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1例

    目的:观察小儿麻甘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麻甘颗粒。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 P<0.05);治疗组在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的缓解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强;袁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白柏颗粒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白柏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白术、党参、茯苓、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甘草酸质量浓度(以甘草酸单铵盐计)在6~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9%( n=6),RSD为0.6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玉鹏;黄顺旺;陈师农;孙备;李玲芝;宋少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急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3.75±0.99)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89±1.78)h( P<0.05);观察组患者嗜睡、恶心呕吐、面红、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 P<0.05)。结论在常规纳洛酮静脉滴注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更佳,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迎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炎胶囊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目的:探讨连续灌胃给予肾炎胶囊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给予大鼠肾炎胶囊1.5,0.5 g/kg(分别为临床拟用剂量的50倍和16.7倍)连续灌服6个月,停药1个月,分别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及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剂量组大鼠发育正常,各项检测指标未见与用药相关的异常变化,主要脏器病理形态未出现明显毒性病变。结论肾炎胶囊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作者:范治云;谭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临时进药管理实践研究

    目的:规范医院临时进药行为。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时进药管理,建立有临床药师参与的规范化制度和流程,并设计相关软件来规范临时进药行为。结果2014年临时进药申请数共643次,超适应证申请占55.68%,抗菌药物申请占12.65%;不合格退回申请数74次,占总申请的11.51%,其中申请理由不充分占54.05%,填写不规范占44.56%。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时进药管理,能进一步规范临时进药行为,同时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提供平台。

    作者:顾嘉钦;潘雁;沈云婕;朱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