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园;刘国龙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锌的异常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关于癫痫与锌之间关系的文献,将微量元素锌与癫痫的关系作一综述。结果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的异常放电,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锌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了细胞膜的稳定、酶和DNA的合成、激素的合成分泌、机体的生长发育等过程。锌在脑的海马中浓度很高,且多分布于海马的齿状回苔藓纤维突触的囊泡中。微量元素锌的异常与癫痫的发生、发展等过程密切相关,但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尚无明确定论。结论微量元素锌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柳;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服莫西沙星联合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对非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17例中到大量非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胸腔置管引流,试验组1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每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试验组2将吡嗪酰胺替换为莫西沙星口服,每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记录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复查3组患者胸部CT观察胸膜肥厚粘连情况。结果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胸膜肥厚程度明显减轻,胸膜粘连发生率明显减少( P﹤0.01),且试验组2较试验组1胸膜肥厚及粘连减轻更明显( P﹤0.05);试验组2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对非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有很好的预防胸膜肥厚粘连作用,且胸腔积液吸收充分,完全吸收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2011年至2013年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神经外科病区医院感染发生率、各种病原菌的检出率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神经外科病区医院感染率在6%左右,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约占1/2。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试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尚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应加强要去临床管理,临床医生和药师共同努力,以降低细菌耐药性产生。
作者:陈兢;左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儿科用药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儿科门诊处方1842份,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从药物给药途径、剂型、药理作用、中西药联用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医院儿科用药,口服给药途径为主要途径;处方剂型的64%适应儿童用药特点;西药处方主要集中在抗病毒、抗感染、补充微量元素方面,中成药处方主要集中在消食健脾、清热解表方面;中西药联用的处方约占60%。结论医院儿科门诊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联用和重复用药等问题,需要加强合理用药监控水平,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石敏娟;杨莲芳;刘军峰;袁秋贞;高锦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146例,对住院期间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率为42.47%,低于其他多数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影响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心力衰竭或陈旧性心肌梗死;使用率较高的钙通道阻滞剂为地尔硫和氨氯地平。结论该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对部分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使用指征不够明确、过于顾忌不良反应等问题,建议加强合理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相关培训。
作者:高柳;姜甜;贾友宏;李一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药源性低血糖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因药源性低血糖入院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共27例患者因药源性低血糖入院,其中糖尿病21例,非糖尿病6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44~84岁,平均(66±13.2)岁;9例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心悸、大汗、乏力,18例患者伴发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不清,胡言乱语,意识丧志,昏迷;低血糖发作时查血糖均不超过3.9 mmol/L,其中低1例仅0.9 mmol/L。怀疑药物频次高的是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结论因药源性低血糖入院多起病急,危害大,且高龄患者居多。应加强用药教育,预防药源性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李久旭;梁潇;张楠;李芳;汤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4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气、心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8.46%(χ2=5.0671,P=0.0244﹤0.05);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心功能较前均有改善,治疗组Ⅰ级、Ⅱ级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Ⅲ级、Ⅳ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丹参多酚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和心功能。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8例,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分析TIMP-1和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总生存时间(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全组肿瘤组织TIMP-1阳性表达率为57.14%,HER-2为42.86%,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均无关( P﹥0.05);TIM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 P﹤0.05);HER-2与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状态有关( P﹤0.05)。TIMP-1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61.79%,低于TIMP-1未表达者的66.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R-2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56.43%明显低于未表达者的64.32%( P﹤0.05)。结论 TIMP-1表达者可能与肿瘤淋巴转移、组织分化有关,但不能作为不良预后的独立指标;HER-2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较低,可作为不良预后指标。
作者:庞菁春;樊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40例,术前、术后均给予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比较两组术后1d及2d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d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明显降低( 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增高( 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P﹤0.05)。结论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朝;唐天生;唐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云南黄连中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等单体生物碱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比较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质量的差异。方法 HPLC法采用色谱柱Venusil MP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三乙胺调pH=5.0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5 nm;UV法于349 nm波长处测定总生物碱吸光度。联合上述方法对10批云南黄连药材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0.2000~2.0000,0.0924~0.9240,1.2780~12.7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61%,97.35%,99.03%,RSD分别为1.28%,1.52%,1.19%( n=6)。UV法测总生物碱质量浓度在5.112~25.56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聚类分析能将不同产地的10批云连药材分为3类。不同地区商品云南黄连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对市场上云南黄连的质量状况起到良好的评价作用,可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云南黄连奠定基础。
作者:张德伟;封海霞;谢汉林;丁博;牟腊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美托洛尔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5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美托洛尔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16例,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美托洛尔致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关节疼痛各2例;室上性逸搏心率,窦性停搏,室上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颜面及双下肢浮肿,阵发性头痛、胸闷加重,干咳,脱发、白发,视物模糊及腹部肌肉酸痛各1例。结论临床应重视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
作者:李文军;罗敏;严郁;吴逢波;徐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胸科学会呼吸困难修正评分量表( MMRC )评分为(0.92±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9±0.81)分( 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阳俊;胡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探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结果芍药甘草汤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但对蛋清诱导的炎症无效;芍药的作用类似于芍药甘草汤,但药效较弱;甘草无明显的抗炎镇痛抗炎作用。结论甘草芍药汤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其与甘草提高芍药的作用有关。
作者:孙婷;姜建国;张广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国产碘海醇注射液与进口碘普罗胺注射液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成本与效果,为遴选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原则将2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碘海醇组(试验组)和碘普罗胺组(对照组),运用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对2种对比剂的效果和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2种对比剂的影像对比度、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2种对比剂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疗效可靠,安全,国产对比剂更经济,可很好地替代进口对比剂,满足社会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的要求。
作者:侯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量与药学人员配置,为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药师工作项目调查表,对门诊药房现有药师工作内容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踪观察统计,所有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汇总。结果该院门诊药房合理配置人员数约19人,结合日均处方量,约每人100张处方。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工作量的跟踪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作为合理配置人员数量的依据。
作者:罗奇彪;叶涛;尹笋君;夏显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上报的ADR报告202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和61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构成比分别为58.42%和33.17%;发生 ADR 药品种类主要为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及中药制剂和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分别占总例数的36.14%,20.79%和18.32%;静脉滴注给药是造成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9.31%),其次分别是口服给药和肌肉注射,构成比分别为15.84%和7.92%;皮肤系统反应、免疫系统损害多见,构成比分别是36.14%和30.69%;医师或护士主动上报ADR的比例达98.02%。结论医院应重视和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宁俊凯;黄阳;杨昌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消化内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结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原则及具体病例,给予1例患者抑酸、抗感染、止血、降门静脉压力、补液等措施。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重点关注抗菌药物选择、糖皮质激素使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医生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相关症状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提出合理建议,监护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梁游天;冯瑾;金晓玲;陈万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进口氯吡格雷联合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均口服进口氯吡格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再造影、冠状动脉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P﹤0.05),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P﹤0.05),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会玲;陈建玲;郝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男,82岁,主因“咳嗽、咳痰2周,胸痛10天”于2014年12月3日14:44入院。2014年11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白痰,无发热、胸痛、咯血,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等其他不适,未予重视。11月23日出现双侧胸前区疼痛,左侧为著,呈持续性隐痛,深呼吸或转动体位时无加重,仍偶有咳嗽、咳痰不适,自行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于12月3日门诊行胸部CT示贲门癌术后改变,吻合口周围壁略增厚;两肺渗出性病变,范围较2013-05-23片增大;双侧胸膜增厚,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当日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诊断为双侧肺炎;左侧胸腔积液;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贲门癌综合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入院后应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德国拜耳医药保健公司,批号为20131106,规格为每瓶0.4 g)0.4 g、每日1次抗感染,另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4 mg、每日1次对症治疗;按既往降糖方案早、中各口服瑞格列奈4 mg,晚口服阿卡波糖50 mg,入院前血糖控制稳定。住院期间血糖控制不佳,12月6日至11日起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空腹血糖低达2.2 mmol/L,餐后血糖低为3.9 mmol/L,12月7日起停用降糖药物,每日在密切监测血糖情况下口服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以纠正低血糖现象。12月11日(入院后第9天),诉四肢不自主震颤伴乏力感,家属诉患者睡眠时四肢不自主震颤并双手出现无意识抓取动作。追问患者及家属,上述现象初发生于入院后第6天,呈逐渐加重趋势,服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血糖达标后仍有此现象发生。综合考虑,盐酸莫西沙星致低血糖及周围神经不良反应可能性大,当日停用莫西沙星,次日血糖上升,恢复使用降糖药物,未再出现低血糖现象,血糖控制水平佳。12月13日四肢震颤乏力症状稍好转,12月15日诉四肢震颤乏力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韩锐;付桂英;王静;赵振满;任文静;吴坤;张婉璐;尹月;贾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肺结核患者60例均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6.67%比73.33%,P﹤0.05);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93.33%比66.67%,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盐酸氨溴索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