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1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5例。A组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止血并人工周期疗法,连服3个月经周期;B组予戊酸雌二醇片序贯安宫黄体酮片止血并人工周期疗法。对比两组止血时间,服药后随访3个月,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A组控制出血时间为(28.4±5.8)h,完全止血时间为(42.7±6.9)h,住院时间为(6.2±2.1)d,均明显短于B组的(36.2±7.1)h,(55.2±8.3)h和(9.0±2.9)d( P﹤0.05);72 h止血比例(98.18%)高于戊酸雌二醇组(89.09%,fisher,P=0.113);A组与B组分别有3例(5.45%)和8例(14.55%)停药后出现月经不规则出血;A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B组的85.45%(χ2=5.252,P=0.112);A组恶心、头晕、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B组的21.82%(χ2=4.681,P=0.031)。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人工周期疗法较戊酸雌二醇序贯安宫黄体酮并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率高,月经周期控制作用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具有优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吡格列酮联合达英-35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收治的105例久婚未孕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吡格列酮联合达英-35并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对照组予达英-35并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疗程24周,监测两组激素水平变化、排卵周期及妊娠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促卵泡激素(FS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FSH水平变化不明显;24周后,治疗组T(2.3±0.8)nmol/L,LH(7.3±2.1)U/L,LH/FSH(1.5±0.5),HOMA-IR(2.5±0.6),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nmol/L,(8.2±2.3)U/L,(1.8 ± 0.6)和(3.0 ± 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排卵周期取消率为16.54%、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1%和6.36%(χ2=13.379,P﹤0.001;χ2=7.503,P=0.006);治疗组妊娠率为34.55%,高于对照组的22.00%(χ2=2.020,P=0.1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4%,低于对照组的38.00%(χ2=2.550,P=0.110)。结论在常规使用克罗米芬促排卵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与达英-35能进一步改善激素分泌,优化排卵,减轻OHSS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作者:潘素荣;王孝良;吕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2008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文献,并对其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按既定检索方式收集文献123篇,按年份呈“之”字形走势,多以论著形式发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方向居多。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杨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B组单用纤溶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和B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较单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增加有效率,能缩短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孙彦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3年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配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7 d和14 d血压控制情况,14 d后综合疗效、药品不良反应和产妇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7 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剖宫产率、胎儿畸形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致畸风险。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更明显,血压下降更迅速,疗效更好。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亚叶酸钙治疗胰腺癌化疗患者反复口腔溃疡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案。方法将64例胰腺癌化疗合并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叶酸钙漱口。分别观察两组疗效、普食恢复及溃疡痊愈时间,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黏膜反应均较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普食和口腔溃疡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亚叶酸钙治疗胰腺癌化疗患者反复口腔溃疡安全、有效。
作者:于英莉;董小晶;王林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静脉维持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臂丛神经阻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后使用异丙酚静脉维持,试验组在麻醉后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和对呼吸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对呼吸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作为静脉维持麻醉药物,具有很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有利于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亚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医用弹力袜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8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医用弹力袜,观察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并联合医用弹力袜,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输血2例,便秘4例,住院时间(14.73±2.62)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35±0.87)分,超敏C反应蛋白(10.03±5.62)mg/L优于对照组的(3.52±1.33)分和(35.02±7.88)mg/L( P﹤0.05)。观察组干预后,大腿周径(46.51±1.25)cm,小腿周径(40.42±1.72)cm优于对照组的(50.52±1.97)cm和(42.16±2.45)cm( 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医用弹力袜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刘文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下肢骨科大手术的止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行下肢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对应的术式治疗原发病,对照组采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观察组采用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评价止血效果,于术前及术后72 h观察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虽然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但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PT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FI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未见显著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P﹥0.05)。结论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下肢骨科大手术止血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浩;黄兴锐;蒋元斌;王云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九制大黄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7:23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6~92μg/mL,3.8~76μg/mL,4.0~800μg/mL,5.0~100μg/mL和17.6~352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8%,99.04%,99.72%,99.59%和99.52%,RSD分别为0.80%,1.02%,0.50%,0.54%,0.92%( n=6)。结论 HPLC法可同时测定九制大黄丸中5组分的含量,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
作者:李莉;宋俊骊;王志梅;李晓敏;吴海霞;刘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胸外科手术患者口咽部细菌和真菌定植情况及其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并探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在减少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胸科手术后患者,入院时作咽拭子培养,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3 d每日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漱口;术晨再次作咽拭子培养,并在术后第3天作痰细菌和真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点细菌和真菌培养的阳性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前晨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和术后第3天痰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可降低口咽部细菌和真菌定植率,但是否能降低术后感染率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肖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情志干预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妊娠晚期引产的效果。方法选择124例拟进行引产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医嘱静脉滴注催产素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情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规律性宫缩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临产时间、总产程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规律宫缩开始时间短于2 h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69.35%比41.94%),宫缩持续时间不少于30 s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67.74%比43.55%),分娩结局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妊娠晚期引产的产妇进行情志护理干预,可改善宫缩情况,减少临产时间,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树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医院应用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的10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助产护理,观察并比较分娩方式、产程用时及出血量、疼痛分级,产妇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1.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 P﹤0.05);观察组的产程用时(286.9±132.5)min,总流血量为(192.1±17.1)mL,Ⅲ级以上疼痛发生率为1.96%,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5 ± 146.1)min,(213.2±19.5)mL,96.00%( 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并配合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用于无痛分娩,疗效较满意,能显著降低产妇疼痛,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匹多莫德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女性泌尿系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例复发性泌尿系感染患者治愈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左氧氟沙星抑菌治疗,每次0.1 g,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片治疗,每次0.4 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泌尿系感染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随访期前3个月、随访期后3个月感染复发率分别为5.00%,10.00%,11.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00%,19.00%,21.00%( 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2.0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匹多莫德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女性泌尿系感染的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和胃胶囊治疗糖尿病胃动力障碍(DG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加用益气和胃胶囊口服治疗。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动力物理指标、临床症候积分,检测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TL)水平以及胃内残留小钡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尤其是大便溏稀和嗳气症状改善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动力学物理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GAS水平略有上升,而MTL水平明显升高,胃内残留小钡条数则均明显减少( P﹤0.0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和胃胶囊治疗DGMD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服卡培他滨同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作为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术后分期为T3,T4和(或)N+的胃-食管交界处或胃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2次/日化疗,连服2周后休息1周,第21天重复1次;放疗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精确放疗技术( DT45~50.4) Gy,180 cGy/次,5次/周。B组接受6周期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其中卡培他滨1000 mg/m2每日2次,第1~14天;第1天静脉注射奥沙利铂130 mg/m2,第3~4周重复1次。结果 A组1,2,3年总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均高于B组;血液学毒性及外周神经毒性较B组发生率低。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口服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安全性较好,患者可耐受。
作者:张晕生;赵成会;王艳美;尚华;张学惠;李艳丽;张进;刘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01例,据入组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过敏、保护血管、抗感染及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连续14 d,同时每次HSP发病时亦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14 d后24 h尿白蛋白( ALB )、3 h尿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记录随访期内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例和9例伴轻度肾功能损害;治疗14 d后,两组肾损害病例分别降至2例和5例;研究组治疗14 d后,24 h ALB为(22.63±7.68)mg/24 h与3 h尿红细胞计数为(2.15±0.86)×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43±8.04)mg/24 h和(3.55±1.07)×104( P﹤0.05)。治疗前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不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出院后分别发生紫癜性肾炎(HSPN)10例、19例,排除入组时肾损害病例,两组肾炎发生率为22.22%比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9,P=0.011)。研究组出院后HSPN发生时间为(112.4 ± 20.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87.3±25.6)d ( t=2.678,P=0.012)。研究组治疗中未出现过敏、血小板减少及注射局部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 LMWH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可降低HSP肾损害患儿尿蛋白与血尿水平,同时能有效延迟HSPN发生时间,降低HSPN的发生率,且出血风险小,对于HSPN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厉红;郝冬荣;付辉;王兰英;岳爱红;杨晓莹;唐立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0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24 h 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4.96±8.67)%,每搏量(SV)为(71.64±28.62)mL,对照组分别为(32.02±5.98)%和(61.93±21.64)mL,观察组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结论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左西孟旦,是治疗CHF的理想方案,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武巧云;丁维强;吴月红;王云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在先前磺脲类降糖药的基础上再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8%( 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与睑板腺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睑板腺按摩和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12.87±3.51)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8.69±1.9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0.89)s和(4.21±1.52)分( P﹤0.05)。结论采用人工泪液、睑板腺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光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