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刘艳秋;孙安修;黄富宏;高小康;徐蔚蔚
目的:观察中草药双肾区外敷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N)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草药双肾区外敷治疗,监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RO,SCr,BUN,FBG均优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第1,6个月的复发率为2.00%和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30.00%( P<0.05)。结论中草药双肾区外敷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英辉;刘盼;杨立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中的应用及对临床疗效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将36例诊断为双重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的干预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EA)等指标,同时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医疗费用差异。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但糖化血红蛋白及 BMI,ALT,AST等未见明显改善,干预后 CREA增高(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除CREA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下降( 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11.11%比5.56%)。两组患者常规检测费用未见明显差异,但对照组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患者,能稳定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亦能显著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支出。
作者:蔡晓芹;蔡大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物理疗法治疗,包括推拿、牵引和针灸,对照组加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加服腰痹通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 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0.05)。结论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亚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羟苄唑滴眼液中苯扎溴铵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7 mol/L醋酸铵溶液(含三乙胺0.1%,用冰醋酸调节pH至5.0)-乙腈(35:6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盐酸羟苄唑滴眼液中苯扎溴铵质量浓度在13.215~66.07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 n=5),检测限为0.7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0.57%( 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盐酸羟苄唑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莉萍;高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高危型HPV宫颈感染患者2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患者睡前外阴清洗后阴道给药复方沙棘籽油栓,每次1粒,经期停用,疗程3个月;对照组患者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仅用清水清洗外阴。每6个月复查HPV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均禁性生活,禁用抗菌药物及其他阴道内用药物。另将治疗组患者根据HPV载量分为高、中、低载量组,3个月后检测HPV,评价患者疗效。结果3个月后,两组疗效构成差异显著( Z=2.982,P=0.003),治疗组转阴率(50.46%)与总有效率(80.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和63.73%(χ2=6.336,P=0.012;χ2=7.647,P=0.006)。治疗组不同 HPV 载量组临床疗效构成未见显著性差异(χ2=5.739,P=0.057),伴随 HPV 载量的逐渐降低,转阴率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病毒载量的3 组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0,P=0.364),总有效率差异显著,伴随HPV载量的升高,总有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12.994,P=0.002)。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对高危型宫颈HPV感染的干预效果显著,但其疗效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而下降。
作者:刘海杰;付冬华;王孝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后个性化出院用药指导与用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用药指导,试验组采用改进的个性化指导方案进行出院后用药指导。出院后15 d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因药物依从性差而引起的术后眼内炎性反应及切口恢复时间等方面,试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进行改进的个性化用药指导可提高患者院外用药的依从性,巩固白内障手术的效果。
作者:游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内服补中益气汤联合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儿遗尿症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内服补中益气汤联合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遗尿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锋;沈洋;张晓兰;李永章;杨冰琦;甄志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水平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应用卡培他滨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后监测血清CEA和CA-199的动态水平,分析其与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经化疗后3~5周检测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发现,有12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 CEA均处于正常水平,14例患者血清 CA-199水平也处于正常水平;血清CEA基线水平升高的58例患者和血清CA-199基线水平升高的56例患者化疗后血清水平均有所改变,其中CEA与CA-199水平下降超过25%的患者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该指标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低于25%的患者( P<0.05);化疗后CEA与CA-199水平下降超过25%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长于该指标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低于25%的患者( P<0.05)。结论接受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下降率是预测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有效指标。
作者: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治疗老年肿瘤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肿瘤患者(胃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服1组解毒化瘀方。1个月后对比分析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和75.92%,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29%和50.00%( P<0.05)。结论解毒化瘀方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化学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传信;王晓璐;仇淑真;杨海;邹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继续秉持质量、公平、效率的原则,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审评,完成了5261个药品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比2013年的审评完成量增加了12.9%。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高脂血症(HLM)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较常见,会对临床生化、血凝、放射免疫测定(RI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等检验项目造成干扰。分析HLM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并重点综述去除HLM对临床检验项目测定干扰的有效方法很有必要。该文就HLM的概念、对项目测定结果的干扰与消除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作者:汤桂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医院133例ADR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物8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0.08%),其次为中成药(16.54%);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比66.1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84%)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2.50%)。结论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作者:赵明琴;何文富;李雯;曾永保;孙浩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应用于医院特殊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流程及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的制订、实施并根据制度实施后出现的实际问题再采用PDCA法,以医院特殊药品整体管理情况为依据分析原因、拟订对策、定期检查效果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特殊药品管理的合格率由不足40%提高到90%。结论运用PDCA循环能促进特殊药品的管理。
作者:余志刚;程培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维康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持续口服厄贝沙坦片,每次150 mg,每日1次,疗程为12周,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肾维康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清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评价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1例(36.67%)、总有效27例(90.00%),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21.43%),总有效20例(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肾维康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更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损害。
作者:耿国民;李松林;高大汉;杨春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托伐普坦15 mg/d。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肺部罗音及下肢水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患者心、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肺部罗音、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得到改善,24 h尿量显著增多,脑利钠肽(BNP)水平显著降低( P<0.05),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托伐普坦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不适等症状和心功能,不会引起肾脏功能衰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超;赵月;赵瑞革;英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提高临床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结果与结论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突出临床药理学的临床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循证思维和理念,可提高临床药理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医药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作者:丁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湖北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祛痰和平喘的功效,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萜类和其他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主要包括镇咳祛痰、平喘、对平滑肌的作用、降压、耐缺氧、扩瞳等作用。该文对湖北贝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药品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徐定平;吴晶晶;周鑫堂;郜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降低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心肌酶数值升高均小于对照组,其心功能、心电图及心肌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能较好地提高患者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耐受性,特别是多疗程化学治疗后的患者受益更多。
作者:徐媛;刘艳秋;孙安修;黄富宏;高小康;徐蔚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 )和舒张压( DBP),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以及血尿酸(UA)、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0%(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BP和DB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UA,Hb,ALB,24h尿蛋白、血电解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跃刚;张振芳;张灵芝;王占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特色优势产业,其产业安全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在界定中医药产业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化发展及知识产权运行环境3个维度对影响中医药产业安全的知识产权要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及科技创新两方面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医药产业安全的作用路径。
作者:张玉蓉;汤少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