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姜亚莉;顾平荣;刘申香;黄富宏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GSTP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 VIP )、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GSTP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6篇文献符合要求,纳入研究,共5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P1313 GG基因型( GG vs AA,OR为4.80,95%CI为1.57~14.69)和AG基因型( AG vs AA,OR为3.42,95%CI为1.99~5.86)的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A基因型患者,而且变异基因型G携带者(AG+GG基因型)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野生型AA基因型患者( AG+GG vs AA,OR为2.38,95% CI为1.61~3.53)。结论中国人群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GSTP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
作者:邓健浩;修连喜;林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和运动神经速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和正中感觉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试验组提高更明显;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 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静;赵海;李海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采自陕西省的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取适量配制成溶液,用GC-MS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FFAP石英毛细管柱(30 m ×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20℃,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保持3 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5 min,载气为N2,流速为1.5 mL/min,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接口温度为230℃,离子源温度为220℃。结果共鉴定了5批野生薄荷挥发油中的67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薄荷醇、左旋香芹酮和乙酸松油酯。结论生长环境、居群和采收时间不同,陕西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很大。
作者:阎博;吴芳;刘海静;王国海;罗定强;郭耀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苯磺顺阿曲库铵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流动相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1.02%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1)-甲醇-乙腈(75:5:20),流动相B为1.02%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1)-甲醇-乙腈(50:30:20);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0μL,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苯磺顺阿曲库铵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05~1.0 g/L( r=0.9999),检测限为5 ng/mL( S/ N≥3);杂质E、杂质G、中间体Ⅻ和中间体ⅩⅢ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8~40.0μg/mL,1.2~60.0μg/mL,40~200μg/mL,1.6~80.0μg/mL( r≥0.9998),检测限分别为40 ng/mL,30 ng/mL,100 ng/mL,80 ng/mL( S/ N≥3)。结论该法检测苯磺顺阿曲库铵的有关物质,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杜云;王磊;顾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咽康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在无法测定半数致死量( LD50)的基础上,以大给药体积剂量(1.0 g/mL)给予小鼠炎康口服液,24 h内灌胃给药3次,连续观察7 d。长期毒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中、高[0.5,2.5,5.0 mL/(kg·d)]剂量组,给药量分别相当临床患者用药量的1,5,10倍;30 d后每组随机处死雌雄大鼠各5只,取尾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液生化学主要指标,对心、肝、肾、肺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时小鼠灌胃大耐受量至少相当于临床1次治疗量的300倍,且未见毒性反应。长期毒性试验时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液流变学、血液生化学主要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心、肝、肾、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咽康口服液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王璐;王震;李铁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三叶青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三叶青中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3种主要活性成分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测定三叶青鲜品及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法的三叶青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含量。结果三叶青鲜品和3种干燥方法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68,7.73,6.65,6.36 mg/g,总多酚含量分别为8.69,8.88,8.32,6.51 mg/g,多糖含量分别为6.39%,6.52%,4.87%,5.11%;传统的热风干燥方法对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造成的含量损失分别为17.18%,25.09%,20.03%,真空干燥对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造成的含量损失分别为13.41%,4.25%,23.79%,冷冻干燥的三叶青活性成分含量与三叶青鲜品相当,几乎没有损耗。结论不同的干燥方法对三叶青活性成分含量影响很大,冷冻干燥能大程度地保留三叶青活性成分,适合作为三叶青干燥加工方法。
作者:熊科辉;吴学谦;许海顺;么春艳;徐娟;吴大丰;张善华;沈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逍遥散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方药。文献资料显示,逍遥散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适于临证加减的优势。逍遥散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该文针对逍遥散在乳腺增生方面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明确其疗效范围及作用机制。
作者:陈薇;方志娥;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发腹内高压(IA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岁以上SAP合并IAH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10万U乌司他丁,均治疗1周。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腹内压(I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 )-6)、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免疫球蛋白A(IgA)的水平,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 P <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IAP,TNF-α,IL-6,DAO, IgA均较其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可提高老年SAP合并IA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腹内压和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作者:米忠友;张春;沈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咖啡因三主成分含量的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为35℃,流动相为甲醇-0.025 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至3.2)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咖啡因)、262 nm(马来酸氯苯那敏)、273 nm(对乙酰氨基酚)。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中3种主成分定量的方法。结论该方法将以前2个不同流动相2个系统测定3种成分的方法简化为1个流动相的系统中,用多波长HPLC法1次测定3种成分,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佳;李凤鸣;梁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的特点和要求,结合目前药品零售企业在新版GSP认证中面临的问题,探讨药品零售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于肖利;徐文;李振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则加用丹参酮ⅡA。结果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30.79±8.3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3.79±5.54)分( 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对照组为(21.86±7.53)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的(28.58±6.42)分( P<0.05);脑电图检测总异常率对照组为62.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0.00%( P<0.05)。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显著,患者康复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袆;刘博;苏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异烟肼与常见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临床上常见药物与异烟肼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异烟肼与常见药物联用需谨慎,需要联用者须掌握其用药时间及剂量,并密切观察,注意肝功能变化,中毒者要及时处理。
作者:文海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格列美脲(GM)片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聚维酮K30(PVP K30)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GM固体分散体(SD);采用显微扫描电镜( SEM ),X-射线衍射分析( XRD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 ),红外光谱分析( FTIR )技术对GM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定;制备GM普通片和SD片,测定溶出曲线,并用 f2因子法与以格列美脲片(亚莫利,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为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 GM:PVP K30=1:4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GM以非晶形态分散于PVP K30中,体外溶出度为89.28%,88.73%,90.76%,相似因子 f2为82.60,79.40,81.00。结论固体分散技术可显著提高GM片的体外溶出度,GM SD的溶出行为与参比制剂非常相似。
作者:文君;肖亚宝;崔生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B组)、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C组),各30例。治疗2周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 )评分、心率变异性( HRV )和 QT 离散度( QTd )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P <0.05),且 C 组改善明显( P<0.05);3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周平均发作次数及每次平均发作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C组改善明显( 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疗效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艳玲;牛明慧;梁玉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包(大黄、芒硝、冰片)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并进行微波照射治疗,液化持续加重者给予二次清创缝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包外敷,直至切口愈合,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渗液、愈合时间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脂肪渗出时间为(4.2±1.4)d,切口愈合时间为(6.4 ± 2.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0)d和(9.5±3.1)d( u=7.027,P<0.01;u=6.081,P<0.01);两组患者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247,P=0.025);观察组二次缝合比例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9%(fisher, P=0.014);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比例为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9%(fisher,P=0.028)。结论对腹部脂肪液化切口在常规换药并微波照射基础上联合中药包外敷,能加速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二次清创缝合比例,提高切口愈合质量。
作者:陆继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留观时间、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留观时间分别为(43.25±8.86)min、(9.46±2.65)h、(19.48±4.17)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7.37±8.42)min、(15.73±6.28)h、(24.49±5.75)h( P<0.05);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33%( 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33%( 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不仅能缩短患者症状的消失时间及留观时间,而且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宝宁;杨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瑶药石柑子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植物形态鉴别、药材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对石柑子进行研究。结果石柑子药材多分枝,茎节处有气生根,单身复叶互生;茎横切面为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结构;粉末显微下可见晶鞘纤维、草酸钙簇晶、草酸钙针晶、石细胞、气孔、网纹导管等。结论石柑子的性状特征可作为其鉴别的参考依据。
作者:毕晓黎;彭丽诗;许灿新;罗文汇;陈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联合中医按摩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5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后,静脉滴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按摩治疗。结果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为(4.5±1.0)d,观察组为(2.0 ± 1.5)d;患儿半年内复发例数对照组有9例(3.21%),观察组有3例(1.07%);对照组总有效245例(87.50%),少于观察组的279例(99.64%)( 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中医按摩对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钱程;姚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确定数量间隔法抽查医院2012年度儿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儿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比例为32.73%,其中不合理医嘱115例(23.42%)。DDDs排序前2名的是热毒宁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结论儿科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管理。
作者:付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活血调经丸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龄蒙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活血调经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SH,LH,PRL,E2,P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SH,E2,P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调经丸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疗效并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作者:郑志凌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