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0例

刘汉宏

关键词:咪达唑仑, 水合氯醛, 儿童, 纤维支气管镜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B组给予丙泊酚,C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观察3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C组检查中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检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检查中SBP和DBP水平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心率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3组患儿检查前和检查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C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 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的76例咳嗽变应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优( P<0.05);咳嗽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琥珀酰明胶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及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并总结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开始后30 min内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琥珀酰明胶12 mL/kg。在诱导前即刻(T0),输注结束时(T1),气腹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结束气腹后5 min(T5)、15 min(T6)、30 min(T7)时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胃黏膜张力计测定值。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 T1~T7中心静脉压均较T0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 )各时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心室收缩加速指数( ACI )及心脏指数( CI )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P<0.05)。两组患者胃黏膜pHi从T4起明显降低( P<0.05),而各时点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两组患者T1~T2的胃黏膜-血二氧化碳分压均较T0有显著下降( P<0.05),而自T3起,对照组该指标则明显上升( P<0.05),而观察组与T0水平相当( 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器官灌注,同时也能较好地维持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马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静脉滴注药物溶剂用量合理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药物的溶剂用量,提高审方水平,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统计223种静脉滴注药物溶剂用量的标注情况;依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输液处方,统计并分析静脉滴注药物溶剂用量不合理的使用情况。结果223种药品说明书中,标注不完整的情况较多,比例为37.67%;溶剂用量不合理用药总计155例,主要有溶剂用量偏少(70.97%)、溶剂用量偏大(7.74%)、输液浓度超标(21.29%)等情况。结论审方药师与处方医师均需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溶剂及用量,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合理用药。

    作者:陈丽娜;王向东;宋广福;邱程锦;赵长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实践

    目的: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意见,其中81.2%的不满因药品管理不善导致。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导致药品质量的原因,为药品潮解、药品失效、冷藏药品没按贮藏条件冷藏。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拟订活动计划、拟订对策及实施,评价有形成果(药品质量管理提高)和无形成果(圈能力),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药品潮解主要是因协定处方及拆零片剂所致;药品失效主要是因药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积压药品所致;冷藏药品未冷藏保管主要因冷藏药品品种多、数量大、冰柜少所致。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协定处方标准化分装,请领药品规范化,冷藏药品采取少量多批领取并增加冷柜的方法,对药师增强工作责任心等系列措施。活动后潮解药品由活动前的13次下降到5次,失效药品由活动前的5次下降到2次,冷藏管理药品由活动前的16次下降到6次;同时圈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医院门诊西药房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李杨华;周祖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剂量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治疗,B组给予缬沙坦80 mg/d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320 mg/d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脑钠肽( BNP )及左室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3组患者未出现低血压、肾功能及血钾异常情况,心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 P>0.05),C组短轴缩短率(FS)、心搏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A组及B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A组及B组,AngⅡ及BNP均低于A组和B组( P<0.05)。结论大剂量缬沙坦能够明显改善左室功能重构,有效提高心功能,对血管紧张素及脑钠肽水平的控制优于小剂量缬沙坦及贝那普利,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庆华;洪雷;方胜先;彭文君;曾小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40例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和对照组(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作者:陆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41例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4%(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 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宇丽;李庆红;毕静;马桂琴;黄跃雁;刘吉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53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激素组以及抗生素组,各51例。激素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抗生素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片口服,联合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以及口服克拉霉素片的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病情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抗生素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差值较小,低于激素组和联合组( P<0.05),联合组患者的改善明显,评分明显高于激素组( P<0.05);抗生素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其中抗生素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激素组为7.84%,联合组为5.8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以使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免除手术。

    作者:邓建洪;黄河;彭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28例

    目的:对比肾性骨营养不良( ROD )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小剂量骨化三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ROD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HDF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580.5±120.62)μmol/L,(24.97±2.38)mmol/L,(35.93±3.34)g/L,观察组分别为(589.9±110.54)μmol/L,(27.66±4.07)mmol/L,(34.62±3.58)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钙、血磷含量和钙磷乘积水平分别为(2.21±0.20)mmol/L,(2.26±0.30)mmol/L,(61.31±8.36)mg2/dL2,观察组分别为(2.15±0.26)mmol/L,(1.68±0.49)mmol/L,(46.62±11.27)mg2/dL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DF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ROD临床效果显著,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作用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为英;徐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0例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B组给予丙泊酚,C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观察3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C组检查中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检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检查中SBP和DBP水平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心率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3组患儿检查前和检查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C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 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汉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克林霉素使用强度与其主要目标菌耐药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克林霉素使用强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简称表葡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医院2011年4季度至2014年2季度克林霉素使用强度和金葡菌和表葡菌敏感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克林霉素的使用强度与金葡菌对其敏感率呈显著负相关( P<0.05);克林霉素的使用强度与表葡菌对其敏感率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金葡菌和表葡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与克林霉素的使用强度有关,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克林霉素,可延缓耐药菌出现。

    作者:蒋林;张奇兵;刘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房颤动40例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心房颤动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次数(5.42±1.87)次/年、持续时间(4.02±1.24)h,对照组分别为(13.29±3.51)次/年、(8.95±2.77)h,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静息心室率(73.54±8.79)次/分、左心室射血分数(47.28±7.96)%,对照组分别为(88.95±11.31)次/分、(40.87±5.6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可靠,能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100例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200例,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只用氟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8周治疗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晓琳;陈霞;郑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铁代谢血液指标监测对肾性贫血使用静脉铁剂的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对肾性贫血使用静脉铁剂的临床疗效,探讨监测铁代谢血液指标等指标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琥珀酸亚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铁代谢血液指标变化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铁代谢血液指标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但均未超过检测范围。结论肾性贫血使用静脉铁剂能有效提高治愈率,但使用时应严格监测铁代谢血液指标,严禁铁过载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

    作者:罗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35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PCI术后抗凝的65例ACS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的血栓、出血、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情况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低分子肝素进行PCI术后抗凝的ACS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而且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降低患者MACE发生率。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用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早期加用益生菌。监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上臂围、上臂二头肌部位皮褶厚度等指标,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并发症及近期意识恢复情况。结果营养支持21 d后,治疗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出血和肠道菌群失调的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近期意识好转的例数也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紊乱,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营养状态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作者:张慧;李涛;江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 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87±1.46)分,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3.01±1.14)mg/L,对照组分别为(13.48±2.54)分、(6.87±2.15)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4.87±3.65)s、血小板计数(194.72±30.04)×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5.83±3.57)U/L,对照组分别为(14.61±3.59)s、(196.48±29.69)×109/L和(24.92±3.51)U/L,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对患者肝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作者:张岩;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姜黄饮片切制工艺

    目的:优选姜黄饮片的佳切制工艺。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姜黄素含量,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切制工艺。结果姜黄的佳切制工艺为A1B2C2D1,即焖润8 h,厚度2 mm,35℃烘7 h。结论优选的切制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作者:杨海玲;许丹妮;吴尤娇;黄华艳;徐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含量

    目的:建立用于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8柱(150 mm ×4.6 mm,3.5μm ),流动相为乙腈-正丙醇-缓冲液(配制2.9 g/L磷酸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5,取该溶液1 L,加入10.3 g一水己烷磺酸钠,摇匀,使完全溶解,13:17: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40℃。结果α-萘酚的进样量在8×10-4~8×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76),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89%( 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耐用、准确,可用于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的测定。

    作者:周宏艳;罗斌;王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904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部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检测。结果在分离的1904株大肠埃希菌中,来自泌尿外科的菌株多,为305株(16.02%);检出标本以痰液所占比例高(41.70%),尿液次之(31.46%);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厄他培南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产生更多耐药株。

    作者:罗文才;倪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