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28例

崔为英;徐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小剂量, 骨化三醇, 肾性骨营养不良, 疗效
摘要:目的:对比肾性骨营养不良( ROD )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小剂量骨化三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ROD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HDF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580.5±120.62)μmol/L,(24.97±2.38)mmol/L,(35.93±3.34)g/L,观察组分别为(589.9±110.54)μmol/L,(27.66±4.07)mmol/L,(34.62±3.58)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钙、血磷含量和钙磷乘积水平分别为(2.21±0.20)mmol/L,(2.26±0.30)mmol/L,(61.31±8.36)mg2/dL2,观察组分别为(2.15±0.26)mmol/L,(1.68±0.49)mmol/L,(46.62±11.27)mg2/dL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DF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ROD临床效果显著,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作用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与常规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急性反应及晚期损伤。方法将医院肿瘤科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RT+CT,n=43)和调强适形放化疗组(IMRT+CT,n=43),化疗方案主要以顺铂为主。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按照RTOG/EORTC评分标准进行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IMRT+CT组的局部控制率、肿瘤无远处转移生成率以及总生存率均高于RT+CT组,但组间仅2年局部控制率和2年总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患者的急性放射损伤多为2~3级,IMRT+CT组的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头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和喉急性放射性损伤均少于RT+CT组(χ2=10.321,P<0.05;χ2=15.023,P<0.05;χ2=10.581, P<0.05);IMRT+CT组的唾液腺功能晚期损伤明显少于RT+CT组(χ2=25.581,P<0.01);放疗1年后,IMRT+CT组患者口干症状逐渐缓解,而RT+CT组患者则多表现为终身性口干。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是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并提高总生存率,且对放疗所引起的口干也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刘斌;刘丽霞;臧爱民;商琰红;宋子正;王志宇;田会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托莫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91例

    目的:探讨盐酸托莫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将183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2例,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盐酸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onners量表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 )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两量表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0.05),其中多动指数、冲动-多动、心身障碍问题指标观察组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学习问题、品行问题、焦虑指标观察组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 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WCST卡片测验指标均有好转( P<0.05),其中观察组完成分类数及持续性应答数两项指标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错误应答数、概念化水平、持续性错误数治疗后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盐酸托莫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ADHD疗效确切,且显著优于仅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张薇;李兵;冯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53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激素组以及抗生素组,各51例。激素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抗生素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片口服,联合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以及口服克拉霉素片的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病情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抗生素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差值较小,低于激素组和联合组( P<0.05),联合组患者的改善明显,评分明显高于激素组( P<0.05);抗生素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其中抗生素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激素组为7.84%,联合组为5.8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以使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免除手术。

    作者:邓建洪;黄河;彭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剂量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治疗,B组给予缬沙坦80 mg/d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320 mg/d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脑钠肽( BNP )及左室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3组患者未出现低血压、肾功能及血钾异常情况,心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 P>0.05),C组短轴缩短率(FS)、心搏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A组及B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A组及B组,AngⅡ及BNP均低于A组和B组( P<0.05)。结论大剂量缬沙坦能够明显改善左室功能重构,有效提高心功能,对血管紧张素及脑钠肽水平的控制优于小剂量缬沙坦及贝那普利,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庆华;洪雷;方胜先;彭文君;曾小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长抑素联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结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对照组56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3,5天两组临床疗效及APACHEⅡ评分、血生化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 t=6.966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 P<0.05),提示生长抑素有益于患者肝肾功能恢复。观察组炎性指标中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下降( P<0.05),联合治疗在清除炎性介质保护组织器官发挥作用。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3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 P<0.05)。预后指标中的禁食、住院、腹痛、腹胀、发热的天数观察组都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SAP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病情向危重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后恢复率。

    作者:罗育红;张晖;张学艳;田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100例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200例,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只用氟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8周治疗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晓琳;陈霞;郑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69例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障碍分度标准(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各项目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定向力、延迟回忆、注意力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口服头孢克肟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6例健康体检者在服用头孢克肟前和服用后4 h,进行大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凝血功能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服用头孢克肟可升高尿中酮体和尿糖水平,还可升高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结论头孢克肟对临床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周波;张军艳;邓显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含量

    目的:建立用于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8柱(150 mm ×4.6 mm,3.5μm ),流动相为乙腈-正丙醇-缓冲液(配制2.9 g/L磷酸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5,取该溶液1 L,加入10.3 g一水己烷磺酸钠,摇匀,使完全溶解,13:17: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40℃。结果α-萘酚的进样量在8×10-4~8×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76),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89%( 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耐用、准确,可用于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的测定。

    作者:周宏艳;罗斌;王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用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早期加用益生菌。监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上臂围、上臂二头肌部位皮褶厚度等指标,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并发症及近期意识恢复情况。结果营养支持21 d后,治疗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出血和肠道菌群失调的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近期意识好转的例数也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紊乱,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营养状态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作者:张慧;李涛;江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的临床安全性。方法豚鼠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首次给药后第14日及21日,分别于耳缘静脉注射供试品,观察动物过敏症状;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大鼠皮内注射抗体血清,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观察蓝色反应斑的大小;体外溶血试验,观察供试品在3 h内有无引起家兔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现象;刺激性试验,家兔皮下注射供试品48 h后,观察注射部位组织变化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豚鼠全身主动和被动过敏性试验均未见过敏反应;在3h内未见溶血发生,部分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均有轻微凝聚现象;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刺激性反应。结论应进一步探讨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凝聚反应发生的原因,加强临床过敏反应的监测,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竞;徐晓月;何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顺铂胸腔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29例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顺铂胸腔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9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患者分为联合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胸腔注射+常规护理,联合组采用顺铂胸腔注射治疗+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胸腔日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的引流量治疗后第3天为(911±214)mL,第5天为(684±165)mL,第7天为(310±126)mL,第9天为(90±51)mL,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第3,5,7,9天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P<0.05)。联合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0.5±1.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2.0)d( P<0.05);联合组无患者转手术治疗,对照组有3例患者转手术治疗,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未出现死亡患者。结论顺铂胸腔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合系统化护理措施能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可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维林;钟红玲;廖云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抗菌药物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时间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时间效应。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医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83例,随机分为青霉素类组( A组)、头孢菌素组( B组)和联合用药组( C组),各61例,分别给予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以及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另选择61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D组)。观察4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肠道菌群数量,分析时间效应的关系,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91.80%和96.72%( P>0.05);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4.70±1.92)d,(7.94±4.31)d和(4.63±1.66)d,平均治愈时间A组与C组相当( P>0.05),但均短于B组( P<0.05);3组患儿体内肠道菌群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但A组差异小( 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8%,14.75%和24.59%,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低于C组( P<0.05)。结论单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时间效应,较低水平的肠道菌群影响,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魏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恒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化学治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43例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恒温热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1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48例)与静脉化疗组(B组,4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A组术后给予3次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腹腔热灌注化疗(IHPC),IHPC结束1周后给予FOLFOX3周期静脉辅助化疗,B组于根治术后2周开始FOLFOX3周期静脉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及24个月复发率、肿瘤转移率。结果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瘘、皮下气肿发生率相近( P>0.05);A组胃肠道反应、脱发、末梢神经毒性、腹膜刺激征等发生率略高于B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略低于B组,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A组局部复发率为4.17%、切口种植转移率为2.08%,均低于B组的13.95%和9.30%( P>0.05);A组无肝转移病例,B组有1例(2.33%)出现肝转移;A组复发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为97.92%,均高于B组的(15.8±3.7)个月和9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化疗结束后随访期内无瘤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49,P<0.001)。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后采用IHPC不增加手术并发症,IHPC联合静脉辅助化疗较单纯静脉化疗未显著增加毒性反应,且表现出降低局部复发与肿瘤种植转移的趋势。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41例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4%(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 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宇丽;李庆红;毕静;马桂琴;黄跃雁;刘吉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实践

    目的: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意见,其中81.2%的不满因药品管理不善导致。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导致药品质量的原因,为药品潮解、药品失效、冷藏药品没按贮藏条件冷藏。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拟订活动计划、拟订对策及实施,评价有形成果(药品质量管理提高)和无形成果(圈能力),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药品潮解主要是因协定处方及拆零片剂所致;药品失效主要是因药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积压药品所致;冷藏药品未冷藏保管主要因冷藏药品品种多、数量大、冰柜少所致。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协定处方标准化分装,请领药品规范化,冷藏药品采取少量多批领取并增加冷柜的方法,对药师增强工作责任心等系列措施。活动后潮解药品由活动前的13次下降到5次,失效药品由活动前的5次下降到2次,冷藏管理药品由活动前的16次下降到6次;同时圈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医院门诊西药房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李杨华;周祖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姜黄饮片切制工艺

    目的:优选姜黄饮片的佳切制工艺。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姜黄素含量,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切制工艺。结果姜黄的佳切制工艺为A1B2C2D1,即焖润8 h,厚度2 mm,35℃烘7 h。结论优选的切制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作者:杨海玲;许丹妮;吴尤娇;黄华艳;徐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1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方法将PSVT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维拉帕米,观察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70.73%( P<0.05)。观察组治疗转复时间(11.28±2.31)min,住院时间(9.78±3.11)d,护理满意度95.12%,对照组分别为(22.33±4.04)min,(14.28±5.09)d和68.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盐酸普罗帕酮治疗PSVT疗效可靠,转复时间短于盐酸维拉帕米;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印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腺肽α1免疫调节对高龄老年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免疫调节对高龄老年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74例高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肺部感染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胸腺肽α1免疫调节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8.38%( 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 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 P<0.05);但对照组外周血CD3+, CD4+,CD8+,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肺部感染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胸腺肽α1免疫调节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炎症因子的改善效果,促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0例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用4周。治疗组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18次。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少( 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糜烂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明显( P<0.05);治疗后1,2,4周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 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中,疗效可靠,能有效减少糜烂面积,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永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