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生对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的知晓与需求调查

熊建群;孙亮;周金;龚涵;何珍;高晓波

关键词:临床医生, 双硫仑样反应,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医生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以医院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内科医生有73人知晓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外科医生有52人;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情况知晓率分别为59.54%(78/131),69.47%(91/131),17.56%(23/131),30.53%(40/131);有40名(30.53%)临床医生曾接诊过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临床医生有122人,希望通过全院集中培训方式和分发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的形式接受培训的需求高。结论临床医生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率高,但对诊断、治疗等情况了解不足,有接受培训的需求,可采取全院集中授课的方式或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的形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慢性中耳炎手术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1%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泵注丙泊酚2 mg/( kg·h ),瑞芬太尼(0.1~0.15)μg/( kg·min ),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h);观察组(30例)采用顺阿曲库铵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同对照组,但术中仅以丙泊酚5 mg/(kg·h)维持镇静。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输液量相同,均在 Narcotrend 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护下调节镇静深度,其余处理措施也相同。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13.7±4.0)min,呼吸恢复时间(14.7±4.1)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3.8±5.0)min,拔管时间(18.4±4.8)min,均明显长于观察组的(6.3±2.8)min,(6.5±3.7)min,(12.2±5.0)min,(8.8±5.1)mi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对照组烦躁发生率高( P<0.05)。结论丙泊酚TIVA用于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与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全麻比较,术后苏醒更快,呼吸恢复快,气管拔管时间短,术后烦躁几率小,可作为慢性中耳炎患者术中全身麻醉药物。

    作者:张洲;刘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40例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和对照组(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作者:陆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老年病房入院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2.5 mg/d,每3 d增加2.5 mg,大剂量增至10 mg/d,平均用量6.5 mg。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各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 E/ A )、等容舒张时间( IVRT )、E峰减速时间( EDT )、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大血流速度与运动速度比值( E/ 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 E/ A,IVRT,ED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 P<0.05), E/ E′,NT-proBNP 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E/ A,IVRT,EDT 上升更明显,变化值分别为(0.17±0.06)比(0.14±0.16),(14.72±3.58)ms比(10.21±3.58)ms,(11.28±3.65)ms比(7.76±2.70)ms( P<0.05),E/ E′及NT-proBNP降低更明显,变化值分别为(5.32±1.53)比(4.07±1.26),(2.58±0.78)ng/L比(1.84±0.64)ng/L ( 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内皮素-1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及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祝河忠;陈佳娟;潘庆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磷酸鞘氨醇对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1P预处理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R-MSCs ),并评估S1P对PR-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S1P能显著促进PR-MSCs的增殖,促进PR-MSCs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这与经S1P处理后的PR-MSCs表达VEGF及Angiopointin-1的mRNA增多有关,同时P-ERK1/2高表达于S1P预处理后的PR-MSCs中。结论 S1P能促进PR-MSCs的增殖和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且S1P通过ERK通路影响PR-MSCs的旁分泌,这将促进PR-MSCs的临床应用以及加强对S1P作用机制的了解。

    作者:陆伟;林婧;徐秀秀;桂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长抑素联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结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对照组56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3,5天两组临床疗效及APACHEⅡ评分、血生化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 t=6.966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 P<0.05),提示生长抑素有益于患者肝肾功能恢复。观察组炎性指标中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下降( P<0.05),联合治疗在清除炎性介质保护组织器官发挥作用。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3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 P<0.05)。预后指标中的禁食、住院、腹痛、腹胀、发热的天数观察组都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SAP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病情向危重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后恢复率。

    作者:罗育红;张晖;张学艳;田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口服头孢克肟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6例健康体检者在服用头孢克肟前和服用后4 h,进行大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凝血功能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服用头孢克肟可升高尿中酮体和尿糖水平,还可升高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结论头孢克肟对临床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周波;张军艳;邓显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强化胰岛素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烧伤感染29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经常规清创处理后,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换药方式或引流技术,治疗组患者施以负压引流技术,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平均住院时间为(13.3±4.7)d,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49%、平均住院时间为(20.1±8.3)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为(17852.45±1272.75)元,对照组费用为(18346.34±1345.72)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负压引流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可临床推广。

    作者:白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0例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用4周。治疗组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18次。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少( 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糜烂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明显( P<0.05);治疗后1,2,4周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 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中,疗效可靠,能有效减少糜烂面积,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永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托莫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91例

    目的:探讨盐酸托莫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将183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2例,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盐酸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onners量表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 )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两量表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0.05),其中多动指数、冲动-多动、心身障碍问题指标观察组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学习问题、品行问题、焦虑指标观察组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 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WCST卡片测验指标均有好转( P<0.05),其中观察组完成分类数及持续性应答数两项指标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错误应答数、概念化水平、持续性错误数治疗后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盐酸托莫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ADHD疗效确切,且显著优于仅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张薇;李兵;冯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28例

    目的:对比肾性骨营养不良( ROD )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小剂量骨化三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ROD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HDF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580.5±120.62)μmol/L,(24.97±2.38)mmol/L,(35.93±3.34)g/L,观察组分别为(589.9±110.54)μmol/L,(27.66±4.07)mmol/L,(34.62±3.58)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钙、血磷含量和钙磷乘积水平分别为(2.21±0.20)mmol/L,(2.26±0.30)mmol/L,(61.31±8.36)mg2/dL2,观察组分别为(2.15±0.26)mmol/L,(1.68±0.49)mmol/L,(46.62±11.27)mg2/dL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DF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ROD临床效果显著,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作用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为英;徐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0例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B组给予丙泊酚,C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观察3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C组检查中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检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检查中SBP和DBP水平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心率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3组患儿检查前和检查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C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 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汉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用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早期加用益生菌。监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上臂围、上臂二头肌部位皮褶厚度等指标,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并发症及近期意识恢复情况。结果营养支持21 d后,治疗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出血和肠道菌群失调的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近期意识好转的例数也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紊乱,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营养状态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作者:张慧;李涛;江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 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87±1.46)分,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3.01±1.14)mg/L,对照组分别为(13.48±2.54)分、(6.87±2.15)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4.87±3.65)s、血小板计数(194.72±30.04)×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5.83±3.57)U/L,对照组分别为(14.61±3.59)s、(196.48±29.69)×109/L和(24.92±3.51)U/L,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对患者肝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作者:张岩;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49例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用于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季节性流感患儿,按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治疗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对照组则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09±0.68)d,咳嗽消失时间为(3.13±0.98)d,咽痛消失时间为(3.02±0.85)d,进展为肺炎的发生率为2.04%,总症状积分为(1.02±1.09)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7.9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2.79±0.82)d,(3.92±1.39)d,(3.89±1.21)d,28.57%,(2.01±1.68)分,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季节性流感,临床总有效率提高,患儿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李居武;于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1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方法将PSVT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维拉帕米,观察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70.73%( P<0.05)。观察组治疗转复时间(11.28±2.31)min,住院时间(9.78±3.11)d,护理满意度95.12%,对照组分别为(22.33±4.04)min,(14.28±5.09)d和68.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盐酸普罗帕酮治疗PSVT疗效可靠,转复时间短于盐酸维拉帕米;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印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53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激素组以及抗生素组,各51例。激素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抗生素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片口服,联合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以及口服克拉霉素片的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病情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抗生素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差值较小,低于激素组和联合组( P<0.05),联合组患者的改善明显,评分明显高于激素组( P<0.05);抗生素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其中抗生素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激素组为7.84%,联合组为5.8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以使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免除手术。

    作者:邓建洪;黄河;彭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士主导护理模式辅助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40例

    目的:观察护士主导护理模式辅助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利托君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士主导护理模式辅助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重复试验优选桔皮精油的酶解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酶解-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桔皮精油的工艺。方法采用酶解-水蒸气蒸馏提取法,以桔皮精油的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重复试验优化复合酶配比、pH、酶解温度、蒸馏时间4个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来确定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酶解-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精油的佳条件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配比为1:2,pH=4,酶解温度为50℃,蒸馏时间为3 h;其中pH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大,其次为蒸馏时间,酶解温度影响较小,而复合酶的配比影响程度低。干桔皮中精油的得率为2.18%。结论采用酶解-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能提高桔皮精油得率。

    作者:王建美;宋焕春;陈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75例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体注射。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3%( 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为(290.87±36.90)mL,产后24 h出血量为(395.70±42.19)mL,对照组分别为(386.11±44.30)mL和(455.75±60.08)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 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学燕;王治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血肿引流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创碎吸术后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引流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监测血肿引流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和72 h检测血肿引流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质量浓度较高,而丙二醛质量浓度较低。观察者患者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增高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引流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丙二醛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石滴坚;余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