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忠;周兴;漆伟;郭亮;廖兴隆;刘红露;唐荣珠;张莉;罗先钦;郭剑华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加用妥洛特罗贴佐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91.00%相当( P>0.05);两组患儿的咳嗽、喘鸣音持续时间和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的大呼气流量(PEF)、PEF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强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测定华法林钠片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方法 HPLC法条件为Zorbaz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水(用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20μL;UPLC法条件为Syncronis C18柱(100 mm ×2.1 mm,1.7μm),以水(用磷酸调 pH至3.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5μL。结果建立的UPLC法测定华法林钠片含量方法中,华法林钠进样量在0.284~0.75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0.53%( n=9),系统适用性试验远超标准要求。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华法林钠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丁大中;宋梓瑜;于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科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丸12 g口服、每日3次,同时进行Kegel训练,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Kegel训练,疗程均为6周。检测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观察盆底肌力变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12周,盆底肌力评分和各项盆底肌力测量指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压力下尿失禁发生率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8%( 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1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能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TGF-β1及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儿予以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对照组患儿仅予以乳果糖口服液,均口服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0%,与对照组的5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 P <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艳苗;王淑芳;戈珍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整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常见伪品的8种中药饮片鉴别方法,以指导合理用药,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药品监管。
作者:侯绍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追风透骨胶囊口服加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追风透骨胶囊口服加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并联合超短波理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P<0.01),总有效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6%( 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骨性关节炎指数( WOMAC )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 P<0.01)。结论追风透骨胶囊口服加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超短波理疗能有效缓解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疼痛症状,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尤其适宜基层医院。
作者:周燕萍;杨晓荣;谭航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冷链监控系统在医院药剂科冷藏药品管理过程中的新应用模式,以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引进冷链软件,对药库、药房的冷藏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在线监控,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科室的冷藏设备温度基本能确保正常,温度控制在2~10℃,能达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冷链管理的要求。但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部分时段冰箱开关频繁,会出现短时温度不能处于规定范围的现象。结论药品冷链监控系统应在药剂科大力推广,加大对药用冰箱设备的投入,并加强药学人员药品冷链监控管理培训,改善管理模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钱斌;吴晖;邓杨林;李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效果及其对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收治并拟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和丙泊酚维持全麻。结果治疗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 P<0.05);对照组术中、术毕及苏醒时的心率( HR )明显高于术前( P<0.05),而治疗组略有上升(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苏醒时的呼吸频率( R )较术前明显加快( 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及停药至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5),诱导期合作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 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疗效确切,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且能改善患儿在全麻插管诱导期的合作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肠道保护作用及炎性反应的调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合理饮食、液体疗法、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组患儿加用消旋卡多曲及甘草锌颗粒,疗程为7 d,出院后带甘草锌颗粒继续口服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 P<0.05);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止吐及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可靠,症状改善快,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8,IL-12水平,下调患儿血清hs-CRP含量,抑制炎性级联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薇;唐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系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择CAP患者1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40例。A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B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C组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D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B组总有效率为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C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D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 C/ E低,为4.68;C组ΔC/ΔE低,为10.75。A组 C// E低,为4.22;C组ΔC//ΔE低,为9.68。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的 C/ E低,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加替沙星ΔC/ΔE低,是佳的替代选择。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丝瓜络碱溶性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溶液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丝瓜络碱溶性多糖提取的佳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结论该法提取速度快、效率高、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作者:周霜;刘道刚;朱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2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组( A组)和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组( B组),各162例。两组均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心肌缺血需靶病变再通治疗等),同时观察两组之间全因死亡、再狭窄率、抗血小板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结果12个月随访, A组与B组相比,冠脉造影发现支架内再狭窄(9.76%比12.00%,P=0.47),靶病变需血运重建(6.92%比8.92%,P=0.4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95%比15.92%,P=0.21),A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药品反应发生率更低(12.96%比33.33%,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类似作用,但前者出血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康碧华;李泽民;蒋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方法按《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对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要求,根据周转率计算公式和ABC分类管理法,分别按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85%的销售金额及85%品种数累计分析医院药品的库存周转达标情况。结果以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计算,合格率为38.81%(不达标),若要达标,药品管理工作量会增大,且有引起断货的风险;按85%的销售金额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0.33 d(达标),但剩余15%销售金额的药品占库存金额比率较大(35.41%),未充分考虑库存金额的影响;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1.96 d(达标),品种数、销售金额及库存金额均在标准内。结论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药品库存周转率,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计算更合理、操作性更强。
作者:李灿霞;李卓然;刘蓉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复方制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治疗1年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IMT和血管扩张变化百分率(FMD),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与对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心率无显著变化( P>0.05),对照组患者心率低于治疗前,也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IMT和FMD均无显著变化( P>0.05),观察组患者IMT下降、FMD升高,与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好,能显著降低IMT,并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韦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红花提取物对Ⅰ型、Ⅱ型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抑制5α-还原酶体外模型,从雌性大鼠肝脏、雄性大鼠附睾组织中提取Ⅰ型、Ⅱ型5α-还原酶,与底物睾酮(T)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的酶促反应体系。采用HPLC法测定反应前后T含量,以此判断5α-还原酶的活性。非那雄胺作阳性对照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红花提取物0.1 g/L剂量组Ⅰ型、Ⅱ型酶活力,T转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0.1,0.5,2.5 g/L剂量组酶活力、T转化率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红花提取物对Ⅰ型、Ⅱ型5α-还原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雄激素脱发等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邓桂球;张蓓;孔秀娟;张榕文;劳梓钊;万玉华;李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从牛蒡子药材中提取、分离、纯化牛蒡子苷。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牛蒡子苷的醇提工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粗分离,经硅胶H层析柱精制,得到牛蒡子苷纯品。结果牛蒡子苷的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0%,回流次数3次,回流时间2 h,加8倍溶剂量;以纯水作为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原液溶剂,收集50%乙醇洗脱液,再经硅胶H层析柱,氯仿-甲醇(9﹕1)洗脱,薄层跟踪,收集单点流分,重结晶,得牛蒡子苷纯品,纯度98.23%。结论此方法得到的牛蒡子苷纯品纯度较高,适用于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室或小规模研究。
作者:毛郴;付元元;刘贵娟;赵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0例及试验组6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各6 mL,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检测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 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泽全;贾移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硫酸特布他林与硫酸沙丁胺醇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4例高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A组和B组分别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在雾化治疗30 min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8 h,B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与呼气峰流速( PEF )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连续治疗7 d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与B组的96.1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B组的7.69%( 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与硫酸沙丁胺醇治疗高龄AECOPD的疗效相当,但硫酸特布他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更稳定持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建议高龄AECOPD患者可优先选用硫酸特布他林。
作者:程莉;程书;张兴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调动药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门诊药房的药事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方法对门诊药房实施处方绩效管理,统计并分析人均处方量、工作人员数、窗口数及候药时间和差错率。结果调动了药师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门诊药房实行处方绩效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燕文;廖靖萍;于西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门诊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乙烯雌酚与醋酸甲羟孕酮片,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清心汤,28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为(29.7±9.2)U/L、促黄体生成素(LH)为(27.5±7.3)U/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5±8.9)U/L 和(31.2±7.9)U/L ( P <0.05);观察组患者雌二醇(E2)为(62.5±12.1)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2±11.3)pmol/L(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3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7.4±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4.5)分( 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84%比72.46%)、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比18.84%)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王雅红;赵青山;梁娜;张春雪;闫亚男;谷守娜;靳志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