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学;郑秋艳
目的:规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净化系统运行管理和保养维护工作,保证运行的洁净度指标,为医院的药品输液调配和人员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定期对PIVAS的硬件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制订维护实施方案。结果 PIVAS洁净环境更科学、更安全、更洁净,能有效地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含量,防范医院感染。结论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与维护机制,能使设备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翠萌;陈丽凤;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建立测定糖肾宝颗粒君药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2%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进样量在0.01~0.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 Y=2513055.3 X+39095( r2=1.0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3%,RSD=2.85%(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糖肾宝颗粒君药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
作者:杨巧虹;万萌萌;白梦娜;谭睿;宋英;盛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ICS)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行ICS术患者149例,调查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联用情况、用药时间、疗程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结果149例患者中,未使用抗菌药物31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18例,均只使用1种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2.50 d,均为术前0.5~2.0 b给药;应用频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90.66%)。结论149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种类选择欠妥、初次给药时间不当、用药疗程稍长等问题,医院相关部门需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临床药师需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孙莹;高山;孙增先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3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α-硫辛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白蛋白( UAER )与血管内皮素-1( ET-1)均显著降低( P<0.01),一氧化氮( NO )明显升高( 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丁智;张田;王春艳;苏波;郑志荣;王志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以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33例)、雷贝拉唑组(34例),按标准治疗方案,均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分别给予兰索拉唑30 mg/d、雷贝拉唑10 mg/d,给药14 d。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分别测定给予PPI前后大血小板凝集率(MPA)。结果两组患者平均MPA,PPI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给予PPI 14 d后则显著增加( P<0.05),而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且干扰程度大致相当。
作者:杨玉仙;邓舜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联合甘露醇脱水治疗,同时均予以早期综合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七叶皂苷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处冠状面周长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部位周长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对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的疗效确切。
作者:顾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炮制前后骆驼蓬中骆驼蓬碱的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SB 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硫酸铵(32:68,V/ 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75 nm。结果炮制前后骆驼蓬中骆驼蓬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2,1.90 mg/g,炮制后的骆驼蓬碱含量较炮制前下降了30.15%。结论骆驼蓬经红酒煮制后,骆驼蓬碱含量可显著降低。
作者:付智慧;陆锦锐;李淑军;胡慧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bs-CRP)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b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且b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AP疗效可靠,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秋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7月至12月门诊中药处方9538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重点对患者、医生、药品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门诊中药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差异大等问题。结论继续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开展院内培训,提高药师与医生的技术水平,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黎进平;钟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寻找影响“重磅炸弹”药品市场规模的可能要素并明确其对“重磅炸弹”药品的影响程度,为我国新药研发和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理2008年至2012年全球药品年平均销售额排名,对排名前3位的药品进行成因分析,结合文献,提出16个可能要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这16个要素对“重磅炸弹”药品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药品疗效好对“重磅炸弹”药品形成的影响大,是核心影响要素;重要影响要素有有知识产权保护、市场需求大、安全性高、研发能力强、市场营销策略好、新对手进入难、能把握市场机会、企业品牌影响力高和市场范围大9个;一般影响要素有使用便利、能进行持续开发、危机处理能力强、替代品少和价格合理5个;是否为处方药对“重磅炸弹”药品的形成无影响。
作者:杨巧;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建立从隔山消中分离制备4种苯乙酮对照品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用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纯度检查。结果制备得到的对照品经薄层色谱检查无杂质,纯度均在98%以上,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含量测定要求。结论制备所得的对照品可用于隔山消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锦;胡露;李月婷;刘俊宏;陈思颖;张桂青;李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按照YBB00042005《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的分析方法处理,分析相应的胶塞样品。方法应用JJF 1059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建立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丁基胶塞pH变化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结果得出不确定度报告 U=0.20±0.04,k=2。结论该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实用价值。
作者:聂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与伊立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伊立替康( d1)+奈达铂( d1~d3),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泊苷( d1~d3)+奈达铂( d1~d3),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结果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7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5%( 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完成周期数、剂量调整率及延迟化疗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Ⅲ度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8.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06%( P<0.05);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对治疗完成周期数、剂量调整率及延迟化疗情况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对TTP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廖伯勇;何启明;李维旭;林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3例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均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辅以山莨菪碱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鸣、体温缓解或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研究组降低更明显( 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 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72 b后的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为6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 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3.7±1.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1.7)d( P<0.05)。结论常规疗法辅以山莨菪碱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高世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康复指导预防骨折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医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和观察组(桃红四物汤联合康复指导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VT阳性率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 P<0.05),治疗后PT明显增高, D-D水平显著降低( 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康复指导能改善骨折早期患者的血流高凝、高黏状态,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妇科门诊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联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观察组均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在联合用药期间,观察1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2组的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观察1组( 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用抗生素疗效显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尹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神经科醒脑静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应用合理性。方法选取医院神经科2014年1月至6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出院病历505份,回顾性分析醒脑静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505份出院患者病历中,70.70%的用药具有用药适应证,6.14%的给药剂量不符合说明书要求,平均用药时间为8.70 d,与其他中成药的联合使用率为65.74%。结论该院神经科醒脑静注射液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无适应证用药、用药剂量大、用药疗程长等方面。
作者:顾平;李钟勇;邹小蓉;陈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组织学及超声影像学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前明显下降( P<0.05);两组患者炎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 P<0.05);仅观察组纤维化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0.05),其肝脏肋下斜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减轻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对减轻肝细胞炎性反应和预防纤肝维化有明显作用,也能有效防止肝脏体积的增大,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良好。
作者:吕荣华;刘强;杨保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患者对医院药学服务的认知状况,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评价药学服务的现状。结果患者对药师的认知较模糊,对药学服务不够了解,希望医疗机构能提供用药指导与咨询,迫切需要以医院药学工作者为主体的药学服务。结论药师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确保患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作者:黄肖梅;黄卫娟;王志威;陈建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得出我国中型医药制造业企业研发(R&D)资金投入与经济产出的数量关系表达式,并为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政策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协整理论,借助Eviews 7.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我国中型医药制造业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与经济产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修正关系;在滞后1,2期时,研发资金投入与经济产出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滞后3,4期时,研发资金投入是经济产出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5期时,研发资金投入与经济产出互为格兰杰原因。结论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体系,提高中型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意识,加速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进程。
作者:刘强;别春晓;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