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固体制剂生产中污染防范措施探讨

赵建权;范成

关键词:中药固体制剂, 生产, 污染, 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药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范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对污染的来源及相应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固体制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受粉尘和微生物污染,必须从车间的设计理念、区域划分,生产过程的监控,以及易产生微生物污染的环节着手,严格防控措施,构建合理、高效、经济的污染防范系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及对策

    目的:规范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行为,控制其风险,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分别从临床需求、医疗机构及监管部门等角度分析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风险及其产生原因,探讨应对方法。结果与结论应通过规范医生执业行为、强化医疗机构的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实现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风险的控制。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有机溶剂三氯甲烷残留

    目的: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三氯甲烷的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天美 TM -1色谱柱(30 m ×0.25 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毛细管柱顶空进样法,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顶空瓶平衡温度80℃、维持30 min,载气为 N2,采用外标法计算。结果三氯甲烷的回归方程为 Y1=(3.51 E -005) X1,r1=0.9990,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18~0.18 g / L,乙醇的回归方程 Y2=(1.68 E -005) X2,r2=0.9995,线性范围为1.5~15 g / 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三氯甲烷85%, RSD =6.35%( n =5),乙醇为95%,RSD =7.74%( n =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好,可作为水溶性好的原料药类产品中残留溶剂三氯甲烷的限度检测方法。

    作者:祁彩霞;杨发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学专业试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药剂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由教师指定题目,学生先设计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讨论、修改实验方案,学生用多媒体方式讲述实验,老师打分评比,确定较优方案,再进行实验操作。结果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带来较大帮助。结论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药剂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吾力;谢湘云;常占瑛;王玲;寇耀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微波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妇科千金片,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自拟中药汤剂保留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疗法,30 d 后对比两组盆腔炎症状积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 后,两组盆腔炎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为(3.6±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1.1)分( t =6.185,P =0.000<0.05);治疗组治愈率(26.00%)与总体有效率(9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89%,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0,P =0.030;χ2=5.922,P =0.01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提高常规疗法总有效率,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砚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3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 组)63例和对照组(B 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B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A 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血气指标、气道炎性指标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与气道炎症指标均明显改善,A 组患者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B 组( P <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 B 组的84.21%( P <0.05);治疗期间 A 组、B 组分别有5例、4例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较单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更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改善换气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廖永红;郭依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验方通络益肾汤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42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验方通络益肾汤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 DN 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8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氯沙坦,观察组加服通络益肾汤和氯沙坦,均以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肝功能与 DN 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肝功能均较入组时好转,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水平[(172.2±59.7)μmol / L 比(206.3±67.8)μmol / L]、尿素氮(BUN)水平[(8.9±3.4) mol / L 比(10.7±3.8) mol / 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87.2±9.8)μg / min 比(94.9±12.4)μg / 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27.6±5.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6.2)分( t =3.904,P <0.001)。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验方通络益肾汤联合氯沙坦治疗 DN,可显著延缓肾功能损害,减少蛋白尿生成,临床安全可靠。

    作者:刘彦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蛋白尿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观察两组降压疗效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Ib)变化。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组治疗后 UmAIb 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降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是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丽君;刘云飞;刘学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川贝清肺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川贝清肺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枇杷叶、甘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苦杏仁进行理化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量,色谱柱为 Discovery C18柱(150 mm ×4.6 mm,5μm),乙腈-水-冰醋酸(35:65: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 / min,柱温为27℃,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甘草酸进样质量浓度0~224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良好关系( r =0.9999,n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2%, RSD =1.03%( n =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川贝清肺糖浆的质量标准。

    作者:薛非凡;曾丽;王丽玉;李炳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阶段式考核法用于《药事管理学》教学实践体会

    目的:为《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对比阶段式考核实施前后学生在上课出勤率、课堂参与积极性、考试成绩通过率、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结果与结论阶段式考核方法值得在《药事管理学》的教学中推广。

    作者:邓伟生;丁丽曼;韩晓亮;臧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5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100例确诊患者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等。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0%( P <0.01);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降低( P <0.05或 P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均获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双黄连、穿琥宁和清开灵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配伍反应。方法将双黄连、穿琥宁和清开灵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分别溶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几种常用注射液中,静置6 h,分别测定30 min 和6 h 时粒径不小于10μm 或25μm 的微粒数。再将上述3种常用抗病毒注射剂分别与几种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几种常用维生素等进行配伍,观察其浑浊度(产生沉淀与否)。结果30 min 时,双黄连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上,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下;穿琥宁、清开灵与以上溶液的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下,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下。6 h 后,穿琥宁与以上溶液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下,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下;双黄连、清开灵与以上溶液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上,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上。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均与不同的西药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穿琥宁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较为稳定,双黄连、清开灵与以上溶液配伍后稳定性较穿琥宁差。双黄连、穿琥宁和清开灵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部分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使用时需注意。

    作者:钟良才;王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2例,连续测量3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取平均值作为基线数据,给予口服胰激肽原酶片120 U,金水宝胶囊3粒,3次/天,连续服用12周后,连续3 d 测量 UAE 水平,与治疗前对比。结果经12周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UAE 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金水宝胶囊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对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影响不大。

    作者:李英;安娜;王敏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品监管核心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的药品监管核心指标体系建设。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寻药品监管的核心指标。结果与结论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药品监管经验,提炼药品监管的核心指标,为制订反映我国药品安全现状和实际应用的药品监管核心指标体系提供思路,以提高我国药品监管的总体能力。

    作者:姚金成;曾令贵;黎银波;胡领;杜娟;饶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物联用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35例

    目的:观察维生素 B1、维生素 B6联用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常规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6(治疗组不加)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选取足三里和内关穴位,同时注射维生素 B150 mg、维生素 B6100 mg,每日1次,7 d 为1个疗程;对照组每日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 B1100 mg,共7 d。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94.29%),好转2例(5.71%);对照组治愈19例(55.88%),好转12例(35.29%),无效3例(8.82%),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维生素 B1、维生素 B6联用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用药安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淑彦;刘爱菊;赵建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0月在医院接受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并出现不良反应的28例患者的发病规律、处理、护理方法的相关资料,总结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经有效的应急处理,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患者的不良反应可得到有效缓解;配合贴心、舒适、合理的护理措施,更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有效掌握应急处理的措施,并做好积极、舒适的护理。

    作者:庞亚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某院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探讨合适的干预措施和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某院干预前组(2010年)、1阶段干预组(2011年)和2阶段干预组(2012年)涉及4种清洁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历1200份,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0.50%下降到整治2阶段的11.50%,初次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理率明显升高,抗菌药物费用下降明显。结论随着整治活动的开展,围术期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明显改善,达到了相关规定的指标。细化科室控制指标、强有力的奖惩、强化临床药师作用等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吴小妹;郭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为14 d。观察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 - CA)。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53%,对照组为71.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 NIHSS 和 AD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 VM - CA 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 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运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50例疗效评价

    目的:应用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评价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50例,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前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 hs - CRP 水平,应用美托洛尔治疗6月后检测血清 hs - CRP 水平并评价疗效。同时随机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 hs - CRP 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血清 hs - CRP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清 hs - CRP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但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同时美托洛尔治疗效果与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有相关性,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 hs - CRP 水平为(0.91±0.36)mg / L,达到有效的 hs - CRP 水平为(4.38±1.23)mg / L,无效患者的 hs - CRP 水平为(9.77±3.91)mg / L。结论通过检测血清 hs - CRP 水平,可以判断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娜;翟雨佳;舒景;苗阳;崔欣欣;刘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日,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5 g,3次/日;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日;疗程均为6周。观察血清 IgE 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用药可增强抗炎、抗过敏作用,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马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与单用抗菌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和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清热、解暑、利湿)联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80.00%的患者尿液无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检出,对照组仅60.00%,治疗组细菌学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ESBLs 大肠埃希菌对中药复方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的药物敏感率为90.23%,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率(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优于单用纯抗菌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瑞丽;古小琼;苟险峰;田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