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君;刘云飞;刘学凯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益赛普(皮下注射,每次25 mg,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每次100 mg,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在短期使用益赛普与甲氨蝶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及握力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t =3.25,2.98,3.02,4.58,P <0.05),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t =3.62,3.05,6.98,P <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在 ACR20,ACR50和 ACR70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3.20,5.67,3.98,P <0.05)。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来源地骨皮药材(包括野生、栽培和市售)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 - DAD)法测定3种来源的地骨皮药材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 Synergi 4u Hydro - RP 80A 柱(250 mm ×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来源于栽培的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地骨皮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含量普遍较高,均大于9.090 mg / g;来源于野生的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地骨皮以产于山西、陕西和宁夏的地骨皮甲素/乙素含量较高,在8.969~15.012 mg / g 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阿魏酸含量高的4个样品均存在于来源为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的地骨皮中,其他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均为7.459~39.258μg / g,无明显的规律性。结论地骨皮甲素/乙素可作为地骨皮质量控制的特征指标,且含量不应低于1 mg / g,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且专属性强,可为地骨皮的质量控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赵晓玲;张鑫瑶;何春年;彭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符合 SAP 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中药(清胰汤)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5.00%,总有效率为92.50%,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和75.00%( P <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 P <0.05);观察组腹痛情况、尿淀粉酶水平、血淀粉酶水平、白细胞水平等临床指标的恢复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SAP,能明显提高有效率、减少病死率,有利于临床指标的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性药物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对氨茶碱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85:15),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5 nm。SD 大鼠,随机分为单用氨茶碱组(APL 组)、左西替利嗪+氨茶碱组(LCZ + APL 组)和西替利嗪+氨茶碱组(CZ + APL 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在给药0,2,4,6,8 h 时采血测定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 LCZ + APL 组比较,APL 组氨茶碱的给药后初始血管浓度( Co)、消除速率常数(Ke)、药物半衰期( t1/2)、清除率( CL)、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表观分布容积( Vc)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或P <0.05)。与 CZ + APL 组比较,APL 组氨茶碱的 Ke,t1/2,CL,AUC 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而 Co 及 Vc 无显著差异( P >0.05)。与LCZ + APL 组比较,CZ + APL 组氨茶碱的 Ke,CL,Co,AUC 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或 P <0.05),t1/2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均可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代谢率减慢,同时西替利嗪使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的作用比左西替利嗪更明显。
作者:路晓钦;黄丹;李蓉;董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潍坊市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中的风险因素,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把握今后的工作重点,预防和排解食品药品质量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以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跟踪检查等方式,对潍坊市食品药品各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潍坊市食品药品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风险,中药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应通过总结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预防建议及监管对策。
作者:刘玉华;祝希梅;李允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双嘧达莫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科,发现了双嘧达莫许多新的用途并取得了较好疗效。该文对有关双嘧达莫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源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高血压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片,试验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片,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左心室肥厚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试验组 LVEDD 下降更明显( P <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对比单用卡托普利,更能有效地降压调脂,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心肌重构作用更显著。
作者:饶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防和治疗Ⅳ度骨髓抑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医院不良反应报告中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分析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原因、发展情况、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共分析了91例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多种化疗方案均可引起Ⅳ度骨髓抑制,其中以多西他赛+铂类居多,共39例,占42.86%。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其中81例出现了白细胞Ⅳ度减少,17例出现了血小板Ⅳ度减少,7例同时出现了白细胞和血小板Ⅳ度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平均为第11天)略滞后于白细胞减少发生时间(平均为第7.5天)。针对骨髓抑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除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的骨髓抑制均得到纠正。约1/3的患者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有效缓解。结论多种化疗方案可导致Ⅳ度骨髓抑制,其中以多西他赛+铂类居多,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约1/3患者伴有发热,对于Ⅳ度骨髓抑制伴发热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治疗。
作者:程凯;蒋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老年咳喘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 - ELSD)法。方法采用 HPLC - ELSD 法测定老年咳喘片中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使用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1.0 mL / min。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1950~4.8750μg( r =0.9998)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4%, RSD =1.20%( n =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老年咳喘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脱水、激素、降颅内压、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行开颅手术。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均以14 d 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清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APACHE -Ⅱ评分,伤后3个月评价两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GCS 评分、APACHE -Ⅱ评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可缩短清醒时间,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学凯;徐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查询、观察法、神秘顾客法和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调研。结果零售药店药学服务功能处于弱化状态;药店经营理念还没有转变,执业药师数量缺乏、素质不高。结论零售药店可以通过转变经营理念、探索建立可行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提高药店从业人员的药学服务水平来改善药学服务功能弱化的状况。
作者:金朝辉;马音;顾锦建;薛维佳;赵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维 A、卡泊三醇联用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维 A 胶囊口服、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药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4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口唇、皮肤干燥16例,血脂升高3例,肝功能异常2例,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阿维 A、卡泊三醇联用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可靠,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明莲;王聪敏;徐晓敏;袁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复方三维亚油酸胶丸Ⅰ中维生素 E 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Sunfire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5:5);流速1.0 mL / min,检测波长284 nm,柱温30℃。结果维生素 E 质量浓度在0.2585~5.1703 g / L 浓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36%,RSD 为1.84%( n =9)。结论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符合定量检测要求,可作为该制剂中维生素 E 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原料药及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 Phenomenex Prodigy ODS C18(2)100A (1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1.0%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 pH 至7.0)-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 / 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法舒地尔质量浓度在3~60μg / mL 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 A =1.93×104 C -1.73×103,r =0.9999( n =7);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 为0.87%( n =9)。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法舒地尔原料药及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玉;王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祛风胜湿颗粒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的佳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包合佳工艺是,挥发油: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 h。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易于控制,稳定可行。
作者:任燕茹;秦海军;张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7例采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6例单纯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 P <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9%( 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丽冰;黄健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双黄连、穿琥宁和清开灵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配伍反应。方法将双黄连、穿琥宁和清开灵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分别溶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几种常用注射液中,静置6 h,分别测定30 min 和6 h 时粒径不小于10μm 或25μm 的微粒数。再将上述3种常用抗病毒注射剂分别与几种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几种常用维生素等进行配伍,观察其浑浊度(产生沉淀与否)。结果30 min 时,双黄连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上,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下;穿琥宁、清开灵与以上溶液的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下,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下。6 h 后,穿琥宁与以上溶液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下,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下;双黄连、清开灵与以上溶液配伍不小于10μm 的微粒均在10粒以上,不小于25μm 的微粒均在2粒以上。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均与不同的西药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穿琥宁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较为稳定,双黄连、清开灵与以上溶液配伍后稳定性较穿琥宁差。双黄连、穿琥宁和清开灵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部分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使用时需注意。
作者:钟良才;王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 组)63例和对照组(B 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B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A 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血气指标、气道炎性指标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与气道炎症指标均明显改善,A 组患者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B 组( P <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 B 组的84.21%( P <0.05);治疗期间 A 组、B 组分别有5例、4例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较单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更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改善换气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廖永红;郭依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三氯甲烷的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天美 TM -1色谱柱(30 m ×0.25 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毛细管柱顶空进样法,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顶空瓶平衡温度80℃、维持30 min,载气为 N2,采用外标法计算。结果三氯甲烷的回归方程为 Y1=(3.51 E -005) X1,r1=0.9990,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18~0.18 g / L,乙醇的回归方程 Y2=(1.68 E -005) X2,r2=0.9995,线性范围为1.5~15 g / 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三氯甲烷85%, RSD =6.35%( n =5),乙醇为95%,RSD =7.74%( n =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好,可作为水溶性好的原料药类产品中残留溶剂三氯甲烷的限度检测方法。
作者:祁彩霞;杨发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利伐沙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低剂量组26例和高剂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低剂量组给予2.5 mg 剂量的利伐沙班治疗,高剂量组给予5 mg 剂量的利伐沙班治疗,且给予所有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对3组的不良反应、血小板聚集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进行监测。结果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低剂量组显著低于高剂量组( P <0.05);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肌梗死标记物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低剂量的利伐沙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