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近1年住院患者100例,经心电图证实发作时有ST段压低(﹥0.5 mV)表现,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均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2周)、拜阿司匹林(4周)、消心痛(4周)、倍他乐克(4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前2周80 mg,后2周40 mg),每晚1次口服,观察用药4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为94.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9%( P﹤0.05),心电图恢复正常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0%( 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淑琴;张宝琛;王聚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儿,女,6岁,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入院。无皮疹、瘙痒、呕吐、腹泻等,无食物过敏史,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过敏。体格检查示体温波动于38.5℃左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表面见脓苔,无三凹征,未闻及干、湿罗音。遵医嘱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剂0.2 g、甲硝唑注射液60 mL,1 h后口服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太阳石﹤唐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39,批号为200402,规格为每袋0.4 g)0.2 g进行退热,30 min后出现全身风团样皮疹,伴瘙痒。考虑药物引起的急性变态反应,立即停用怀疑药品,予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40 mg及口服氯雷他定片6.6 mg抗过敏。患儿皮疹渐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作者:黄文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愈骨胶囊的薄层色谱( TLC )鉴别方法。方法对处方中血竭、大黄、三七、骨碎补的薄层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新建没药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血竭、大黄、三七、没药药材及大黄素、三七皂苷R1、柚皮苷,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溶液均无干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腾龙;谭亚亚;孙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在门诊输液中的作用。方法将门诊输液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输液流程,观察组采用指定护士对患者从做皮试到输液结束进行全程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投诉护士的服务态度,观察组无一例投诉。结论护士的药学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晏琴;高树芹;杨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测定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分别配伍转化糖电解质溶液、转化糖溶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数。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复方甘草酸单铵S与转化糖电解质溶液配合后的不溶性微粒数量。结果转化糖溶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与其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未超过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转化糖电解质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配伍明显超过标准,且长时间存放后出现絮状沉淀。结论转化糖电解质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配伍可导致微粒超标,两者间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避免混合配伍。
作者:陈晓;谢学建;蒋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系统分析2012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马鞍山市2012年1月至12月收集的1045例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老年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所占比例高。结论提示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侯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维吾尔药指甲花和凤仙花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法,观察其主要特征化合物的差别。结果所建立的TLC法可初步鉴别指甲花和凤仙花;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指甲花和凤仙花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各有其特异性。结论 TLC法快速,HPLC法准确,为维吾尔药指甲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刘涵;王金芳;高增平;史家文;石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伴发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手足口病伴发口腔溃疡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蒙脱石混悬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1例,有效23例,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27例,治疗有效率为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伴发口腔溃疡,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进食情况并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杜庆云;左浩然;杨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步走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1例健步走每周3次,并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0.4 g,3次/日;对照组35例单用药物治疗(同试验组);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脂、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2%( P﹤0.05);试验组血脂、肝脏彩超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步走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刁丽萍;张毅;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补肾养血方剂联合人工激素疗法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PO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4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激素替代疗法,联合组加服自拟补肾养血方,疗程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服药6个月后,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明显下降,雌二醇( E2)水平明显升高。联合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8.6±32.4)pmol/L 比(126.2±29.5) pmol/L ]( u=3.787,P﹤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6±2.4)分比(13.8±2.7)分]( u=2.466,P=0.015),总体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8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9,P=0.284)。服药期间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10.7%,χ2=0.133,P=0.715)。结论补肾养血方联合人工激素疗法治疗POF能有效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减轻患者症状,且能提高单纯激素疗法的临床有效率。
作者:王方石;王晓男;闫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加入80%乙醇超声提取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osmosil 5 C18-MS-Ⅱ柱(250 mm ×4.6 mm,5μm ),乙腈-水(51:4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样量分别在0.089~0.89μg和0.077~0.7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80%和99.87%,RSD为0.88%和1.27%。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秦海军;张毅;马玲;陈师农;任燕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女,32岁,主因1周前大便后有少量鲜血伴疼痛,近期疼痛加重,来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混合痔。为缓解疼痛,给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40207,国药准字H42022558,规格为每枚含吲哚美辛75 mg、呋喃唑酮100 mg)1支纳肛,用药10 min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测血压80/60 mmHg,脉搏76次/分,立即给予补钾、补液,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意识恢复,症状缓解。
作者:郝晓娟;许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调查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介入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剔除原有感染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同时实施干预管理。结果监测患者415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7例,使用率6.51%;用药天数1~7 d,平均1.78 d;使用频率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头孢孟多、头孢西丁、青霉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拉定。结论介入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比较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时间过长、选取不正确等情况,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了解,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王怡苹;秦侃;汪永宏;范鲁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从社会人口特征、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探讨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找到药师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结果与结论有效地实施肺结核控制策略,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肺结核流行。
作者:邓海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西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沙必利片5 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研究组加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口服,均每日1次,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内镜下食管炎的改善效果及复发率。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 P﹤0.05);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方面,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复发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 P﹤0.05)。结论西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史颖;王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成年人急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哮喘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给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大呼气峰流速( PEF )和肺功能指标( FEV1%)。结果治疗后,两组都取得了不错的控制效果( P﹤0.05),观察组的控制率达76.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症状评分、PEF及肺功能方面比较,两组患者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治疗后的昼间各指标比较两组差异不明显( P﹥0.05),夜间的各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治疗成年人急性哮喘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汪海涛;凌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异氟烷进行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指标变化情况(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和术后患者苏醒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种麻醉方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元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1,男,77岁,因“脑梗死复发”于2013年5月4日上午9:40入院,遵医嘱于10:15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c12120702,规格为每瓶100 mL含盐酸左氧氟沙星0.1 g、氯化钠0.9 g)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滴注约2 min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同时伴有高热、寒战。体格检查示体温40.0℃,血压170/90 mmHg,口唇无紫绀,双肺闻及广泛湿性罗音,心律齐,心率110次/分,无杂音。立即停药,并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硝酸甘油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降压,密切观察。15:30测体温降至37.2℃,血压140/85 mmHg,心率100次/分,病情缓解。
作者:王立娟;隋海山;李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肥胖型PCOS患者,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及二甲双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血清促黄体生成素( LH )、促卵泡素(FSH)、LH/FSH、睾酮(T),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80例肥胖型PCOS患者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恢复规则月经44例,妊娠2例,多毛明显缓解14例,痤疮明显缓解40例;治疗后BMI,LH,T及FINS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FSH及FPG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可使部分患者恢复月经,改善多毛及痤疮症状,降低T及LH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作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降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2,4周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2,4周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NASS )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且联合用药能降低患者血清催乳素的水平。
作者:李裕基;高欢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