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胆道闭锁21例疗效研究

李腾;齐利峰;于爱真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 胆道闭锁,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胆道闭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 手术)及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前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胆管炎的发作情况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 <0.05);治疗组出现药品不良反应3例,症状均较轻微;随访半年,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9.52%和23.81%,肝纤维化异常率分别为9.52%和2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胆道闭锁新生儿在行Kasai 手术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2例

    目的:探讨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 NASH 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自拟清肝化痰活血方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常规有效药物胆宁片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3.96,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 B 超积分及肝脾 CT 比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 t =6.52,3.88,5.68,2.58,P <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t =4.01,2.34,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 NASH 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国林;李成伟;于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瑞格列奈片口服致头晕及头胀1例

    患者男,83岁,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心慌、出汗2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长期口服消渴丸(5粒/日)控制血糖,因血糖控制不佳于2013年7月12日12:00餐前服用瑞格列奈片(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每片1 mg,批号为 BM70449,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H20080126)1 mg 控制血糖,14:00出现头昏、头胀症状,未作处理,症状自动消失。次日18:00又服用瑞格列奈片1 mg,20:02再次出现头昏、头胀症状,也未作处理,症状自动消失。7月14日停用瑞格列奈片,之后患者未再出现头昏、头胀等症状。

    作者:陈红燕;韩庆福;姜珂;高伟;冷瑶;邱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肝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

    目的: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与质量。方法对1例乙肝病毒携带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进行介绍与分析。结果与结论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设计、患者教育及用药监护等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蕊;黄欣;苏乐群;李宏建;许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药师做好药物咨询工作应具备的素质

    目的: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药师在门诊药物咨询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结果药师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药物咨询是药学工作的拓展和完善,是全程化、个体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药师不仅应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必备的药学心理知识、法律常识、实用沟通技巧等,帮助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药物更好地发挥其生理效应。

    作者:王秋良;李连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血脂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 P <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 P <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P <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明确,可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调节血脂,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复方汉防己颗粒治疗肝硬化160例

    目的:观察复方汉防己颗粒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确诊的肝硬化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硬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服用复方汉防己颗粒,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含量、总胆红素含量、门静脉内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含量(32±5)g /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4)g / L;观察组总胆红素含量为(20.3±11.7)μmol /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10.5)μmol / L;观察组门静脉内径为(1.1±0.3)cm,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0.2)cm;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为(0.83±0.23)μmol /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3±0.22)μmol / L( P <0.05)。结论与常用的保肝治疗方法相比,复方汉防己颗粒治疗肝硬化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改善明显,用药方式简单,价格适宜。

    作者:王淑兰;邹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与临床药学监护要点

    目的:对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进行监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二甲双胍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提出药学监护要点,促进合理用药。结果二甲双胍的临床药学监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优化患者治疗方案,是减少或避免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明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联合检测对肝脏肿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肝脏良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患者的 D -二聚体(D -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探讨两者在肝脏肿瘤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贝克曼 AU -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6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肝转移癌患者进行 D - D 和 FDP 含量检测。结果肝脏良性肿瘤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患者中,血清 D - D 含量分别为(0.92±0.67)mg / L,(1.43±0.90)mg / L,(2.25±1.00)mg / L,FDP 含量分别为(3.38±1.78)mg / L,(6.72±4.57)mg / L,(10.41±8.95)mg / L,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或 P <0.01);在肝转移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中,D - D阳性率分别为31.25%,46.15%,79.17%,FDP 阳性率分别为25.00%,42.31%,87.5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监测 D -D 和 FDP 的活性改变,对于肝脏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世龙;张宝;周秀艳;韩素桂;黄彩云;张宝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红花黄色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红花黄色素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微细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并能调节血脂、清除有害氧自由基,目前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该文就近几年红花黄色素在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忠全;丁卓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10年至2012年医院妇科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妇科234例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随着时间增长,医院感染发生率不断上升;50~59岁和开腹手术的患者感染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37株,58.55%),革兰阳性菌65株(27.78%),真菌32株(13.68%);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一、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4.36%,70.94%,4.70%,无超三联用药。结论根据妇科住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致血尿1例

    患者,男,32岁,因右侧阴囊疼痛门诊就诊,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0.1 g,每天2次)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0839,规格为每片0.1 g,每天2次)后疼痛明显缓解。2 d 后感双侧腰部一过性酸胀不适,此后多次解全程洗肉水样血尿,无血凝块,排尿时无尿频、尿急、尿痛。询问病史,既往无泌尿系结石及血尿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及黑便。体格检查示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双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腹平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未触及。查尿常规示红细胞(+++),蛋白(+),白细胞(-),初诊时尿常规正常;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泌尿系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肾脏、膀胱 CT 及膀胱镜检均未见结石及新生物。考虑血尿可能与药物有关,且既往多次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均未出现血尿,遂试停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未用止血药物。停药次日血尿停止,尿液转清。随访至今,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陈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福沙吡坦中痕量钯

    目的:建立福沙吡坦中痕量钯的测定方法,并验证除钯工艺的效果。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福沙吡坦中钯的残留量。结果钯质量浓度在5~5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检出限为1.68μg/L,样品中的低检出浓度为0.22μg/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82%,RSD=3.34%( n=9)。结论采用该方法测定福沙吡坦中钯的残留量,方法灵敏、准确、可靠,为药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颜琳琦;李樱红;郭旺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致低血糖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52例。其中发生低血糖患者57例为试验组,未发生低血糖29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监测四段血糖,即睡前和三餐前血糖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否患有高血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体重指数(BMI)、注射胰岛素剂量大小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及高血压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MI、高血脂、糖尿病肾病、24 h 胰岛素使用总量及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是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论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性别及是否患有高血压无关,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4 h 胰岛素使用总量、糖尿病肾病及年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高血脂、BMI 是低血糖的保护因素。

    作者:夏娟;韦红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生血宝合剂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生血宝合剂中君药制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 O -β- D -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生血宝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Waters alliance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 Suntek 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0.05460~1.0920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2=0.999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方法简便、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生血宝合剂的质量。

    作者:高艳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阿莫西林分散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测定健康志愿者阿莫西林血浆药物质量浓度,评价阿莫西林分散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 HPLC)法紫外检测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阿莫西林血药浓度,用 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达峰时间( tmax )、峰浓度( C max )、0~8 h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8)、0~∞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分别为(1.35±0.24)h 和(1.30±0.25)h,(9.83±2.11)μg / mL 和(10.031±1.928)μg / mL,(24.85±3.98)μg /(h·mL)和(25.10±4.41)μg /(h·mL),(25.56±4.24)μg /(h·mL)和(25.81±4.48)μg /(h·mL)。统计结果显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制剂 Cmax,AUC0→8,AUC0→∞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9.5%~105.7%,97.4%~104.4%,96.6%~105.5%。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李晋峰;沙莹;李佩琼;王九辉;林明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4种不同规格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品说明书分析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品说明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临床常见的4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其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进行仔细比较。结果与讨论4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推荐的用法用量存在差异,模糊了临床医师、药师的给药剂量,容易导致医疗事故而引起医疗纠纷。建议在药监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各大药厂应自觉更新药品说明书,尽早把上述药品说明书统一化、规范化。这是消除医师、药师、患者顾虑的关键所在。

    作者:毕瑞;洪雪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替硝唑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22岁,因“盆腔炎”于2012年11月9日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示右下腹附件区压痛。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2060511,规格为0.4 g :100 mL)10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用药3 d,于第3天(11月11日)静脉滴注替硝唑约10 min,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查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呼之难应,皮肤湿冷,听诊心音低钝、律齐、心率约40次/分。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替硝唑,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位,吸氧(3 L / min),开放双通道,地塞米松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快速静脉滴注,阿托品0.5 mg 静脉注射,同时补液扩容、纠酸。30 min 后测心率78次/分,血压108/78 mmg,神志清,病情平稳。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硫酸镁联合杞菊地黄汤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0例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杞菊地黄汤合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实效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与杞菊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分析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χ2=6.090,P =0.014)。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方面经过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剖腹产情况、新生儿并发症等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硫酸镁与杞菊地黄汤合用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66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每日1剂,连服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幽门螺杆菌(HP)阴转率。结果8周后,观察组痊愈率(31.82%)、总有效率(89.39%)均略高于对照组(21.31%和77.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 =0.182;χ2=3.500,P =0.061);观察组与对照组 HP 阴转率(95.24%比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检验,P =0.047)。两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与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较西药三联疗法更能有效保护胃黏膜,促进 HP 清除。

    作者:王月新;武迎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品管圈管理用于预防高危药品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感染病科预防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预防静脉外渗为活动主题,找出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对策,对使用高危药品患者进行干预,活动前后对护士的预防外渗知识进行考核。统计外渗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品管圈管理活动后,护理人员对使用高危药品静脉外渗的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P <0.01),输液后静脉外渗现象明显得到控制( P <0.05),患者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使用高危药品时静脉外渗的防范意识,可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孙兰珍;李晓琴;杜佩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