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李瑞莲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奥美拉唑
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 P<0.05)。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5.31±7.96)h,48 h再出血率为18.52%(10/54);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6.12±7.85)h,48 h再出血率为5.56%(3/5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提取物对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目的:研究天麻提取物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复制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及乙酰胆碱含量。结果天麻总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能明显缩短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及搜索距离( P<0.05),显著增加原平台象限时间百分比和距离百分比( P<0.01),提高小鼠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含量( P<0.01)。结论天麻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的记忆获得能力,其作用与增强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作者:韩春妮;何芳雁;田野;段小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间苯三酚用于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使用的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4例符合空气灌肠指征的肠套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于空气灌肠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复位后未使用解痉药物;观察组于空灌前15 min肌肉注射间苯三酚,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继续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患者的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复位后短期复发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为90.38%,与观察组的复位成功率94.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位成功后复发率为14.89%(7/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4%(1/49)(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使用间苯三酚,可提高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短期复发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秀波;朱信强;赵宏;赵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奋乃静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药典科研课题任务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控制和评价各厂家产品质量,对奋乃静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奋乃静片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0.1 mol/L盐酸900 mL为溶出介质,溶出45 min(薄膜衣片30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4 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奋乃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2~7.0μg/mL,回归方程为 A=0.0819 C+0025, r=1( n=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1.34%( n=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作为奋乃静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建玉;张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注射组及改良注射组两组,各110例。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常规注射法治疗和改良注射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注射组注射皮下瘀斑及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86.36%和31.81%,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的95.45%和59.09%(χ2=5.5000,P=0.0190;χ2=16.5000,P=0.0000);改良注射组注射疼痛程度为(3.16±1.11)分,常规注射组为(4.27±1.35)分,改良注射组明显优于常规注射组( t=-6.6610,P=0.0000);同时改良注射组发生皮下瘀斑及皮下硬结患者皮下瘀斑及皮下硬结面积为(1.35±0.67)cm2及(1.21±0.63)cm2,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t=9.4125,P=0.0000;t=10.8503,P=0.0000)。此外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改良注射法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注射效果,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四项。

    作者:张宏;石桂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离子色谱法检测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与乙酸

    目的:建立检测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乙酸的离子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G11柱(50 mm ×4 mm,5μm)+AS11柱(250 mm ×4 mm,5μm),以在线EG发生罐产生的KOH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电导检测,柱温30℃。结果甲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μg/mL( r=0.9992),检测限为0.005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5%;乙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μg/mL( r=0.9996),检测限为0.006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乙酸的检测。

    作者:王亮;张潇予;王超;王子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抗结核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96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3HREZ/15HR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治愈32例(68.09%),有效13例(27.66%),无效2例(4.26%);对照组治愈20例(40.82%),有效20例(40.82%),无效9例(18.36%)。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

    作者:刘洪兰;王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人参多糖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密度为5×105个/mL,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人参多糖( GPS )组加入400 mg/L GPS。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GPS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P-P38蛋白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38及P-P38蛋白的变化。结果 GPS对K562细胞在体外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在100~8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400 mg/L时达到细胞的半数抑制率,且在48 h时抑制率达到高峰;免疫细胞化学显示,P-P38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浆,与对照组相比,P-P38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且向胞核转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38总蛋白无明显变化( P>0.05);P-P38蛋白有增加趋势,且在作用48 h后增加明显( P<0.05)。结论 GPS能促进K562细胞凋亡,其促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作者:罗英豪;赖翔宇;王霞;尹偲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40例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用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痛觉评分和术后5 d内排便时平均痛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对控制疼痛教育的满意度、对控制疼痛方法的满意度、所有照料和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作者:李贵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

    目的:观察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羟丙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6.66%( P<0.05)。结论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有效,且临床应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太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 P<0.05)。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5.31±7.96)h,48 h再出血率为18.52%(10/54);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6.12±7.85)h,48 h再出血率为5.56%(3/5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瑞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实践及效果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方法2013年3月至6月,以“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为主题,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活动,比较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订了一系列对策。有形成果方面,拆零台和发药台不合格率从3.02降低到1.51,药架不合格率从1.51降低到0.22;无形成果方面,圈员在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药房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改善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

    作者:范艳;邢敏;杨晓媛;陈之德;徐文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性出血的血压控制、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0.5~2 mg/h微量泵持续泵入,连续用7 d;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注射液0.3~5μg/( k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3 d后停用,换口服降压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肿量、水肿体积。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肿量和水肿体积均明显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莫地平早期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和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吴静;李莉;周秀成;韩书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48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同时治疗6周,疗效评定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临床疗效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及闭经溢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 P<0.05)。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疗效不良反应差异亦不显著,但在引起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及闭经溢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优于利培酮。

    作者:张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可待因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可待因作为低成瘾性麻醉药品,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镇咳、镇痛。近年来,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可待因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维拉帕米对胡桃醌Caco-2细胞转运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胡桃醌Caco-2细胞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时间、浓度对胡桃醌转运吸收特性的影响,应用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胡桃醌转运吸收机制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胡桃醌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 Papp )。结果 Caco-2细胞模型,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胡桃醌的累积转运量逐渐增加;加用维拉帕米(100μmol/L )后,使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 PappAP→BL显著增加,而从BL侧到AP侧的表观渗透系数 PappBL→AP降低。结论胡桃醌的转运以被动转运为主,存在P-糖蛋白参与的主动外排,加用维拉帕米后胡桃醌经吸收转运增加,提示维拉帕米可能促进吸收。

    作者:高春艳;聂珍贵;王俊亚;杨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于晨起时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于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动态24 h收缩压与舒张压以及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诊室收缩压与舒张压、动态24 h收缩压与舒张压以及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夜间血压治疗后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夜间收缩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于晨起或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可降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和白昼血压,但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纠正夜间高血压和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效果更好。

    作者:严志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51例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美罗培南(治疗组)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照组)治疗10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51例治疗有效率64.70%,细菌清除率73.19%,不良反应发生率7.84%;对照组49例治疗有效率63.26%,细菌清除率73.00%,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国产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夏勇;邓长刚;孔渝;严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患者,男,73岁,既往脑外伤术后9年,有视物模糊后遗症;高血压病、复发性脑梗死3年,有反应迟钝后遗症,口服降压0号1粒/日,血压150/80 mmHg。本次主因头痛、左侧胸背部疼痛3 d入院。入院前3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钝痛),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伴左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尖锐性疼痛,且渐出现左侧胸前区及右侧背部疱疹,部分融合成片,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400 mg、每日4次,口服龙胆泻肝胶囊4粒、每日3次,局部应用干扰素α-2b软膏1 d,症状无好转,且进食明显减少,精神差,为进一步治疗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T)37.3℃,脉搏(P)110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124/90 mmHg;神志清晰,语言流利,反应稍迟钝,双眼视物模糊,无面瘫,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左侧胸前区、后背部大量疱疹,沿肋间神经分布,前后均不超过中线,大小不一,部分渗血、融合成片;余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23×109/L,中性粒细胞75.7%,血红蛋白149 g/L,血小板104×109/L;尿沉渣示蛋白阴性,红细胞阴性;肝功能检查示谷草转氨酶16 U/L,谷丙转氨酶25 U/L;血脂检查示总胆固醇4.60 mmol/L,甘油三酯1.05 mmol/L;肌酸激酶263 U/L;血凝四项示凝血酶原时间13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1.4 s,纤维蛋白原337.7 mg/dL;D-二聚体0.674 mg/L;血糖7.86 mmol/L;C-反应蛋白12 mg/L;糖化血红蛋5.4%;血沉9 mm/h;尿素氮11 mmol/L,肌苷192.8μmol/L;甲功五项、乙肝五项、电解质正常。头CT示颅骨术后改变,右额、右颞、左顶枕软化灶,脑萎缩;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脑电地形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腰椎穿刺检查示压力正常;脑脊液常规示白细胞60×106/L,淋巴分类83%;脑脊液生化示蛋白质0.23 g/L (稍高),糖、氯化物均正常。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脑外伤术后、高血压病、脑梗死后遗症。停用降压药物并检测血压,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0.25 g,批号为13101821)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8 h给药1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每日2次、硫辛酸6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及改善神经代谢、补液;必要时应用呋塞米减轻颅内水肿、鼓励自行饮水对症治疗;同时将压力较高的疱疹刺破,排出疱液,并局部消毒预防感染。入院当日晚出现高热(39.2℃)、寒战,给予地塞米松5 mg后汗出,体温逐渐下降。此后精神改善,头痛减轻,血压正常,小便量正常,可进适量饮食,无恶心、呕吐、腹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症状。入院后第4天复查血糖4.67 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5.23×109/L,中性粒细胞61.7%,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100×109/L;尿沉渣示蛋白(+),红细胞阴性;尿素氮12.6 mmol/L,肌酐173.6μmol/L,较前好转;血凝四项正常;腹部彩超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除外糖尿病及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损伤,考虑与感染、血容量不足相关,继续予以补液、活血化瘀对症治疗。入院第5日,考虑阿昔洛韦注射液致肾功能损伤并停用该药。入院后第6日,复查尿沉渣正常,尿素氮7.4 mmol/L,肌酐112.1μmol/L,恢复正常。此后病情逐渐改善,未诉头部不适,右侧胸背部疱疹渗出明显减少、渐干燥、结痂、疼痛减轻而出院。

    作者:吴静;周秀成;舒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60例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年龄39~87岁,随机均分为A组(延续性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贝那普利(10 mg/d)治疗,每日1次。A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 P <0.05),且A组降低更明显( 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和B组明显提高( P<0.05),而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贝那普利降压的同时联合延续性护理,可良好控制血压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肖万舫;李冰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卟啉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卟啉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及性能,对肿瘤组织的特殊亲和力以及能在肿瘤组织汇总集聚和滞留,近年来已成为医药界抗肿瘤药物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卟啉类化合物在医药相关领域的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李全文;张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