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拉帕米对胡桃醌Caco-2细胞转运特性的影响

高春艳;聂珍贵;王俊亚;杨红

关键词:胡桃醌, Caco-2细胞, 维拉帕米
摘要: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胡桃醌Caco-2细胞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时间、浓度对胡桃醌转运吸收特性的影响,应用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胡桃醌转运吸收机制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胡桃醌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 Papp )。结果 Caco-2细胞模型,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胡桃醌的累积转运量逐渐增加;加用维拉帕米(100μmol/L )后,使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 PappAP→BL显著增加,而从BL侧到AP侧的表观渗透系数 PappBL→AP降低。结论胡桃醌的转运以被动转运为主,存在P-糖蛋白参与的主动外排,加用维拉帕米后胡桃醌经吸收转运增加,提示维拉帕米可能促进吸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退热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 Hedera-ODS-2 C18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3,磷酸调pH至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进样质量浓度在0.2006~2.0064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1.08%( n=6);马来酸氯苯那敏在16.16~161.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1.45%(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两组分分离度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小儿退热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文雅;王争;李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间苯三酚用于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使用的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4例符合空气灌肠指征的肠套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于空气灌肠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复位后未使用解痉药物;观察组于空灌前15 min肌肉注射间苯三酚,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继续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患者的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复位后短期复发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为90.38%,与观察组的复位成功率94.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位成功后复发率为14.89%(7/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4%(1/49)(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使用间苯三酚,可提高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短期复发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秀波;朱信强;赵宏;赵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患者,女,4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月,胸闷气紧10+天,加重3天”于2012年12月3日入院。5+月前诊断为“肺结核”,在外开始使用“吡嗪酰胺片750 mg qd,盐酸乙胺丁醇片750 mg qd,异烟肼片300 mg qd,利福平胶囊450 mg qd”治疗。20 d前出现背部及右侧腰区疼痛,活动时加重,不能缓解。3d前自感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剑突下胀痛。于12月3日入我院急诊科,查尿常规示白细胞(+);胸部增强CT示双肺散在斑片影、结节影、纤维条索影及钙化灶,多系慢性感染灶,继发性肺结核可能。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1℃,脉搏82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53/86 mmHg;神志清楚,慢性病容,余无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肺结核(复治)、真菌感染及其他待查;腰3~4、腰4~5、腰~骶椎间膨出;甲状腺结节,性质待查;尿路感染待排除。入院后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并给予曲马多缓释片镇痛,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批号为1209E91)0.5 g抗感染治疗。因抗感染疗效不佳,考虑真菌感染,于同月8日换用口服伏立康唑片200 mg、每日2次治疗。11日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考虑可能为异烟肼致外周神经炎,加用维生素B6营养神经。12月12日幽门螺杆菌检查示阳性(++),考虑疼痛可能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关,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同时因腰背部、臀部疼痛加剧,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镇痛治疗。12月16日将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换成口服莫西沙星片(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批号为BJ07430)400 mg、每日1次。19日诉疼痛加重,全身疼痛,腰部、臀部疼痛为著,表现为灼热感、刺痛、麻木,伴有上肢肌肉震颤、下肢行走无力,并有焦虑、抑郁,加用布桂嗪注射液镇痛、阿普唑仑抗焦虑。26日经多学科讨论后,考虑疼痛可能与抗结核药物及抗菌药物有关,不考虑胸膜炎、骨结核、骨髓瘤,且单纯骨量减少引起的骨质疏松不能解释临床症状,但也不排除脊髓炎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可能性。于27日停用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莫西沙星片、伏立康唑片。28日患者要求自动出院,出院2周后电话随访,诉院外继续口服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但已停用莫西沙星片和伏立康唑片,疼痛、麻木、肌肉震颤等症状已缓解。

    作者:龚巧燕;陈俞先;管玫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50例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至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到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文献15篇,个案病例50例。其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全身损害较为多见。结论临床表现应重视脂溶性维生素(Ⅱ)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陈秋红;陈尚瑜;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控制着细胞凋亡的激活系统。肿瘤细胞的多种特征,包括无限的增殖能力、对抑制生长信号的不敏感、受损的细胞凋亡机制等都与线粒体的机能丧失有关。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线粒体功能的紊乱,并且多种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DNA的变异有关。因此,为了防止或修复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寻找靶向线粒体的递药系统越来越重要。针对线粒体的结构特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不同线粒体靶向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焕春;宋彦峰;赵先;白娟;廖悠悠;封小娜;文爱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人参多糖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密度为5×105个/mL,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人参多糖( GPS )组加入400 mg/L GPS。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GPS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P-P38蛋白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38及P-P38蛋白的变化。结果 GPS对K562细胞在体外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在100~8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400 mg/L时达到细胞的半数抑制率,且在48 h时抑制率达到高峰;免疫细胞化学显示,P-P38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浆,与对照组相比,P-P38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且向胞核转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38总蛋白无明显变化( P>0.05);P-P38蛋白有增加趋势,且在作用48 h后增加明显( P<0.05)。结论 GPS能促进K562细胞凋亡,其促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作者:罗英豪;赖翔宇;王霞;尹偲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可待因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可待因作为低成瘾性麻醉药品,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镇咳、镇痛。近年来,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可待因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

    目的:观察应用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5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每日1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和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尿蛋白控制率及血压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应用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目的:为临床药师有效参加并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理医院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起始于2010年2月至4月(384份)、2012年2月至4月份(487份)、2014年2月至4月份(654份)的病例,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术前及术后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使用时间等方面逐渐趋于合理;缩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后,并未增加术后感染例数,住院时间并未延长。结论制订规范的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药师对术前及术后用药的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作者:佟晓娜;陈伟;李灿霞;陈莉;白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头孢地尼治疗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160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并评价头孢地尼分散片治疗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头孢地尼分散片9~18 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第1日按体重10 mg/kg顿服,第2~5日每日按体重5 mg/kg顿服。疗程5~7 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75%比63.75%,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96.88%比90.62%,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0%比31.88%,P>0.05)。结论头孢地尼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袁承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0例,另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强心药物,美托洛尔组加用美托洛尔。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频率,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 )-6,IL-17,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美托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IL-17,IL-6,IL-23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1),且美托洛尔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Th17细胞表达增加、功能亢进,美托洛尔可明显下调Th17细胞表达频率及功能。该效应可能是美托洛尔从机体免疫方面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霞;赵银萍;唐其东;吉家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利托君联合针对性护理治疗先兆早产91例

    目的:探讨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就诊的先兆早产患者182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予以利托君及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联合硫酸舒喘灵及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显效时间为(3.82±1.63)h、总用药时长为(7.93±3.15)d、产后出血量为(249.06±47.62)mL、新生儿疾病3例(3.30%)及新生儿死亡0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用药后显效时间(4.76±2.01)h、总用药时长(9.12±3.98)d、产后出血量(285.7±51.31)mL、新生儿疾病10例(10.99%)及新生儿死亡4例(4.40%);治疗组延长孕期、心率、产前胎儿双顶径(BPD)、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先兆早产患者利托君及针对性护理操作,可明显提高保胎成功率,改善新生儿健康水平,但对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需进行相应处理。

    作者:马飞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入选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128只眼)与对照组(66例,116只眼),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rhEGF滴眼液,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5 min泪液分泌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0.05),观察组泪液分泌量为(9.64±1.74)mm,远高于对照组的(7.86±1.36)mm ( u=8.839, P<0.001)。两组角膜上皮损伤疗效构成不同( Z=2.063,P=0.0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4%,高于对照组的79.31%(χ2=5.248,P=0.022)。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rhEGF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药理学作用各有侧重,治疗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时功效互相协同、疗效显著。

    作者:殷志武;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训练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和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4±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5±2.13)分( P<0.05);观察组 BI,FMA,Berg 评分分别为(67.62±11.74)分、(23.55±3.73)分、(32.74±8.63)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6.93±10.62)分、(19.57±3.34)分、(26.65±8.54)分( P<0.05);观察组书写和阅读、复述、听觉理解、自发言语、信息量、流畅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促进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庞贺春;刘向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抗菌药物治疗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的佳药物治疗方案,以低成本获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的65例儿童,根据给药方案分成A组(头孢硫脒)、B组(头孢替唑钠)、C组(头孢曲松钠)、D组(头孢孟多酯钠)4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4种治疗方案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B组所用治疗方案成本小,成本-效果比值低。结论头孢替唑钠给药方案是治疗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的佳方案。

    作者:丁翔宇;张古英;冯卿;李瑞宏;支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元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药用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 )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以锗为内标进行测定。结果铬元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40μg/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μg/L,回收率为92.90%~108.40%。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铬元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葛建华;徐继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49例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剖宫产肥胖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麻醉优良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且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0.20%)略高于对照组(8.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35,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 P<0.05),观察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明显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李在坡;徐英达;蔡增林;何效兵;时恒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性出血的血压控制、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0.5~2 mg/h微量泵持续泵入,连续用7 d;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注射液0.3~5μg/( k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3 d后停用,换口服降压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肿量、水肿体积。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肿量和水肿体积均明显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莫地平早期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和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吴静;李莉;周秀成;韩书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实践及效果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方法2013年3月至6月,以“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为主题,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活动,比较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订了一系列对策。有形成果方面,拆零台和发药台不合格率从3.02降低到1.51,药架不合格率从1.51降低到0.22;无形成果方面,圈员在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药房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改善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

    作者:范艳;邢敏;杨晓媛;陈之德;徐文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