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实践及效果

范艳;邢敏;杨晓媛;陈之德;徐文科

关键词:品管圈, 药房, 卫生环境, 药事管理
摘要:目的: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方法2013年3月至6月,以“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为主题,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活动,比较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订了一系列对策。有形成果方面,拆零台和发药台不合格率从3.02降低到1.51,药架不合格率从1.51降低到0.22;无形成果方面,圈员在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药房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改善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0~69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对照组凭经验非CT引导注射胶原酶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31例(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疗效优27例(75.00%),良6例(16.67%),尚可2例(5.56%),差1例(2.78%),优良率达33例(91.67%);对照组优良26例(72.22%),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为(3.56±1.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4±1.16)分( P<0.05),且明显优于治疗前(7.98±1.35)分( P<0.05)。结论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佳,缓解疼痛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军奎;杨长波;吝燕斌;齐晓飞;武志强;程志杰;张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儿童医院2011年至2012年儿科口服中成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口服中成药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数据库,统计2011年至2012年使用数据,通过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分析儿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安儿宁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广泛,而小儿双清颗粒受同类药品种的影响,用药量呈大幅下降趋势,一些新进药品如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使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医院儿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该院作为妇女儿童医院的特点。

    作者:刘辽;杨代喜;古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地佐辛混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地佐辛混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40例,随机均分成A,B,C,D 4组,术后分别用右美托咪定0.05,0.1,0.15 mg/kg或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氟哌利多。VAS评价术后1,2,4,6,12,24 h疼痛程度、BCS和Ramsay评分评价术后24 h舒适度和镇静度,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C组及D组术后2 h,B,C,D组术后4,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A组( P<0.05);D组术后Ramsay评分,A组及D组BCS评分低于B组( P<0.05);A,B,D组术后Ramsay评分, A,D组患者BCS评分低于 C组( P<0.05)。D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和 C组出现心动过缓例数较多( P<0.01)。结论地佐辛混合0.1 mg/kg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徐海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双胍类药物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78例

    目的:观察双胍类药物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胍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为(5.54±1.08)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3±1.61)g/L( P<0.01)。结论双胍类药物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展,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训练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和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4±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5±2.13)分( P<0.05);观察组 BI,FMA,Berg 评分分别为(67.62±11.74)分、(23.55±3.73)分、(32.74±8.63)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6.93±10.62)分、(19.57±3.34)分、(26.65±8.54)分( P<0.05);观察组书写和阅读、复述、听觉理解、自发言语、信息量、流畅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促进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庞贺春;刘向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入选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128只眼)与对照组(66例,116只眼),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rhEGF滴眼液,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5 min泪液分泌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0.05),观察组泪液分泌量为(9.64±1.74)mm,远高于对照组的(7.86±1.36)mm ( u=8.839, P<0.001)。两组角膜上皮损伤疗效构成不同( Z=2.063,P=0.0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4%,高于对照组的79.31%(χ2=5.248,P=0.022)。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rhEGF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药理学作用各有侧重,治疗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时功效互相协同、疗效显著。

    作者:殷志武;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银离子抗菌凝胶用于剖宫产术后伤口处理109例

    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凝胶用于剖宫产术后伤口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剖宫产术后2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9例。观察组皮肤创面用银离子抗菌凝胶涂抹后再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对照组仅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切口的愈合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109例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红肿、无分泌物,未培养出化脓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离子抗菌凝胶用于剖宫产手术伤口处理,可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效果比单用无菌纱布包扎好。

    作者:王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1839例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1839例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使用合理性。方法对近年医院临床科室1839例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39例人血白蛋白使用总用量是10913瓶,共计109130 g;共有17个临床科室使用,以肝胆疾病、肿瘤患者为主;个人使用量以10~40 g为主,占使用总人数的57.53%;使用人血白蛋白前,患者血清白蛋白分布主要集中在25~35 g/L范围内。结论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较广泛,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应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合理使用。

    作者:曹辉;殷萍萍;燕丹;吴民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0例,另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强心药物,美托洛尔组加用美托洛尔。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频率,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 )-6,IL-17,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美托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IL-17,IL-6,IL-23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1),且美托洛尔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Th17细胞表达增加、功能亢进,美托洛尔可明显下调Th17细胞表达频率及功能。该效应可能是美托洛尔从机体免疫方面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霞;赵银萍;唐其东;吉家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仪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多磺酸黏多糖涂抹局部治疗,观察组30例将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于超声电导仪治疗发射头凹槽内,并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 P<0.05),且观察组病情改善时间为(4.04±0.35)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6±0.37) d ( 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林春;严春燕;蒋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50例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至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到脂溶性维生素(Ⅱ)致过敏性反应文献15篇,个案病例50例。其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全身损害较为多见。结论临床表现应重视脂溶性维生素(Ⅱ)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陈秋红;陈尚瑜;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剖宫产术前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血气、血糖、乳酸及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应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血气、血糖、乳酸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12月需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并进行剖宫产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前加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手术前后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变化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乳酸及Apgar评分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NEFA)及酮体(K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治疗组孕产妇FBG为(6.75±1.7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1.62)mmol/L,孕产妇 NEFA 为(0.57±0.18)mmol/L,KB 为(0.14±0.06)mmol/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71±0.26)mmol/L和(0.19±0.09)mmol/L( P<0.05);治疗组新生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及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2),pH,Ca2+,Mg2+,新生儿血糖(NBG)及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两组孕产妇心电图ST段降低,心律不齐、肺水肿及末梢水肿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孕产妇能量物质代谢情况及新生儿血气、电解质状况,并可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周晓筠;黄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离子色谱法检测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与乙酸

    目的:建立检测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乙酸的离子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G11柱(50 mm ×4 mm,5μm)+AS11柱(250 mm ×4 mm,5μm),以在线EG发生罐产生的KOH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电导检测,柱温30℃。结果甲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μg/mL( r=0.9992),检测限为0.005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5%;乙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μg/mL( r=0.9996),检测限为0.006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乙酸的检测。

    作者:王亮;张潇予;王超;王子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患者,男,73岁,既往脑外伤术后9年,有视物模糊后遗症;高血压病、复发性脑梗死3年,有反应迟钝后遗症,口服降压0号1粒/日,血压150/80 mmHg。本次主因头痛、左侧胸背部疼痛3 d入院。入院前3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钝痛),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伴左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尖锐性疼痛,且渐出现左侧胸前区及右侧背部疱疹,部分融合成片,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400 mg、每日4次,口服龙胆泻肝胶囊4粒、每日3次,局部应用干扰素α-2b软膏1 d,症状无好转,且进食明显减少,精神差,为进一步治疗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T)37.3℃,脉搏(P)110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124/90 mmHg;神志清晰,语言流利,反应稍迟钝,双眼视物模糊,无面瘫,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左侧胸前区、后背部大量疱疹,沿肋间神经分布,前后均不超过中线,大小不一,部分渗血、融合成片;余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23×109/L,中性粒细胞75.7%,血红蛋白149 g/L,血小板104×109/L;尿沉渣示蛋白阴性,红细胞阴性;肝功能检查示谷草转氨酶16 U/L,谷丙转氨酶25 U/L;血脂检查示总胆固醇4.60 mmol/L,甘油三酯1.05 mmol/L;肌酸激酶263 U/L;血凝四项示凝血酶原时间13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1.4 s,纤维蛋白原337.7 mg/dL;D-二聚体0.674 mg/L;血糖7.86 mmol/L;C-反应蛋白12 mg/L;糖化血红蛋5.4%;血沉9 mm/h;尿素氮11 mmol/L,肌苷192.8μmol/L;甲功五项、乙肝五项、电解质正常。头CT示颅骨术后改变,右额、右颞、左顶枕软化灶,脑萎缩;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脑电地形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腰椎穿刺检查示压力正常;脑脊液常规示白细胞60×106/L,淋巴分类83%;脑脊液生化示蛋白质0.23 g/L (稍高),糖、氯化物均正常。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脑外伤术后、高血压病、脑梗死后遗症。停用降压药物并检测血压,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0.25 g,批号为13101821)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8 h给药1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每日2次、硫辛酸6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及改善神经代谢、补液;必要时应用呋塞米减轻颅内水肿、鼓励自行饮水对症治疗;同时将压力较高的疱疹刺破,排出疱液,并局部消毒预防感染。入院当日晚出现高热(39.2℃)、寒战,给予地塞米松5 mg后汗出,体温逐渐下降。此后精神改善,头痛减轻,血压正常,小便量正常,可进适量饮食,无恶心、呕吐、腹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症状。入院后第4天复查血糖4.67 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5.23×109/L,中性粒细胞61.7%,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100×109/L;尿沉渣示蛋白(+),红细胞阴性;尿素氮12.6 mmol/L,肌酐173.6μmol/L,较前好转;血凝四项正常;腹部彩超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除外糖尿病及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损伤,考虑与感染、血容量不足相关,继续予以补液、活血化瘀对症治疗。入院第5日,考虑阿昔洛韦注射液致肾功能损伤并停用该药。入院后第6日,复查尿沉渣正常,尿素氮7.4 mmol/L,肌酐112.1μmol/L,恢复正常。此后病情逐渐改善,未诉头部不适,右侧胸背部疱疹渗出明显减少、渐干燥、结痂、疼痛减轻而出院。

    作者:吴静;周秀成;舒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52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AEC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AECB患者107例,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感染、吸氧、祛痰等对症治疗,抗生素选用头孢呋辛钠,每天1次静脉输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每天1次,疗程10 d,用药7 d后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C反应蛋白( CRP )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CRP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痊愈率(75.00%)、总有效率(96.15%)均高于对照组(52.73%,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4,P=0.017)。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比1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8,P=0.341)。结论单中心研究表明,在对症支持基础上,采用头孢呋辛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B,能明显改善气道炎症与通气功能,较单用抗生素起效更快、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轻且耐受。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的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现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退药数据处理,采用帕累托图法,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累计频率,找出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的主要、次要及一般原因。结果造成住院患者退药现象的前3位原因为医师更换医嘱、患者出院或转科、药品不良反应;次要原因为医嘱开错或录入错误、患者拒用;一般原因为患者死亡、药房缺药、检查或手术停做、药品质量问题等。结论应针对造成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加强退药制度建设、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师与药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处方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把影响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杨自豪;王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静脉滴注致小儿高热1例

    患儿,男,7岁,因“多处烫伤、哭闹不适4小时”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7.8℃,脉搏108次/分,呼吸20次/分,体重19 kg;烫伤占总体表面积(TBSA)约18%,创面主要分布于胸腹部、背部、臀部、会阴部及双大腿局部。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9.66×109/L,红细胞(RBC)5.54×1012/L,血红蛋白(Hb)146 g/L,红细胞压积(Hct)46.7%,血小板计数(PLT)173×109/L。入院后采取清洗创面、肌肉注射精致破伤风抗毒素、平衡盐注射液补液抗休克、静脉滴注头孢硫脒注射液预防感染、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支持营养治疗。因患儿住院时间较长,食欲不佳,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于2013年7月6日静脉滴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规格为每瓶100 mL,批号为 C13013002,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100 mL,滴至约20 mL时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牙关紧咬,持续3 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 后寒战消失,持续高热38.9℃,静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5 mg、小儿退热栓0.125 g纳肛降温处理后恢复正常。次日再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时,又出现寒战现象,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作者:郭海平;张国姣;陈光贵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 g/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口服,1 m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CDR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 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46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量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903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并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A组(464例、882只眼)、B组(439例、855只眼),患者术前予左氧氟沙星滴眼3 d,A组术中予0.05%聚维酮碘稀释液行结膜囊滴入并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B组予庆大霉素稀释液冲结膜囊滴入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后问卷调查眼部不适症状,并对比两组眼内炎发生率。结果两组眼部不适症状构成差异显著( Z=3.070, P=0.022),A组发生率(47.84%比38.04%)高于B组(χ2=8.842,P=0.003);A、B两组术后眼内炎分别发生1例(0.11%)、7例(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121,P=0.034);A组1例、B组6例眼内炎患者病情有效控制,视力恢复至0.4~0.7,B组1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感光0.3。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量滴眼可有效减少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几率,也需警惕前者引发的角膜上皮损伤。

    作者:李荣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控制着细胞凋亡的激活系统。肿瘤细胞的多种特征,包括无限的增殖能力、对抑制生长信号的不敏感、受损的细胞凋亡机制等都与线粒体的机能丧失有关。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线粒体功能的紊乱,并且多种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DNA的变异有关。因此,为了防止或修复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寻找靶向线粒体的递药系统越来越重要。针对线粒体的结构特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不同线粒体靶向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焕春;宋彦峰;赵先;白娟;廖悠悠;封小娜;文爱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