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对比

陈国富;张美华

关键词:莫匹罗星软膏, 夫西地酸软膏,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ASI和瘙痒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5);治疗组的EASI和瘙痒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91.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分布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疗效分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较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葛兰素史克事件”对我国医药企业危机管理的启示

    目的: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危机预防和危机应对能力。方法通过剖析葛兰素史克公司在行贿事件发生前后的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中的行为和做法,从中得到对我国医药企业危机管理的一些启示。结果与结论我国医药企业应提高危机意识,重视危机预防,危机爆发后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回应和应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危机恢复工作,以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作者:贾亚楠;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1年至2012年成都地区医院神经系统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医院神经系统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成都地区18家医院2011年至2012年神经系统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达56055.86万元,较2011年的48512.31万元有增加。主要包括新一代抗精神失常药、解热镇痛药、麻醉药、中枢神经兴奋药等。结论神经系统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都地区医院所应用神经系统药结合了患者的疾病及经济条件,充分体现了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樊新星;孙山;胡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50例

    目的:观察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益母草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缩宫素,7d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性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维持子宫的收缩时间,止血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惠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海南省广金钱草种子的繁育技术和质量标准

    目的:研究海南省广金钱草的种子繁育技术。方法进行广金钱草种子调查采样、种子育苗、大田种植、种子采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贮存等研究。结果掌握了海南省广金钱草的种子调查采样、种子育苗、大田种植、种子采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贮存等技术。结论海南省广金钱草种子繁育技术由种子调查采样、种子育苗、大田种植、种子采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贮存等技术组成。

    作者:杨春雨;甘炳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防范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排药差错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排药差错的发生及药品浪费,为调配时再复核节省时间,提高调配速度及工作效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运用鱼骨图的方法来分析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PIVAS在调配过程中的排药差错明显减少,每周由14.6件降至3.8件。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内部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廖鸿;刘莉;陈红燕;韩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58例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15 d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0%(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杰;刘希云;张向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12年每天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随机抽取25%,共19108张。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11.5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占31.74%,均符合规定;用药不合理处方2077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数的10.87%;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占不合理处方数的53.30%,超药品说明书用量或用药频次应用抗菌药物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9.79%,抗菌药物遴选不合理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1.17%。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任重而道远,有关职能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督查力度。

    作者:崔岚;班立丽;戴志凌;尹芳;马莎;颜铭;韦玮;唐晓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胃脘痛64例

    目的:观察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2例CS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服克拉霉素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成药甘海胃康胶囊。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构成不同( Z=2.711,P=0.007)。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 P<0.05);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 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6.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2.3)分( u=6.507, P<0.01)。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CSG,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加速胃黏膜修复,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茵陈蒿汤颗粒剂与汤剂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颗粒剂与汤剂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茵陈蒿汤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茵陈蒿汤颗粒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疗效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总胆红素( TBIL )、乙肝病毒DNA ( HBV-DNA )水平均显著下降( P<0.05或 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临床总有效率和证候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茵陈蒿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均具有保护肝脏、增加胆汁排泄的功效,且疗效相当,但颗粒剂较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伟豪;吴婵娟;田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缬沙坦胶囊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引入参比制剂处方,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溶出度、有关物质等项目为考察指标,筛选确定制备工艺。结果参比制剂的处方具有合理性,可作为研制品处方;干法制粒制备工艺适宜,制备产品的有关物质、溶出度等指标与参比制剂具有相似性,制剂特性满足制剂质量一致性的要求。结论研发的缬沙坦胶囊处方合理,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危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Ⅱ期43例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流行性感冒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体温总有效率和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90.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和72.09%( P<0.05);治疗组的感冒痊愈平均时间和退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Ⅱ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婴镇惊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保婴镇惊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结果大黄素、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412~0.6180μg ( r=0.999999)和0.0906~1.3590μg( r=0.99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2%和98.12%,RSD分别为1.16%和0.94%(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婴镇惊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巩长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和生脉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PPCM)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随访3至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 D-D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中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在减少抗凝药物用量后出血症状均消失。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生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有效纠正血浆高凝状态和预防血栓形成,且不会增强出血倾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韩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4年上半年医院病区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病区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4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并统计、分析。结果用药监测系统共监测到不合理医嘱15965条,其中以超剂量用药(55.78%)常见,中药制剂的不合理使用也较多见。结论该院病区用药医嘱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努力,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蓉春;王学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强心、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百令胶囊,以60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呼气肺活量百分比(FEV1%)、FEV1/FVC、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水平,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白细胞介素8(IL-8)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体疗效构成差异显著( Z=3.002,P=0.00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χ2=3.016,P=0.08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和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10)。结论百令胶囊佐治COPD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气道炎性与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与血液氧合,联合西药能进一步增强疗效。

    作者:吕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痛经宁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建立检查痛经宁颗粒微生物限度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对3批痛经宁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细菌的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均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结果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和稀释液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满足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验证试验的要求。结论该检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痛经宁颗粒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作者:洪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胰岛素注射笔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现场观察和跟踪调查85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情况,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并比较护理干预后问题的改善情况。结果胰岛素笔注射过程中出现进针角度不准确、注射结束后针头有滴液、排气时排液过多或过少等因不规范操作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事件,护士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给予了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时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P<0.05)。结论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护理干预、规范胰岛素笔的使用,可减少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良好地控制血糖。

    作者:何晓莉;赵美华;储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质量比较研究

    目的: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建立同时测定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广藿香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广藿香挥发油中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以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的总含量与挥发油收率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的质量。结果广藿香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4 h,蒸馏提取4 h;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高,稳定可靠。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合广藿香挥发油的工业化生产;建立的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测定方法准确可靠、易于操作、重复性好,适用于广藿香药材的质量控制;5个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药材在挥发油收率、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总含量等的差异均较大。

    作者:牟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天麻葛根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38例

    目的:观察天麻葛根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2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研究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恶心、呕吐2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1例,胃肠道不适1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异常。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32,P>0.05)。结论天麻葛根汤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疗效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广斌;肖小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细节管理对避免药患纠纷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减少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药房窗口近年来发生的药患纠纷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找出药患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对药房窗口进行1年的细节管理实践。结果细节管理包括服务细节、调配细节、沟通细节、沟通细节,是减少或避免药患纠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结论药患纠纷明显得到遏制,细节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李连新;王秋良;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