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鸣
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引入参比制剂处方,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溶出度、有关物质等项目为考察指标,筛选确定制备工艺。结果参比制剂的处方具有合理性,可作为研制品处方;干法制粒制备工艺适宜,制备产品的有关物质、溶出度等指标与参比制剂具有相似性,制剂特性满足制剂质量一致性的要求。结论研发的缬沙坦胶囊处方合理,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危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15 d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0%(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杰;刘希云;张向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国内外医院临床药学的新内容和新进展,为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 SCI,CNKI,Wanfang数据库,了解近年来有关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国外临床药学工作的新进展。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医院临床药学引进了不少新技术,开展了许多新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医院临床药学与国外相比,专业化和精细化不足。结论我国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需壮大临床药师队伍,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
作者:宁红;杨敏;饶友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医院药房注射剂退药情况,探讨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药房2012年至2013年2000张退药处方中的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退药次数等。结果注射剂退药多,主要为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退药。导致退药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退药频率前3位的科室为内一科、内四科及儿科。结论医院各科室均存在退药情况,且药房退药品种较多、数量较大。医院需不断加强退药管理,同时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作者:张洛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和生脉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PPCM)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随访3至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 D-D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中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在减少抗凝药物用量后出血症状均消失。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生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有效纠正血浆高凝状态和预防血栓形成,且不会增强出血倾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韩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使用剂量对照组为7.5 mg,观察组为30 m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3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心排血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可靠,能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提高左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5-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中5-氟尿嘧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150 mm ×4.6 mm,5μm),以水(用0.05 mol/L磷酸溶液调节pH至3.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6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3批样品中5-氟尿嘧啶的平均含量为99.26%,在0.6~18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为1.97%( n=6)。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5-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璐璐;陈少华;相莉;张秀立;郑稳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调查河北省承德地区药品零售的季节性规律,为优化本地区药店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承德地区零售药店近3年的药品销售情况,分析不同季节药品销售差异。结果承德地区春季以销售抗过敏药为主,夏季以消暑驱蚊药、抗肠炎痢疾药和皮炎外用药热卖,秋季去火、止血药多用,冬季主要销售抗感冒药,钙剂、维生素类等受季节影响不大。结论承德地区药品零售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只有小部分药品销售受季节影响不大。
作者:杜鑫;陈玉文;党晓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采用医保管理干预方法促进手术中合理使用注射用复合辅酶。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手术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医保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按照麻醉科常规用药习惯术中使用注射用复合辅酶;医保干预组术前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评估,对原有心脏疾病或存在潜在风险的患者使用注射用复合辅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医保干预组患者术中次均药品费用和自付比例明显降低,统筹报销率明显提高( P<0.05)。结论医保管理干预对于术中注射用复合辅酶的合理使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明显减轻了医保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医院对医保质量指标的控制。
作者:袁忠烈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疗法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在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鸡尾酒疗法,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术后2,8,24,36,48,72 h在静息状态的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结果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 d患者的总疼痛程度评定,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2,14天和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d内均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及伤口并发症等不良反应,但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中毒,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鸡尾酒疗法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为临床镇痛模式提供更好的选择。
作者:王国华;张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加拿大和荷兰的药品价格管理制度的异同,为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较法总结和分析现有文献。结果与结论加拿大和荷兰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相同,但管理体系、方法等有所不同,其有益方面值得借鉴。
作者:杨洋;张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中药联合黄体酮治疗中医辨证为肾虚、西医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的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黄体酮胶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安胎方剂,治疗至妊娠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妊娠结局、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妊娠8周前孕酮水平差异显著( P<0.05),妊娠10周末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中痊愈率分别为92.31%和66.67%(χ2=7.863,P=0.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构成不同( Z=2.744,P=0.006),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和66.67%(χ2=6.093,P=0.014);随访后两组胎儿及新生儿均未见发育异常及畸形。结论补肾安胎方剂联合黄体酮可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成功率,还可有效提高妊娠8周前孕妇体内孕酮水平及孕早期黄体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饶育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2例CS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服克拉霉素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成药甘海胃康胶囊。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构成不同( Z=2.711,P=0.007)。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 P<0.05);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 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6.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2.3)分( u=6.507, P<0.01)。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CSG,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加速胃黏膜修复,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参健脾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ELSD检测条件,漂移管温度40℃,增益4。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465~7.3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为0.64%( 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人参健脾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健;胡幸;吕紫璇;张传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按照测量步骤,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计算出的扩展不确定度 U=1.3%,k=2。
作者:董超琪;袁华峰;屈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的佳药物治疗方案,以低成本获得佳疗效。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65份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历,根据给药方案分成4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4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头孢替唑钠治疗方案成本小,成本-效果比值低。结论头孢替唑钠是治疗儿童化脓性关节炎的佳方案。
作者:丁翔宇;张古英;冯卿;李瑞宏;支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汉桃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镇痛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佳条件;用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用二甲苯使小鼠致炎法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汉桃叶总黄酮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所得黄酮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活性。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效率高,可增加汉桃叶的利用率。
作者:黄婧;马健雄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对症治疗和辛伐他汀调脂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1个月后对比冠心病疗效与血脂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分别为(5.17±0.95)mmol/L和(5.65±0.90)mmol/L,甘油三酯分别为(1.84±0.45)mmol/L和(2.07±0.4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2.39±0.54)mmol/L和(2.59±0.4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径为(43.4±4.6)mm,低于对照组的(45.5±4.9)mm;左室射血分数为(49.1±6.3)%,高于对照组的(46.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冠心病治疗显效率为61.11%,总有效率为96.30%,均高于对照组的41.18%和86.27%(χ2=4.173,P=0.04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5,P=0.684)。结论辛伐他汀调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能进一步调节血脂水平,提高心脏射血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齐建军;吉永利;刘树芬;曾新;赵光磊;代桂英;付士玉;史国义;王利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参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会诊效果。方法对2013年医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科会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164例患儿会诊记录单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会诊目的、感染部位、微生物标本检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会诊意见采纳程度及会诊效果等。结果164例患儿中,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142例,占86.59%;会诊意见被临床全部采纳149例,占90.85%,部分采纳12例,占7.32%;呼吸系统感染112例,占68.29%;微生物检测阳性病例52例,阳性率为32.70%;会诊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142例,占86.59%;在使用抗菌药物防治的159例病例中,经验用药140例(88.05%),针对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用药19例(11.95%);会诊意见被采纳的病例中,治疗有效率占91.30%。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会诊意见采纳率和治疗有效率均较高。
作者:王华飞;贾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急性脑梗死常规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4 d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12.92±3.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2±4.31)分( t=-4.163,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χ2=6.555,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湘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