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分析

严志芳

关键词:高龄, H 型高血压, 脑梗死, 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高龄 H型高血压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按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急性发病3 d 内测定患者的 Hcy 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 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Hcy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脑梗死复发29例(35.37%),明显多于观察组的13例(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组共42例,非复发组共122例,其中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83.33%),非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0例(65.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组 Hcy 水平为(22.40±9.54)μmol / L,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16.95±9.80)μmol / L( 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型高血压、Hcy 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H 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低高密度脂蛋白。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产地芫花根皮药材中西瑞香素含量比较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芫花根皮中西瑞香素含量,确定何种产地芫花根皮中西瑞香素含量高。方法采用 Prodigy 5u 100A C18柱(250 mm ×4.6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5:45),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46 nm,进样量20μL。结果西瑞香素质量浓度在0.5~2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9984),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 =4.08%( n =6)。不同产地芫花根皮药材中西瑞香素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法可准确地对芫花根皮药材中有效成分西瑞香素进行定量定性测定,对于保证其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瑞;张朋俊;翟晓晓;徐雯;王沛;薛冰洋;张颖;李晓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种给药方案治疗小儿肺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讨3种给药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所产生的经济成本。方法将182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 A 组(头孢呋辛针+喜炎平针)、B 组(氨苄西林舒巴坦针+热毒宁针)、C 组(阿奇霉素针+痰热清针)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3种治疗方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5.16%,96.67%( P >0.5),所需治疗成本分别是1356.20元、1482.50元、1464.6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53,15.58,15.15。结论头孢呋辛针+喜炎平针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佳药物。

    作者:陈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伏立康唑的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临床该药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方法采用乙腈沉淀处理血清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以硝西泮为内标,色谱柱为 Hypersil ODS 柱(20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25 mmol / L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32:68),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5℃,波长为256 nm。结果伏立康唑质量浓度在0.3~12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3),低、中、高质量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5.0±3.6)%,(101.9±3.3)%,(101.1±3.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均小于5%,定量限为0.3μg / m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测。

    作者:张燕青;林雪玉;朱金平;费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7岁,因“突发右侧胸部疼痛1小时”于2013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示血压172/96 mmHg,脉搏96次/分,体温36.5℃,呼吸20次/分,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表情痛苦;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右肺叩诊呈鼓音,右上肺呼吸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胸部 SCT 提示“右肺炎症,右侧液气胸,左肺肺大疱”。入院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左上肺肺大疱”。按心胸外科护理、二级护理,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商品名为明可欣,规格为每瓶0.75 g,意大利 Esseti Farmceutici S. R. L 公司,批号为525713)1.5 g /次、2次/日静脉滴注预防感染,18种氨基酸注射液(规格为每瓶250 mL :12.5 g,福建天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8171)12.5 g /次、1次/日静脉滴注营养支持治疗。12月4日予参麦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3073)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时,突然出现胸闷、气促,上腹部及胸背部酸痛,考虑为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L 静脉注射,约2 min 后患者症状好转。

    作者:叶智才;杨雪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34例

    目的:研究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66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利凡诺治疗32例(对照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4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出血量和胎盘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两组软产道裂伤率和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仁绩;杨弟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患者,男,41岁,因“反复腹痛、腹胀、乏力4年,再发加重伴解黑便2天”入院。体格检查示神志清楚,面色晦暗,口唇稍发绀,舌质稍干燥;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肝功能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0 U / 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47.0 U / L,γ-谷氨酰转肽酶(γ- ggT)96.0 U / L,碱性磷酸酶(ALP)239.0 U / L,血清总蛋白(TP)53.0 g / L,白蛋白(ALB)23.8 g / L,白/球蛋白比值(A / g)0.82,总胆红素(TBIL)42.8μmol / L,直接胆红素(DBIL)33.1μmol / L。入院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失血性贫血(轻度)。入院后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30220,规格为每支5 mL :232.5 mg)465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注射用生长抑素3000μg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泵内注射,每日2次。次日上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465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组液体滴完,下午在泵入注射用生长抑素的过程中,患者诉右侧耳根部疼痛,查见右侧耳根部发红、约1 cm ×2 cm 肿胀,质软,压痛。自诉曾有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时发生耳根部肿胀、疼痛的情况。故考虑为再次发生“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立即予硫酸镁粉湿敷肿胀处,并于次日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第3天右侧耳根部疼痛明显减轻,肿胀范围减小。第4天下午,右侧耳根部红肿疼痛已完全消失。住院7 d,转上级医院行“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作者:彭学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促进头孢吡肟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患者使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检索1994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头孢吡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肌酐清除率下降,停药后逐渐缓解。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在老年人、肾功能不良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常规剂量的头孢吡肟可导致老年患者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谨慎,以减少或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莉;王娜;贾俐萍;马金秋;张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8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腰骶部 PHN 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咪达唑仑组与联合组,每组38例。甲强龙组硬膜外给予甲强龙、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咪达唑仑组硬膜外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鞘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联合组硬膜外给予甲强龙联合鞘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8,56,84 d 的 VAS 以及睡眠质量得分均显著优于甲强龙组、咪达唑仑组( P 均<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 PHN 的长期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文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胃苏颗粒辅助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46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肝胃不和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胃苏颗粒治疗,疗程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胃镜检查,疗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发作的程度及频率评分,评估胃镜下疗效。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证候积分为(7.9±1.1)分比(10.4±1.9)分、胃镜下疗效积分为(1.4±0.3)分比(1.6±0.4)分( t =7.723,P <0.001;t =2.712, P =0.008);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体构成与胃镜下疗效总体构成均不同(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48%比78.26%(χ2=4.389,P =0.036)、胃镜下疗效总体有效率为84.78%比69.57%;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应用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生精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建立生精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通过验证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采用常规法检查可以检出,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生精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公伟;杨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75例。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卡维地洛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洛片3.125 mg,1日2次,1周后增加为6.25 mg,之后每2周剂量增加1倍,直至25 mg。美托洛尔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 mg,1日2次,每2周剂量增加1倍,直至100 mg,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的74.67%。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β)、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均显著降低,卡维地洛组降低更明显( P <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Sd 显著升高,卡维地洛组升高更明显( P <0.05)。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都能明显改善CHF 的临床症状,卡维地洛的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张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卡贝缩宫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栓,1个疗程为7 d,给药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维持子宫的收缩时间,止血效果良好,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静;刘金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内标法测定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内标法。方法选择盐酸地芬尼多为内标物,采用 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磷酸-三乙胺(270:400:1.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0℃。结果盐酸苯环壬酯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0~6.0μg / mL,r =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 为1.63%( n =9)。结论该法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郑露露;曾媛;刘辉;段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

    目的: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盐酸赛庚啶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慢性荨麻疹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赛庚啶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7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8%( P <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为(1.8±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8)分( 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作者:孔庆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药学服务中实施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从医院各科室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给予用药指导的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两组均在医师开药前给予常规的医嘱说明,但干预组给予规范的用药指导并强调,且每隔1周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再次强调规范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干预组按时服药67例(67.00%)、按要求剂量服药85例(85.00%),非干预组按时服药64例(64.00%)、按要求剂量服药83例(83.0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干预组按时服药91例(91.00%)、按要求剂量服药94例(94.00%),非干预组按时服药58例(58.00%)、按要求剂量服药84例(8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干预组;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8.00%,对照组为92.00%,两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 Z =-3.428,P =0.001<0.05)。结论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能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祯;曹新民;李霞;王爱萍;龙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庆万州地区18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万州地区2012年至2013年收集的1892例 ADR 报告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引发的 ADR 多,占60.86%;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发的 ADR 较多,分别占42.86%和18.82%;ADR 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32.69%。结论加强 ADR 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永建;王泳俨;顾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门诊窗口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事项

    目的:重视窗口发药交待,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以药学专业知识及技术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从药品名称、用药方法、用药剂量、服药时间、服药注意事项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药交待可减少发药差错及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旨在指导患者的合理用药。结论窗口药师提供正确用药指导,可有效减少患者服药差错的发生及用药安全,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充分说明药品调剂是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大贵;李友有;黄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高龄 H型高血压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按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急性发病3 d 内测定患者的 Hcy 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 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Hcy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脑梗死复发29例(35.37%),明显多于观察组的13例(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组共42例,非复发组共122例,其中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83.33%),非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0例(65.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组 Hcy 水平为(22.40±9.54)μmol / L,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16.95±9.80)μmol / L( 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型高血压、Hcy 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H 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低高密度脂蛋白。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志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转移性大肠癌120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毒性反应以及患者依从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A 组 B 组,各60例。A 组采用改良的 FOLFOX7方案,第1天予奥沙利铂(L - OHP)130 mg / m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4 h;后静脉滴注亚叶酸钙(CF)20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 h 内滴完;再持续静脉滴注2600 mg / m2氟尿嘧啶(5- FU)46 h;重复给药不超过12次。B 组第1天予 L - OHP 20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0 mL,静脉滴注2 h;同时静脉滴注2 h CF 200 mg / m2+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待上述2种药物同时结束后,再连续静脉滴注6 h 5- FU 300 mg / m2+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结果 A 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0例,总有效率为46.67%(28/60),高于 B 组的26.67%(χ2=5.17,P <0.05)。2组均未发现Ⅳ级严重毒性反应,B 组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 A 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化学治疗药物毒性主要表现为脱发,2组均为95.00%;其次是神经毒性和恶心/呕吐,A、B 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60.00%比65.00%和58.33%比6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完全依从,没有脱落病例,B 组有3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脱落率为5.00%,高于 A 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确切,特别是经改良后的 FOLFOX7方案更提高了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药物毒性反应常见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含量

    目的:建立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WondaSil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 mol / L 乙酸铵溶液(70:30),流速为0.8 mL / 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质量浓度在2~100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 为1.35%( 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可作为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汤韶坛;谢佳琪;苟帮润;陈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