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琥宁注射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含量

李卫红;郭彩娥;李晓燕;赵靖;贺华英

关键词: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 炎琥宁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炎琥宁注射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 Agilent C18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05 mol / mL 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1 nm,流速为1.0 mL / min。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质量浓度在40~40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9%,RSD =0.64%( n =9,r =0.9999)。结论该法能有效控制炎琥宁注射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质量,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应用于超高龄髋关节手术术后镇痛60例

    目的:观察地佐辛应用于超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的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2组。D组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5mg,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镇痛液含地佐辛0.5mg/kg。S组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5μg,术后PCA镇痛液含舒芬太尼1.5μg/kg。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满意,除术后24hD组VAS评分低于S组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各时间点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D组恶心发生率低于S组,两组呕吐、嗜睡、眩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地佐辛、舒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法用于超高龄髋关节手术术后镇痛均可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但地佐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是一种较好的针对超高龄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方法。

    作者:林佳鹤;周国庆;陈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依那西普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前期治疗66例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在后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强制性脊柱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 A,B,C 3组。3组患者均给予依那西普治疗3个月;A 组后续治疗采用沙利度胺,B 组后续治疗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C 组后续治疗采用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均后续治疗3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症评分(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和 C 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并采用 AS 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反应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反应,统计治疗后达 ASAS 20的患者比例。结果3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 BASDAI, BASFI,ESR,CRP 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5,6个月时 C 组 BASDAI,BASFI, ESR,CRP 明显低于 A,B 组( P <0.05)。3组患者依那西普治疗3个月时,临床反应评价达 ASAS 20的患者比例均为100%,但采用不同后续治疗3个月后,A,B 组患者临床反应评价达 ASAS 20的患者比例明显降低,C 组 ASAS 20患者比例明显高于 A,B 组( P <0.05)。结论依那西普短期应用治疗 AS 患者效果较好,能迅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长期使用;后续治疗中采用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沙利度胺或柳氮磺吡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海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院2010年至2013年6月抗菌药物应用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各项数据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3年6月抗菌药物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逐渐趋于合理,但还是需要持续改进。

    作者:卞元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用药依从性情况调查

    目的: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引起其临床应用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方法从医院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70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30例,调查其住院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分析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的原因。结果95例(73.08%)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其中19例(14.62%)虽坚持服用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56例(43.08%)间断服用他汀类药物;20例(15.38%)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导致肝功异常);患者对脑梗死复发认识不足;患者或家属认为无效;患者未坚持内科门诊随访,未接受专科医生指导;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患者嫌麻烦;患者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结论相当多的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及未能坚持长期服用,调脂达标率较低。应对脑梗死患者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健康教育,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龙秀英;宋春江;曾尚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花天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观察花天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药理作用。方法应用甲睾酮8 mg / kg 灌胃给药,构建前列腺增生模型,各组大鼠(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康组,花天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28 d 给予相应药物或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 SOD 活力和 mDA 含量。结果给药后花天胶囊高剂量组大鼠 SOD 活力为(110.58±31.87)U / mgprot,中剂量组大鼠 SOD 活力为(115.70±45.76)U / mgprot,均比模型组明显增加( P <0.05);且高剂量组的 mDA 含量为(112.22±32.75)nmoL / mg,明显减少( P <0.01)。结论花天胶囊可明显增加 SOD 活力、降低 mDA 含量,可能是其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之一,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敖曼;熊怡;刘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0例具有消化性溃疡高危因素的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入 A,B,C 3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胃液 pH、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以评价3种药物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用药7 d 后胃液 pH 均显著上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41.29,P <0.001),其中 C 组患者在治疗3 d 后胃液 pH 明显高于另外两组( F =7.14,P <0.05);3组患者中应激性溃疡发生率 C 组低(7.50%),B 组高(1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1.83,P >0.05);各组腹泻、肌痛、视觉异常和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均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刘宁;许树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医院进行直接 PCI 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试验组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给药后炎症反应、ST 段回落、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时心室重构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事件)发生率以评价中期疗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以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心室重构和 mACE 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行直接 PCI 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剑辉;刘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厄贝沙坦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年龄65~91岁,随机均分为 A(综合护理干预)组和 B(常规护理)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 / d、每日1次,A 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B 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P <0.05),A 组降低更明显( P <0.05);治疗6个月后,A 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和 B 组明显提高( P <0.05)。结论在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降压的同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良好控制血压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李冰雁;肖万舫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75例。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卡维地洛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洛片3.125 mg,1日2次,1周后增加为6.25 mg,之后每2周剂量增加1倍,直至25 mg。美托洛尔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 mg,1日2次,每2周剂量增加1倍,直至100 mg,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的74.67%。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β)、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均显著降低,卡维地洛组降低更明显( P <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Sd 显著升高,卡维地洛组升高更明显( P <0.05)。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都能明显改善CHF 的临床症状,卡维地洛的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张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院药学部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与成效

    目的:医院药学部通过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质量,让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通过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完善药事管理制度,制订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细则,定期检查,召开质量与安全控制会,通报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成效。结果药学部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结论有效地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操作,从而持续改进了药学工作,规范了药学部质量管理,确保了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王柏桉;彭其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英夫利西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IFX)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并接受 IFX 治疗的2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2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入组第0,2,6周分别接受 IFX 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5 mg / kg,第14周维持治疗1次。治疗前后采用 mayo 评分、简化 CD 活动指数(CDAI)评分及内镜下 CD 严重度指数(CDEIS)评分对观察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采集观察组治疗前1 d、治疗14周后及对照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本,检测总 T 淋巴细胞、总 B 淋巴细胞、CD4+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mayo 评分、CDAI 评分及 CDEI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05);IFX 治疗前,观察组中16例临床治疗有效患者外周血总 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余7例治疗无效组患者( 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 T 淋巴细胞、CD4+ T 淋巴细胞、CD8+ T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 P <0.05),总 B 淋巴细胞比例未见明显改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 T 淋巴细胞、总 B 淋巴细胞、CD4+ T 淋巴细胞及 CD8+T 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 P >0.05),NK 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 UC 的发病明显相关,IFX 治疗 UC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田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用于各型眼底病390眼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眼底病300例患者(390眼),给予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1.5 mg 治疗,每月注射1次,共注射2~3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349眼(89.49%)视力明显提高,平均提高2行以上,患者的眼压正常,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26眼(6.67%)治疗前后视力稳定,治疗后无明显变化,但眼底情况好转,没有眼压升高等症状;15眼(3.85%)视力有所下降,有并发症出现,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结论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眼底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黄斑和视网膜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且能有效促进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出血的吸收。

    作者:殷志武;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神经节苷脂预防奥沙利铂致末梢神经毒性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预防奥沙利铂致末梢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将接受 FOLFOX6方案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神经节苷脂组、钙镁合剂组及单纯化疗组。利用奥沙利铂专用神经毒性分级标准观察其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神经节苷脂组、钙镁合剂组及单纯化疗组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64.28%,66.67%,9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化疗4周期和8周期时3组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神经节苷脂组和钙镁合剂组Ⅰ~Ⅲ度神经毒性均低于单纯化疗组( P >0.05),神经节苷脂组和钙镁合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

    作者:王南瑶;王琼;费燕华;袁明;吴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解表清热片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解表清热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对挥发油的包合因素、水煎煮提取物中浸膏得率和葛根素含量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葛根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水蒸气蒸馏4 h;挥发油得率高为0.7%。优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温度40℃,挥发油-β-环糊精(1:8),搅拌3 h 包合。优选的水煎煮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2次,第1次1.5 h,第2次1.0 h。结论优化工艺设计合理、可行。

    作者:王牛民;尤海生;吕军;周家琛;魏友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中铁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原料中微量铁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检测波长为248.3 nm,灯电流为15 mA,狭缝宽度为0.2 nm。结果铁质量浓度在0.0~2.5μg / mL 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60%, RSD =2.23%( n =9)。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原料中微量铁的含量测定。

    作者:毛睿;杨颖;陈乃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金双歧辅助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52例

    目的:观察金双歧辅助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效果及免疫学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收治的鹅口疮患儿102例,依照双盲法随机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措施及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金双歧片口服。观察患儿症状消失情况、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通过测唾液 sIgA 水平变化进行免疫学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症状改善、疗效、复发率、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率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经卡方或 t 检验,P 值均小于0.05。结论金双歧辅助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效果明显,能显著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提升患儿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苑玉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东宝肝泰片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5例

    目的:研究东宝肝泰片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易善复2粒/次,3次/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东宝肝泰片3片/次,3次/日。90 d 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均有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其中 TC 和 Tg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血脂的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停药后均可自行缓解。结论东宝肝泰片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胶囊中葛根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护肝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 HPLC)法。方法采用 Kro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92:8),检测波长为245 nm,流速1.0 mL / min。结果葛根素进样质量浓度在0.112~2.24 g / L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8%,RSD =1.09%( n =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于护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卡贝缩宫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栓,1个疗程为7 d,给药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维持子宫的收缩时间,止血效果良好,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静;刘金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开展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为加强抗菌药物的科学管理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由点评前的75.54%提高到点评后的98.52%;不合理问题由点评前的303例次下降为点评后的18例次,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由点评前的280例次下降为点评后的14例次;点评后各科室处方合格率显著提高,其中口腔科、外科的处方合格率分别由点评前的63.10%和72.92%提高到点评后的98.00%和98.52%;临床医师提高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结论医疗机构应开展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药师应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艳华;王雪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