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吉旦阿不来提;尼加提阿不来提;热孜万阿不都热依木
目的 分析医院医务人员的药物咨询情况,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药物咨询室3年中医务人员的药物咨询案例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咨询人员以护士为多,咨询药物以抗感染用药多,咨询问题主要涉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等.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有助于加强医、药、护三方合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翁小红;虞燕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2007年至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主要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CCB,ACEI,ARB,β-RB,利尿剂及其他复方制剂.其中,CCB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居前列,ARB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比较合理.
作者:庞允;李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控制诱因、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应用钙离子抗拮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并联合使用10 mL硝酸甘油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限速静脉滴注,1次/天,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出现1例皮疹,减慢输液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荐讴;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完善我国的执业药师制度.方法 分析澳大利亚药剂师制度的具体内容,提出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的意见.结果 与结论我国应通过制订药学教育鉴定认可标准,加大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力度,丰富执业药师注册类型,不断提升执业药师素质,发挥执业药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合理的作用.
作者:李朝辉;曹立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0只大鼠(雌雄各半)灌胃给予槲皮素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血药浓度,以山柰酚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缓冲液(0.1 mol/L NH4AC+0.3 mmol/LEDTA-Na2)-乙酸=(60:40:1,V/V),色谱柱为迪马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测定波长为370 nm,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 槲皮素血药浓度线性范围是0.01~50μg/mL(r=0.999 9),定量下限为0.01μg/mL.低、中、高(0.05,5,25 μg/mL)3个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97.2%~103.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大鼠灌胃给予槲皮素50 mg/kg后的大血药浓度为(2.033±0.41)μg/mL,达峰时间为0.5 h,t1/2ke为(4.17±0.64)h,0-∞药时曲线下面积为(6.77±0.80)μg/(h·mL).结论 方法专属性高,准确、灵敏,可为今后槲皮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作者:朱红岗;凌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茵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根据相关规定、评价标准,对比专项整治前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情况,并汇总分析.结果 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改善,缩短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人均使用抗菌药天数.结论 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了医院抗菌药合理、安全、有效、经济使用.
作者:李小梅;郑咏池;王洪贵;任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点评干预前和干预后门诊处方各6 000张,比较处方合格率和处方基本指标变化.结果 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处方合格率由点评干预前的89.30%,上升为9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柯秋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的原因,提出减少差错的相应措施.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分处方差错和配方差错.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主要集中在单品种数量和相似药名的品种上.结论 医院应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和责任心,以降低发药差错,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振;蒋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促进药房摆药自动化,提高调剂效率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介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优缺点.结果 与结论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摆药人数,缩短护士领药时间,减少药品污染,改善卫生状况,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龙莉;季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规范门诊退换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2010年门诊、急诊西药房退换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1 021例,原因涉及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或住院、转院等.结论 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减少退药.
作者:张爱华;符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红菇是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在民间被广泛采集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研究证实红菇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红菇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波;夏爱军;梁园;唐哲;周宁宁;张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6.46±7.69)d,治疗组为(27.35±4.9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礼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儿童使用二类精神药品的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7年至2010年二类精神药品的用量排序,采取限定日剂量法(DDD)、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DDs列前3位的是硝西泮、苯巴比妥、地西泮,注射剂中咪达唑仑的DDDs高.4年中用药金额排序变化不大,但在使用量上咪达唑仑注射液上升快.结论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选择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安全性,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作者:严晗;王荣乐;崔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感染经验治疗方案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 924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概率分析法研究两者对抗感染经验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除氨苄西林与头孢唑林外,单药治疗理论上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青霉素类、头孢类与喹诺酮类抗茵药物联用后,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概率明显提高,可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概率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预期效果,可用于动态评估感染的经验治疗.
作者:曹洪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新的药房管理模式,提升病区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 将品管圈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到药房的管理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管圈的10个步骤进行计划、分析、实施和确认.结果 通过减少病区药房出院带药异常件数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使异常件数从34件/周降低到16件/周,达标率92.20%,进步率51.82%.结论 品管圈活动使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和谐了工作团队,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陈旭青;冷静;陶瑛瑛;骆雨璇;宋熙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1周.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 g/次,3次/天;对照组口服关托洛尔6.25~25 mg/次,2次/天,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变化调整剂量,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能有效缓解症状,且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桑士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至2011年收集的179例ADR报告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79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大,有69例,占38.55%;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和抗肿瘤药发生率高,各占43.58%,16.20%和13.4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占30.73%.结论 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和抗肿瘤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医院应加强此类药物的管理和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该文简要介绍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探讨了基本药物目录各种遴选方法的优劣,分析比较了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区别及联系,总结了目前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情况.
作者:黄秀芹;胡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以提高门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监护前后6个月中,奥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或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静脉输液资料,分别统计和分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监护前后安全用药的效果.结果 采取监护对策后6个月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11%,极显著低于之前6个月的发生率(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184,P<0.05).结论 通过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及相应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医院门诊输液患者用药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潭月;徐丹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于2叭2年4月13日因患支气管炎来我院就诊.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输毕,继续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为1201141B)100 mL(含氨溴索30 mg),不到5 min,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表现为端坐呼吸、面色红紫、口唇紫绀,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血压128/80 mmHg,心率102次/分,呼吸35次/分,诊断为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
作者:郭仲卿;王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