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苯三酚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1例

李小新;黄秀玲;鲍晓明

关键词:间苯三酚, 小儿腹泻,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3.41%,治疗组为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便次数及肠鸣音次数显著多于治疗组,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4例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7倒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托吡酯治疗,B组予卡马西平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但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低于B组(42.4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同时辅以基础、心理、治疗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兰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78例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2次/d,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4.3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妙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2例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HSK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每日4次,每次2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万U肌肉注射,隔天1次,共8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力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χ2=10.48,P<0.01);治疗3周后的视力提高(不小于1行)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χ2=7.04,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疗效确切,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视力,且安全性较好,是目前治疗HSK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建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3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0.4 g加替沙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0.1 g呋喃妥因.两组急性单纯尿路感染疗程为7 d,急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8.06%,治疗组为90.32%;细菌清除率对照组为65.52%,治疗组为93.55%.两组患者均出现少量皮疹及轻微胃肠道不适,无严重不良反应,未做处理,自行好转.结论 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安全有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令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105例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105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在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给予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餐后口服0.5 g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0 mg阿卡波糖,两组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并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得到明显改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体质量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发生8例低血糖(7.62%),治疗组5例(4.76%).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高于对照组(74.29%).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吴旭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曲马多或左旋布比卡因切口浸润对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马多或左旋布比卡因切口浸润对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组Ⅰ~Ⅱ级全身麻醉下急诊或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曲马多组(T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组(N组),每组30例.缝合腹直肌筋膜后,L组、T组、N组分别由手术医生沿切口皮下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20 mL、曲马多1.5 m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产妇完全苏醒且能正确对答后即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每隔3 min分次静脉注射曲马多20 mg/kg作为负荷剂量,直至疼痛VAS不超过3 cm;PCIA参数设定为1%曲马多单次剂量2 mL(20 mg)、锁定时间15 min、背景剂量0.5mL/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40mg作为曲马多镇痛效果欠佳的补救措施.比较3组产妇苏醒后即刻、术后2,4,8,12,24 h5个时间点产妇静息或运动状态疼痛VAS、24 h内曲马多用量、帕瑞昔布用量、术后瘙痒、呕吐、发热、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 L组、T组产妇苏醒后即刻疼痛VAS分别为(4.6±1.3)cm,(4.5±1.3)cm,均低于N组的(7.7±1.8)cm(P<0.05),术后2,4,8,12,24 h疼痛VAS3组相似(P>0.05);与N组相比,L组、T组24 h内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001),与L组相比,T组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07);3组产妇术后24 h内帕瑞昔布用量,以及瘙瘁、呕吐、发热、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及1.5 mg/kg曲马多切口浸润能有效降低全射麻醉剖宫产产妇苏醒期疼痛VAS、减少术后24 h内静脉曲马多用量,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与0.25%左旋布比卡因相比,曲马多切口浸润产妇术后曲马多用量更少.

    作者:马青山;吴继勇;袁力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1年200例肿瘤患者观察多西他赛在化学治疗中所起到的疗效,并记录患者在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优良效果有146例,较差效果有54例.有部分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出现了如血压下降、白细胞下降和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疗效显著,对于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解决不良反应可能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

    作者:郦荣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间苯三酚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1例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3.41%,治疗组为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便次数及肠鸣音次数显著多于治疗组,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新;黄秀玲;鲍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瑞代在神经科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神经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昏迷患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自制均浆膳支持治疗,分别测定两组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后1个月的营养指标,分别于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后第7天测定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肠内营养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但对照组与肠内营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3,1.618,0.42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3.056,4.707,2.750,P<0.05),且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5,3.565,2.135,P<0.05).肠内营养后,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上升,与肠内营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894,1.788,1.672,P<0.05);对照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下降,与肠内营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14,2.652,1.804,P<0.05);且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346,4.164,3.399,P<0.05).结论 使用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神经科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作者:吴珍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12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45.83%,8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38.76%,69.39%(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延缓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作者:章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及镇静前后与镇静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血管及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是重症监护患者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娄林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内消毒90例

    目的 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甲醛甲酚用于根管内消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满根管,对照组常规封入甲醛甲酚棉捻,两组均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封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情况.结果 封药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83,P<0.01),且观察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9.89,P<0.01).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应用于慢性根尖炎根管封药的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的疼痛,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毕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4.962,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开发进展

    目的 介绍中药滴丸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文献,分析中药滴丸剂制剂新特点以及影响其制备的因素等.结果 与结论现阶段在开发中药滴丸剂中存在若干问题,但随着各方面新技术、新工艺及中药制药理论的发展,相信中药滴丸的研究及应用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作者:杜文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7例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 选择PU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药物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随访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5.73,P<0.05).对治疗有效者随访半年,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6,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PU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黛力新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控制血糖.治疗组予硫辛酸6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再口服α-硫辛酸每天600 mg,连用2周;同时每天加服黛力新片每天2片,早晨及中午各1片.对照组仅给予α-硫辛酸(用法、用量同治疗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2,4周疼痛程度,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黛力新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毛齐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红外线照射后渗透药物促进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其护理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腹部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27±7.20)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93.26±4.32)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8.93±12.15)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123.79±5.48)h,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情况(腹围差)比较,除术后24 h外,48~96h等时间段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胡凯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30例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帕利哌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帕利哌酮具有良好的疗效,8周末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90.00%,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心动过速.结论 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艮反应少.

    作者:张代江;吴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85例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孕16~28周的孕妇1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随后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每12 h 1次,共3次;对照组患者仅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为(11.50±5.15)h、总产程为(8.35±4.20)h,对照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为(27.05±8.40)h、总产程为(18.20±6.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86%,而软产道裂伤发生率(0)及清宫率(35.29%)分别低于对照组(10.00%和65.71%)(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 与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相比,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能加快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缩短总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清宫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终止中期妊娠.

    作者:王小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6例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针对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输液患者76例不艮反应的临床资料.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76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的输液不艮反应,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护理干预措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100%.结论 对门诊输液产生的不艮反应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立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