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泮托拉唑钠联合蛇血凝素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30例

郭琳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 蛇血凝素酶, 泮托拉唑钠
摘要: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联合蛇血凝素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泮托拉唑钠联合蛇血凝素酶治疗,对照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6.70%和93.40%,均高于对照组的46.66%和73.33% (P<0.01).结论 泮托拉唑钠联合蛇血凝素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安全有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50例及综合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与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将100例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心电监护及对症应用阿托品、胺碘酮、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72 h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及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及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紧急抢救并配合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丽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5例NSCLC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116例,化学治疗组119例.各组治疗前后与1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随访1年,记录术后、化学治疗后肿瘤复发转移率及NSCLC患者化学治疗后的中位生成时间.结果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70±0.24)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4±0.02) mg/L(P<0.05).Ⅲ~Ⅳ期NSCLC患者(化疗组)D-二聚体水平为(2.30±0.32)mg/L,明显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手术组)的(0.86±0.36)mg/L(P<0.05).化疗组化学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学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2个月,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13.6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估临床疗效及判断预后.

    作者:汪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体外扩散池法评价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体外透过性能研究

    目的 用体外扩散池法评价银杏酮酯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经大鼠肠透过性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大鼠不同区段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用体外扩散池法选出银杏酮酯透过性能的佳区段肠后,再对银杏酮酯原料、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和杏灵颗粒在佳区段肠中进行透过性能的比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酮酯中的黄酮醇苷在接收池中的累积透过量,表观渗透系数(Papp)作为指标评价银杏酮酯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的肠透过性能的变化.结果 银杏酮酯在十二指肠中的透过性好,其次是空肠,由于一般药物在十二指肠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选择空肠作为佳区段肠,对银杏酮酯原料和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的透过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的表观渗透系数高于银杏酮酯原料和杏灵颗粒.结论 用体外扩散池法对其初步评价,银杏酮酯原料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体外肠透过性能比银杏酮酯原料和杏灵颗粒有显著提高,为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赖乐;莫红缨;赖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的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以含有TpN47基因的表达菌体为原料,纯化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并提高产品收率.方法 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后离心取沉淀,沉淀变性溶解后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通过对层析异常现象的分析和优化层析工艺操作提高收率.结果 所得纯品经SDS-PAGE分析表明可用于检测梅毒相关抗体,优化后的操作工艺使产品收率大幅提高.结论 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可纯化得到符合要求的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通过改善层析操作提高目标蛋白收率是可行的.

    作者:章刚;黄德新;骆晓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用于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50例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在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脊柱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A组术中应用硝酸甘油降压;B组术中应用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降压.于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 min (T1)、60 min (T2)、停止降压后15 min(T3)4个时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并进行Fromme术野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MAP的下降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降压期间B组的心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30,60 min时的Fromme术野质量评分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脊柱手术有协同作用,使术野更清晰,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兰晓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酚羟考酮片的有关物质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氨酚羟考酮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流动相为磷酸盐溶液[1000 mL水中,加入950 mg磷酸二氢钾,加1 mL磷酸,振摇溶解,加入1 mL正壬胺,振摇得澄清溶液,用氢氧化钾试液调pH至(4.9±0.1)]-甲醇(90∶10),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0μm),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氨酚羟考酮片可与杂质完全分离,低检测限为0.05 ng,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氨酚羟考酮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作者:金鑫;杜振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早期妊娠失败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孕囊大小等因素对早期妊娠失败行药物流产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被诊断为稽留流产和空囊妊娠的患者81例入院后行阴道B超检查,测量胎儿头臀长或孕囊大小,记录已测过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将800 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12 ~24 h行阴道B超检查,如果孕囊完整或前后宫腔内膜厚度超过30 mm,再给相同剂量的药物或行清宫术.结果 药物治疗成功32例(39.51%),为A组;49例(60.49%)药物流产失败行清官术,为B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孕囊大小、流产次数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和血β-hCG水平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孕囊大小不作为早期妊娠失败药物流产成功的预测因素,而妊娠、分娩次数及血B-hCG水平会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郑巧荣;程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小成本分析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2种方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治疗组)、单纯注射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2种方案采用药物经济学中小成本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13%,86.96%,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35%,成本分别为544.5元和801.0元.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较佳方案.

    作者:冀建明;蒋蓉;杨常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羧甲基壳聚糖口腔用复合膜的研制

    目的 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口腔用复合膜,为临床提供更适合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理想药物制剂.方法 先以5%聚乙烯醇、壳聚糖、甘油为成膜液制成空白隔离层,40℃烘干;再以奥硝唑为主药,羧甲基壳聚糖、甘油为辅料制成药物层成膜液,均匀涂布于空白隔离层上制成复合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奥硝唑含量,测定波长为312 nm.结果 该膜剂外观性状良好且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柔韧性.奥硝唑质量浓度在6~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18%(RSD=1.98%,n=9).结论 该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准确,质量可控,是临床治疗口腔疾病理想的新制剂.

    作者:张庆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沙棘颗粒中异鼠李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五味沙棘颗粒中异鼠李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Kromsail C18柱(250 mm×4.6 mm,5μm),四氢呋喃-乙腈-0.4%磷酸水溶液(12:18:7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70 nm,流速为1 mL/min,室温下测定.结果 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3~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1.55%(n=6),检测限为0.031 2 μg/mL.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五味沙棘颗粒中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耿婕;薛培凤;赵子龙;魏慧;王丽;王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溴芬酸钠滴眼剂中抗氧剂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溴芬酸钠滴眼剂中抗氧剂亚硫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碱性品红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在560 nm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亚硫酸钠的含量.结果 亚硫酸钠进样量在0.3 ~2.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31%.结论 该方法可测定溴芬酸钠滴眼剂中抗氧剂亚硫酸钠的含量,且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张志明;付晓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干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效果与体会

    目的 督促临床医师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用法、用量及疗程用药,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有关规定.方法 药师参加医疗质量查房,面对面与被查科室交流不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医嘱,提出合理使用建议.结果 杜绝了中药注射剂超剂量、超疗程及重复用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上报成为医师自觉行为.结论 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是极为有效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一种模式.

    作者:李文杰;李冬梅;李小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腹产手术并要求PCEA术后镇痛的产妇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进行双盲对照观察.选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行术后PCEA.距后1次硬膜外给药30 min开启镇痛泵,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24 h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点为术后0,3,6,18,24 h.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满意,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果稍强.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硬膜外PCEA的镇痛效果均较满意,特别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术后镇痛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桂银;李桂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院420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促进抗肿瘤药物在临床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上报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汇总、归纳、统计和分析.结果 420例ADR报告中涉及抗肿瘤药物22种,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引起ADR常见的药物依次为顺铂、紫杉醇、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以胃肠道系统损害常见.结论 应加强抗肿瘤药物的ADR监测,以减少ADR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红银;吴映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目的 观察黛力新(盐酸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黛力新l片口服,早上1次、中午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用药后均比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较用药前都有所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黛力新联合洛赛克治疗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李良霄;刘彦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11年医院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度门诊药房处方2 084张,依据北京市处方点评小组制订的处方点评指南,按处方基本指标逐一审查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平均用药品种为1.36~2.0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维持在20% ~ 31%,自9月后呈下降趋势;注射剂平均使用率为30.64%.结论 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处方存在,应引起重视,遇到不合理处方应及时反馈给临床,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谢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4-N-去甲基安乃近杂质来源分析及实验室合成

    目的 分析制备安乃近时形成的杂质4-N-去甲基安乃近及其产生原因,并在实验室合成该杂质.方法及结果 用氨基安替比林(AA)同焦亚硫酸钠和甲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40 min(折纯的氨基安替比林:焦亚硫酸钠:甲醛=1∶0.65∶1.1)来制备4-N-去甲基安乃近,收率为67% ~ 73%.结论 4-N-去甲基安乃近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氨基安替比林(AA)与焦亚硫酸钠、甲醛发生缩合反应而形成.

    作者:胡康康;付涛;吴红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4-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的溶出曲线测定

    目的 建立4-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浆法、转速为100 r/min,介质体积为900 mL,测定溶出曲线,以Kromasil C18柱(250 mm x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4-氨基水杨酸钠进样量在2.778 ~ 27.78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回收率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冀文;王红爱;李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脑宁片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脑宁片对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脑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18~21 g小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各12只(雌雄各半),其中5组造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取脑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脑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剂量心脑宁组可显著改善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脑神经细胞组织形态(P<0.01),小剂量心脑宁组和脑安片组仅有改善脑神经细胞组织形态的趋势.结论 心脑宁片有改善脑组织形态的作用.

    作者:马珍珍;刘艳;吕宏迪;郝少君;张正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漯河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及思考

    目的 分析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医院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漯河市5家二级(含)以上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药学工作在漯河市医院开展的情况不够理想.结论 医院和相关主管部门应重视并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作者:李嵩;管向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