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白水;李红;马大中
目的 建立测定克霉唑栓含量和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用稀磷酸调pH至5.75的0.05 moI/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3:7),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215 nm.结果 克霉唑质量浓度在10.62~106.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O%,RSD=0.85%(n=9);有关物质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质量浓度在0.254 8~10.19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7%(n=9);有关物质含量限度为克霉唑标示量的1.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克霉唑栓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测定.
作者:周琳;王伯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在定量分析方面较优,而离子阱质谱仪则在定性分析方面较优.Q TRAP质谱仪将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和离子阱质谱仪的功能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串联四极杆质谱仪的优点,如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选择反应监测的功能,又克服了传统3D离子阱质谱仪诸如低质量截止点(1/3效应)等缺点,是一台集定性与定量功能于一体的质谱仪.该文介绍了Q TRAP四极杆一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分析策略,并简述其在药物代谢研究方面的应用.
作者:杨波;王柯静;冉健莉;刘松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Elafin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以及Elafin低、中、高剂量组.对Elafin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重组人Elafin进行治疗,然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乳酸脱氧酶(LDH)水平,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舍量,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组织损害较重,血清ALT和AST以及LDH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肝组织中MPO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01);若手术前给予大鼠一定浓度的重组人Elafin,可使ALT,AST,LDH,MPO及NO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组人Elafin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任任;张赢予;孙波;张馨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止咳、化痰、雾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抗感染治疗仅予头孢哌酮舒巴坦80 mg/k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mg/kg静脉滴注,1次/d.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憋、咳嗽、哮鸣音及湿罗音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1).结论 阿奇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彩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麻口皮子药中总黄酮的不同提取方法并进行含量测定,为地方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510 nm为检测波长测定吸光度,比较回流法提取、超声提取和浸渍法提取所得总黄酮的量.结果 回流法提取所得总黄酮量较多,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在0.42~4.2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0.264 7 C+0.032,r=0.999 0(n=6);平均回收率为97.53%,RSD=1.85%(n=6).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麻口皮子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兴;张志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减少退药次数和工作量.方法 统计医院2009年1月2 610张退药处方的退药频次、退药金额,对退药原因、药品类别与临床科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药师、医师、患者三方面进行干预;与干预后3个月即2009年5月的1 383张退药处方的相关数据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除循环系统用药和其他类药物退药频次增多外,其余类别的药品退药频次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干预后退药频次减少1 227例,金额下降341 604.69元,其中退药频次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采取规定退药范围并规范退药程序、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药房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施亮;韩江敏;王增;宋俞;王建超;郑小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脑补益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78~8.9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卒为100.46%,RSD=1.28%(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心脑补益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李飞;周洪雷;杜昊忱;查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予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适当应用强心药、利尿药、激素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另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治疗组临床表现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肺动脉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孙丹杰;张小庆;金雯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非法制剂中的布洛芬.方法 选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150mm×4.6mm,5 μm),以0.01 mol/L醋酸铵溶液(含0.1%的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至3.5)-乙腈(47:53)为流动相,对非法制剂的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对照品的色谱、紫外光谱及质谱行为,对非法生产的制剂进行定量测定和定性鉴别,在待检非法制剂中均检出了布洛芬.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分析检测非法制剂中的布洛芬.
作者:郑妍;杜健;高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予降低颅内压与改善脑水肿、调整血压、降纤、抗凝、神经保护、溶栓、对症、支持等治疗,同时对照组睡前顿服辛伐他汀20mg/d,观察组睡前顿服辛伐他汀40 mg/d,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剂量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建议对无他汀类药物禁忌证患者在严密监测下增大药物剂量,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方法 将1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戒烟,加强营养和运动锻炼,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红霉素和氨溴索口服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痰涂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痰涂片、6 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确切.
作者:孙明明;杨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硝苯地平控释片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进行前瞻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研和对比研究分析法.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3组,A组35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B组32例口服依那普利片,C组33例口服短效硝苯地平片:结果A组、B组、C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和97.14%,37.50%和81.25%,30,30%和75.78%,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C组(P<0.05,P<0.01);治疗依从性比率分别为A组91.43%,B组62.50%,C组45.45%,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P<0.01).治疗依从性比率与总有效率呈正相关,r=0.83.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治疗依从性,适宜于高血压病患者的长期治疗.
作者:姜素伟;周建;徐爱建;姜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健天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四氢呋喃(27:69:4),流速1.0 mL/min,柱温35 ℃,检测器温度为40℃,氮气压力0.41 MPa.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98~4.9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8%,RSD为1.11%(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健天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锋;高华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静脉注射液中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采用光阻法对加入临床常用量的粉针剂、水针刺的复配液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与药物配伍后,静脉注射液的微粒数增加,注射器引入微粒明显,粉针剂的微粒比水针刺增加明显,黏度大的水针剂微粒增加明显.结论 复配后的静脉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不容忽视,临床须高度重视,并加强控制微粒污染的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孙冲环;杨文清;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黛力新20 mg,每日上午口服,疗程均为4周;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黛力新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联合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黛力新组(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珍丹;高福明;许仁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左旋多巴正丁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ondailTM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纳(用4.3%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5.0)-甲醇(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盐酸左旋多巴正丁酯质量浓度在25.1~251.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0.83%(n=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左旋多巴正丁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吕立;施晓霞;黄兴振;巫世红;许崇摇;蒋伟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20mg/次,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125 g/次,均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IL-6,IL-10,IL-1β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6,IL-10,IL-1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O.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较胞二磷胆碱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IL-6,IL-10,IL-1β水平有关.
作者:周君芬;顾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次,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机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 min,连用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评分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评分和肺功能指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两组临床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而充分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工作是确保治疗有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作者:潘菊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外科手术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至2009年各科室每月出院手术患者病历10份,共计360份,结合卫生部评价标准对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360例围手术期患者中.抗茵药物使用率为98.06%,其中单一用药率为75.92%,二联用药率为20.96%,三联用药率为3.12%;应用频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占77.05%;2007年至2009年该院应用抗茵药物的整体合格率分别为63.33%,80.34%,85.24%.结论 医院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对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应用进行监管,可使抗菌药物的应用趋于合理,但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茵药物的应用管理,使手术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
作者:郭峰;赵纳;冯松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医院HIS系统中2009年住院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相关数据,计算用药频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芬太尼注射液的使用频率高,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始终较大.结论 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对麻醉性镇痛药物,医院在加强监督、防止非法滥用的同时,还应注意保障合法需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郭晓华;赵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