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泉;石国明;李志红;邱松
目的 对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各环节进行监测,探讨减少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途径.方法 进行输液器质量、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和加入各种针剂与不溶性微粒污染的相关性试验,利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各样品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不同厂家输液器配制的输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以及加入各种针剂的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溶性微粒污染(P<0.01).结论 常规静脉输液过程的各环节均有可能导致数量和大小不等的不溶性微粒污染,应加强输液操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尽量采用能避免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操作方式,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
作者:李耀荣;徐青青;莫玉芳;陈文伟;张红雨;罗银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胃黄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方法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7 cm×75μm),有效长度40 cm,缓冲溶液为pH=3.0的60 mmol/L磷酸盐溶液-甲醇(65∶35),分离电压30 kv,进样时间5 s,毛细管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200肿.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质量浓度在0.05~0.45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为2.53%(n=5).结论 该方法测定清胃黄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灵敏、快速、结果可靠.
作者:黄玉芝;房娟娟;李金;闫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报道的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可致休克甚至死亡.结论 临床应注意观察艾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并及时应对.
作者:郭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共使用4大类30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以理血剂为主,其余依次为清热剂、补益剂、开窍剂.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趋势符合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传统的优势,但部分中药注射剂存在过度使用现象,应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叶永琴;杨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一清软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ODSC18柱(250mm×4.6 mm,5μm)为固定相,0.2%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pH至2.8)-乙腈(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0.40%(n=6).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6),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0.48%(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群英;何选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促进儿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方法 结合医院医疗实际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2010年第一季度我院儿科门诊处方14 878张,对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 878张儿科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12 056张(81.03%),单联用药占77.28%,二联用药占21.43%,三联用药占1.29%;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大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联合酶抑制剂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医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且存在不合理药物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梁佩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9日出院的腹外疝患者归档病历135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 135例腹外疝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术前用药93.33%,术后用药100.0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类15种,其中静脉滴注13种,口服2种;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是头孢替唑钠、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甲硝唑.结论 抗菌药物的选用比较随意,术后用药时间偏长,有待加强管理.
作者:殷运忠;曾永兰;汪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AER)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模型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ER低剂量组、AEB中剂量组、AER高剂量组、蛤蚧定喘胶囊组,采用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建立动物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EGF和IL-1β的含量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试药治疗组肺组织中EGF含量未明显降低(P>0.05),而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紫花高乌头醇提物能显著降低IL-1β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韩瑞兰;肖云峰;常福厚;陆景琨;王敏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8例3~9岁患儿随机分为妥洛特罗贴剂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妥洛特罗贴刑和盐酸丙卡特罗片剂治疗2周,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喘鸣发作次数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贴剂组在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和夜间症状评分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剂组治疗期间喘鸣发作次数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贴剂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朱明亮;王军;姜双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硫酸多黏菌素B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确定多黏菌素B中各组分.方法 按照第6版<欧洲药典>液相色谱法分离多黏菌素B各组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各个组分相对分子质量进行验证.结果 多黏菌素B实际样品中存在4个组分,分别为多黏菌素B1,B2,B3,B1-I.其主要组分为多黏菌素B1.结论 液质联用技术用于多粘菌素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行.
作者:刘孟娟;周陈西;胡方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资料,应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及成本一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米氮平与氟西汀对抑郁症的治愈率分别为52.63%和45.59%(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76.93和1051.22.结论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低于米氮平.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综述滨蒿内酯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从滨蒿内酯的来源、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滨蒿内酯天然来源广泛,也可通过半合成及全合成方法制备,具有平喘止咳、利胆、消炎镇痛、降血压、调血脂等药理作用.结论 滨蒿内酯药理作用明确,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杨燕;王庆伟;张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复方桑寄生钩藤颗粒对高血脂模型大鼠(HLR)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高血脂模型大鼠根据给药剂量分为高、中剂量组(给药剂量为每100 g体重1.4 g和0.7 g),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予利血平每100 g体重0.022 5 mg),每组10只.各组上午10:00灌胃1次高脂乳剂,下午3:00空白对照组灌胃1次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2周后,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胫动脉插管法测定血压值,采血测定各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苷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的收缩压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复方桑寄生钩藤颗粒对高血脂模型大鼠有明显的调脂、降压作用.
作者:刘丽娟;周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苍术油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圆整度、丸重差异和崩解时限为指标对苍术油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苍术油滴丸的佳工艺条件为含药量15%,聚乙二醇6 000∶聚乙二醇4 000=60∶40,料液温度70℃,滴距为2 cm.结论 优选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行,试验结果可靠,适用于实验室小量制备和放大生产.
作者:赵颖;宋丹;郑一敏;胥秀英;傅善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普瑞巴林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pH=7.0的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400∶150∶4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 普瑞巴林质量浓度在598.8-1 397.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1.57%(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普瑞巴林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健;曹杨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奎硫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3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奎硫平组51例和丙戊酸钠缓释片组52例.观察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以及治疗2,4,6周末采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Young躁狂评定量表减分值比较显示,奎硫平组有效率为70.59%,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1.15%,疗效相近(P>0.05),但奎硫平组治疗2周末Young躁狂评定量表减分较丙戊酸钠缓释片组下降更快(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丙戊酸钠组的脱落率大于奎硫平组.结论 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效果相同,安全性高,起效更快,更适合躁狂急性期的治疗.
作者:杨健;宋义波;邓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呃逆的可行性.方法 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3~11分的184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即开始预防用药,分组给予奥美拉唑或甲氰咪胍治疗,对比观察各自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108例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中,出现消化道出血8例(7.41%),顽固性呃逆3例(2.78%):76例使用甲氰咪胍的患者中,出现消化道出血21例(27.63%),顽固性呃逆10例(13.16%).结论 早期使用奥美拉唑可有效预防脑出血后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呃逆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开华;王飞;冉启山;耿世经;文远超;李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颠茄草中硫酸阿托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选用XDB-C18 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6.8 g磷酸二氢钾溶于1 000 mL水中,加入10 mL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2.8)-乙腈(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理论板数按硫酸阿托品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结果 硫酸阿托品进样量在0.068 8~3.4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为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RSD为1.3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颠茄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孔泉;石国明;李志红;邱松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如何大限度地减少甲氨蝶呤(MTX)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简述2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因错误地连续使用甲氨蝶呤致骨髓抑制并引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治疗过程,探讨治疗合理性、找出毒副作用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 2例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后续治疗合理,毒副作用的产生可能是对药物高敏或因错误叠加使用导致蓄积,或两者兼而有之.结论 医、药人员应共同努力,杜绝错用并密切关注自身免疫病患者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防治,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毅;郭澄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7年至2010年国内相关文献,对6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4种注射剂不良反应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穿琥宁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多,莲必治较少.莲必治注射剂肾损害发生率高,穿琥宁注射剂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喜炎平注射剂过敏性休克较多.结论 临床应重视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荆引发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贺竞敏;程国印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