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桃;陈文伟;卢结文;陈芳
目的 建立测定麻仁润肠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柱(250a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30℃.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212 0~2.120 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5),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0.89%(n=6).结论 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麻仁润肠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雪敏;杨立志;许世伟;李延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氟桂利嗪片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4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25%,对照组为68.7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分别观察配伍液在室温(20±1)℃下放置8 h内的外观并测定pH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含量.结果 两药配伍后4 h内,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氟康唑注射液在4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李俊;张丽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该文对龙泉灵芝的品质特色、地理自然环境与品质的关联、培植管理技术等进行综合介绍,旨在为大力开发利用龙泉灵芝提供思路.
作者:叶纪沟;叶敏平;金瑛;叶世明;练艳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复方熊胆乙肝胶囊中柴胡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柴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清晰检出柴胡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张明子;玄龙洙;刘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内皮素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内皮素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大黄与奥美拉唑合用更能降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临床疗效更优.
作者:孟惠茹;黄一茜;梁雪原;王潇;平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奥拉西坦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95),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0.8mL/min.结果 奥拉西坦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04~0.323 2 g/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1%(n=6).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注射用奥拉西坦的质量.
作者:姜卫东;卢凯旋;万顺;周玲;任荣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07年至2009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确诊为单纯胆囊结石103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675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8例.结果 单纯胆囊结石103例患者中,有43例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后全部用了抗菌药物;术前平均用药1.94 d,术后平均用药4.00 d.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前平均用药2.34 d,术后平均用药4.26 d;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术前平均用药2.41 d,术后平均用药9.79 d.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联合用药术前占12.17%,术后为9.93%;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联合用药术前占9.09%,术后为1.75%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青霉素类、第2代头孢类及硝咪唑类等占70%,其中选择头孢匹胺多.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除第3代头孢类选择性偏高外,基本符合治疗原则.但应注意解决用药疗程偏长、联合用药较多的问题.
作者:杨远荣;邹俊;叶红;汤春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医院药房的现代化服务模式.方法 结合医院药房服务所作的尝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与结论以构建信息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安全合理使用为主要方向,形成门诊药房服务自动化、住院药房服务一体化、中药房服务特色化、药房药学服务常规化的服务模式,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魏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盆腔炎Ⅱ号灌肠液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特180例患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用盆腔炎Ⅱ号灌肠液治疗,对照组(90例)用甲硝唑注射液治疗,均为4个疗程,每个疗程7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58.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盆腔炎Ⅱ号灌肠液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收集的15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56例ADR多发生于61~80岁年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涉及的药品有84种,排序前3位的是抗菌药物62例(39.74%),抗肿瘤药30例(19.23%),中药制剂19例(12.1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08例,69.23%);ADR出现在用药1 h内90例(57.69%);较严重ADR 18例,新的ADR 1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57例,36.54%),其次为消化系统(47例,30.13%)及神经系统损害(17例,10.90%).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曾光;周颖;周国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生产设备清洁时乌苯美司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总有机碳(TOC)法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乌苯美司质量浓度在1~1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小检出量为0.16 μg/mL,平均回收率为82.5%,RSD为10.4%.结论 总有机碳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制药设备清洗时鸟苯美司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蔡旭萍;吴彩萍;赵爱桔;葛孝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考核医院门诊专家处方质量、评价其用药经济性和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第4季度12位门诊专家医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一般项目、处方适应性、处方用药合理性检查各项合格率都在93%以上;金额在500元以上的大处方不足1%,合格率99%.结论 门诊专家处方质量优于全院水平,用药经济、合理.
作者:曾焕文;陈大奎;陈静;涂雪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在现代药物研发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分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电喷雾离子肼作为一种质谱检测模式,可产生MSn多级裂解碎片峰,进而获得丰富的结构信息,在体内药物分析时可利用这些碎片峰(MSn)建立一种强专属性和高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该文评迷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肼串联质谱(HPLC-ESI-MSn)方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陈琴华;朱军;李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抗焦虑抗抑郁药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调查2008年至2009年来抗焦、虑抗抑郁药在类别、处方频度、剂量和联合用药方面的情况,采用药物利用指教(DUl)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年中抗焦虑抗抑郁药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处方频度高且有增加趋势,三环类抗抑郁药处方频度低,呈递减趋势;服用各类抗焦虑抗抑郁药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的用药处方中,镇静催眠药用药的频度高.结论 除帕罗西汀外,其他抗焦虑抗抑郁药在医院门急诊的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倾向.
作者:张焕树;张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确定影响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影响因素,摸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右美沙芬的含量.方法 采用2种辅料分别制备样品,用不同的检验用水、不同检验方法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时,不同的辅料和检验用水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含量的方法.结论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时,受辅料和溶剂(水)的影响较大,干扰因素多;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受辅料干扰,方法简单、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9.75%.
作者:范文成;叶晓红;常美玲;粘立军;张国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展舒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选择浸膏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浸膏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重复验证试验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 除三七、血竭外的3味中药以70%乙醇回流提取,药渣以10倍水浸泡3 h,煎煮2 h,合并提取液和煎煮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三七、血竭后制成胶囊.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迅速,测定结果可为展舒胶囊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曼;吴友良;赵小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解决中药煎药机煎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煎药质量.方法 在中药煎药机的包装机上添加浓缩装置;对于遇高热有效成分易分解破坏的中药饮片和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饮片,可以在浓缩时通过后下来解决.结果 中药煎药机添加浓缩装置后,可有效解决药包露出水面、加水量难以控制、有效成分易分解破坏等问题.结论 中药煎药机改进后,既保留了原有的特点,又吸收了传统煎药方法的优点,提高了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保证了中医治病的疗效.
作者:盛应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 选取25例具有热性惊厥复发倾向的患儿,在发热病(如感冒)开始时即在家或医院使用安宫牛黄丸,6月~1岁每次1/6丸,1~3岁每次1/4丸,4~6岁每次1/2丸口服,每天1次,连服2~3 d;如同一患儿再次出现发热病时,则改用地西泮1 mg/(kg·d),分3次口服,连服2~3 d.如此轮流执行.结果 服用安宫牛黄丸预防的25例患儿共发生296例次发热,其中发生7例次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3.91±1.14)min;而服用地西泮预防的288例次发热中共有17例次发生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6.74±2.25)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安宫牛黄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好于地西泮.
作者:朱蓓;李碧莹;陈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12月退药处方594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依从性差196张(33.00%),不良反应170张(28.62%),医生不合理用药等157张(26.43%),其他因素71张(11.95%).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8.96%)、儿科(14.14%)、急诊科(12.29%).结论 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理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董艳;华丽霞;许应强;李海蓉;董利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