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秦冬颖;黄业姣

关键词:社区医院, 药师, 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 促进社区医院药师更好地开展社区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联系实际,从适应社区药学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社区药学服务工作中,药师要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具有责任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才能提高社区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结论 良好的社区药学服务不仅能体现药师的价值,同时也为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尼可刹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尼可刹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质量浓度尼可刹米注射液对鲎试剂(TAL)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 该样品大不干扰质量浓度为0.9mg/mL,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张广伟;周继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注射剂中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硫酸庆大霉素注射剂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方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耐酸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0.2 mol/L三氟醋酸溶液-甲醇(94:6)为流动相,蒸发光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量为2.0 L/min.结果硫酸庆大霉素与有关物质分离完全,可用外标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和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高燕霞;姜建国;张西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寻找更加方便快捷地控制盐酸左氧氟沙星产品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通过调节流动相以达到目的 .结果 HPLC法能满足系统适用性要求,但样品分析时间可缩短60%以上.结论 在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结果与中国药典方法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更适用于常规检验工作和厂方大批量生产时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晓文;袁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该文就如何进行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作者:李剑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咽清毒颗粒治疗小儿鼻渊398例

    目的 探讨鼻咽清毒颗粒治疗小儿鼻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鼻咽清毒颗粒组(治疗组)398例、鼻渊通窍颗粒组(对照组A)245例、鼻渊舒口服液组(对照组B)357例,按各自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疗程均15 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4%(387/398),优于对照组A89.39%(219/245)和对照组B 86.83%(310/357,P<0.05),治疗组治疗鼻渊症状的疗效也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3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鼻咽清毒颗粒治疗小儿鼻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高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8年国内纳洛酮临床应用概况

    通过清华同方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有关医药文献检索并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2008年国内纳洛酮在治疗肺性脑病、小儿病毒性脑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窒息、氟氧乙酸钠中毒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王薇;刘祖雄;覃贝;祝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处方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用药基本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随机抽查的医院2008年3月至12月中每月两个工作日的门诊处方逐一审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4 000张,人均用药2.58种,抗菌药物使用率65.08%,注射剂使用率39.00%,基本药物使用率54.05%,通用名使用率98.75%,处方平均金额102.50元,不合理用药处方2.48%.结论 <处方管理办法>使处方评审有了统一评价标准,能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且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应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梁佩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舒筋通络颗粒中牛膝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鉴别舒筋通络颗粒中的牛膝药材.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法可行,适用于舒筋通络颗粒中牛膝的鉴别.

    作者:卢树杰;张纲;甄兰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炎灵片中甘草酸含量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骨炎灵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 Diamonsil C18 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乙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mm.结果甘草酸进样量在0.404~4.04μg(r=0.999 98)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0.15%(n=6).结论 HPLC 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骨炎灵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雁;纪红;朱志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采用复合乳化剂解决复方樟脑乳膏的破乳问题

    目的 解决复方樟脑乳膏因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且有较强的酸性药物成分而引发的破乳问题.方法 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A20、甘油聚乙二醇75硬脂酸酯和泊洛沙姆407作复合乳化剂,对其比例进行优化,按常规乳化法制备复方樟脑乳膏,用离心试验、高温试验、冷冻试验及室温试验考察其物理稳定性和含量.结果所制膏体无破乳现象,理化性能稳定,均匀细腻,易涂展,含量稳定.结论 采用经筛选的复合乳化剂可制备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且有较强的酸性药物成分的乳膏.

    作者:程刚;吴应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出院病历1 194份,根据患者的病史、诊断、病情等情况综合判断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合理病历1 008份,用药不合理病历186份(15.58%),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5%.结论 该院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偏高,需要加强控制.

    作者:潘洁;彭晓燕;王远光;孟丽丽;赵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门、急诊处方质量分析评价

    目的 促进处方质量的提高.方法 抽查威海市立医院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急诊处方总计26 161张,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存在药品名称不规范、用药配伍不合理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后,处方质量明显提高.不合格率由2006年的15.74%下降到2007年的3.22%.结论 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对策是有效的,还应尽快启用电子处方系统,积极开展不合理用药监测,全面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消咳宁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消咳宁片中苦杏仁和甘草浸膏,建立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柱(1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9:88),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3.624~18.1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1.13%(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更强.

    作者:熊灿琼;吴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自费处方与医保处方评价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自费处方及医保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6个月的自费处方及医保处方,对患者情况、用药品种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保处方及门诊自费每张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1.79种和2.08种,抗菌药使用率分别为40.52%和41.36%,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37.69%和39.20%,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9.80%和97.86%,平均就诊时间均为11.20 min,平均发药交待时间均分别为30 s.药品标示完整率均为99.54%.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分别为97.62%和96.74%.结论 门诊自费及医保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偏高,人均药品费用偏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石业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思考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指出了宣传教育、强化职责、拓展渠道、风险管理是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努力方向,可为完善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作者:杨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增强药学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途径探讨

    目的 适应社会对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方法 教学中合理渗透药学知识、优化实践教学、注重毕业实习环节、加强信息化教育.结果与结论 这些措施提高了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可建立适应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杨晓莉;蓝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分子化学在药物传递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该文介绍了高分子化学在新型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并以高分子化学原理阐述了常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作者:曾环想;王孟;肖全英;曹明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Dc)排序法,对2004年至2006年医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年中,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抗生素类、植物来源类和辅助治疗药排序居前.结论 该院在抗肿瘤治疗中较多使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的国产抗肿瘤药物,在合理用药和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了治疗费用.

    作者:赵延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儿健脾开胃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健脾开胃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60℃,雾化管温度35℃.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61~6.1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2%.RSD为1.9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小儿健脾开胃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德智;莫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中每月2d的门诊处方共25 168张,并对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5.25%,不合格处方1196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4.75%;不合理用药处方为84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70.90%.结论 建立合理用药监督机制,加强临床药学工作,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